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金融信用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宏观和微观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社会信用体系的高质量发展,金融行业、工商企业以及个人信用领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信用管理学生培养的相关建议,包括从培养目标上与传统学科金融学等相区别;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已有教材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更新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渐从货币经济转向了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管理失败的案例却时有发生,如:层出不穷的恶性大学生校园贷款、以及“P2P网贷平台”爆雷事件等。这些信用问题的发生不仅给投资者、借款人、以及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危害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对金融体系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尽管现阶段市场对信用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度较高,我国的信用管理专业设立却起步较晚。目前,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少(仅25所),且多为近些年建立。然而,信用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由于信用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尽管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在学生中认可度很低。因此,在市场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如此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定位对信用管理专业的发展,增加专业的特色,提升专业吸引力,值得探究。
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管理专业与金融等热门专业相比缺乏比较优势,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低。目前,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办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信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培养目标的区分度还有待提高。以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为例,2016年该校信用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胜任信用中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相关工作,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然而,这一培养目标与金融学专业的区分度不大。另外,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诸多高校的信用管理专业均面临着专业对学生吸引力较弱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自2014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规模为50人,在学生学习一年后如果专业排名满足相关要求可申请转专业至更心仪的专业。在这一政策的背景下,大量优质学生从信用管理专业转出至热门专业如金融、会计等。本文统计了南京财经大学信用管理专业历年的转专业数据,相关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信用管理专业每年转专业人数较多,2018年和2019年的转专业人数均超过了20人,2019年专业转出人数占比达50%。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信用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突出问题在于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具体来说,全国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与信用管理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一定程度上为各大高校引进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信用管理系现阶段共有专职教师10人,虽然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然而真正在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期间从事信用管理、信用评级方面研究的极少,大多数均是从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相关的研究方向中转入。从不同研究方向转入的信用管理专业师资对该专业本身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少,适应专业的教学工作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教学上手速度慢,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信用管理专业的本科人才。
摘要:十五年来,作为我国在信用领域的唯一国家职业,信用管理师职业通过为在职人员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和政府鉴定形式,为人力资源市场输送企业信用管理和征信技术人才,撑起了我国信用管理和征信技术人才供给的半边天,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才保障系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结合新版《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回顾信用管理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影响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变化的因素,以及梳理新版标准对信用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定位。
关键词:信用管理师企业信用管理信用风险
一、信用管理师职业的发展历程
2002-2005年期间,我国先后建立起两个信用管理人才供给渠道:(1)教育部在普通高校设置信用管理专业;(2)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②建立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其CETTIC职业岗位培训认证合格证书制度。十五年来,作为我国在信用领域的唯一国家职业,信用管理师职业通过为在职人员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和政府鉴定形式,为人力资源市场输送信用管理或征信技术人才,撑起了我国信用管理和征信技术人才供给的半边天,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才保障系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个国家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以下简称“《大典》”)对信用管理师职业人群的定义是:“在企业中,从事信用交易、信用风险控制和征信技术工作的人员。”也就是说,根据《大典》的定义,与持证信用管理师相适配的工作岗位主要包括(1)从事赊销赊购和信贷发放的业务人员;(2)企业或消费者信用风险控制的技术人员;(3)企业和个人征信机构的技术人员。而在实践中,信用管理师也属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才,奋斗在城市信用体系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岗位上。2007-2013年期间,由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持的“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型人才考培制度,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输送了约两万名企业信用管理和征信技术人才。信用管理师职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工作起始于2004年秋。当年,中国市场学会向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申请,建议设置信用管理师、信用评估师、商账追收师等六个新职业。在通过了多轮政策性和技术性答辩之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了其中设立信用管理师国家新职业的申请,并于2005年3月31日正式对社会发布。2006年,信用管理师职业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6增补本)》,原职业编码为2-07-03-06。为了开展信用管理师职业的建设工作,在2005年9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下发了《关于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劳社鉴发[2005]17号)》(以下简称“专委会”),文件指定该专委会承担信用管理师职业建设相关的七项技术支撑任务。专委员会由来自全国业界和学界的23名知名专家组成,机构与中国市场学会下属的信用工作委员会和信用学术委员会合署办公。2005年底,由专委会组建的起草组完成了《国家职业标准信用管理师(试行)》③(以下简称“旧版《标准》”)的编制工作。经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后,于2006年1月颁布实施。2006-2009年期间,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指导下,专委会组织编写了一套四册培训教材,包括《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助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另外,2006年11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发布了《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计划培训大纲》,以指导全国的各级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工作。在鉴定工作的技术支持方面,2006-2007期间,专委会完成了各级信用管理师鉴定的国家卷库建设工作。2008年,专委会承担了信用管理师职业的国家题库建设任务,并完成了数量庞大的命题工作。2009-2013年期间,信用管理师职业的考培工作下放到省级劳动/人社厅局实施,全国有十个省举办过信用管理师职业的鉴定。在信用管理师职业建设过程中,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和信用学术委员会积极承担了若干项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师资培训、面授培训、远程培训(网校形式)、教辅刊物出版、鉴定申报服务、继续教育、人才库建设、信用经理人经验交流、信用经理人国际交流等。2014年,信用管理师职业与其它绝大部分国家职业一起,由国务院暂停了鉴定工作。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重修《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信用管理师职业“主要工作任务”的部分内容做了少量调整。在《大典》中,信用管理师职业的类别被重新划分,现在的职业编码为4-05-06-02,如表1所示:2019年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为贯彻该文件精神,2020年6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印发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计划(2020-2022年)》。这是自2014年国家建立和施行国家职业目录清单制以来,再次重启国家职业建设工作,其中包括新设立的国家职业和重新恢复的已有国家职业。信用管理师职业列于文件之中,组别分类为“社会需要职业”,编制任务由中国市场学会承担。2020年7月底,新版《标准》编制起草组成立,由以专委会委员为主的20名专家组成。历时近一年半时间,完成了新版《标准》的编制任务。
二、影响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变化的因素
2005年,信用管理师职业初建,职业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第二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第一代企业信用管理的奠基作为《信用与追账的理论与实践》,作者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西奥多尔·贝克曼(TheodoreN.Beckman)。该著作在1924-1949期间再版过5次。第一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强调事前防范阶段的赊销和赊购方之间的信息对称,特别重视逾期应收账款管理功能。企业信用管理理论的升级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的代表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联合作者为纽约州立大学的罗伯特·科尔(RobertCole)和朗·米什勒(lonMishler)。在第二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出现时,以征信业为代表的信控服务业已经在发达国家发展壮大,能向市场上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类产品和信控咨询服务。鉴于此,理论强调企业不宜闭门在内部建立信用风险控制制度,而是需要取得来自外部的信控服务业的技术支持。作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材,这部著作在1960-1998期间做过11次版本更新。在1999-2003年期间,企业信用管理理论被引入我国,并为适应我国的市场做了一定程度的本地化改进。当时,政府批准建设信用管理师国家新职业,将第二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实践推向高峰,一套信用管理师培训教材可谓是该理论在我国应用的集大成之作。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技术从来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和市场变化而进行与时俱进式改进的。理论的发展会受政策环境、经济形势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信用经济、数字经济、信用监管升级、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全球化2.0和内循环等因素,进而部分传导至对企业信用管理岗位职责的新要求上,具体体现在新版《标准》的技能操作要求之中。影响企业信用管理岗位职责变化的外部政策环境因素主要有(1)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一系列新规则,特别是运行失信惩戒机制形成的失信名单公示和惩戒措施清单,以及信用修复制度、信用承诺制和企业诚信评价制度等;(2)政府的市场信用监管升级建立了若干新规章,对严重失信违规和经营异常企业等类别实施的分级分类监管,以及为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的新型监管方式;(3)人民银行出台新规章,进一步规范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操作行为;(4)企业合规管理政策要求,特别是对央企/国企合规性的相关规定;(5)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政策方针,提出了为企业赴海外从事贸易或投资活动保驾护航的要求;(6)企业社会责任要求,要求企业的经营活动受道德约束,特别是ISO26000标准及同类国内标准对企业提出了社会责任要求。影响企业信用管理岗位职责变化的技术创新因素主要有(1)大数据环境下的大数据征信技术创新;(2)信用标准化;(3)平台技术推广;(4)若干信用科技和金融科技创新的应用;(5)供应链金融方法;(6)商品追溯方法;(7)分领域的专项信控方法。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社会对企业坚守商业伦理的期望值大幅提升,要求企业在为股东赢利时受到道德约束。因此,我国政府和行业组织希望企业能够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并发布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31950-2015)》等国家标准。由此可见,我国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和企业信用管理新实践,已经对未来的第三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建立做出了贡献。根据理论升级的情况,起草组努力在新版《标准》编制中尽量予以反映。
三、新版标准对信用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定位
摘要:分析农村经济特点,结合经济现状开展信用建设工作,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提高农村经济的前提。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农村经济特点并总结现阶段农村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结合农村经济特点构建信用发展的长效机制,旨在解决现存农村信用管理问题的同时为后续农村信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经济的大幅提高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用发展;长效机制
随着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信用交易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信用管理凸显期重要性。全社会对信用工作高度重视,信用开展进程迅速,但农村信用却是社会信用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实施进度与成效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地区间经济差异较大,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深入各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统筹各区域特色,延续各区域特长,做出信用工作部署并长效执行。
一、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全局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保障,信用管理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现状,研究提高农村经济新路径———构建与该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保证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农产品数量居世界前列。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农村经济特点与信用管理情况为调研内容,农户和金融机构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9份。针对农户发放的问卷中,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了解参与度、意愿情况、目前农村信用现状、效果、建议等16个问题;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问卷中,涉及现有政策制度情况、宣传教育情况、信用系统建设情况、评估体系实施情况、农村参与主体信用情况、信用保障措施等方面,共20个问题。依据问卷返回结果,发现农村经济特点和信用管理现状如下所述。
1、劳动力离乡人数高,信用意识缺乏
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一方面原因是城市的生活设施、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劳动收入等远高于农村,农村人口为了追逐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合适的就业岗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必然会引起大规模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在调研对象中,89.3%的农户家庭中仅剩老人、小孩,农村呈现劳动力及其短缺的态势,当农村劳动人口明显达不到劳动需要量时,农村经济必然呈现乏力状态。在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中,失信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缺乏信用意识,很多农民并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失信,没有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和失信带来的危害,为了某些目的出现失信行为,例如:为了找到工作隐瞒实际年龄、夸大个人能力、谎报家庭真实情况等。
摘要:大宗商品流通企业交易金额大、金融属性强、资金密集、交易环节毛利低,不可避免交易中有大量的信用交易的产生。信用交易在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引发客户信用管理的问题。本文从大宗商品贸易实务出发,探讨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相关问题。
关键词:大宗商品流通企业;信用交易;客户信用管理
一、客户信用管理概述
大宗商品流通企业交易涉及钢材、有色金属、煤炭、焦炭、铁矿砂、油品、水泥等品种,这些品种交易量大、涉及金额较高,但毛利率较低,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规模效益,不可避免在贸易中会采用大量的信用交易,如对上游产品采购的预付款以及下游客户的赊销应收账款等。为保证信用业务的顺利进行,需要企业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客户信用管理包括客户信用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管理以及相关规范。大宗商品流通企业的客户管理主要有供应商预付款管理、物流运输类企业管理、普通信用客户管理、招投标项目管理等。这些类别企业的信用管理过程包括授信对象选择、客户信用管理的分工、客户资信调查、客户信用额度的评估、审批、使用、跟踪和评价等方面。
二、授信对象的选择
客户信用管理首先面临的是授信对象如何选择,从企业多年业务经验的总结来看,授信对象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客户所处的行业状况,优先选择国有背景下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等企业以及行业内知名的民营企业;有资金保障、支付能力强且信誉良好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优质地产建设项目、企业技改项目、工业制造类、大型流通商等企业,优先成为授信客户。企业信用额度主要用于终端企业,同时需要谨慎评估业务风险,确保风险可控,回报合理,业务真实,对象明确。
三、客户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协作
一、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征信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外贸企业的发展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良好的国外企业信用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建设,而且外部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主要靠银行对个人或企业的交易记录来对其资信情况进行判断,这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基本不对私人开放。那么,在对涉外经济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方面就更加参差不齐,因此外贸企业基本上是难以获取国外客户资信信息和信用管理服务;除此之外,我国外贸企业之间也存在壁垒。由于存在激烈的竞争,涉及国外客户的信息也基本上不予交流,很难及时共享到其他外贸企业被欺诈的信息,这就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甚至出现同时在我国十多个口岸进行诈骗的荒唐事件。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专职机构
从大量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外贸企业因为内部没有专职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就不可能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引发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体系。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专职机构,但因公司管理层的不重视或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三)员工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资信调查对于任何外贸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可以规避很多交易风险。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外贸企业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安全收汇。由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给予外商较为宽松的付款条件来独揽客户,从而忽略了资信调查工作,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