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金融监管论文范文

金融监管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金融监管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金融监管论文

金融行政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枢纽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金融业的监管对于行业良好运行不可或缺,政府利用自身行政权力约束调控金融业发展是实现金融业监控的重要手段。我国金融业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政府金融管制阶段与改革开放后的金融市场化阶段。在两个阶段中政府都有着自身市场辅助者、规则制定者、制度供给者、管理调控者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金融监管;行政管理;政府;角色

一、导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枢纽与核心,在促进融资投资、增加货币流动、调控企业运行风险以及促进全球化等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帮助实现以金融信息、金融秩序等为代表的准公共物品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但金融市场常常存在的失灵以及金融业本身具有的内在的脆弱性,使得金融行业的行政管理必不可少。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无疑在整个金融业发展中不可或缺,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金融风险的逐渐加剧,也对我国金融业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政府机构运用自身的行政权力通过立法等方式来约束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对金融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发展进行监督调控是未来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在金融监管方面做了较多研究,但是大多囿于监管的视角,从行政管理的视角来研究金融监管中政府行政行为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将从行政管理的视角对政府金融监管的发展脉络与角色定位进行研究,发掘我国金融行业的政府行政管理的政治主导性与变动性。

二、金融业行政管理发展历史沿革

(一)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政府金融管制

点击查看全文

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中国规制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规制”也称“管制”,在社会实际部门中通常也被称为“监管”。规制经济学是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进行规制活动的系统研究。以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AlfredE.Kahn的《规制经济学:原理与制度》的出版为标志,该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经济学科发展起来。中国经济理论界对规制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1992年,朱绍文等翻译出版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的《微观规制经济学》是国内引进国外规制经济学最早的著作[1]。1998年,王俊豪教授出版的《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可称得上是国内最早的规制研究专著[2]。此后,越来越多的西方规制经济理论逐步引入中国,国内规制经济学论著迅速增长。在国内学科体系中,规制经济学常与产业组织学并列作为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三个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较多的一致性,均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截至2018年3月,教育部根据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共确立9所高校的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或重点培育学科①,具有规制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仅3所(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其中,浙江财经大学是依托“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的。

(二)规制经济学的综述评价

现有对国内规制经济学研究进展的综述性文章或书籍比较丰富。臧旭恒和王立平(2004)从激励性规制理论、接入价格理论及公共事业领城中跨国公司的规制理论的三个阶段,回顾和分析规制经济理论的发展[3]。汪秋明(2005)对新规制经济学理论进展的五个方面进行述评,为市场经济下政府规制和产业规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4]。肖兴志和陈长石(2009)从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和领域拓展等角度,总结归纳规制经济学的最新发展[5]。王俊豪和王岭(2010)系统梳理和分析中国管制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理论前沿及热点问题[6]。肖兴志(2010)主编出版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文献评述》对国内外规制经济学研究文献予以评述[7]。与上述综述类文献不同,本文着重从学科发展的角度,通过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来具体考察规制经济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特征。对某一学科发展现状和整体实力评估时,可从学生人才培养、招生就业规模、科研产出能力等角度综合评判。目前,国内关于学科发展评价的文献,其研究对象包括如下的类型:(1)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反映学科建设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如张立(2009)从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数据统计分析中国图书馆专业学科建设和研究热点情况[8];(2)学科单位和教师的学术论文产出量,考察该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能力、发展进程和研究热点,如林杰等(2011)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作者及单位进行成熟度分析[9];(3)学科相关权威期刊的载文信息,综合分析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如曹亮等(2012)、钟赛香等(2015)分别基于若干权威期刊对国际贸易学、人文地理学进行统计分析[10][11];(4)学科内高频关键词为主题检索文献,分析一定时期内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演变,如陈静和吕修富(2014)、吴远仁和沈利生(2015)、杨虎涛等(2016)[12][13][14]。具体到产业经济学或规制经济学的学科评价研究,仅有刘曙光(2007)对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会议综述、胡晓鹏和李欣(2015)选取2012~2013年经济管理类期刊作为研究对象的会议报告、肖兴志和张伟广(2018)以学科内权威期刊《中国工业经济》刊载文献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统计分析,而尚未出现系统评价和分析中国规制经济学学科发展演变的学术文献[15][16][17]。因此,综合考虑规制经济学学科在国内的专业设置和相关的期刊定位,本文拟采用高频关键词为主题限定检索,同时限定CSSCI期刊和经济类学术文献,以检索得到的文献样本来考察中国规制经济学学科发展轨迹与特征。

二、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说明

(一)样本来源与数据筛选处理

点击查看全文

谈净资本管理下的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对于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信托公司来说财务风险显得尤为突出。自2007年以来,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从不足1万亿元一跃发展到2016年末已突破18万亿元,远远超越保险业和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加强对信托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关注重点。信托公司发展至今30余年,一直难以摆脱“高风险行业”的尴尬处境,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并没有探索出一套适合信托公司自身特点并可以运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净资本

一、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是随着一次次行业危机和整顿逐渐成长和完善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信托公司对信托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动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保障信托公司的盈利;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不断塑造品牌效应;提升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金融监管对信托公司的必然要求。现如今各家信托公司都已专门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以及业务决策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信托公司的各类信托业务进行前期尽职调查并进行风险评估。信托项目成立后,风险管理部亦在项目运营管理中全面跟踪,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实时地根据实际变化来补充完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这样一整套的风险管理体系,信托公司的项目风险管理水准较早期有了显著提升。但纵观整个信托行业,风险管理发展陷入了瓶颈,即各家信托公司对单个信托项目的风险管理已经极尽重视,但对整个信托公司层面的财务风险管理却未能有所突破。信托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绝不单纯是单个信托项目本身,它涉及信托公司从固有业务到信托业务,从项目尽职调查到项目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

二、传统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不足

传统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将财务风险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回收和分配风险三个方面对不同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就企业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种方法:报表分析法、财务指标分析法、专家分析法和VAR法等。信托公司的业务种类从资金来源上就有固有业务(股东自有资产)和信托业务(受托管理资产)之分,这是与一般企业最显著的区别所在。信托业务虽然是信托公司的表外资产,并不属于信托公司本身所有,但是信托公司在受托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失职所造成的信托项目损失将直接转换为信托公司自有资金的损失,所以并不能简单地看待信托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其次,信托公司开展信托业务,由于其只是表外业务,理论上存在受托规模不受限的可能,信托公司甚至难以估量其受托管理的信托财产所对应的财务风险。再者,由于信托公司存在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业务种类,对其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必然也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三、基于净资本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点击查看全文

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国外金融机构纷纷入驻我国市场,对国内金融机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其对策是:加强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加强金融企业内部的自我控制;强化国际间金融合作;控制好金融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企业管理

随着金融企业创新的不断深入,其产品在创新、其经营工具在创新、其管理在创新、其制度在创新。金融行业正生机勃勃的活跃在市场经济中,与此同时,金融企业的风险也与日俱增,做好在创新条件下的风险管理是企业改革的重点话题。

一、金融创新的活动特征

金融创新作为各种金融因素的整合,它是在金融市场的环境下,金融主体对有可能约束金融业发展的改革。通过创立新的管理制度,对各个金融因素进行整合,它的目标是追求更多的经济利润。从金融创新的范畴来看:小到融资工具、方法、业务,大到金融管理方式、制度与市场,只要是业务开展中出现阻碍因素,就会对环节进行变革,实现对阻碍因素的消除和规避。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开放,在金融创新日渐活跃的环境下,各种业务推出,同时也丰富了金融市场,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与趋势。

(一)理财业务得到创新

点击查看全文

投入产出技术在金融风险管理的建立

摘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接连不断地发生并发展着,这种机制年复一年地发展下去会积累成深层次的、不可逆转的矛盾和灾难;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截至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只能更加深入地认识金融风险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探索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国际资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但是资本的逐利性质所决定的投机行为和兴风作浪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必然会伤害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国际资本市场的负面作用对我国的影响,更好的维护我国金融环境,引入投入产出技术理论,研究设计出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的模型机制,对复杂金融过程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和处置。这种模型体系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金融风险;模型机制;应用研究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就是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现实金融活动不是简单的由金融机构给实体企业提供贷款这一单项的资本运动过程,而是受信贷款的实体企业之间又相互占用金融企业的资金,这种资金连锁运动的过程就是复杂金融过程。其金融风险度和管理的难度会更大。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国际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和兴风作浪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必然会伤害我国的实体经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根本解决金融危机的体制机制和技术方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经济体出现了金融创新理念,其无节制地运用金融扛杆,从根本上说,是无限度地放大债务风险价值,造成经济泡沫,以致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2投入产出技术及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科学发展上有一个重要的动态,就是各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网络科学、云计算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叉科学。数学作为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支撑和基础作用,是打开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国大学生考研中有一句名言:“得数学者得天下。”但在数学的应用中有很不和谐的一面,比如投入产出技术在经济管理方面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成果没有很好地应用和保护,有些甚至被抛弃,比如在税收征管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还做着加减乘除的运算,但在理论研究中却滥到无法形容的程度。在此提出以引起教育和科学界的重视。投入产出技术最早产生于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中央统计局曾经编制了1923—1924年国民经济平衡表,其中就有了投入产出方法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俄国数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从前苏联移居美国后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1],其研究成果于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成型,被称为“投入产出技术”。1973年因在此领域研究的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该方法是把一系列内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购买)与产出(销售)去向排成一张纵横交叉的投入产出表格,根据此表建立数学模型[2],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根据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完全消耗系数进行平行结转,据以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方法[3]。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应用投入产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军事系统。投入产出技术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兴起[4],主要读物有陈锡康、李秉全编著的《投入产出技术》和柴作楫、孙恒志、俞文华编著的《投入产出法入门》。之后我国政府要求各级国民经济计划部门编制各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入产出表”,但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在企业管理方面,这种很有效的微观经济管理方法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上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和广泛应用。笔者于2007年应用该技术的平行结转计算方法在中石油兰州石化集团公司调研并探讨了石油化工企业的成本计算、所得税计算、增值税计算和消费税计算的数学模型,写作完成了《投入产出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纳税评估中的运用》论文,该论文获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教育培训科研课题三等奖,2010年5月在《财会研究》发表了《投入产出方法在企业计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2010年10月在《财会研究》发表了《投入产出方法在大企业税收征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首次提出应用投入产出技术进行复杂制造业大企业纳税评估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2011年笔者在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又进行了调研,使用逐步结转运算方法建立了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成本计算、所得税计算、增值税计算和资源税计算的投入产出数学模型,这种逐步结转运算方法对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数学模型是对投入产出技术的创新发展。2017年又分别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和《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第6期发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复杂制造业税收征管模式研究》和《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在复杂制造业大企业纳税遵从模型机制中的应用研究》等论文。这种模型极具税源管理的个性化和纳税评估的联评机制,能极大地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税成本,节约行政成本。但这种非常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我国税务部门和企业没有推广应用,在国际上“自由经济思想”出现以后,这种技术方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管理经济的方法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3应用投入产出技术建立金融风险管理的模型机制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