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科学素质知识竞赛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知识竞赛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并对个人赛成绩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届参赛学生笔试成绩分别为(83.82±6.59)分、(84.04±7.57)分、(87.59±7.72)分,学生对知识竞赛认同率达97.9%,97.8%的学生认为对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帮助,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该知识竞赛持肯定态度。结论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能力,促进我校实验室安全建设。
关键词:安全教育;知识竞赛;实验室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冯端院士曾说“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1]。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必备场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实验室数量的增多,安全问题日积月累,隐患逐渐演变为事故甚至灾难,使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5]。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均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除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投入外[6],还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安全教育是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7]。传统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多停留在消防安全知识讲授,以及有关规定的学习上,缺少系统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教育,且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反而易使学生产生麻痹心理,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安全教育效果[8-10]。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增强我校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受学校委托连续3年承办基于“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实验安全知识竞赛。采用知识竞赛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帮助学生确立安全第一的认知。
1内容与方法
1.1竞赛的组织与实施。竞赛由学校资产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教务处、学生处主办,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系组织、编写复习资料和考试试卷及评分细则;挑选高年级学生中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作为评委,根据评分细则进行培训。学生会负责宣传动员、日程安排等竞赛工作[11]。1.2竞赛内容。竞赛包括个人赛和团队赛,个人赛成绩优秀的学生晋级团队赛。具体考查内容涉及各类实验室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等基本知识,包括实验室水、电、火、气、急救、防护、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常识和规则,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等。1.3竞赛形式。个人赛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包括判断题40题(每题1分)、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涵盖了实验室日常管理、电器规范操作、危险化学品存放及安全使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个人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各自组队(每队3人),采用现场答题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80题选择题,每题1分;若出现同分,需要继续分出高低的则回答判断题,一题定胜负。成绩最高的前8组进入团队决赛,决赛为视频题,根据视频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时间到,各支参赛队展示题板,并且不得再对答案进行修改。其中一题要求每队轮流上台根据答题板所写的答案展开论述。1.4奖励机制的建立。为了提升知识竞赛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根据比赛结果,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奖励,颁发荣誉证书,获得一等奖可以直接申请学校三等奖学金,其他获奖和参赛学生在评优上给予适当加分。比赛还通过微信进行线上投票,评选出“最佳人气奖”。
2结果
2.1参赛学生情况。竞赛注重学生的覆盖面,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参与活动。3年来,来自公共卫生学院、药科学院、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护理学院、健康学院、研究生学院等学院的3625名学生参加了竞赛(见表1)。2.2竞赛成绩分布情况。参赛学生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见表2、图1、图2、图3。2.3学生对知识竞赛认同情况。公共卫生学院有237名学生参加了第三届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对其发放调查问卷237份,收回23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知识竞赛的认同率达97.9%。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摆在解剖教师面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无可非议,但新学生面对内含几千个名词的解剖学,难免望而生畏。兴趣问题,记忆问题,尤其是融会贯通的方法需要师生双方解决。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不容忽视,受其他行业知识竞赛的启发,我们曾经举办过几次解剖学知识竞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没有归纳总结和仔细研究。为此对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举办解剖学知识竞赛并系统分析研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一、材料和方法
竞赛前一个月,在通知学生全面复习的同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出竞赛用题。赛前一周,对竞赛用题进行了最后筛选,决定用120道题作为竞赛使用,其中掌握内容50道题,熟悉内容50道题,了解内容15道题,超出教材内容5道题。然后将赛题做了分类和分配。系统解剖学授课结束后,利用周末晚自习时间组织了解剖学知识竞赛。临床医学专业159名学生,分6个学习小组,从每个小组随机抽出3名学生组成6个竞赛小组,其余141名学生作为观众。由3名解剖学教师、1名病理学教师和1名外科学教师组成5人评委。由1名电教室工人和2名辅导员老师负责电子计时器计时和计分,由2名解剖学任课教师担任主持人。竞赛程序为:依次进行小组1号、2号、3号队员必答,小组必答,小组抢答。其间穿插进行观众抢答。计分方法为:答题必须在题读完后30秒内开始,回答时间以1分钟为限。必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小组抢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犯规和答错一题扣10分;观众抢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同时发给纪念品,答错不扣分,个人得分累计。所有答错和无人回答的赛题均按作废处理,由主持人公布标准答案。凡答题结果与标准答案有差距时,请评委仲裁决定。竞赛结束时根据各小组得分总数和观众得分总数确定出名次。最后奖励小组前三名和观众前三名。第四到第六名的小组发给纪念奖。
二、讨论
本次竞赛结束后,我们对赛题的得分、扣分和作废题数量进行了统计(见表2),编制了11个项目的信息反馈调查表,由参加竞赛的159名学生、5名评委和1名主持人(另1名为主讲教师除外)共165人进行了填写,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2看到,赛题中64%被答对,与赛前估计基本符合。但29%的赛题成为作废题,却在预料之外,究其原因,除了主持者过于严格之外,参赛学生临场慌乱、心理素质差是主要方面。例如“:为什么精索静脉曲张多发生在左侧?”答案的关键词是“左精索静脉以直角注入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再以直角汇入下腔静脉,回流途径曲折,阻力大。”同学们赛前复习时对这个问题十分熟悉,但因过度紧张,在赛场不能准确回答。从表2还可看到,小组的赛题作废率大于观众,答对率小于观众。分析这种现象,一则是坐在小组席上的学生比坐在观众席上的学生心理更紧张;二则说明竞赛小组成员中,有些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应变能力较观众席上的少数学生差。例如获得观众得分第一名的学生答对了5道题,而排名第六的小组总共答对了4道题。从表3看到,在11个反馈调查项目中,有7个项目的赞成人数在81%以上。这7个项目反映出:解剖学知识智力竞赛活动可增加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对解剖学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归纳、总结和强化;能促进学生医学专业思想的巩固;能促进学生应变演说和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能促进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余生活,是开展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形式。97%的被调查者赞成解剖学知识智力竞赛这种形式,说明这次活动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从表3还可看到,知识竞赛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只能说明某些方面,更不能代替理论考试,也就是说,知识竞赛只能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表3中对本次竞赛试题的评价一栏,意见分散,只有67.9%的人认为有趣味,提示我们在筹备试题时应注意广度、难度和丰富多彩,防止发生过于单调的现象。有101人在表3第11项填写了本次竞赛调查表中未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意见有:启发性赛题太少;小组必答题太多;神经系统赛题偏多;结合临床病例的赛题偏少。主要建议有:增加小组笔答题;增加趣味性赛题;增加反应学习方法的赛题;答题时间要根据赛题的难易程度灵活掌握;当小组抢答题无小组抢答时,应改为观众抢答,不要按作废题处理;希望这样的知识竞赛经常举行。我们认为:这些意见和建议比较准确地暴露了本次竞赛的不足之处,值得今后举办类似竞赛时采纳纠正,使知识竞赛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不断提高。
三、结束語
(1)知识竞赛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强化专业知识;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能促进教学相长,活跃第二课堂;是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的辅助方法之一,具有可行性。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道德培养的途径
课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效果。以环境科学和绿色行动为中心,提高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开展环境科学知识讲座。开展知识讲座是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历史和环境的关系。开展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对专题的分析,强调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2.开展纪念日活动。针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纪念日,比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与图片,相互学习和讨论,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开展知识竞赛。知识竞赛是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从赛前准备、赛中发挥再到赛后总结,学生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破坏的行为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生态道德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有待增强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是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或“灌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学生的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心、进步的需要、自居作用和同伴间相互驱动的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协作能力,教师主要提供学习情境和指导作用,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在我校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基础课程的兴趣。
二、建构主义在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教学改革的对象
目前我校设置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八年制招生,这个专业的特点是临床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以促进现代中医药的发展。首先我们对该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目的是对我校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七年制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1)入学之前均为理科生,在高中学习过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果我们课堂上只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会使他们觉得大学的医学生物学和高中的没有多大区别,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大。
(2)均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中医临床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并能将生物学很好的和中医药相结合。
摘要:文章首先从人们汲取知识的源泉;对掌握人文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对规范人文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校园建设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对提高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和沉淀,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其中人文知识在当今社会被赋予重要作用,对整个时代的进步有着引导作用。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中华儿女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见证了人文知识逐渐丰富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文知识的载体,是中华儿女吸取知识的重要地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对掌握人文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人文方法贯穿于整个人文素质教育过程,是人文素质中所包含的具有实践作用的重要方法。学以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积极倡导的重要思想,指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学以致用也同样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向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人文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筛选积累下来的,对提升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