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常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形成。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对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展开讨论,能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宗教信仰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语文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息息相关,而民间风俗文化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职业院校,关注并做好民俗与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四史”教育以及民俗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无论是强化学生个人基本素质,还是帮助他们适应即将步入社会的不同工作岗位需求,都必不可少且很有必要。语文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息息相关,而民间风俗文化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学习者大多是初、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相对欠缺、课外阅读量有限又不太主动学习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之外,关注并加强做好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学工作,无论是对以后的自我成长或适应步入社会的不同工作岗位需求,都必不可少。
1民俗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民歌、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服饰、方言或俚语口语等民俗风物,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了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承、民俗民风等方方面面。职业院校的学生,已具备了相应的评判和辨识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选择性地呈现一些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对照中,继承和弘扬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思想意识,从中受到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取其优去其糟,剔除陈腐愚钝,认识历代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残暴,使他们明白,人类不断前行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什么岁月静好,任何事物没有坐享其成,都离不开人们前仆后继的努力和奋斗,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鉴别,在实实在在的正能量的影响和濡染中,思想觉悟得以提升,行动上多一些正向的影响和指引,以期达到我们的育人效果。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零零后,给他们介绍民俗,他们乐于、并愿意参与其中也能从中接收到教育和熏陶,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始于晋代,最早属于祭拜神灵祖先,如今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再如清明节祭祖,中秋节赏月食月饼……等等,可没经历过紧衣缩食、物质匮乏的这一代人,联系文章在介绍相关的部分习俗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如在读到夏衍先生的《包身工》,日本纱场的童工过着这样的生活:以“芦柴棒”为代表的日本纱场的中国童工,劳动量大工作时间长不说,生活几乎就没有保障,如错过饭点儿只能吃“锅巴”。用“锅巴”充饥,我们的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是否夸大其辞了,还好是在大上海,包身工的日子还不是想象中那么惨,理由是起码还有锅巴可吃。能怪这些年轻学子吗?我只能解释,彼“锅巴”不是我们作为零食的此“锅巴”,是在盛完饭后的锅底,“老板娘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焦、残粥,再到自来水龙头边去冲一些清水,用她那双才在梳头的油手搅拌一下……”而做成的,描绘一番文中“锅巴”的形成过程,“哦,就是现在的猪狗食啊”“袋装的狗粮都比这个美味!”“你好像尝过过狗粮似的……”七嘴八舌的辩论、甚至调侃过后,包身工的非人生活待遇,无人身自由等已再不用教师赘述。在此值得强调的是,注重民俗教育并不等于复古,只是让这一代年轻人知道,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如同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就是在一代代的努力、在扬弃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前行。还有,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不得已“捐门槛”等民俗内容,都从不同角度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三座大山,即族权、夫权、神权对女性的迫害和摧残,“嫁夫随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桎梏让祥林嫂这样的女性,活,活不下去;死,又不敢死。孤寂悲惨地活着,最终死在别人祝福的大年夜又被说成是“谬种”……。再如“上马红下马绿”一说则取自旧时,姑娘出嫁离开娘家,或坐车或轿(俗称上马,旧时也有娶亲时骑马骑驴一说)时要穿红鞋,寓意着喜庆、红红火火,到了婆家下车(或轿或马)时要着绿鞋,预示着生生不息和繁衍子嗣。(当然,现代人完全可以取“一路绿灯”之意,预示着从此后的和顺和畅达。)在今天看来纯属繁文缛节,却也寄托着诸多美好的祝愿和憧憬,难怪有些地方民间至今依然保留着此项嫁娶习俗。如此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名俗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扬弃的继承,要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做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2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作用
当前,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扩容和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视野,进一步通过民族文化渗透入各层教育之中,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感染学生、浸润学生,启发学生,培塑新时代的具有坚定民族信念的新人。通过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既是时代所需,也具有当下审时度势的紧迫性。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文化支撑以及思政教育进行强化,使得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以及内容更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当下,海量信息如潮涌入,互联网时代中所存在的各种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由于良莠不齐,对学生的认知以及价值取向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是为了进一步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凝聚民族发展的精神,切实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不仅能够拓展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同时,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以地方性学生为主,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亲切感会更为强烈,使得这一内容的融合更能调动起学生的认知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整个教育之中,不断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功能,激活语文教育活力,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以及文化素养作为立足点,让学生们在充分的理解、体验、感悟之下,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富含的文化内容,同时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们从书本上的语文不断走向生命之中的语文,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3民俗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
3.1穿插民俗现象,扩充知识面,开拓视野
一、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
制约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包括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深层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很多国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自己本身的传统文化,没有形成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应有的正常化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国家民俗文化逐渐消失,被其他的外来文化所冲击和占据。
1.1对民俗体育文化不够重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而对于发展和传承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这不仅仅应该是这个地区人民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相关研究人员的职责,这同时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一起完成这项文化方面的传承。要想真正的帮助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奥运会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作为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扩大了其文化的影响范围,包括世界杯或者是美国的篮球比赛等在内,都是我国人民关注的热门事项。面对着这些文化方面的冲击,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知之甚少。在上世纪的发展环境下,由于国内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年人士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情况,因此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民俗体育文化,更不要说传承这种文化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没有将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相关的常识推广和科普,因而人民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也就非常的片面,最终使得这项体育文化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
1.2相关理论不成熟
我们国家在面临了文化方面的危机之后,正在积极努力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并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国家的很多文化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面临的危机,表现出了他们对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决心,这也能够促进我们国家民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要实施这项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一项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我们国家对于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导致了我们不能着手制定相关的发展和保护策略。我们应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民俗体育文化和相关理论体系。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并不完善的民俗理论已经不能支撑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3对西方文化的过分狂热
摘要:一个组织、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形象,往往影响着其他民族和国家对其发展水平、心理认同和认知评价的水平。所以说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内在动力,所以在现行的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提供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供学生学习。文章以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文化形象作为切入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内涵进行解读。
关键词: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形象
尽管我们常说在吸收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传统文化依旧是我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进程中的坚定不移的根基和准绳,自始至终引领我们在文化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或者搁浅。由于我国漫长的历史积淀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创造出了种类庞大、内涵丰富的文化种类,大到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领域广为人知的文化经典和重要发明,小到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颇具特色和趣味的文化形式,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文化内容所衍生出的文化形象都非常具有典型意义,也都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1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主要类型
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符号非常多,像瓷器、丝绸、功夫、论语、周易等,这些文化符号或者说文化形象都相对具体,接下来将从宏观视角对中华传统文化形象广义的类型概念进行介绍。
1.1农业文化
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从未中断,绵延至今,根基深厚,经过数次的民族文化融合,各种文化和宗教势力的冲突和对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梁漱溟梁先生将文化概括为“文化亦可以说是一民族生活的样法”,也就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中国文化也是数以亿计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毕生追求的目标、生活的内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么文化便与生活相关,可以说文化即是生活的习惯和凝聚,从生活中来,又指导着生活,文化形象在这一基础上衍生,所以文化形象的类型就离不开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那么第一种文化类型就是农业文化,或者说是土地文化,从现行中小学的语文教材的一百多篇文章当中,尤其在古诗词中,农耕文化的篇目占80多篇,包含了农村习俗、农村趣事、农民的智慧经验、农村传承和历史人文等诸多元素。这些土地文化的因子以日常生活的朴素画面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既能建立读者与作者的沟通桥梁,又能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农业文明框架下的山水风光、自然之美、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从这样的农业文化当中折射出典型的农民形象、地主形象、山水形象、风物形象以及南稻北粟等地理文化形象。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认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1方言能够多方面地反应地域的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将沈阳方言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和表达魅力的语料和旅游文化资源加以有机融合,可以丰富沈阳旅游文化的内涵,增强游客地域文化体验感,同时,也达到了实效性保护与传承沈阳方言的目的。
一、方言与旅游
正如胡适所言,“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2目前的现状是,因普通话的大力普及及文化交流的时代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地域性方言的使用和传承不可避免地呈现式微之势。但方言既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都能从当地方言中寻觅到其独具魅力的印记。故此,从民族与地域特色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角度看,我们又不能坐视地域方言自生自灭而不顾。目前,国家也积极倡导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但仅靠国家政策上的倡导以及专家学者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与支持。在当下社会,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吸引众多民众积极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的原理、体制和哲学》一书中,指出文化动机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普遍动机之一。3方言内蕴着丰厚的地域文化因素,将方言保护传承和旅游相结合无疑是一个好方法,既能赋予方言以活力,给能扩大方言宣传的空间和平台,又使旅游文化活动获得新的发展点,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这不可不谓是双赢之策。
二、沈阳方言与沈阳旅游的现状
沈阳方言是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东北方言的共性,又有因汉、满、蒙、锡伯等民族语言及山东、河北地域方言等语言因素的互相交流和融合而形成的本土特色。其带给人们的语言审美感受是刚健质朴、幽默诙谐的,因其独具的语言表述韵味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当然,在方言普遍式微的大环境下,沈阳方言的传承也面临危机:人们对方言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年轻人的口中,听到的本地方言越来越少;作为沈阳方言来源的满语、锡伯语等已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沈阳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清文化的发源地,有沈阳故宫、清昭陵和清福陵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有大帅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近现代带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但沈阳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影响度不够高,宣传力度还有待提升。
三、沈阳方言与旅游结合的策略探析
(一)方言文化主题旅游路线。以认知沈阳方言及方言生活内蕴为目的,可以设计沈阳方言文化旅游路线,引领游客设身处地地感受沈阳方言的独特魅力。比如一条可以是以感受清文化及各民族文化为主的,以沈阳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及关东民俗、满族锡伯族民俗展示场所为中心的路线;另一条可以是以感受爱国情怀为主的,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帅府为中心的路线。这种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可以吸引更多的对沈阳方言感兴趣的游览者。(二)趣味方言导游。优秀的解说词有利于游客更好地游览景点,便捷地了解当地的文化意蕴和特色。可以从方言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方言词汇或语句融入到导游词之中,增强游览的趣味性和地域文化亲和性。此外,在广告宣传以及指示牌等具有旅游导引作用的设施上都可以融合进一些恰切的方言话语,营造出无所不在的方言推介旅游情境。在讲解一宫两陵及满族锡伯族民俗展示场所之时,可以随机地融入一些由满语、锡伯语等转化而来的方言语汇,附带谈及其特定的民俗文化意蕴,这能给游客带来新奇的游览体验之感,同时也有利于宣传沈阳方言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三)打造民俗表演品牌。民俗表演已经是现在旅游景点的一个常规项目,它的情景式表演,可以使游客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参与感,能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平遥古城的大型实景剧《又见平遥》和云南丽江的《印象丽江》都有着不俗的口碑,其中的一些歌词、对白等保留了方言或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沈阳地区有着深受大众喜爱的地方剧目二人转,其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土语,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使大量的地域民俗事象获得了艺术化、情境化的展示。我们可以以二人转及其他一些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手段为基础,在旅游文化活动中打造一些对传播沈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助推之力的实景表演项目。再如,沈阳故宫游中有展现清宫廷文化的表演,其表演艺术形式方面还有进一步创新的营构空间,同时也可以在表演语言方面尽量做到生活化的历史还原,努力创新打造一个属于沈阳自己的情景剧品牌文化产品。(四)以文创产品助力方言文化的传播。文创产品亦是近年来大热的一个项目,它作为旅游业的衍生产品,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生动载体。优秀的文创产品应与地域传统有更深入的结合,同时不乏创意和个性表达。现在,各大知名博物馆和景区都有自己的文创产品,沈阳故宫博物院也有着自己的文创产品,还有线上线下的销售点,但总体来看,销量较低、影响力较小。在此方面方言也有文章可作,可以在文创产品设计融入方言因素,例如将方言以灵动多样的方式融入诸如文化衫、字画扇、工艺品产品设计中,于不动声色中达成宣传方言文化的目的。(五)打造方言博物馆。“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4。博物馆作为一种公益性质的为民众开放的场所,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目前,方言博物馆数量十分稀少,现有岭南方言文化博物馆就承担起了地域方言传播和学术研究的功能。作为东北三省的区域中心城市,沈阳应先人一步打造沈阳方言博物馆,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知和感受沈阳方言。博物馆除全面展示沈阳方言相关常识之外,还可以采取高科技手段,如利用VR技术播放方言情景剧,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例如方言水平测试等,增强参观者的融入和互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