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精品课程建设总结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未来课程改革思考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院内涵建设

学校的任务毋庸置疑就是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建设人才的平台,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学校的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明确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还能够提供教学互动的平台,能够统一教学标准,统一考核标准,为学校的同类课程标准化教学和考核提供有力的保障。

2.树立专业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人才培养措施的设计。专业的内容和区分实际上就是专业所包含的各类课程,如果把构成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而进行有机的整合,这对专业的建设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建设成联合精品课程后每门课程的开设都不是孤立的,课程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呼应,知识结构和体系会更加紧凑和完整。专业的发展目标会更清晰和明确,专业的岗位定位及职业能力都会融入到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建立该专业所涉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行动能力。

3.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工程,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素材和资源支撑,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名教师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学团队合作进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科研工作基本为零,教师之间也很少有机会能在同一个平台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缺乏合作和沟通。精品课程的建设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各负其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搜集大量资料,对该课程所涉及的所有东西都要接触和熟悉,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让教师对该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该门课程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精品课程网站也成为课程教学有力的资源平台。

点击查看全文

外科学课程建设中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有关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当前《外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现状为根据,积极从精品课程教学概述、教师团队强化以及积极发挥主讲教授中心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更好的帮助《外科学》精品课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是在教学改革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教学发展方向,其更是推动教育部门质量教育的重要动力,精品课程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更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同时掌握着一流的教学手段,教学课程都具有非常强的示范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帮助教育人员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学术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精品课程建设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同时强大教师团队,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综合能力等。以《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为出发点,不断对其进行研究。

一、精品课程建设概述

高等教育为社会直接提供高质量人才,所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以及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教学课程以及内容等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组成教育的重要因素,怎样去更科学的衡量高等教学中的教学水平,需要从学科学术以及专业知识、课程教育等方面入手,所以精品课程建设逐渐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衡量因素。所谓精品课程主要是具有一定示范性、具有鲜明教育特色以及超高教学水平的课程。从教育角度来讲,精品课程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客观展示,其在教育发展上符合当前高等教学的要求,集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学术性于一体,不管是在教学技术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对其他课程更是具有辐射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在高等教育属于龙头地位,很好的帮助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精品课程建设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怎样提升教学质量也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焦点。

二、重视教育团队综合实力的增强

在教育中,教育团队的教育实力非常重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以及探索,近些年我国教育团队的教育实力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外科学教育学科,其涉及到的知识非常专业,在不断革新过程中,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手段都得到很大的完善,这些都要归功于教育团队教育实力的增强。外科学任教结合教师资历以及专业进行划分,其中分为临床实习、理论授课以及小讲课等,重视严抓备课过程,及时在授课之前进行试讲等,在长时间发展以及研究下,已经形成了专业知识过硬,教育理论应用熟练等层次性、多样性的教师团队。

点击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怎样为国家培养更多一线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制造2025”是作为职业教育人要思考的问题。以爱课程平台上的职业教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秒懂数控加工”的建设,通过分析现阶段职业教育数控加工类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状,依据课程建设实践,提出课程建设方案,将该课程建设成全新的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爱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秒懂数控加工”课程

“中国制造2025”正带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前进,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瓶颈。怎样突破这一瓶颈,为国家培养更多一线高技能人才,怎样让学习者更快更容易掌握核心技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爱课程平台上的职业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本院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秒懂数控加工”的建设,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该课程建成全新的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经过本校公选课和专业课3轮的试运行,非专业的学生选修后表示能够理解什么是数控车和数控铣加工;本专业的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表示更容易融入到课程中,在后续的实训课里,可以按要求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产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点。实践证明,利用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能够更有效验证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中。

1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状

为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2],标志着中国高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本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军中,课程建设历经了“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3个发展阶段。目前,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职教MOOC频道上,建设有943门职教课程,涵盖大部分的专业。通过对数控加工类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课程标准没有结合1+X证书

近年来,教育部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很多高校也申报成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职业教育核心课程的开发虽然都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结合1+X证书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和划分,都是采用的“通才”教育。以本校“秒懂数控加工”课程为例,没有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前,原名为“UG数控加工”,主要讲解怎样利用UG软件进行自动编程和产品加工,是数控、机制和模具专业的核心课程。因学习的内容相似,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各专业都采用相同的课程内容,没有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项目,例如机制专业侧重于通用机械零件加工,而模具专业更侧重于模具产品加工,课程中既包含通用机械零件也包含模具产品的数控编程和加工,都使用相同的课程内容和标准,没有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侧重点;有的院校会根据专业来建设对应的精品课程,遇到几个专业都有但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就要按专业建设几门相似课程,但往往该课程都是同一课程团队甚至一两个教师教授,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重复的教学任务或者导致教学工作难于推进。由于在2019年初才颁发了首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以很多课程的1+X职业技能等级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到课程标准中,而且以往的课程只是针对在校学生,不适合企业员工或社会上有需求的学员。

点击查看全文

电工技术精品教改分析

一、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电工技术”课程是面向河北农业大学工科非电类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门类复杂,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机电一体化、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技术、畜牧兽医等近二十个专业。对于不同专业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掌握“电工技术”课程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如何协调不同专业需求,适应教学需要,课程组与各专业教学负责人深入探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时域电路、电气控制线路、变压器与电机学、仪表测量与安全用电”等6个教学模块,如图1所示,并配以相应的实验,以便于各专业选择与组合。“电工技术”课程定位于适应不同专业需求,柔性设置知识模块,灵活组合系列课程,并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学时数,满足了全校多个非电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得到各被授课院系的认可。

二、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提升精品课程水平

1.教学方法改革

(1)“学而必知其用”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对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新旧知识对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2)启发式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避免死记硬背概念、原理,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多讲知识背景、知识重点,最后自然引出原理;在答疑时间里更注意引导学生自发的思维、学习习惯,避免了学生思维懒惰的发生,这些都贯穿了教师的启发式教学。

(3)“循环式”教学。通过实验实例得到感性认识,通过理论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依据理性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循环式”教学法,并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

点击查看全文

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启动和推广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中,课程教学的改革是基础和关键。结合动物医学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开展了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实现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和融合。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并为其他课程教学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程改革;动物生理

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已接近世界创新型国家的第一集团。以来,已多次强调要加强和重视科技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科技的创新需要以创新型人才为支撑,而高等教育则肩负着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的任务。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为此高等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做好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为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打好基础。动物生理学是动物科学、动物药学、动物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在生命整体的框架内,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探讨体内各系统之间的关系、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等。多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课程组老师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积极投身于一线教学工作,潜心教学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把动物生理学建设成一个特色鲜明、知识完备的课程体系。课程组老师围绕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工作,从理论教学的改革、实验教学的改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双语教学的开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动物医学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提供了保障。

1理论教学的改革

围绕着创新教育的目标,课程组老师积极对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教学进行了改革。在理论教学改革中,课程组老师首先提纲挈领,进行“3W”教育:What,———什么是生理学?Why,———为什么需要学习生理学?How,———怎么学习生理学?学习生理学时,首先面对的就是“3W”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思考,能够培养学生遇事多思考的习惯。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3W”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情,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理论教学中,还要突破课程的设置局限,进行“三理”教育:“三理”为动物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药理三门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各高校一般把三门课程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期,但是三者的专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动物生理侧重介绍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生命活动情况,动物病理侧重介绍异常情况下身体的变化,而动物药理侧重介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药效作用等,三者是前后相关、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如生理中介绍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和影响因素,病理学中阐述异常情况下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液生成增多,即水肿的情况,而药理学则会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分析用哪种药物进行治疗。针对这些共性问题,在学习生理学中可适当展开阐述和介绍,使学生接受的不是片段化的知识,而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达到从生命的整体来了解生命的辩证发展规律。通过以上“三理”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且使学生能够从辩证的哲学观点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发生、发展等过程[1]。

2实验教学的改进

在课程学习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关键,而理论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实验教学的开展则是重中之重。课程组围绕实验教学进行了不断改进,如实验教材的更新、实验方案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动物生理学课程组老师根据人体医学实验和动物医学实验等相关知识,适时更新动物生理学实验教材,并对其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对以往动物生理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修订了原来不适合的章节和内容,充分体现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效果。课程组老师轮流参加了中国生理学会主办的动物生理机能实验培训班,了解最新动物实验进展、掌握最新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方案和实验内容的设定上,课程组老师把实验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动物基本实验技术的学习和培训;(2)动物生理学课程核心实验内容的学习和操作;(3)动物生理学课程自主创新实验的设计和开展。由于学生在学习动物生理学前没有系统地接触过相关动物实验操作,所以需要从实验动物的分类、实验器械的认识和使用、动物的捉拿、动物的麻醉、动物的固定、血液的采集、手术结的打结、手术的缝合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练习。通过以上内容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又保证了实验的安全、快速开展。后期的实验内容分为每个学生必做的核心实验和自我设计类实验,核心实验为基础实验内容,如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三大肌肉的生理特性等;自我设计类实验是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学习相关核心实验内容后,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设计新的实验内容,并进行实验求证或验证。通过这些新的尝试和统筹安排,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在具体的实验教学分组安排中,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小组,小组内部自行分工协作,这样可培养学生的领袖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在实验中遇到疑问和不解时可启发学生先自己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总结,达到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和理性分析的习惯。通过相关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3]。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