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老人专业护理范文

老人专业护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老人专业护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老人专业护理

老龄化下的护理保险学论文

1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

面对这种情况,国外许多国家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机构接受长期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特殊产品。20世纪70年代,护理保险最先在美国商业保险市场上出现。198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了法定护理保险制度。随后,德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建立了护理保险机制。长期护理保险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以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主体,被保险人采用自愿保险的方式投保,这以美国为特色。第二类是以政府机构作为管理主体,被保险人采用强制保险的方式进行投保,属于社会保险范畴,该特征以德国、日本最为显著。由于日本在老龄化程度、家族血缘理念等方面与我国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下面就以日本为例,对长期护理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对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2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是运用社会保险机制,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实施社会化护理服务的制度。参加老年护理保险的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65岁及其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这类被保险者根据收入水平被分为五档,分别交纳与自己收入水平相对应的固定保险费,收入越低保险费负担则越轻。第二类是40~64岁的丧失部分自理能力的人(如患有闭塞性动脉硬化、帕金森综合症、老年痴呆症等15种慢性疾病),他们的护理保险费按照其加入的医疗保险费计算方法确定,与医疗保险费一起缴纳。当然,老人在享受护理服务时,其费用主要由政府财政和护理保险基金承担。这种预算结构既体现了政府责任,又体现了个人义务。被保险者在接受护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认定程序方可享受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根据服务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居家护理与设施护理两类。其中居家护理是以老年人所在的社区为中心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及护理性服务,这类服务项目有家庭访问护理服务、日托服务、入浴服务、康复训练等13项服务。提供这类服务的目的是使老人尽量在自己熟悉的家中自立地生活,在保障老人日常生活的情况下维护老人的身心健康。设施服务是让老年人入住特定的设施内接受护理服务。这些特定的设施包括老人院、老人保健机构、疗养型护理医疗机构等。这些服务设施相对来讲比较专业化,承担的费用相对较高,但服务更完善。

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小微化,老年人寿命延长,完全依靠家庭护理老人将给每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依靠社会力量护理老人成为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1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护理保险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保障制度,以政府为依托,个人参与相结合。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老年护理制度应主要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同时,国家投入一定财力建立专门的护理设施,对不宜居家护理的老人在设施内集中护理。在享受护理方式问题上由民政部门专门机构进行认定。这样一来,能使老年人享受较为公平的护理服务。

点击查看全文

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护理教育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以家庭照料为主的养老功能日渐弱化,老年人的健康照护服务需急剧增加,走“医养结合”之路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医养结合”视角下对老年护理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老年护理和培养护理人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医养结合;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失能、半失能、失智和慢性病老年人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独居、空巢现象已成常态化,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之后,国内掀起了探索“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浪潮。在“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护理内容多样化、护理服务多元化的态势,而当今的护理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2]。为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对护理人才需求与护理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加快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老年护理人才,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一、“医养结合”的涵义

医养结合,是集疾病预防、护理、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即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进行有机融合,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3]。它突破了传统的以家庭、社会养老为主的“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的照护模式,以老年人健康、保健、医疗、护理为重点,在做好老年人传统的日常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着重为老年患者提供精准、便利、及时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对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健康需求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提供全方位的一体化整体护理服务。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较早地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0.5%,预计2020年将有可能达到2.88亿,其中有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人,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00万人。我国患慢性病老人数量占50%,住院率达到15.3%,需住院未住院老人占28%,行动不便的老人占14.2%,长期卧床老人占4.0%,半数以上的老人希望被长期照料[4]。有人预测,2030年我国空巢老人将有可能达到90%[5]。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疾病病种复杂、罹患率高、并发症多、疾病转归差、治疗难度系数高、治愈率低、康复效果差等,老年人的照护和健康问题形势严峻。

点击查看全文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思考

摘要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而满足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不仅要建立全面、系统、完善的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更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使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需求成为有效需求。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是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的实践;三是加快建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老年服务有效需求

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显现出了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人民生活的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崛起和完善,人们生活已经受到了更多积极的影响。当国家在医疗设备和药品研发领域的投入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后,人们对于医疗和健康的研究,成为当下人民生活的一个迫切关注点。生老病死是整个人类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固有趋势。在个人层面,人们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保护意识;在国家层面,政府需要对于相关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口,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应急方案。对应人口护理的细分领域,建立在现有国民保险制度基础上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国政府正在逐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当下人们理念的冲突,人们对于护理保险制度的理解还处于模糊阶段,甚至是在偏离的误区里。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束缚,当下面临的保险制度有着十分明显的缺陷。因此,若要有效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则对于其各方面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护理问题凸显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失能老人的所占比例不断扩大,这其中需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则显现出其特有的严重性。根据最新的报告指出:在我国,处于轻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84.3%,处于中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比例为5.1%,而重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10.6%。这种严重的状况,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失能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失能老人数超过一千万的国家。过于庞大的人群基数和不断凸显的新增人口,使得我国的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国家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日趋完善,工业化发展持续加快,产生了大量劳动人口的目的性迁移,使得传统家庭结构的护理模式更加趋于小型化操作。尤其是在全球独有的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下,8-4-2-1圣诞树型的家庭结构的形成,让建立在传统的多子女陪护的护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趋势的要求,逐渐退出中国社会的历史舞台。

(二)护理费用昂贵

点击查看全文

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需求及发展浅析

[摘要]随着海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老年人对专业化养老需求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的高需求与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相关人才政策,通过借鉴国内外养老先行地区人才建设的宝贵经验,对海南省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养老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化综合型养老人才;充分利用海南候鸟型人才等。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高层次人才;候鸟型人才

一、引言

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人口发展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1]。据估计未来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增加1000万人的速度高速增长。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十四五”时期,“60后”一代将成为老年人口重要组成部分,以“60后”为主体的老年人的整体教育水平、经济能力、自主意识较高,消费意识也较强,更加看重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生存型、基本保障型需要[2]。因此,如何培养引进养老人才,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已成为当下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二、海南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服务需求加大

海南于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南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76599人,占14.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1500人,占10.43%[3]。海南省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老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日益下降,生活难以自理,对专业养老服务、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的养老需求愈加强烈。

点击查看全文

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需求及发展浅析

[摘要]随着海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老年人对专业化养老需求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的高需求与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相关人才政策,通过借鉴国内外养老先行地区人才建设的宝贵经验,对海南省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养老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化综合型养老人才;充分利用海南候鸟型人才等。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高层次人才;候鸟型人才

一、引言

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人口发展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1]。据估计未来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增加1000万人的速度高速增长。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十四五”时期,“60后”一代将成为老年人口重要组成部分,以“60后”为主体的老年人的整体教育水平、经济能力、自主意识较高,消费意识也较强,更加看重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生存型、基本保障型需要[2]。因此,如何培养引进养老人才,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已成为当下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二、海南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服务需求加大

海南于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海南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76599人,占14.6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51500人,占10.43%[3]。海南省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数量激增,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老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日益下降,生活难以自理,对专业养老服务、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的养老需求愈加强烈。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