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康复培训范文

康复培训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康复培训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康复培训

谈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肌电图带教体会

【摘要】肌电图是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神经康复医师,掌握肌电图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的性质、严重程度及神经恢复的进展。康复医学住院医师的肌电图培训也逐步受到重视。在肌电图培训过程中,有几个难点,包括接受培训的时间短、基础知识要求高,有其特殊的诊断思路。针对以上难点,可以通过增加肌电图轮转时间、强化基础知识、培养诊断思路、注重考核等方面加强培养,力争培养高层次的神经康复住院医师,对提高康复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康复;住院

医师肌电图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是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基因等检测仍无法取代的检查技术[1]。不仅神经内科医师需要掌握肌电图检查,康复科医师,特别是从事神经康复的医师,也应该将肌电图作为必备专业技能进行学习,从而更精准地评估神经肌肉疾病及肢体功能状态[2]。通过肌电图检查,康复医师能够判断神经损伤的性质、严重程度,还能了解损伤是处于急性期、进展期、慢性期还是恢复期,对于明确患者功能的状态、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及判断预后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作者从带教老师的角度,就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肌电图中的带教体会与思考进行分析。

1康复医师肌电图培训现状

随着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肌电图在康复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中也逐步受到重视。我院于2004年开始进行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大纲要求康复住院医师在第1年时必须在肌电图检查室轮转1个月,要求掌握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电图、诱发电位,并至少完成10个案例的检查和报告。2007年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制定的《中国专科医师(康复医学科)培训细则》要求康复住院医师在神经内外科轮转期间需要基本掌握肌电图,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4例患者的肌电图检查操作和做出报告[3]。2016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中国康复组专科医师培训项目提出康复专科医师培训中的神经康复模块课程包含16个学时的电诊断课程与培训[4]。多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对康复住院医师的培训大纲均要求康复住院医师掌握神经传导速度、针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的方法与诊断[5]以及肌电图的分析[6]。虽然在培训大纲中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既有时间的要求,也有工作量的要求,对具体技术也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但实际培训中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上述的预期效果,最终仍无法单独负责肌电图检查,甚至不具备解释检查结果的能力。

2肌电图带教中的难点

肌电图检查作为临床查体的延伸和补充,检查者需要在检查前了解病史及查体后初步确定检查方案,并在检查过程中根据已获得的检查结果调整后续检查方案。与其它辅助检查相比,该项检查更加灵活,非常依赖检查者的技术,对检查者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有一些难点。

点击查看全文

中医康复医学教育方式探讨

本文作者: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刘兰群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对各种障碍具有很好的效果,如脑卒中及脑外伤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吞咽构音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肢体痉挛;脊髓损伤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痉挛;脑瘫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3]。因此中医康复疗法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引入,中医界开始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治疗方法,中医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中医养生学和中医临床学构成了完整的中医体系。尽管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康复治疗技术,但二者都是以人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功能障碍,促进病、伤、残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的数据和综合医院康复科对治疗师数目的规定,截至2010年7月,全国综合医院所需要治疗师约8万人。而目前从事康复治疗的总人数大约1万人。现代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仍存在着人才缺少的局面。中医康复是康复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学科设计上看,中医康复本科专科设计几乎寥寥无几,更加凸显从事中医康复人员的匮乏。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医在关注患者康复时对障碍的观察较宏观;而现代医学则对障碍的观察细微并且定量,疗法多样,康复理论系统和规范。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互相渗透融合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在中医康复的教育中融入现代的康复理念和评定等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中西医康复相结合是中医康复教育的一个方法。中医康复教育的对象是在职中医人员和中医本科生;最常见的康复病种以神经损伤为主,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对主要病种进行中医康复教育,尽快掌握康复流程及主要内容,使从事中医康复的人员将中医康复理念及方法推广到心肺等其他领域应用。

由于现在许多医院的康复科是在现有中医科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因此对现职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的培训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复医疗发展较全面的医院进修学习,因此对进修生的培训在重视中医康复疗法的同时应该进行现代康复疗法及评定内容的补充,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理论授课及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进修人员在进修后能将中西医康复知识运用于临床。

培训计划:将康复评定及中西医康复疗法设置为培训内容,与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的使用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以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的评定、康复为切入点,将现代康复理念融入中医康复疗法。针对具体的康复问题,如假性球麻痹、痉挛、肩手综合症、偏瘫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及脊髓损伤并发症等,设置相关课程,使进修医生对中医康复有全面认识。通过以上培训,使中西康复融合贯通。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康复工程技术论文

1 内容与方法

1.1 调研内容

邀请企业专家、管理者及本院统计学教师,共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经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法拟定条目后,再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调查修订。内容包括康复工程技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专业教育现状与趋势,专业岗位情况、人才现状与需求情况以及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1.2 调研对象

本研究选取国内开展康复辅具服务5年以上的医院、公司,行业协会及同类院校的专家学者、负责人,从事假肢矫形器工作的一线技师,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及同类院校本专业的带头人等为调研对象。

1.3 调研方法

1.3.1 问卷调查

点击查看全文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摘要】医院的妇科一直是医院主要的科室,妇科护理直接影响到了患者对于科室的满意度,医院的满意度。日常由于一些妇科护理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现状,对于满意度造成了负面的印象。由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缺乏或者照顾的病患多,精力不足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医院的妇科护理质量。为了让大部分的妇科护理病人满意,提升病人对于护理质量的信任度,解决现有妇科护理质量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针对安全隐患的对策研究

1医院妇科护理中目前存在有哪些安全隐患,影响了护理质量

1.1妇科护理专项护理知识缺乏,导致护理方式缺乏针对性

给妇科病人护理,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她进行身体恢复,还原女性生理健康。一些妇科疾病尤其容易因为护理不当,导致疾病感染或复发。由于医院在护理培训上没有专项的妇科护理培训,而是单纯采用普适化护理,使得妇科护理缺乏专业度体现,让病人与家属产生不信任感。

1.2妇科病患多,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导致精力有限的情况

妇科科室病患比较多,由于护理人员需要同时照顾几个几个病人,造成病人照顾不周的情况。日常照顾需要很多精力,工作压力也大,有时候病患多,就容易导致病患没有办法完全照料到。患者本来就对于自己的病情有心理顾虑,造成自己没有被重视感。

点击查看全文

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2月某院康复医学科34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选择2018年3月—2018年7月住院的38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比较两组病人吞咽障碍评估的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准确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记录准确率。[结果]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实施前后,观察组病人吞咽障碍评估的准确率、专科护理措施准确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记录准确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现了专科疾病护理内涵,能客观地评价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护理质量、规范护理专业行为、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有助于康复医学科对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管理。

关键词: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多学科常见的症状,也是康复科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吞咽障碍的发生增加了病人误吸、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再次卒中及死亡的发生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1-2]。护理人员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影响吞咽障碍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吞咽障碍病人护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工具之一,对护理质量管理起着导向作用,可决定护理行为的调整方向,进而直接影响护理效果[3],建立科学敏感并且实用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可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可靠依据[4]。我院现有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均为通用标准,对专科疾病护理质量的评价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建立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以评估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效果尤为重要,我科从2018年3月开始实施吞咽障碍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旨在探索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吞咽障碍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2月康复医学科34例存在吞咽障碍的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选择2018年3月—2018年7月住院的38例吞咽障碍病人设为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督导临床护理工作。所有病人均通过电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5]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3~80(62.29±8.94)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脑外伤4例;住院时间22~67(42.29±13.00)d。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7~81(63.08±8.71)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5例,脑出血11例,脑外伤2例;住院时间19~65(42.52±12.72)d。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