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康复护理教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选修课康复护理学课程的学生,2015年学习课程的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6年学习课程的学生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总分和自主学习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期末成绩(82.66分±5.25分)高于对照组(78.14分±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护理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康复护理学;教学方法;护理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classmodel,FCM)又称反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理念最初出现在19世纪,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院校的视频公开课快速而广泛的传播以及可汗学院的盛行,这一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1]。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在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完成教材上知识点的学习,并总结出存疑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中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互相交流和解答存疑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探讨,使学生完成课前学习知识的内化[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能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3]。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康复护理学是一门以实用性和技能性强为特点的新兴学科,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兴起、积极传播、总结实践并探索改革的阶段,尤其是其在高等院校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4]。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护理学的本科教学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选修课康复护理学课程的学生,2015年学习课程的学生为对照组,2016年学习课程的学生为试验组。其中试验组31名学生,对照组30名学生。试验组男生2名,女生29名,年龄(20.15±1.02)岁;对照组男生2名,女生28名,年龄(21.05±0.94)岁。两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及学生性别构成、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的构想
1.1理论框架
《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一致签署协议认可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提出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等3个部分评价残障人员的功能状况,并且强调社区环境对残障人员健康的重要影响。ICF认为,在考虑个体健康状况时需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与个体活动及参与。个体自身功能是指机体生理心理功能,而个体结构是指机体的器官肢体等组成。这个层面的具体功能包括意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肌力等。个体活动及参与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具体能力包括学习及应用知识、完成基本任务和指令、沟通、移动、自我照顾、日常生活、与外界沟通互动、社区社会生活。第二个层面是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情境,包括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涉及从家庭成员到社区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个层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ICF具体分类中不作考虑。ICF认为,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状况和背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强调使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人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获得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ICF摈弃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对康复的认识,而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指出在实施康复活动时需要考虑一系列描述个体生活背景的环境因素,适合作为指导康复工作的理论框架。社区康复强调医学、社会及权利的综合体现,是以残障人士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社区内卫生、教育等资源,为残障人士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比较ICF理论及社区康复内涵,不难看出,两者都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及其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力求达到残障人士参与功能的最大化。因此,运用ICF作为理论框架指导高等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构建可以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专业性。
1.2教学目标
在ICF理论指导下,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该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方面: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认知领域能阐述社区康复护理的核心概念,识别常见残障类型并提供早期康复干预指导,应用康复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护理对象身体功能状况,应用社区康复理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括适宜的家庭训练及护理要点);在动作技能领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康复技能(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并适宜应用于残障人士,创造促进护理对象康复的情境;在情意领域具备对社区残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1.3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该阶段学生已经完成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知识及康复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考虑《社区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同一时间段开课,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社区护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对社区康复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作为中西医学交流的重要产物,康复特色护理的应用愈加普遍,但人才匮乏的问题亦较为明显。笔者从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入手,分析当前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在师资力量、教学材料和培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计划、思路和改革等方面,提出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康复护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1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成果
1.1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成果
中医护理起源于远古时期,于秦汉时期随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典籍的问世而初步形成,后在唐宋元明清各朝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延续至今。中医护理客观存在于医疗实践,广泛记录于医学文献,由行医人或患者亲友承担,故“三分治(治疗),七分养(护理)”的说法流传甚广,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长期以来我国医、药、护不分的问题,因此直至1950年前后才独立形成专科。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为方法论,囊括了临床护理经验、预防保健知识和康复治疗技巧等诸多方面。
1.2西医护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成果
西医护理也称现代护理,起源于远古时期,经历古代家庭护理、中世纪宗教护理、近代护理后,直至1850年前后才独立形成专科。其与中医护理一源两歧,均致力于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西医护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局部器官、功能病理变化为研究对象,囊括了疾病防治、医疗保健和康复护理等诸多方面。
【摘要】中医护理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在老年病、慢性病和养生康复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在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形势下,中医护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加强中医护理教学培训也愈加重要。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育
1.大健康时代的新形势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中还指出五年内政府会推动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项目”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并且重点强调了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和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中指出“要求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做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2015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后贵州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大力支持发展大健康产业,包括了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六大产业,其中计划到2017年,三年共推进48个健康养老产业[1]。黔东南州建设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健康养生产业链为其重点任务之一,包括构建集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总部后勤服务等;将按照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标准建设侗乡疗养中医院及特色专科医院等[2]。
2.中医护理的优势
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正如《灵枢•邪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辩证施护是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分析综合,辨别疾病的证型,据辩证的结果,应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原则制定护理计划。中医护理学的这一特点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不谋而合。中医护理技术,如艾灸、拔罐、刮痧等,操作简便、行之有效、费用低廉、毒副反应小。而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国家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医护理技术特别适于在社区医院和家庭里操作,对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独到的优势[3]。中医认为“七情”当中某种情绪过激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发生。情志舒畅对健康十分重要,因此,中医护理重视患者情志的护理。通过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安静的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4]。饮食不节也是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又一发病因素,药食同源,疾病发生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中医护理十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营养均衡。各种食物也各自有自己的性味和归经,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辨证结果,指导选择饮食,促进疾病康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及养生的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起居护理要求“法于阴阳”,顺应自然的变化来调养身心。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进行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治疗、养生保健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正契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
3.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现状
【摘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的利弊等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其本质内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使用,找到适合我国护理教育的正确方法,奠定其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的基石地位,并增强其实操性,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护理教育教学改革
1.翻转课堂概述
康复护理是以动手能力强为特点的一个新课题,在中国还不成熟,现在属于上升阶段[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颠倒课上授课和课下作业的过程,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进行自学,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工作。在课堂上,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方授课,而是由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来进行解答,完成师生互动、讨论问题、拓展答疑等内容。翻转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预习加上传统课堂,而是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学习,使课前的预习工作与课中答疑内容相互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护理教育的现状
2.1护理教育层次结构不平衡
在我国,中高职院校的开设数量很多,相比大学院校多了4倍,本科院校的招生人数增长速度虽然更快,但在总人数上,中高职院校仍占优势。同时,本科教育的人才质量却参差不齐,研究生人才更是极度紧缺。各层次的护理院校的人员失衡问题导致我国的护理教育不能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