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旅游规划案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就业、不愿就业,就业率高、满意率低”的问题,以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转型为案例,提出了应用方向引领的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转型的模式。国务院2014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3】19号),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目前,全国两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正积极推进转型试点工作。文章以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转型发展为案例,提出了应用方向引领的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转型的模式。
一、专业基本情况
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2002年,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学校相对年轻的特色专业。该专业隶属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所在学院具有4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整体来看,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而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学科实力较弱。旅游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旅游教学示范点”,2013年立项了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2014年立项为湖南省优质资源共享专业,同年被确定为学校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每年招生80人左右,在籍学生300余人,已经培养毕业生近900人。
二、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
为了有效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的“能够就业、不愿就业”或“就业率高、满意率低”等问题,从2013年起,本专业开始实施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首先,精心选择应用型方向引领专业转型。第一期(2013-2017)以开设规划策划方向作为试点。一是规划策划能力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核心技能,除了旅游规划行业外,能够全面运用到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中;二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组合,能在学科层次上保证此专业方向做强、做特。第二期(2018-2022)拟开设智慧旅游方向作为拓展。一是因为互联网、物联网已广泛应用到现代旅游开发与管理中,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相关技术人才;二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本专业方向的发展。其次,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保障专业转型。为促进规划策划的方向发展,学院与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桃花源古镇有限公司、乌云界生态园、常德市文化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柳叶湖管委会、常德市中国旅行社以及常德市天际喜来登大酒店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原来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双方合作已经拓展到师资互聘、资源共享、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指导、科研互助等方面。目前,为了保障智慧旅游方向的开设,学院已经与同程旅游网、南方测绘等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的协议。第三,深化教学改革支撑专业转型。一是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了方向课程模块。已开设的规划策划方向有旅游规划策划原理、旅游规划策划案例分析、规划策划制图、旅游形象设计、旅游文化学以及旅游商品设计等课程。筹划中的智慧旅游方向将开设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景区智慧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页制作和APP设计等课程。二是对方向模块课程实施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改革,将行业和企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转型成研究式教学的选题和案例;目前规划策划方向70%以上的课程已经按这种模式组织教学。三是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二年级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全员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发放基本技能合格证;大学三四年级分方向对相关核心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通过后发放核心技能合格证。在实习过程中强调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和实训,为了让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具备在管理和技术岗位实训实习的经历,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为主成立了创新创业实体——不单旅游工作室。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不单旅游工作室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内容包括旅行社管理和规划策划。其中,规划策划的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学生自己设计线路产品、自己组织营销,也包括为周边的景区策划规划旅游活动、旅游项目等。第一期2013级学生的规划策划项目以模拟式的项目为主;第二期2014级的学生实习时已经承接了不少实际的规划策划项目。第四,强化应用型研究促进转业转型。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实力较弱,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了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深度转型。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专业一是根据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应用研究的选题库,二是对有前景和基础的先期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三是将相关选题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小组研究的选题,四是将这些选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
三、取得的成效
首先,形成了突出学生技能培养轴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设了一大批功能明确能深度合作的校企校地合作基地。二是形成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中80%的属于“双师型”教师。三是构建了分层次培训和考核专业技能的体制机制。四是组建了不单旅游工作室,完美地解决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的难题。其次,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科竞赛水平明显提高。从2014-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系列优异的成绩。如2014年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高等院校组英语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2014年获得首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三等奖2项;2015年第二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暨“韶湖杯”旅游产品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最佳创意奖”“最受企业关注奖”;2016年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旅游”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2016年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竞赛中获高等院校组普通话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获得了高等院校组团体一等奖。2017年第四届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包括第一名),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三,管理和技术岗位就业学生增多,就业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规划策划方向的开设和扎实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求职时也能拿出证明其实力的材料,所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就业层次提高,就业满意度也明显提高。2016届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管理或技术岗位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很多学生正式毕业之前就被知名的旅游企业录用在管理和技术岗位。首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规划策划方向共有学生21名,通过在不单工作室的实习实训,管理能力和核心技能明显提高,大部分同学已经在相关企业找到了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工作。
摘要: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建筑理念,是乡村建筑多元化的创新途径之一。地景建筑与环境融合能很好地激发城乡建筑活力。笔者从大量案例中将建筑与景观的结合方式总结为三类:建筑整体形态、建筑表皮材料和建筑整体布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本文希望通过对地景建筑的改造手法进行研究,对未来乡村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手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景建筑生态融合
引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高饱和状态,设计师将目光转向乡村建筑设计。乡村旅游进入高品质发展状态,这一发展趋势对乡村公建改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李道德的牛背山志愿者之家、隈研吾象山校区的民俗博物馆设计到水岸佛堂等优秀案例中不难发现,好的乡村公建改造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其采用拟形、覆土、表皮肌理体现等设计手法,这些均是地景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地景建筑从形态、材质、与环境结合等方面体现着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性及景观性。建筑与自然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地景建筑设计的精髓。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及旧建筑改造
(一)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
西班牙旅游学术界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国际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传统旅游的开始,国内的乡村旅游则出现得较晚。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乡村旅游主要是田园度假的形式,其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在于传统乡村旅游集中在假日,以欣赏观光为主缺少旅游消费理念,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等落后状况。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在农村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更加迅速。这种新的旅游形式观光赏景外,增加了农业体验以及文化或者科技体验,在体验的同时消费进而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提升就业机会,改善当地较为落后的经济、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现代乡村旅游对乡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1.调查结果分析
1.1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本次调研中,女生占绝对主体,占样本量的86.87%,男生仅为13.13%,再现旅游专业学生性别现状。少数民族学生占总调研样本量的33.13%,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和满族。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反映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为:实习法、直观演示法、现场教学法和实验法,不喜欢是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练习法,见表1。其中,实习法的喜欢度高,新疆教育学院学生对直观演示法的喜欢度高达17.86%,实验法在8.33%~14.41%之间;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的喜欢度较低。教育学院对教学方法的喜好度幅度差距最大,在17.86%~0%之间。新大学生最为接受的方法为直观演示、实习、讨论法和参观教学法,新财大最为接受的是现场教学、直观演示和实习法,新农大喜好实习、现场教学和参观教学,教育学院的学生喜欢直观演示、实习、现场教学法和实验,乌职大接受现场教学、直观演示、实习和讨论法。
1.2六门专业核心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本次调研的教师均为中青年,女性占主体,占样本量的67.57%,硕士占较大比重,学士和博士比例相当,讲师和副教授比例几近92%,教龄多样,少数民族教师占总调研样本量的32.5%,主要有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综合来看,各院校教师在各课程中至少采用三种教学方法,讲授法均有提及。新疆教育学院《旅游规划与开发》讲授法所占课时比例高达90%;《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多样,5—7种;新农大在每门课程中均采用任务驱动法,且比例较高,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高达70%。横向比较来看,教育学院讲授法在每门课程中所占比例均较高,40%~90%之间,新财大和乌职大相对其他院校,各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多元化,见表2(本表仅列举三种教学方法)。
1.3六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喜好的教学方法
学生调查表中,请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偏好,填写6门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仅选择所占比例较高的4种教学方法,为此,每门课程中教学方法比重加和小于1。统计发现,学生非常期待多元教学方法,讲授法必不可少,在不同院校不同课程中所占比例差距较大,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讲授所占比例在10.48%~38.89%之间。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对于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传承及本土旅游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开发学生感兴趣的民族旅游文化案例资源,充分挖掘旅游专业所需的案例资源,巧妙地挖掘新的有意义的动态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等方式,并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有助于更好地为民族区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将案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的主导形式,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倡导学校积极规划校本课程案例,教师主导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案例新模式。
目前,对于校本课程案例资源的开发可以有多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的“案例资源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另一种理解是“校本”的“课程案例资源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学校的部分或者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其中包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我国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前者。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课程资源,补充和完善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需求,为学生提高更多课程选择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自主发展;有助于教师加强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国家课程的做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旅游管理教学方案中,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民族地区,案例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优势得天独厚。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一是需求主导模式,就是依据旅游管理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开发满足学生培养需求的课程;二是条件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教师条件等的学校资源条件,开发符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三是目标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开发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课程,引导旅游专业学生的兴趣进入课程与教学之中,并能走出课堂之外。同时,旅游校本案例开发都应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制定、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的操作流程。在此,仅以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为例,谈谈案例资源开发的认识与实现途径。
一、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的内涵
旅游文化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方案中涉及较多,开发专门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对于不断丰富案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与时俱进,成为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普遍关注的时代热点。当然,旅游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产生和区域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的乡土与时代气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体现不够准确与系统,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融入课程建设与开发中,使其由抽象走向具体,使旅游文化案例资源能够成为独立的创新课程是旅游学科与专任教师的神圣使命。民族旅游文化案例资源形态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形态,以黔东南为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民宅(木屋、竹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风雨桥、鼓楼)、具有独特内涵的饮食(酸汤、泡汤)等;还有精神文化形态,比如: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洪水滔天、蝴蝶妈妈)、楹联碑刻(城步苗文)、各样歌曲等(侗族大歌)。总而言之,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综合体,将其引进校本课程案例的建设与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又可以辐射黔东南旅游文化与休闲产业。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应与时俱进,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地域性、民族性及社会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开启多角度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旅游素养。
二、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的形式
(一)内容选择
地理风情、文化神韵、民俗特色、旅游商品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案例资源。
湿地公园,历经千万年形成自然状态,规划者再以“湿地”“公园”两部分融合产生。因生态、水纹、土壤、甚至人文影响形成别具一格的系统构架。湿地公园的特殊性,在景观设计上需融合各学科相关领域,立足生态设计为根本性指导,从湿地公园的纵横向地域特色、实用、格局以及对人文影响方面展开。
同时“湿地”所体现纵向学科脉络中,在作为湿地公园艺术的瑰宝成为点睛之笔,“湿地”之美凝结大美在自然与人类共生之间和谐象征中体现。通过生态架形态分析“湿地”形成与产生,补充对于湿地保护架构中的空缺,在审美与环境价值共存的稳固结构体系中探求文化的传承。《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以适宜、生态分别作为景观设计对象展开;本书也是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的总结报告,汪辉先生及研究团队展开探讨生态适宜性分析,以点映面的手法追溯土地利用结构的时态变化、情景分析内容,探赜实际案例滨海、河流、湖泊、人工构造湿地浑厚蕴璺。《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十二章节,此中分叙方式也足见作者良苦用心,上篇从绪论潺潺到来何为湿地、何为湿地公园,并对研究背景详细梳理,同时以生态因子选择展开垂直、水平适宜性评价研究;2~5章各章展开以绪论引出适宜性分析图文并茂的介绍此间由来,分析生态景观阐述湿地公园大概念,并在探讨中提出土地利用结构与规划分析的适宜性与人文性概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格局构建。该书下篇的景观设计实际案例分析,实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宝典。以第6章江苏盐城珍禽湿地公园、第9章山东枣庄盘龙岛郊野湿地公园。在生态适宜的同时研究区位与周边现状意识的影响。
针对性的展开千百年来人文、地理所积淀构成的风貌特色,深入考究其格局规划的依据。以平面布局的方式回味立体性道路、竖向、水系以及周边景点角度深入分析景观理论。“顺乎自然之规律,本着天、地、自然的思想来建造。”回到诸学章法返璞归真的符合自然中圜的理念;以“湿地”生态作为主要规划依据环绕适宜性的专题研究,在本书第10章云南嵩明丹凤湿地公园章中的生态廊道专题充分体现景观设计中的“生”。廊道中位植物生态环绕周侧,有多回廊与多层次格局并立,此格局设计在呼应生态环境适宜的同时也展现“儒家”与“自然回归”的思想;整体设计结构中生物多样性部分也遵循生态循环的宗法观念。第12章江苏句容上清湖的圜回结构,景观设计空间所呈现层次性叠加的特点遵循自然恪守天道规律也就不足为奇。回到景观设计形制整体规划探讨中庸之道、自然道为基准,吸纳自然生态所带来的艺术精髓,创造融合性却又具有多样性风格。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知觉感知上无形中融合着朴实无华与人文生活的适宜性环境的向往。
环境适宜为生态主体充斥在湿地公园规划之中,借多样性生物建成景观生态本身为本书的典型方式。实际的案例中都透露了著书者规划设计理念的精道之处。浑然一体植物、道路、旅游甚至安全功能性上来说这些都是典型生态设计功能的体现。循环水系环绕、回到人类感知直观的来看这些环境的生态设计,湿地公园的土壤、水文等生态元素大有典型的一物多用的之功。这些当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必然关系,在作者展现的实际案例中有具体体现。适宜性角度探讨生态设计在该书中的展开也是未来生态设计共性的提出。书中针对湿地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便是典型,旅游带给未来的是栩栩如生的世界,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是生态公用性的规划的考究性体现。笔者从未身踏本书涉及实际案例之地,但读完此卷深感实地中湿地公园的气势撼人、在简洁生动中与生态的自然贴合意识。
本书另一亮点,无疑是著作本身整体性带来的,作者的多视角、多学科共同性思考生态设计,同时循序渐进中展现实际案例特性,寄“生态”的设计夙愿为规划理念从本书体例而言别具一格同时又环环相扣,为笔者及后来学术研究奠定作为自然科学项目整体布局的考量范本。正如本书绪论所写,湿地公园的概念不仅是“湿地”同时兼具“公园”生态的动植物博物馆。回味本书章节相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深厚,透过作者对未来规划的探讨展现生态设计的立体性智慧。
作者:邱飞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