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历史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即“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新课程要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大张旗鼓地贯彻德育教育方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说每门学科各有特色,但我认为历史学科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历史教材把古今中外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生动形象的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感悟到了美好与光明,也认识了丑恶与黑暗,对于指导人生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
首先应该系统地开发中国史和世界史中的德育素材,这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但也广泛地分布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就影响了历史课教学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对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分类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民族危难史教育、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各民族团结统一教育等。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国古代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绚丽的文化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收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世界之最,感受古代中国强盛时期的风采。学生在学习或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两条线索结合在一起。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土沦丧、主权丧失,中国人民生活在贫困和屈辱中。
再通过有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为中国的屡战屡败而痛心,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愤慨,并主动思考、探究中国被动挨打的原因,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生产力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从而进一步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更加坚定了我们支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对改革开放政策的信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从鸦片战争的屈辱到抗日战争的雪耻,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转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会转化成内在的意志力,为今后学习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正确对待挫折,提供强大动力。在利用好中国史德育素材的同时,我们还应合理开发世界历史的德育素材。通过学习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推动了人类历史的飞跃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对比同一时期中外的社会状况,理解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从而形成全球化观念,走科教兴国之路。
其次,利用研究性学习开展以历史名人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从单纯的历史知识学习到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转变。历史也是教人做人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体验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比如忍辱负重完成史学巨著的司马迁;高瞻远瞩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肩负重任带领中国共产党奋斗二十八年、缔造新中国的;坚持真理、为科学殉道的布鲁诺等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系统组织这些人物的材料,加深了认识,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激发出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深刻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这种道德情感就化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第三,以课堂教育为基础,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给人以启示的作用,启发中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进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秦始皇暴政亡国,文景休养生息强国;岳飞精忠报国千古传颂,秦桧投降卖国遗臭万年;邓世昌视死如归彰显民族气节,慈禧软弱妥协陷中华民族于水火。通过对比学习,让中学生认识到如果不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而是沉迷网吧、吃喝玩乐,那么人的一生就失去了意义。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学生才会下定决心,克服万难,自觉抵制不良思想诱惑,实现人生的价值。
此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借典型事例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面对当前三聚氰胺、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面对扶不起的倒地老人问题,不少人惊呼中国的社会道德已经滑坡30年。作为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加强中国优良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发展契机,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德育教育在历史课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历史学科教育具有很很重要的德育作用。因为历史长河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极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还有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关于思想教育,历史教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全部历史课程中都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学习,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所承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相对于哲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思维逻辑,而文学提供的是具有价值理性的情感体验。而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的历史,它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累积经验就更加全面和综合。在历史上发生过由于价值理性缺失而造成的失衡,这里主要是指社会发展的失衡,人们由此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学习这样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了“以史为鉴”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历史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人文素养教育,其具有综合性。学史有助于明智,历史是有生命的,其具有的现代价值就是能够让人们站在更高的起点,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三、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2]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和传统。历史教育中关于本国史的教育,可以借助对本民族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学习来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和进一步强化,有助于促使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增强,从而增强其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责任心。历史学科到了十九世纪才开始在学校课程中被重视起来,而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响应那时兴起的民族主义号召。可见一国的历史也就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意志。通过历史教学便能促使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形成,使其成为“国民理想”的拥护者。就道德意识的培养而言,历史一直以来都被用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春秋》体现了对历史的道德作用的最大限度地发挥。杜威认为历史学科作为促进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学科来说,无疑使最优良的。他始终相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有历史可以追溯的,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都涵盖了类似的典范,同时得出了历史是永恒的道德遗产的结论,并且是具有建设性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丰富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蕴含了丰富的材料,尤其是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关于其品格高贵、情操高尚、意志坚强等方面的素材都是可以拿来借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美好、高尚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是较强的感染力。历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道德形象是生动具体的,道德精神更富有感染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本文作者:李勇 单位: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教育是人的教育,然而在以“读书—考试—上大学”为学生奋斗目标的今天,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而人文教育却出现严重缺失。近年来“马加爵惨案”“药家鑫事件”的频发给人们敲了警钟,也让人文教育越来越引起关注。历史学科富含人文性,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不仅承担传承历史文化知识的重任,而且理应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载体。有感于当下历史教学存在严重的人文教育缺失,本文试从人文教育的意蕴和界定出发,对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缘起和人文教育重建策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蕴和界定
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育人”。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教育逐渐被忽视,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最初根本。从教育人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界定历史课堂中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道德品质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人生、价值观实现的教育。其本质特征就是对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修养的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是使人理解并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
二、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缘起
1.教学情感目标的虚化导致人文教育的迷失
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与教学设计中情感目标的虚化有着直接关系。在历史教案的编写中,教师尽管写上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但这种目标大多是历史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附带物。在实际课堂授课中,教案内容通常是讲授知识的行进秩序,情感目标自然无从落实。受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只注重历史知识点串讲而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情感教学目标人为性缺失。教师受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对教案中设置的情感目标熟视无睹,从而导致了人文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方向性的迷失。
[摘要]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具有独特意义与价值,对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至关重要。本文从“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切入,结合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对“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展开研究,希望以此为相关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为什么要教学生历史?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实现知识传递,还可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在思绪遨游时空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较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历史教育,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初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助力。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枯燥等问题,这不利于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落实。
一、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语言、历史及人文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多种民族文化的肯定及认同。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民族根本。
二、初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现状
结合实际来看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主要体现如下: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而教学生学的过程就包含了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的过程。只有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新课程的课本里提供了许多供学生思考的题目,它们与课本的联系较密切,又有一定的难度,非常适合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该问题不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学生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做出回答,同时该问题又隐含着与古希腊公民素质进行对比的内涵,学生可以在思考之中自然巧妙地学到知识,而不会觉得刻意。
二、设计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行动中的美学”,主张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利用身边的知识来辅助课堂学习
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历史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都是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来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四中的《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有一部分讲的是“”的历史。课前,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曾经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并把收集的事迹记录下来;课上,安排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及心得。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生动丰富,而且能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悟历史。
2.利用课本的知识来解决身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