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口腔临床护理范文

口腔临床护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口腔临床护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口腔临床护理

口腔种植义齿单冠修复临床护理

目前,口腔种植已成为一项独立和成熟的临床常规技术。由于种植支持的固定义齿不用损伤到邻牙,越来越多地被缺失牙患者接受,并被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种植体在经过正常的骨愈合后,与周围的骨组织完成骨整合,最后完成上部修复体的制作。区别于天然牙齿,种植体上部牙冠修复无论从印模制取、牙冠咬合调整和粘接都与之存在巨大不同。口腔护士的护理水平已成为影响修复体远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现将相关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完成种植牙手术并且已经完成骨整合后,进行上部单颗牙冠修复的患者共计40例,40颗种植体。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7~60岁,平均42.3岁。种植修复冠材料为贵金属烤瓷冠10颗,全瓷冠30颗。

2护理配合方法

2.1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术前护士辅助医生向患者介绍种植修复方案,告知患者术中维持体位稳定的重要性和术中持续吸唾的必要性,使其充分了解在其口腔内所进行的各项操作。告知每次就诊时间、次数、牙冠修复材料和安装方法、戴冠后的使用与维护方法等,使患者熟悉整个诊疗过程,消除相应的恐惧心理。

(2)其他准备:护士要详细了解并记录患者一般健康状况、有无传染疾病以及药物过敏史、签订知情同意书。配合医生检查患者口腔卫生维护状况、辅助工具、结扎、绑线,防止口内操作时误吸。依靠辅助影像学、Ostell共振频率分析仪和必要的临床检查,明确待修复的种植体已经完成可靠的骨整合。术前嘱患者用复方氯已定含漱1min;调节好椅位和光源,确认修复部位。

点击查看全文

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

1对象

自2009年7月—2018年12月共有46名新入职护士完成规范化培训。46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9.50±2.04)岁。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2.17%),本科25名(54.35%),专科20名(43.48%)。平均轮转时间(34.39±3.38)个月。

2方法

2.1培训目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全面掌握口腔基本诊疗护理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从而能够更快胜任口腔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医生、服务患者。

2.2培训模式

“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按照“理论与操作并重、培训与考核并重、组织与监督并重”模式开展:采取理论学习加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学习口腔医学及护理理论知识,并在3年内完成牙体牙髓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牙周病科6个口腔专业的临床实践,顺利通过考核后,取得“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点击查看全文

脑出血病人口腔护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病人60例,男41例,女19例,入选病例均无肺部疾患史。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干预方法

入院后采用低流量吸氧、脱水、抗感染、鼻饲、2h翻身叩背1次等常规治疗护理措施。每日给予3次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溶液均采用口泰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使用无菌钳夹紧浸湿的棉球,无菌镊子协助拧棉球至不滴水,按牙齿左外侧面→右外侧面→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左侧颊部→右上内侧面→右上咬合面→右下内侧面→右下咬合面→右侧颊部→舌面→硬腭的顺序擦拭。研究组采用临床上常规使用的纱布,使用无菌钳与无菌镊子将浸湿的纱布拧至不滴水,将纱布打开成约5cm×20cm长方形,无菌镊和无菌钳各夹住纱布的两端,然后闭合无菌钳端夹紧纱布,右手持无菌钳缠绕纱布至钳端完全包裹(剩余的纱布由无菌镊夹着留在口腔外面)后按上述步骤进行擦拭。每擦拭好一个面可以继续缠绕纱布直至整块纱布完全缠绕至无菌钳,再更换新的纱布。

1.2.2评价方法

两组病人均于口腔护理后立即比较口腔清洁度,并在第7天最后1次口腔护理后观察其口腔细菌培养、口腔溃疡发生率和两周后病人肺部感染等情况。①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1周后,在第7天最后1次口腔护理后用无菌长棉签擦拭病人口腔两侧面颊部黏膜及两侧下后牙咬合面、上腭及舌苔,标本立即送检行细菌定性检查。②评价口腔清洁度的标准:由3名科室内工作5年以上护士进行评估。口腔无异味,口腔黏膜红润,无附着物,无黏液,牙齿表面光洁,无舌苔,牙间隙无残留物,为清洁的标准。③口腔溃疡评价标准:初起时病人口腔黏膜是一些很细小的红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2mm~3mm或更大的浅溃疡,溃疡微微凹陷,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假膜覆盖着,溃疡周围的黏膜由于充血而呈红晕状。④病人每周行痰培养及肺部摄片检查,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及胸片结果判定是否发生肺部感染。

点击查看全文

实习生口腔专科医院护理论文

1方法

1.1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构架

构建“护理部教学组—护士长/科室总带教—科室带教教师”三级管理组织构架,为确保教学目标层层明确、教学计划层层落实、教学质量层层监控奠定了基础。护理部教学组主要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入科学习,组织理论课培训,定期考核学习效果;制订并发放调查表,调查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情况及实习生临床学习情况;定期审阅实习日记,了解并帮助实习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以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科室总带教教师主要负责制订本科室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进入临床,分配带教教师,并对实习生进行科室考评。

1.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制订了护理教学组工作职责、临床各级带教教师准入标准及工作职责、实习生管理制度、实习生临床实习评估表、带教教师临床教学及带教能力评估表、优秀带教教师评选标准等。

1.3成立护理师资队伍

1.3.1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立

点击查看全文

口腔护理中海绵牙刷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海绵牙刷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口腔护理过程中应用海绵牙刷,分别比较两组的口腔污垢残留、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时间、口腔污垢残留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采用海绵牙刷可显著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有助于全面清除口腔污垢,并积极抑制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护理;海绵牙刷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主要抢救方法,可辅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但由于经口气管插管,容易使患者出现插管相关并发症,会对其呼吸状态与临床治疗等产生严重影响[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较高操作难度,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难以达到彻底清洁效果,从而促进口腔异味、细菌定植等相关问题,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加重其临床风险[2]。本项研究在行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采用了海绵牙刷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并与常规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旨在有效提高其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排除存在口腔疾病史者,入组前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7.3±4.6)岁,插管时间3~9d,平均插管时间(5.3±1.7)d,昏迷状态23例,清醒状态2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7.8±4.9)岁,插管时间3~8d,平均插管时间(5.2±1.5)d,昏迷状态25例,清醒状态18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