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

科学研究方法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方法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科学研究方法论

科学发展下的科技哲学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理论。通过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中的一般规律性的认知,因此科技方法论研究是科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方法论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人们对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意愿也越来越迫切。《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一书应运而生,并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基础,探讨当今时代如何运用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做好科技哲学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的有关问题。

本书以“总—分—总”的框架结构论述,共分为十六章。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了科技哲学研究总的态度和目标、要求及能力等;第四章到第十章分别从个人、集体、创新思维等角度详细阐述了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各个方面;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延伸探讨了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相关问题;最后一章单独分析了科技哲学研究的关键因素及制约因素。全书理论阐述全面深刻,逻辑结构清晰完整,是一本集理论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科技哲学类用书。本书紧密结合了我国的现有实际,首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将科学发展观的四部分内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全书。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依赖于正确的、不断发展的方法论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哲学研究的系统复杂性特征正不断向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提出新的挑战,并且进一步要求我们不断进行科学哲学的反思与探索。为此,全书在强调哲学对科学技术三个方面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其中包括:做好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内容和态度、步骤和方法,主观方面的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客观方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本书也探讨了科技哲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创新原理及创新技法,还讨论了科技哲学研究及其应用的智能化方法,列举有关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若干实例。同时,本书试图就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对科技哲学研究的相关制约因素进行探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指向和重点。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内容丰富全面,重视个体能力的培养和对科技哲学研究的作用,打破之前学科僵化的所属系统的界线,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科技哲学方法论研究的应用和趋向,这为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本书还通过具体实例,提出用好科学方法论的规则创造更高人生价值、发挥个人潜能的建议。

作者:陆蓓钰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查看全文

小提琴启蒙教学中的儿童心理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行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关于小提琴启蒙教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小提琴启蒙教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帮助孩子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快速培养兴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学习观等,希望对小提琴启蒙教师合理、科学地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认知心理学;儿童心理

笔者结合小提琴教学实践经验,以实践为基础,兼顾理论指导,对小提琴启蒙教学中儿童心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在小提琴启蒙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不同性格的孩子,所以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如何抓住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呢?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于事物的两面性原则进行分析,以客观事实为前提,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与分析。下文是笔者通过学习与查阅资料而整理出来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对儿童小提琴启蒙教学的老师带来帮助。

一、社会科学及认知心理学概述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得明白社会科学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和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管是在研究对象上、对主体的认识上还是在科学理论的形成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社会科学是一门复杂多样的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社会现象研究。而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性格、情感等都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科学方法论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有了社会科学研究,才会有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不同分支都会有不同的理论,但是最终都离不开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中心。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要研究社会科学的某种现象,一定要从一般方法出发,必须阐明研究的客观问题、本质规律和典型特点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上的研究和认识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要求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还必须坚持矛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如矛盾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历史主体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等,都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具体的方法论有: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获得真理和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的,要秉承辩证的、发展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物质世界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通过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可以知道在研究社会系统的过程中,要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通过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可以知道,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能片面。3.社会矛盾分析法社会矛盾分析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这些发展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对待事物时不仅要认识到主要矛盾,也要分析次要矛盾。凡事都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综上所述,我们必须透彻地认识和了解具体的方法论才能将其作为学习与研究的主要方法。我们身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正确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我们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认知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受西方传统哲学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给各个研究领域都带来了新的方向,其也是心理学自身不断发展的产物。简单来说,认知心理学是以人类的心理活动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从广义上来理解认知心理学,主要观点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构建主义认知心理学,而从狭义上来理解认知心理学,则就是对人类心理过程的研究。人类的各个心理过程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从概念上来看,认知过程是指人脑通过感觉功能、记忆功能、思维功能、想象功能等来完成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的过程。赫伯特•西蒙认为,人类认知包括问题解决、模式识别、学习三个过程。注意通常是一种选择性注意,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功能对某种事物进行专注与集中的处理。它受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的注意过程是不一样的。知觉是指一般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的感官系统,通过感官系统的信息加工来反映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知觉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四个特性。表象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中浮现的形象,有着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记忆是指人经历过的事物通过大脑的想象功能、思维功能等在大脑中进行再现,记忆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

二、了解儿童学习小提琴时的心理状态

点击查看全文

研究生科技写作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科技写作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结了目前各高校科技写作课程所面临的几个典型问题,最后从问题出发,提出了需要提高对科技写作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其考核方式等三个建议措施,以期望为我国研究生科技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科技写作;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研究分析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每年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本科生数量也持续上升,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我国,研究生已经聪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让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各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科技写作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各学校纷纷将科技写作类课程列为研究生课程之一[1]。科技文本的写作是科学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价值的体现,也是获得资金支持和社会的认可的表现。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毕业由的要求,至少在国内或国际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一篇,撰写及是其求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其分析思辨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其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其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对科研的认知态度。对于研究生而言,尤其是对于那些将来准备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的学生而言,撰写并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或专利,或申请科学资助基金等等,都于科技写作十分相关。此外,为了使科学研究成果能快速分享和传播,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是注重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高校也从事研究生指导工作,在日常指导过程中经常发现研究生在科技文本写作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目前,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如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就把科技英语写作纳入选修课,对学生的科技写作水平由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该课程专注英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对于中文科技文本的讲解十分有限,因此其作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由于学科背景以及培养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不同学校不同院系对研究生科技写作的要求不同,因此研究生科技写作课程开设存各有各的特色[2],其中也出存在较多问题,如课程内容不甚合理、课程考核不严格、学后研究生写作能力不突出,课程效果有所欠缺等[3]。本论文专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望为我国研究生科技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相关课程,但总体上来说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一般多作为学位选修课或考查课,学分、学时相对较少,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课程内容不是系统的知识,更多的是一些繁杂的方法论,教师授课时很难以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很难通过有效的讲课方式吸引学生,而很多研究生认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程度不高,师生互动缺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课程内容不合理目前国内高校给研究生开设的相关课程名称大部分为科技论文写作,这与科技写作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科技论文写作偏重于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位论文的撰写。而本文所强调的科技写作范围更加宽广一些,不仅包括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位论文的撰写,还包括专利申请书的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一切于科学研究活动相关的文本撰写。部分的高校或学院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依据学科特色,还开设了研究生科技英语写作课程,对于博士研究生实用性较强,对于部分硕士研究生其实用性就下降很多,在中文论文写作技巧还没有完全掌握前学习英语科技写作,效果不会有很明显的提升。

点击查看全文

计算社会学基础问题及未来挑战

计算社会学是计算社会科学与社会学的学科交叉,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是其倡导的实证主义在宏观解释与微观解释、数据驱动与理论驱动、相关分析与因果推断、信度与效度等方面长期存在内在“张力”。计算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科学实证主义传统的推进,借助于计算机和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迭代更新,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都有别于传统范式,研究议题越来越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面对作为典型的复杂性系统的社会,计算社会学具有的学科交叉、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并行等特质,使其在回应实证主义面临的诸多困境时具有明显优势。

一、实证社会科学面临的不确定性

实证社会科学是指利用实际调查或访谈资料来验证理论假设或者构建理论的研究范式,它有别于纯理论思辨式的传统社会科学。社会学在实证社会科学的发展早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德提出的社会物理学力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构想,在实证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果将社会科学研究看成是研究主体、研究客体和研究过程所构成的三个有机整体,则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面临的不确定性。首先,理解并揭示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因果关系是实证社会科学一直追求的,但社会复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大大增加。在复杂系统内,多元个体在某一框架之内进行互动,行为会彼此影响,并且个体具有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最终引起特定的功能涌现。正是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并不存在像“万有引力”那样的普遍规律,加之系统成员具有自主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使得实证研究发现在一般化上总是不甚理想。其次,实证社会科学已经发展出完备的理论和方法工具箱,但是研究者在方法论的认同和运用上的偏好都会带来实证发现的不确定性。社会科学家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研究倾向,即尝试通过理解行动者的意图、信念、场景和机遇,去解释他们的行动及后果。在田野调查中,不同的研究者即使从访谈对象那里获得完全相同的信息,在“裁剪”的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出现理解偏差;在定量研究中,虽然开放性、透明性和标准化程度相对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偏好对实证研究的“干预”更少。最后,研究设计是实证社会科学区别于思辩哲学的关键环节,当然也是不确定性的主要生成器。一方面表现为模型设定起点的不确定性。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尤为强调理论对模型建立的指导,通常采取的策略是以所对话的理论为起点。要探究理论之核心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式,必须排除若干竞争性解释,这在模型上主要通过引入控制变量来实现。另一方面,模型假定、数据构成、操作化测量、事后因果框架等都导致模型输出结果的不确定性。任何模型对资料(定性或定量)构成都有相应的前提假定,如总体分布、代表性(包括类型)、信度、效度等,研究者不得不通过“改造”资料以减少实际研究中遇到的前提假设违背困境。总之,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实证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消解其对社会科学的约束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数据密集型(data-intensive)科学范式的到来,为实证社会科学提供了许多变革的机遇。由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该问题置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中。

二、计算社会科学的主要传统

计算社会科学能够积极应对实证社会科学的不确定性。其中,基于模拟社会系统或过程的社会仿真可以克服传统模型的线性思维和化约主义,对于复杂性有着更科学的探究;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推动知识生产,减少了模型设定、测量和结论泛化的不确定性。

(一)社会仿真:生成解释的传统

生成解释(generativeexplanation)是通过建立有关被研究社会系统的模型,并从模型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中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理解。该传统主要通过对主体的行动及其相互作用规则的设定,从演化过程中获得新的机制解释。“复杂性”是生成解释背后的认识论基础,它将现代物理和生物学结合,认为社会永远处于时间的边缘,结构时刻在组合、衰败和发展。社会仿真(simulation)是生成解释的主要方法,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社会的复杂性上远远超越了其他多数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一个模拟社会系统或过程的计算机模型,即建立一个能够表征现实世界的“人工社会”,开展各种社会科学分析。仿真模型能够容纳具有适应性的主体,实现主体之间的交互,展现了从微观个体行为到宏观系统状况的“涌现”。它能够将行动主体的异质性、自我适应性、有限理性、交互性等重要因素重新纳入研究框架之中,克服多数模型的线性外推思维、无法反映宏观-微观线性内在联系、缺乏对“活”系统成员的描述等不足,自下而上地构建一个逼近真实的人工社会,以揭示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限度以及多种可能选择的策略。总体而言,社会仿真经历了从宏观仿真到微观仿真,再到基于主体仿真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面向变量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混合社会模型等类型。其中,基于行动者的模型(agent-basedmodelling,ABM)属于面向对象建模,为研究者提供了创建、分析和试验由在环境中互动的行动者构成的模型。

点击查看全文

生态学还原论分类及内涵研究

一、生态学认识论层面的还原论

认识论还原和本体论还原不同,本体论还原重点关注还原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但认识论还原论关注如何实现还原的问题。一般科学哲学中,认识论还原论包含术语还原和理论还原两大研究主题。从还原论的发展来看,对术语还原和理论还原两大主题的研究一直呈交织状态。逻辑经验主义后期,物理主义所主张的学科还原是以语言的还原为基础。1958年,奥本海姆和普特南提出的“微向还原”虽然主要是指学科的还原,但其中较大篇幅提到了术语间的沟通。1961年内格尔的“桥接原理”主要是指理论的还原,尽管其只是指涉了术语之间的连接,但这种连接和术语还原也并非没有关联。内格尔关于这种连接是如何实现的,给出了三种可能:

1.两者之间存在逻辑关联,对于这一逻辑关联内格尔表述为“可能是通过同义性或某种单向衍推分析”;

2.两者之间是约定关系,即协调定义,但理论词项之间没有必然的意义关联;

3.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实的,即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通过逻辑分析得出,而只能通过经验证据来支持。其中,通过“可能的同义性或某种单向衍推分析”是对术语间逻辑关联的要求,通过这种逻辑关联起来的术语可以视为是实现了术语间的还原。由此可见,该阶段学科或理论还原的研究中术语的研究占了较大比重。这种不同理论或学科的术语之间的连接成为术语还原的前提。1966年,亨普尔对术语还原进行了单独的研究。他认为术语间的还原是通过“描述性定义”实现的,即不要求定义项与被定义项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而只要求两者具有相同的外延或应用范围。例如,用“无毛的两足动物”来定义“人”,两者指称相同,含义可以不同。另外,他认为这种两个术语间的协调定义是通过科学发现而实现的。这种通过协调定义而实现的术语还原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种协调定义的前提是理论术语具有一定的指称,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实在论地位,否则便无法实现指称一致的还原。但是目前对理论术语的实在性尚存在颇多争议,简单通过协调定义的方式实现术语的还原也存在进一步探讨的可能。进一步地,如果理论术语具有一定的实在性,那么术语还原的问题便转换为术语的指称间的关联。实际上,指称间的关联并非简单通过科学发现而实现的。生态学术语还原包括实体、过程及属性术语的还原。生态学领域,术语还原也存在一些争论。例如,勒莱(Loehle)认为“多样性”和“演替”是生态学中两个较为成熟的术语,可以以此展开术语还原的研究。谢瑞德-弗瑞切特(K.S.Shrader-Frechette)对此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一方面演替和多样性的内部机制并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术语不能作为成熟的术语进行还原,另一方面她认为术语还原无法克服高层次和低层次背后不同的分类系统所导致的还原鸿沟。前一点是质疑术语还原的非形式条件,后一点是质疑术语还原的形式条件。但是,谢瑞德-弗瑞切特的质疑也将导致两个问题:如果这两个术语的内部机制已经研究得足够透彻,可能其本身就表明了一种还原的实现,但至少不能通过术语有无被还原的事实来证明其可还原性。另外,如果高层次和低层次因为所处不同的分类系统,故而无法实现有效还原的话,这显然是在层次论的框架下进行的论证,但是许多的生态学术语例如演替等呈现出的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制约性,其还原已经不能简单地在层次论的框架下展开,即她的质疑反映了一种预设,这种预设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逻辑矛盾。理论还原主题方面,奥本海姆和普特南提出通过微向还原的方式实现理论间、学科间的还原。内格尔对理论还原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他重点关注学科间的异质还原,内格尔提出需要具备“形式条件”和“非形式条件”两类条件,这被称为是理论还原的“桥接原理”。“可连接条件”保障了术语的关联,结合“可导出条件”便实现了由次级学科理论到初级学科理论的还原。进一步地,“可连接条件”中两个理论词项间如何实现连接是理论还原的首要问题,这也涉及术语还原的问题。对于“可连接条件”,内格尔解释为“同义的或某种单向衍推分析”、“协调定义”、“经验事实”等可能的连接途径。如果通过“同义性”获得理论词项或术语间的沟通,那么可能会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同理论术语指称可能一致,但其意义却不可能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学科的发展将导致术语的含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理论间无法通约。如果通过协调定义的方式实现理论词项间的沟通,这种协调定义和术语的连接显然是一种同语反复,而如果通过“经验事实”来说明理论词项间的沟通,却又无法保证这种经验事实的可靠性。对于“可导出条件”,如果将内格尔的理论还原模型可以简化为T1∧L辅→T2,就可能出现多重悖论:

1.如果T1、L辅为真,那么T2为真,但这暗含了一种对理论真值的预设,可能与科学发展的事实不符;

2.如果T1、L辅为假,那么T2为假,即还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这种还原可能与经验事实不符;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