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慢性病防控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做好工作人员和重点人群的培训工作
1.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培训,提高健康教育
工作人员在慢性病防控中的能力,建设举办了3期的市、乡、村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社区健康指导员等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能力,能够对慢性病做好宣传,使更多的人群知晓慢性病,从而做好预防工作。
1.2抓好重点人群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培训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老年大学、学校、医院举办健康讲座、康乐大讲堂、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互动式的知识讲座,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
2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2.1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心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接受健康体检的慢性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服务;观察组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发病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慢性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酸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中心针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模式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慢性病发病率,帮助患者稳定血压等生理指标水平。
关键词:健康体检中心;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慢性病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1]。健康管理模式即通过收集患者信息,针对检查结果对患者健康予以评估,并开展针对性健康指标,有效降低患者慢性病发病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2]。本文以于东方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慢性病患者93例为例,分析健康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接受健康体检的慢性病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5~84岁,平均(60.3±1.1)岁;高血压30例,糖尿病22例,心脑血管病1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46~85岁,平均(60.4±1.2)岁;高血压31例,糖尿病21例,心脑血管病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方法:⑴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包括帮助患者完成体检,向患者提供体检报告等。⑵观察组采取健康管理模式:①健康风险评估:针对患者开展全面性健康风险评估,并配合体检所获得的基础指标,在评估日起3个工作日内为患者出具体检指标报告、个人健康风险评估报告。其中健康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应包含体力活动能力、膳食习惯评价、生活方式评价、疾病风险等级、运动指导方案、饮食指导方案、健康指导意见、疾病治疗方案,且在出具报告的当天由负责体检的临床医生开展面对面沟通,为患者详细说明其当前身体状态和疾病风险,并强调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的健康管理方案,以提升其遵医依从性。②健康管理:对院内负责健康管理的人员开展相关管理培训,使其具备使用软件发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操作方式,实际使用时可利用软件平台直接向患者发送健康管理方案,并依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修改。针对健康风险评估中已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典型慢性病的患者群体,制定健康管理方案时必须从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自我用药监督等,并为患者制作血压、血糖等自测量表,通过随日期记录的各指标数据的记录明确自身慢性病的具体状态。同时,记录每天服用药物的具体情况,包括用药种类、服药剂量、服药次数等,将具体量表定时反馈给医生,以确定用药对病理指标的具体影响,从而判断下一阶段治疗方案的拟定方向。③健康报告管理:主检医生应将患者体检和后续自测指标均纳入到个人健康报告内,并将报告数据记录在健康管理软件数据库中,以方便使用时能快速调用数据。④健康提醒:借助健康管理软件平台定时为患者发送微信或短信通知,提醒慢性病的日常注意事项,并强调返院复查的具体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直播平台实现医患在线互动解答,并定期举办网络座谈会,提醒患者每年各阶段内应对健康风险的具体措施和意见,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健康。
1.2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发病率,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差异。
[摘要]目的探索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以及行为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9月收治的15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3个月和管理后6个月进行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并记录管理后6个月行为方式的依从性情况。结果社区管理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管理前有明显改善,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区管理后6个月血压监测(72例,92.31%)、遵医服药(73例,93.59%)、合理饮食(71例,91.03%)以及适当运动(68例,87.18%)等行为方式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遵医服药、合理饮食以及适当运动等行为方式的依从性,控制血压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社区慢性病的防治管理。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血压;行为方式;效果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1],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数量日益增大,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以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和卫生知识普及为主,因此高血压的防控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社区健康管理[2-3]。该研究选择2018年3月—2018年9月日照市某社区15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以及自我效能的效果,为寻求有效的高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日照市某社区15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54.46±6.63)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6.81±1.57)年;对照组77例,男42例,女35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55.07±6.81)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6.98±1.70)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社区管理方法
摘要:卫生经济学评价支持公共卫生决策。本文梳理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现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卫生经济学评价
一、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现状
1.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已成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7年形成流行病学监测系统的评价方案[4]。美国[5]、加拿大[6]和欧洲[7]分别于1988年、2004年和2006年开始发展监测系统评价框架。对监测系统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认识近来年有所加强,但研究和应用仍严重不足。监测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不仅涉及流行病学,更要涉及社会经济方面,但目前相关属性的评价比较缺乏[8]。例如,WHO的伤害监测系统评价指南,对评价指标提出了简易性、灵活性、及时性、实用性、稳定性、可接受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等要求,却没有卫生经济学评价内容[9]。部分指南[6,10]开始关注资源投入或成本效果问题,但内容较少。研究显示[8],现有监测系统的评价研究对系统效率指标(及时性、敏感性等)几乎均有涉及,系统功能性指标(可接受性、灵活性、简易性、稳定性等)在多数研究中涉及,而经济指标中的成本指标仅三成左右的研究提及,经济指标中的效率和效果指标仅二成左右的研究提及;对监测系统进行卫生经济学投入产出综合分析的研究则更少。
2.其他卫生领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发展落后于其他卫生领域的经济学评价。在公共卫生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广泛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以及控烟等卫生干预项目的评价[11]。卫生经济学评价在药物经济学评价领域的发展最为迅速,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发表正式的药物卫生经济学评价指南,被认为也可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目前已形成多种常见的卫生经济学评价通用指南,包括研究质量评价(QHES)工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清单等[12]。其中CHEC被认为是卫生经济学项目评价的最低标准,而CHEERS被广泛认可。WHO了总体成本效果分析相关指南[13]和监测及反应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价指南[14]。目前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积累尚显不足,但现有指南也有一定借鉴价值。
教育部2015年组织制订并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图书馆服务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是解决人民健康问题的重要举措,而医学高校图书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专业讲师和学生可以很好地推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这项服务还没有系统高效的措施,无论是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数量和质量,都还远远不够[1]。
1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是社区居民有效甄别健康信息的需要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主观健康意识大幅度加强。但是由于人们获得健康知识渠道的多样化,再加上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人们更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是合理适用的,某种疾病当前最新的药品和治疗手段有哪些。获得正确有效的健康信息是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前提,居民在获得健康教育时需要一支信息素养过硬的专业队伍。
1.2是预防控制社区慢性疾病的需要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主体的年轻化,大众化,甄别科学有益的健康信息,预防控制慢性疾病,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突显。首都师范大学社区通过对488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阐释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对社区慢性病的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1.3是医学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