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金融审计论文范文

金融审计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金融审计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金融审计论文

国有工业企业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异同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提升价值,实现经营目标。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银行虽属于不同行业类型,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国有工业企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区别;相同

一、国有工业企业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区别

(一)面临监管要求不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3月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这是新时代下对国有企业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再要求。这适用于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银行。国有经济尤其是中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命脉与支柱,正是由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才彰显出国有企业审计的必要性。国有企业多由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市国资委进行管辖,绝大部分参照国资委相关审计规定执行。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政府机构也有下属国有企业。而商业银行多由财政部、省级人民政府、地方财政厅、局控股,业务上要受到银保监会、地方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外汇局等监管。原银监会于2006年便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银监发〔2006〕51号),并于2016年下发了最新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较为明确地规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独立性、组织架构等,作为第三道防线在董事会领导下进行履职,并规定了人数要求,原则上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1%。银行对于内审机构的要求更细化、更明确、更直接。国务院国资委于2004年公布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报告路径未做具体、明确、硬性要求。各省市也出台了关于所属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规定,造成制度依据较多较杂。部分企业集团审计工作主要由企业纪委书纪、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负责领导,做不到充分监督与权力制衡,审计地位与权威有待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道防线,独立性、权威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如工行、农行、邮储银行总部均成立内部审计局,下设多家审计分局,实行垂直管理。总体来看,国有工业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不如商业银行强。

(二)审计内容不同由于所处行业不同,造成审计内容也不相同。金融系统处于国家经济的中枢地位,其安全稳定是国家整体安全稳定的关键,金融稳则经济稳。同时银行业又是高风险、高收益行业,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所以内部审计尤为重要。国有工业企业行业类型较多,分子公司较多,会计核算较复杂,所以内部审计一般以财务收支和预算审计为主。近些年来,逐步向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方面进行侧重。商业银行业务相对单一,银行业报表与普通工业企业有差异,会计核算较为简单,财务核算相对已经较为规范,比如收入主要为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等。所以近些年财务审计偏少,即使有财务审计,也偏重于费用审计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等。大部分为业务审计,如信贷资产业务审计、金融同业审计、负债业务审计、科技风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另外,商业银行受银监会监管,每年内部审计部门要开展监管指令性项目的审计,如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后续整改跟踪审计、反洗钱审计、消费者权益保护审计、绩效考核审计、资本充足性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呆账核销审计等。

(三)审计手段不同由于审计内容不相同,相应审计手段也不相同,但是审计原理是大体相通的。由于银行信息化建设较早,相应审计手段较国有工业企业先进。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审计人员还在手工翻阅凭证,靠人工进行线索发现。而银行审计多关注费用,较少关注收入形成问题,因为收入数据由业务系统直接导入,可操作空间不大。许多银行建立费用报账系统,避免了线下的签字审批手续。审计人员可以远程调阅报账影像资料进行审计,大大节约了审计效率。面对贷款业务审计时,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审计分析系统从海量数据中寻找、挖掘审计线索,并可以运用电话回访、实地调查、现场访谈相关人员等多种方式进行审计,主要关注资金的来源与去向。国有企业审计经常需要采取函证、盘点、监盘等传统审计方法。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银行审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在遵守法规和内部规定的前提下,运用行内系统,进行本行银行账户查询,容易快速捕捉到员工的道德风险,而这是国有工业企业无可比拟的。

二、国有工业企业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相同

点击查看全文

会计教学能力培养完善分析

一、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会计职业能力是会计人才标准的重要内容。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能力则是人做事的本领。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不同范畴。一个人有能力,必定有知识,当然这种知识不完全是书本知识,也包括实践知识。但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能力。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只有在有知识的情况下,经过实践训练,亲身体验,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形成做事的能力,只有知识,没有能力,不会做事就毫无意义。高校会计教育,说到底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能够胜任未来会计职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人才的专业标准看,这种人才不仅应具备会计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在会计理论知识支持下,从事会计职业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聘用人才是用来做事的,如果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有知识但能力不足的“书呆子”,不能“顶班上岗”,迅速胜任会计职业实际工作,用人单位是不会欢迎的。这种人才充其量也只能是“半成品”,而不是一个符合人才标准的合格人才。

(二)能力培养是就业导向办学宗旨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普遍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动手能力差,用人单位反映强烈。这种状况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国家包分配,学生到工作岗位,即使能力不足,不能立即“顶班上岗”,用人单位也只能接收,并在接收后再由师傅带徒弟,重新进行能力培养。这实际上是用人单位对学校转嫁能力培养的无可奈何的承受,而在市场经济后,国家不再包分配,由学生自主择业,而且在人才市场总体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下,自主招聘的用人单位必然选择那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立即“顶班上岗”的合格人才,而绝不愿再选择那些存在能力缺陷的“半成品”人才。这样,如果高校还继续原有“半成品”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影响学生就业,进而影响学校的声誉。也就是说,在以就业导向为办学宗旨,视学生就业如同产品销售的今天,高校会计教育再不注重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必将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二、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容

关系会计人才质量的会计职业能力,从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不同侧面来看,有不同组成内容。探讨高校会计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顶班上岗”的会计职业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

1•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复式记账科学方法,通过凭证、账簿、报表等手段,连续、系统、全面反映核算单位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工作。因此,会计核算能力具体表现为按一定会计核算程序,通过手工或计算机将核算单位经济业务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进行登记,进而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最终向有关方面提供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的能力。

点击查看全文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

摘要:从研究主题、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而采用文献回顾对《会计研究》和JMAR在1996到2006共11年发表的管理会计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述分析.最后,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而信息使用者很容易由于虚假的会计信息而在预测、判断分析甚至决策上出现各种偏差,而这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对于金融会计存在着不确定、可能性的风险.不可否认的是客观存在的金融会计风险,使得银行财务等相关的工作,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它的制约,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银行会计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对于目前金融企业来说金融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发现、控制和化解,会计监管的加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加强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银行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其监督的职能,改革传统的管理考核体制,建设法制会计,提高金融机构的监督范围及监督性能,从而起到防范金融会计风险、控制金融会计风险、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作用.

1金融会计及金融会计风险

在我国会计体系之中金融会计是一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会计为基本原则、方法的一种体系,其对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为整个金融机构提高更完整、准确,综合的监督与核算的作用,同时通过金融会计不仅可及时衡量及财务信息,同时还可利用专业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和传送.其对于促进经营管理者在经济活动中更准确的做好经营治理及及时的做出促进企业的决策具有关键的作用.金融治理能否顺利进行与金融会计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当金融得到越好的发展,其会金融会计的依赖性也会更高.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准确的表现出其财务的准确信息,同时起到对整个经营活动的监督与核算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人为因素、外围环境等因素也会使金融会计面临着各种形式的风险.所谓风险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存在的客观上的疑虑,也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其可能出现的损失及机率等情况.“不确定发生的损失”是当前人们所定义的金融风险.因此可以把会金融经营治理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决策失误.如会计信息出错、核算失误、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等因此使得整个决策出现失误的情况从而金融机构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

2建立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治理型金融会计体系

在防范金融会计风险与化解金融会计时要结合商业化经营特点建立治理型金融会计体系,将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治理优势.确实做好跟踪与监控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从而融入到银行的经营决策中.第一,做好金融会计的基础工作,在会计核算体系上要注意分极授权与统一治理相结合,从而保证整个会计工作的秩序井然.特别是要做好防患“三假”现象,所谓三假现象指的是凭证、账薄、报表上做假的行为,从而提高其核算的准确性,要确实落实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相关性、可靠性等从而减少其金融会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银行经营治理能力.第二,强化治理体制,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特别是违规经营、账外经营的存在,也使银行金融会计遭受着更大的风险.因此要注意避免账外经营、违规经营等问题,从而避免整个会计的职能受到影响.如果金融会计工作中不能及时的获得准确的信息,就有可能失去了化解金融风险的最佳时机,另外一方面还有可能使其存在更大的危机.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对于当前的金融机构而言,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账外经营等违规现象的产生的话,就要确实落实好会计治理体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点击查看全文

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论述

摘要:会计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相关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检查,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监督工作,能够为会计客观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能有效保证会计准则的实施。就此简单介绍会计审计和会计核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

关键词:会计;会计核算;会计审计 

1会计审计与会计核算

1.1会计审计

会计审计工作是指对于企业相关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检查。会计审计工作主要针对会计活动和与之相关的会计资料,是对再生产过程中价值活动计量、记录与预测的研究。

1.2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针对已经发生并且实际完成的经济活动,必须要满足核算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核算结果的合法性、核算方法的一致性。核算计量尺度为货币,主要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总体来说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记账、算账、对账以及报账。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会计核算工作高效展开。

点击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率途径

摘要: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资金管理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帮助。论文从资金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率的途径的具体措施,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及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当前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对资金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预算、资金浪费等问题突出,因此对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率的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从资金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率的途径的具体措施,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根据自身情况,提高实际管理水平。

一、资金管理的概念分析

资金管理是企业及单位对自身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的总称。资金管理包括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