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俗艺术研究范文

民俗艺术研究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民俗艺术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民俗艺术研究

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学艺术研究

[摘要]民俗的本质是人民群众集体生活的总和,它是历史长河中继承发扬的一种综合文化,是文学艺术风格形成的渊源。民俗在文学作品中呈多层次渗透,文学民俗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普遍而特殊的一种社会民族集体文化意识,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为民族,并有别于其他群体的本质所在。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必然要体现民俗,因此文学的发展与民风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我国现当代文献与民俗学之间的联系入手,分析了民俗与文学之间的渗透,阐述了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民俗学魅力。

[关键词]我国现当代文学;民俗学;联系

一、民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对文学的起源,文学界的说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学的发生与民俗产生是息息相关的。文学与民俗密不可分,它们是一种相依相存、互相融合的关系。学术界虽然观点不一,但无论秉持怎样的主张,文学界对民俗活动是文学起源的土壤这一点是十分认可的。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不断在创造,他们出于本能的对宇宙的畏惧、敬仰,也在历史车轮滚动中创造了丰富的鬼神文化,并由此出现了宗教活动,宗教活动是最基本的民俗活动和文学活动[。]。"周易&的出现,就是最早民俗与艺术交融的作品与载体。可以说原始初民的宗教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文学活动。宗教巫师就像文学的歌手,比如说,少数民族哈尼族在每年的-月会有一个特别的民俗活动来祈求上苍下雨,以求来年的丰收。人们在呼唤谷魂的过程中,创造了"叫谷魂歌。,这个宗教仪式不断沿袭至今。在那些传达情感的民俗活动中,文学的内容和样式更让人神往。文学工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常常取材于各种民俗活动,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因此几乎可以断言,民俗与文学是二者合一、相生相伴的。民俗作为文学的中介和渊源,可以说,文学和民俗是相互交融、渗透的,没有民俗这片土壤,文学也就得不到蓬勃的发展,反之,没有文学,民俗也很难得到继承和发扬。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文化革命时代。&’世纪初正是科学的发展与现代工业的崛起之时,"自然$与%现代$"科学$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局面,这也促使文学创作者们将创作目标定位在民俗生活,将民俗艺术融入创作之中。民俗作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文化,它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文学创作者对民俗的肯定认可以及选取,极大地促进了民俗学的文学艺术创新、发扬,文学作品也通过民俗学展现了其艺术价值。

二、民俗在文学中的渗透

民俗作为一种集体文化,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自然环境和文明发展之外,民俗不屈服于权威的人或者事物。因此几乎可以断言民俗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绝对性和永存性。在某个群体中生活的所有人,都将接受到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洗礼,并且但凡人,在自然环境中就必须遵守一定的民俗习惯和行为模式。尤其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人们开始觉醒,在文学工作者的创作意识中也自觉渗透了民俗学艺术,正是因为民俗学艺术的渗透,文学作品才算真正融入底层,被广大读者所认可。沈从文、废名等京派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中所富有的民俗学艺术和内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作品中对于乡风民俗的描写,在有意挖掘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对乡风民俗寄予深刻内涵。比如说沈从文先生在他的"边城&里面描绘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卷:乡村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等等。青山绿水,小桥古塔,在我们看到民风民俗文化底蕴的同时,对比都市工业文明的喧嚣,从文学民俗学视角也看到了沈从文先生致力构建的精神家园以及深邃幽远而宁静淡泊的乡土意境。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得以展示,同时独特的民俗学艺术和内涵也得以呈现。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民俗生活的本质,往往体现在对独特现象的描绘之中。北京的胡同、茶馆店铺、下层市民、幽默的京片儿,是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特色;古朴的河上柳、静谧的竹林、古道热肠的人物,这是废名创作的江南水乡世界;小酒店里的曲尺柜台、茴香豆、戴着卷边毡帽的古朴乡民,这是鲁迅描绘的江浙农村。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冲突,从表象来观察似乎只是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一些偶然的生活事件的触碰导致的,而我们究其根本,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行为范式等因素影响的必然事件。[&]在我国现当代众多文学作品中,这种文化民俗冲突也是十分常见的。巴金先生创作的"家。&春。&秋&等,其内容不乏对中国传统的%宗族本位文化$和个性解放矛盾的描写,曹禺先生的惊世之作***&雷雨&也是如此。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存在,本质上是民俗文化传统对文学的深入影响。这种影响培养了作家创作民俗文学心理,也确定了文学创作者的个人价值取向,最终决定了作家笔下人物的民族心理和价值取向。某些经典作品的题材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被拍成电影,皆因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符合现实生活。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出自苏童的作品"妻妾成群。、&妻妾成群&里面的妻妾们,她们为争宠,为夺取家庭地位,勾心斗角,用尽一切手段,在明显的家族本位文化以及旧社会民俗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进行了极其压抑、令人窒息的抗争。鲁迅笔下的"祝福&是年关将近,请福神献福礼的祈福习俗,在当地,祝福是一种祈福仪式,这是江浙一带所独有的古越风俗,带有明显的地域味。而作品中的寡妇祥林嫂被认为是不祥之人,碰祭器贡品是大忌,因此她决定去土地庙捐门槛,试图通过这种宗教民俗仪式来改变不详之身。这些情节不仅是民俗行为模式的外在表现,也是民俗文化深层价值取向的内在体现。正是民俗文化的多层渗透奠定了"祝福&这一小说的文学价值基础。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艺术

点击查看全文

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学模式

摘要: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形成。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对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展开讨论,能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宗教信仰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点击查看全文

现当代文学中民俗艺术浅谈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对国有文化、传统民俗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学创造者与爱好者能够正确意识到文学创作与民俗艺术之间相互性的积极影响。如何借助民俗艺术赋予文学作品更深厚的内涵,又如何借助文学作品持续性地发展、传播民俗艺术成了当代作家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当代著名文学创作者优秀著作的深入研究与挖掘,探析其中的民俗艺术,进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以及新时代文学创作者提供理论性参考。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艺术的必要性与意义

民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民俗礼仪、风格喜好等各个方面的总和。文学作品则是源自人民群众生活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能够切实反映社会深层次现象的良好载体,若文学作品过度超脱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便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同与理解,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大众的喜爱。基于此,便可以充分理解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艺术的意义。一方面,我国民俗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其中任一民俗分支、任一艺术元素都能够给予文学创作者极强的创作灵感,为其提供写作思路。另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融入适当的民俗艺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拉近其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认同感与体验感,同时,极为丰富的民俗艺术元素还有助于创作者塑造出更深刻的文字艺术段落与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全面性地调动读者的情感共鸣与阅读兴趣。如此,创作者若是想要撰写一部具有深远意义,能够引人入胜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应该以民俗文化为核心进行艺术创作。以沈从文先生的著作《边城》为例,作者以湘西边城特有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为基石,为读者描绘出了我国二十世纪乡村人民特有的淳朴与善良。《边城》中对民俗的描绘赋予了翠翠、爷爷等主要人物角色更生动的形象,这使得读者在品味故事内容时能够更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逻辑与行为动机,并在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参悟并认同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民俗文化可谓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作者在感知、研究文中民俗艺术文化的过程,就是在深刻解读、剖析文学作品的过程。因此,文学作品应以民俗文化为创作核心,去向外延伸,创作出能够充分反映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的高质量和高素养的文学艺术作品。

二、民俗艺术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

首先,基于文学作品层面而言,民俗文化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俗艺术能够极大程度地展现某一区域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以及物质条件,进而通过对该地区民俗艺术文化的研究便可对其发展历程产生较为详尽的了解。因此,将不同的民俗艺术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能够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核心内涵。民俗文化是文学创作中的“点睛之笔”,作者能够通过对民俗文化产生的联想精准地理解文学创作的背景、主题、核心价值观等。其次,基于民俗艺术层面而言,文学作品能够推动民俗艺术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依照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地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滋生出独属于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因而民俗艺术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城市与城市、民族与民族相互之间,并不能够全然性地理解、认同并喜爱彼此的民俗文化。而文学作品的描写,则能够使所有读者都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对民俗文化艺术产生更全面、透彻的了解与认知。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文学创作的根基,失去了民俗文化的“扶持”,就会导致文学作品内容丧失灵魂,变得索然无味;同理,文学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民俗文化的最佳传播载体,失去了文学作品的映衬,就会导致民俗文化始终限制在固定的地域与民族之中,无法获得更全面的发扬。

三、民俗艺术在文学作品中营造的审美意境

想要在文学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展现民俗艺术的魅力,就需要创作者能够抓住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价值,如此才能够完成最佳的艺术创作,营造出独一无二的审美意境。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民俗音乐艺术特色浅析

在农业文明时期,艺术还未独立,音乐艺术与舞蹈、文学相互融合,魏晋以前,文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分类,许多文学创作以音乐的表现载体,所表现的内容围绕农事、祭祀等民间活动,农业文化与音乐艺术的融合又提升一个高度。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因为农业的发展状况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古人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在文学创作、历史记录、音乐艺术、舞蹈表演中都将农业视为重要的表现内容。在音乐方面,由于古代平民阶级的物质生存依赖农业,加上古代民间娱乐方式有限,农业民俗音乐成为平民阶级娱乐活动的主流形式。《农业民俗研究》可为现代农业民俗音乐创作提供专业的农业文化内容。该书是国内知名农业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的学术论文集,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农业节气、农具、乡土景观三部分,每一篇学术论文都立足研究农业民俗文化,涉及国内外民俗文化的具体内容,意在呼吁民众重视农业民俗文化、传承农业民俗文化。在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之下,现代农业民俗音乐的创作突破时代的格局,在严谨的资料研究中学习农业民俗文化,创作出优质的农业民俗音乐作品。

一、民俗音乐浅议

所谓民俗音乐,顾名思义就有关表现民间习俗文化的音乐作品,因此,特定历史时期的民俗音乐具有特定的表现内容,呈现不一样的艺术风格。中国民俗音乐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同步,在曲调、词令并不丰富的时代,民俗音乐表现为歌谣形式,演唱内容围绕物质生活状况,将民间生活形式和习俗文化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一)民俗音乐的基础条件

民俗音乐是民俗文化的表现方式,一个时期的民俗文化是人们追求基本物质生活的表现,因此,民俗音乐产生的基础条件是特定时期中物质生活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习俗衍化成制度的推动力量,在社会习俗的制度化之下,艺术创作自然地将其作为创作的内容。以南宋民俗音乐为例,南宋时期市商经营已经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在市集经济的发达之下,民间习俗活动越加丰富,娱乐活动越来越频繁,听歌赏乐逐渐常见,茶楼内设有歌姬弹奏乐章以揽顾客,更有乐馆培养乐人制作精美曲子,或者让词人为乐人填写歌词,所写内容即便不以民俗文化为主,却始终离不开南宋民间文化。

(二)民俗音乐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音乐创作的一大题材,在交通封闭的古代,古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狭隘的生活空间,尤其在民间,民间音乐艺术创作主要围绕社会习俗,农业、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传说等等民俗文化都是音乐创作的重要内容。以《诗经》为例,先秦时期大部分的诗歌以音乐演唱来进行,内容涉及农事、祭祀、节气等习俗内容。随着时代的推移,音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民俗文化至今仍然是民俗音乐创作的主要内容,并且,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民俗文化内容越来越丰富,民俗音乐创作也跳出狭隘的题材空间和创作规格,将更多的民俗文化表达出来。

点击查看全文

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初探

【摘要】与市场对接开发系列化湘瓷日用品、旅游产品,与高校合作开发相关湘瓷类民俗文化课程,是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一方面为湘瓷产品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传承和发扬了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

【关键词】湘瓷;民俗;文化艺术

一、湘瓷创作及创新对推动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湖南陶瓷行业,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在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湘瓷的主要品种有醴陵釉下五彩、长沙铜官窑等。近年来,湖南陶瓷生产及销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不管是艺术陶瓷还是日用陶瓷,整个陶瓷产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陶瓷产品缺乏创新活力,急需陶瓷设计的创新、品牌效应的塑造推广。湘瓷产品缺乏系列化整体设计也是目前额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系列化的定义为“将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产品的规格,按最佳数列科学排列,以最少的品种满足最广泛的需求”。从发展的角度上看,湘瓷产品系列化的创新形式有利于产品的重组和有延续性的主题表现,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从多元化审美的视阈下,重新审视湘瓷产品在造型和装饰上的创新设计,以系列化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时尚、简约地表现手法,融合湖湘特色文化底蕴,型塑出“湖湘风格”融合审美意境与现代生活方式双重审美情趣下的系列化陶瓷产品设计,一方面可以为湘瓷产品带来新的生命力,适应不同消费群的审美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湘瓷产品系列化整体设计,对于“湘瓷”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湘瓷”的品牌形象,建立湘瓷的产品特色,拓宽“湘瓷”消费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系列化整体设计对提升“湘瓷”艺术品位,适应多元化的审美,同时以湘瓷为载体,用现代的、时尚的手法和形式发掘与传承湖湘文化中的精华,传播湖湘文化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多元化审美视阈下的系列化湘瓷产品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尝试各种新工艺、新形式,通过一站式服务,系列化的设计对节能降耗,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内容

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实践目标主要有:将当代多元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融入湘瓷产品创新设计中,加深湘瓷的艺术内涵,提升湘瓷的艺术品位,实现湘瓷艺术与多元化审美的有机融合;使湘瓷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湘瓷的品牌价值;将具有代表性湖湘文化艺术元素、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艺术理念以系列化的形式在湘瓷中进行表现,在提升湘瓷艺术品味,实现多样化的同时,传播和弘扬湖湘文化;通过系列化陶瓷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实现一站式服务,探索出提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内容包含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研究湘瓷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色。湘瓷作为湖南本土陶瓷,在器型和装饰上都带有浓郁的湖湘文化韵味,比如铜官窑的陶艺器型拙朴,醴陵釉下五彩装饰手法自成体系。其次,当代多元化审美的主流特征研究。要进行湘瓷产品的创新,就必须对当今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找出规律,为进行湘瓷创新提供参考。再次,研究创新系列化湘瓷产品的特征、优势与市场需求情况。从市场入手,以多元化的审美为切入点,对系列化湘瓷产品的开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为创作、实践提供借鉴。在实践研究方面,首先对接市场需求,对湘瓷产品进行再设计,凸显特色。湘瓷的市场需求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市场对湘瓷有更典型的作为“商品”的要求,这对湘瓷的工艺、规模、销售渠道、市场营销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湘瓷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生产、设计和营销模式;另一方面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对湘瓷的消费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消费群对湘瓷的认知和评价各有不同。因此,只有将当代艺术形式、艺术理念与湘瓷、造型装饰有机融合,将各类艺术形式与艺术理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形式融入湘瓷,才能形成创新系列化产品,凸显湘瓷独有特色。其次,将本土文化的特色融入湘瓷产品设计之中。湖湘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历史悠久,独具一格的民间风俗和民间艺术形式,例如菊花石雕、湘绣、花鼓戏、蜡染、扎染等。对这些本土的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融合到湘瓷产品设计中。再次,在实践中重视审美角度,在湘瓷的造型及装饰方面进行创新。从造型角度来谈,设计需要宽泛和多元。结合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及视觉体验,向艺术性、表现性、观念性乃至实验性方向发展,把人与外界的关系,新媒介、新技术的运用给现代陶瓷造型设计注入开放的观念和新能量,使湘瓷造型设计充满时代感。在延续和优化传统陶瓷图案的基础上,将现代的艺术形式融入湘瓷装饰,拓展釉下彩瓷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发掘湖湘文化精华,将湖南的民俗、民间艺术等融入到湘瓷设计中,推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系列产品。

三、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