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考古学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当前,高校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材和可供教学参考的专著有待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立足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古学学科特点及进行陶瓷研究的特色,文章认为高校考古专业通论课程教学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两方面进行革新。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教学内容,根据考古工作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田野考古实践锻炼。总结这些教学经验,对高校考古专业的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考古专业;中国考古通论;教学
“考古学”这一名词是直接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考古学作为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科学,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从欧洲传入我国,至今不过百余年[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广泛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丰富多样的遗迹、遗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生动见证。中国考古通论课程作为高校考古专业的必修课,教学内容既要充分体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关键节点,又要起到考古人才培养的先导启蒙作用。如何因地制宜地上好这门必修课,是高校考古专业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的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国家重视而发展迅速。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体系进行了调整,将考古学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与中国史、世界史并列为一级学科,这使考古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已开设考古专业的高校,都将中国考古通论课程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由于各高校考古专业依托的地方文物资源各不相同,考古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偏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各高校中国考古通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更多地融入了自身特点。笔者通过总结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专业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就高校考古专业中国考古通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
1.1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材及参考书分析
由于考古学在我国的起步和列为高等院校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加之通论性质的教材需要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和依托,因此,比较成熟的中国考古通论教材在我国出现得较晚,教材数量少,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涵盖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且可供教学参考的具有通论性质的专著较少。目前,国家级规划的中国考古通论教材有两种,一种是马利清主编的《考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经过修订,《考古学概论》(第二版)于2015年出版。此教材立足于大学本科教学的需要,力求系统、扼要地阐述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研究方法,全面反映中国当代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充分吸收中国考古学界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另一种是栾丰实等主编的《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经过修订,《考古学概论》(第二版)于2018年出版。此教材以学科基本内容和中国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线索,贯彻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逐步深化的教学理念,力求突出考古学的认知途径与研究方法,系统而扼要地揭示考古学的学科结构体系、综合性研究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尽可能凸显考古学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除了上述两种成熟的国家级教材外,还有数种通论性质的参考书,较早的如易漫白于20世纪80年代主编的《考古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之后又有蔡凤书、宋百川主编的《考古学通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孙英民、李友谋主编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张之恒主编的《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段小强、杜斗城主编的《考古学通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上述参考书目中,易漫白版,蔡凤书、宋百川版,孙英民、李友谋版的教材出版年代较早,从内容编排上看,这些教材的参考价值有限。张之恒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因其内容翔实、编排合理而最为流行,使用最为广泛,该书修订版本于2010年面世,并改名为《中国考古通论》,虽然较第一版修改、增加了不少内容,但在前沿性知识方面整体上仍显落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饭岛武次编写的《中国考古学概论》(同成社,2003年)既具有概论性又具有通史性,专门设章节叙述中国考古学史,介绍考古文化时将遗迹和遗物相结合,还反映了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因此,日版《中国考古学概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于以上教材和参考书目的情况,我们在考古专业通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两种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主,辅以张之恒版《中国考古通论》和日版《中国考古学概论》为参考,注重选取陶瓷考古方面的内容,突出景德镇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资源,穿插引用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教学内容
摘要:随着学科知识分支日益细化,不同的学科领域的成就也日新月异。在这种新形势下涌现的问题也逐渐超出了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范畴,逐渐出现了以问题意识为核心的采取多学科合作方式进行联合突破的学习和研究范式。问题意识决定了个体的求解路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大学考古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碰到长期以文科生为主且调剂生源占相当比例等问题,推进以方法为导向教学转向以问题意识为主的教学改革,培养人才的问题意识,把自身遇到的问题不断地转化为科研意识。
关键词: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法导向;问题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建设的日益重视,传统文化作为治国方略的主要资源,文化遗产或考古学发挥了既有历史深层时间的思考,又有鲜活的生命体验的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方略的思考,推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分析考古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并试图探索问题解决对策。
一、以方法为导向的原课程大纲设计及其问题
郑州大学考古学专业设立于1976年,隶属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1978-2000年每隔两年招生,2001年以后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每年均进行招生,招生人数由原来的20人逐渐增加到30人左右。2003-2006年为二本录取,2006年后又调整为一本录取。录取生源以高中毕业的文科生为主,近年来高考平行志愿录取促使生源形势更加严峻,不但文科生居多而且调剂生源也占了相当比例,本科教学中以方法为主导的科技考古教学问题更加严峻。郑州大学科技考古课程设置于2004年,由《科技考古学概论》编者之一的朱君孝先生按照该书进行设计,内容包括考古勘探技术、物相与结构分析技术、文物成分分析、考古测年、古DNA技术等。2010年,朱君孝先生调至陕西师范大学,崔天兴、陶大卫分别于2011年、2012年介入相关内容的讲授。目前科技考古参考书目主要有四本:赵丛苍先生主编的《科技考古学概论》;陈铁梅先生主编的《科技考古学》;袁靖先生主编的《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王昌燧先生主编《科技考古进展》。这四本教材中,赵从苍先生和袁靖先生主编的科技考古学均以田野考古发掘、整理、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为主进行编纂,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清晰的教学和研究思路。陈铁梅先生主编的《科技考古学》则以专题进行组织案例进行介绍。作为一线科技考古教师,我们在教学大纲设计中遵循朱君孝先生的考古发掘、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但这样的课程设计针对以文科生为主要来源的考古本科生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011年科技考古作为专业必修课设计为闭卷考试,不及格率高达20%;部分同学补考仍然不能通过,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至于随之而来的评先、评优乃至推荐研究生工作都造成阻碍。根据考试的实际结果,2012-2016年降低了考核要求,期末课程考核形式由闭卷考试改为课程论文考查的形式进行,但学生仍然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常见的问题,如玩手机、看小说等仍然存在,期末课程论文完成质量并不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做了以访谈为主的质性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意见多集中在以方法为主包含大量的数理化知识科技考古的课程设计。文科出身的考古专业本科生一遇到数理化知识就很畏惧,形成刻板印象。在大学课堂上很难迅速理解可以作为一门学科的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一看到数学公式和化学符号就自然地认为自己根本听不懂。很多调剂本科生源本来对考古就热情不高,再加上很难懂的数理化知识,认真听讲的积极性就更加不高。在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很少学生把学科前沿的科技考古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除必修课外,其他选修课如植物考古、科技考古等课程响应寥寥。这与以方法为主导的科技考古在世界范围内兴盛情况出现严重偏差。我们多次向历史学院及学校反映考古本科生的录取应文理兼收或者以报考志愿为标准降为二本录取,但高考平行志愿录取和调剂政策牵扯太多的现实利益,不能从政策角度轻易改变。2016年起,郑州大学校本部全部一本录取,降为二本或者改变平行志愿,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改革根本不可行,我们必须改变课程设计,降低学生对科技考古的焦虑和不安情绪。韩国河教授在《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指出考古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考古学向为“冷门”专业,就业面窄,岗位容纳量小,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高,招生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导致考古专业本科学生不少为调剂生,专业不适情绪严重;受某些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误导,考古专业往往被视为和收藏、鉴宝密切相关的专业,呈现出一种误解下的“虚热”。
二、以问题意识作为主导的课程设计
人类在发展中通过知识生产、积累和传承解决问题。学科是已获知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一旦定型,研究者仅从自己设定的领域里自说自话,使问题逐渐脱离实践,最终隐匿了问题。就学术研究而言,问题意识有其独特的学理逻辑,大致应包括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这些环节构成了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我们意识到科技考古课程存在的问题之后逐渐更新自己的教学大纲,从以方法为主进行课程设计逐渐过渡到以问题为主组织相关案例、研究方法的课程设计,把方法的介绍降低到最短的有效时间,以案例教学为主进行组织和批判。2015年,郑州大学考古学获得郑州大学学科振兴计划的财政支持,逐渐改善了实验条件,购置了一批科研器材,包括台式扫描电镜、便携式XRD、Raman、超景深显微镜、荧光体式显微镜等。2015年,向郑州大学申报的新课程大纲添加了新的教学实验计划,主要包括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RD衍射分析仪、Raman、以微形貌研究为代表扫描电镜和超景深显微镜的使用。2016春季新的课程大纲正式施行。我们在组织课程时不再以方法为主,而是以问题为主进行设计,如设计陶器研究、玉石器研究、考古年代学等问题进行课程设计,以郑州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为减少课程隔阂,组织文科毕业的相关研究生介绍自己的科研设计、内容、结果和经验等方面。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高,逐渐改变教师讲课满堂灌的课堂现象,逐渐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在研究生介绍相关经验的课程时,课堂秩序、参与程度均为最优。在学生分组完成相关的实验设计之后,任课教师对实验设计进行审核和差别化处理,鼓励学生只要能解决相关问题的科技方法都可以使用,使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取的信息能互相补充、印证,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科技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自2016年以来,共收到完整的实验报告14份。其中8份为微体植物遗存的实验报告,分别为小麦类、块根块茎类、粟黍类、豆类等现生淀粉类分析报告。另外6份为郑州大学承担的国家文物局主动发掘项目类陶器(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夹砂黑陶)遗存的分析报告,实验设计分别为使用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和粒径分析软件对夹砂陶的掺合料情况形貌、成分、粒径进行统计分析,以区别不同器类的微观制作工艺。对夹砂陶的掺合料进行XRD分析,区分同类器物但不同风格的器类的掺合料进行区分,如周式鬲和商式鬲,看风格背后人们的制作理念是否体现不同人群的差异。设计的实验流程包括切片、磨片、抛光、偏光显微镜镜下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等实验步骤。学生参与这些实验课程之后,从心理上降低了对科技考古包含方法和技术的畏惧情绪,积极性显著提高,改善了对科技考古的刻板印象。这些实验报告不但完成了相关的教学实验计划,也使他们对整个实验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支撑了相关的科研计划。2015-2016级本科生共56人,参与培训人数达600多人次,独立完整实验过程的人数达到近40%,参与完整实验过程的人数近80%,参与实验人数100%,完成新教学实验计划,学期末课程论文的完成质量优于往年。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与考古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学生担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就需要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若是能将考古社团的建设融入到中学生历史教学培养中,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历史本身,构建起学生对于文化的保护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的保护中来,这本身对历史和考古都是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结合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考古社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作用与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的苏醒。提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新课堂,丰富历史教学活动,展现考古社团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考古社团中学历史作用实践
1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的严重不足
中华民族五年多年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如今的社会,这些文化底蕴是国家的珍宝。只有重视文化,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主流科目重要,很多学生都忽视了历史学习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学生不堪负重,加上历史学科评价过于单一与片面,导致学生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主流科目的学习上,严重忽视了历史学习。学生不能通过历史来看当今,也无法从历史的惨痛中汲取教训,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现代社会人类生活水平普遍较好,学生从小衣食无忧,难以体会老一辈经过艰苦奋斗才换来的和平年代。正因如此,教师的责任反正更大,更要肩负其对学生历史教学,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
1.2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对于历史的了解本就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为此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加上老师教条式的学习,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老师,而老师的评测方式也相对简单,这样导致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只是将课本的知识转移到黑板上而已,枯燥的教学以及其他科目的繁重压力,学生只好望洋兴叹。
一、filmdeath(电影之死)
电影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带给人们视听的艺术享受。这样一门综合性艺术,因为人的创造而被赋予了精神文化层面的意义,人类的精神与才智也凭借电影得到展现。但精神终究虚无,还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物件才能得以呈现。拍摄电影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促成电影影像的成形;拍摄成品的胶片和数字载体,以实物承载着影像的内容;放映影像的荧幕等设备,向大众展现出电影的艺术魅力。电影的价值在于承载了精神文化的艺术价值,又依靠物质的科技和设备能够创造和呈现。对于影像艺术的追求,推动了技术创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科技的发展,也推进了艺术的美感和表达多样化。而电影作为一门承载了人们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不只是为当时人提供艺术享受,也体现出当时的影像艺术和科技水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况与精神风貌,也是呈现当时精神与物质的资料载体。从这个角度看,影像的保存和修复,与藏书家对书籍的收藏和修缮、史学家对史料文献的发掘和维护等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悉心维护着或纪录或演绎的、承载了当时精神与物质的资料,所区别的是载体的不同。然而相较于藏书、史料研究,影像的保存和修复更不为人所重视,甚至发生人为原因主动销毁电影胶片的惨剧。当前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影像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媒介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胶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filmdeath命题(电影之死,主要强调任何一个物质技术的进步都会导致某个阶段的电影技术的消亡,随之就是这个阶段的某种电影艺术的消失)不断闪现在我们眼前。可面对这个数码时代的全面莅临,胶片等电影传统载体真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我想这是一个伪命题。胶片其保存的效果较之数码电子产品的优良自然不必多说,同时,胶片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更不应该就此消失。我们可以接受数码转型,但我们不能接受电影因为技术革命导致对应的艺术文化传统颠覆性断裂。当今我们正处在这一转折时期,影像的维护与修复为核心的影像文献学不仅是对电影的抢救与维护、保存,更是对电影文化的保护,也是20世纪以来人类动态视觉文明的传承⑥,如此看来,文献学角度电影研究成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自觉。广西电影作为中国区域电影研究的重点,当前文献学研究并没有系统开展,资料性保存的博物馆学建设也是空白。其实,离我们时间并不遥远的广西电影代表第五代导演电影作品的胶片文本已经存在一定程度损毁。如此,出于对中国电影文献和广西电影资料的保护等方面的责任,文献学角度下的广西电影研究是必然趋势。电影文献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保存与修复,保存是现代资料馆学范畴,有了很多新的收获,典型是法国电影资料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库、电影文档及相关物品,资料馆目前每日放映世界各地的电影。电影作品修复则是电影文献学的主体,代表是马丁•斯科塞斯发起的致力于保护、修复老电影拷贝的“世界电影基金会”。努力将拯救电影作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的国际机构是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FIAF),价值核心是确保适当地保护和展示电影。国际公认的电影文献保护文件是1980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保护和保存电影议案》。目前,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等单位,开始电影文献学研究和发展,而各省、市、自治区大多数没有开展区域电影文献学的研究工作。因此,文献学研究成为广西电影全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二、紧迫性、必要性与合理性
通观电影发展史,每次技术革命都导致发生电影胶片等文献资料被人为有意无意地损毁的历史事件。一是有声片代替无声片、彩色片代替黑白片的技术革命,导致大量无声片、黑白片有意或无意的丢弃。二是1950年代以前硝酸片基的胶片众多,这些胶片在各国因为失火,导致许多经典电影影片消失。欧美国家20世纪50年代多数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销毁旧的硝酸片基的胶片,导致大量电影胶片人为销毁⑦。三是因为战争或政治原因,典型是中国电影。如日军发动的一•二八事变,导致中国明星电影公司等众多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电影影片拷贝因战火而丧失⑧。当然也有人为主动销毁,典型是1956年发生的在电影局主持之下,对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重要的作品胶片进行销毁的惨剧,如明星电影公司的许多电影作品以政治不正确的名义销毁了,如早期的经典《孤儿救祖记》⑨。目前,我们数字化技术代替胶片技术,大量胶片因为需要储存仓库、恒定的温度湿度等高标准保存要求、人力维护修复技术与资金投入太大且无明显收益而被多数电影制片厂视为鸡肋,不知如何处理。甚至,有的制片厂因为效益问题,直接将这些胶片丢弃。2014年8月笔者在广西电影集团的调研中,时任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匡达蔼等领导均表示左右为难。广西厂的电影胶片存放在一间小房间里,虽然有空调,但是保存效果亦让人担忧。更紧迫的是并没有对胶片进行详细的维护和修复,存在着巨大隐患。服化道等实物文献只是放在一个简易的铁皮仓库里,任其自然保存,没有任何整理和保护,如此现状,更是说明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迫在眉睫。广西电影史学文献整理也是乏善可陈,如广西早期电影与法国殖民关系、广西地区第一家电影院、放映第一部国产影片的时间、第一位广西电影明星等,抗战时期电影名人在桂林、南宁等地区的史料文献、东南亚诸国电影与广西电影的历史关系,1949年后广西地区电影发行和观影数据、放映队等内容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十分匮乏,如1956年《桂林山水》获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奖,这是中国科教片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对这次获奖史料文献整理成果就很少,可见,开展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非常必要。当前“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为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因为,区域电影研究和文献资料发掘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基础,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曙光教授指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不能闭门造车,要包容性……当前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基于创作实践的跨领域认知电影成为题中之义……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方能从真正意义上建构起系统化的中国电影学派”,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教授更是强调:“中国电影学派要回归电影的本体。”作为中国电影理论——“影戏”提出者钟大丰教授认为:“把政治社会伦理化作为艺术的核心方法,是认识中国电影学派立足的文化根基在哪儿的关键……它是利用中国人的方式,用中国人的话语。……我们更应该关注传递的有效性。”⑩可见,作为中国电影学派重要内容,民族性、系统化、包容性、本体性、有效性等几个方面来看,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是这些内容获得充实的重要来源,同时,广西电影的民族性、地域性、跨文化、多元化等契合了以上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要求。通过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广西电影影像文献和史料、传播数据等,以生动、具体的电影文献,为“中国电影学派”构建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确证性资料,因而说明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是合理的。
三、跨界与融合
一个新的专业研究领域能够独立,必须有自己的学理支撑。电影文献学学理架构的基础是跨界、多元与融合,本底是文献学。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乃是核心精神,包括历史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两大类,包含了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子系统,这些专业都可以拿过来作为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的学理指南。由于突出历史存留和资料性存在,史料学、考古学、文字学、档案学等专业则是开展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的学理支撑主体和方法论来源,如广西电影史研究最迫切的是史料学。考古学则是历史考古学和知识考古学的结合,如广西早期电影、电影院、演员明星等考证研究就需要考古学专业知识。文字学突出考古和实证性,以胡适、傅斯年为代表的考证学派是代表,我们在考证广西电影版本、电影剧本、电影改编史料等内容时候,均可借鉴。档案学三原则:“整理以不失原来之真相为原则,编纂以普遍编目为原则,陈列以就文物之性质相互连贯照应为原则”,亦是广西电影资料档案整理、归类、保存的基本原则,广西各地县市地方志亦是广西电影史料文献的多样来源之一。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离不开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专业的支撑。电影人类学已经是人类学一个专业,民族学角度对广西电影研究成果众多,尤其是少数民族电影研究,电影民俗学也有少量研究成果。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需要一定传播学专业知识,一方面用于广西电影在国际上传播数据与文献资料的研究,另一方面充分采取传播学专业角度,加强电影发行、传播效果等方面资料的研究。例如广西电影的东南亚传播史文献资料和数据研究,法国与广西电影关系等均涉及跨文化传播等内容。综上,唯有跨界多元融合才能让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发现新的文献史料、构建全新的广西电影叙述话语。
四、路径与策略
摘要:通识教育在国内外各级高校中已开展多年。古文字学作为通识课程,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科学地取舍不同阶段的古文字材料。教学方法上将古文字学教学与古代史、考古学、文博学、语言文学等学科相结合,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增加学生的实用感。以求让学生了解到古文明,同时可以借鉴不同学科间的科研方法。面对通识课的现状,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观以及相关评价机制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古文字学;通识课程;教学探究
一、“古文字学”与“通识教育”
“古文字学”属于交叉学科,涉及文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学科。文字学作为传统“小学”之一,曾是经学的附庸,传承千年。随着出土材料不断被发现,它的研究对象不断扩展,内容不断丰富,考释结论也在不断更改。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提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通识教育”一般认为是“一种更加广泛的、专业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①。“通识教育”与我们国家长期倡导的“素质教育”有一些共同点,也有区别。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项教学实践,国外实践已久。在国内的一流大学中探索得比较早。但很多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领域刚刚起步。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通识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将古文字学纳入通识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冷门学科的推广与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交叉学科的建设。
二、教学方面的探索
(一)通识课面向的对象以及教学目标
古文字学通识课是面向理、工、农、医等非文科专业的学生。目前全国多数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于古文字学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也是相当有限的。高校开设此类通识课,并非旨在培养古文字学专门人才,而是针对非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普及性的教育。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的规律以及文字演变的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结合实际的古文字材料,让学生有更感性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现在通行文字的原初面貌,热爱汉字,更加自觉规范地使用汉字,自觉地传承并发展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