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族团结意识范文

民族团结意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民族团结意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民族团结意识

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新时代对西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西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部署,因此教育人员需要以政治和宏观角度落实相关教育部署,树立学生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理念,使其成为高素质西藏建设者,实现边疆长治久安,在其心中树立团结意识,为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加强对西藏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概述新时代西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围绕教育模式、情感教育等方面探究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进而促进国家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持。

关键词:西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文化

一、新时代对西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指出,民族间需要相互尊重、欣赏、理解、包容、学习、帮助,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遵循民族团结原则,促进民族间的相互帮助与和谐共处,为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奠定基础[1]。因此,在对西藏学生开展团结教育时需要秉持平等包容、美美与共的理念。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因此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满足历史发展需要的主要途径。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关键,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第一,民族团结教育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我国自身发展需要建立在民族团结的前提下。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良好的教育优势和办学条件对西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为培养西藏人才,提升其团结意识提供动力。第二,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西藏建设人才的关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等要求,培养具有团结意识的高素质西藏建设者是落实上述要求的主要途径。西藏团结教育属于异地办学模式,学生大多数是优秀的藏族学生,具有朴素、诚实、善良的优点,因此对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可以从宏观上提升西藏学生道德素质,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新时代西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培养路径

(一)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一,在对西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应创新教学方式。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民族团结校本模式,将民族、马克思主义理论、公民意识、宗教知识等要素融入教学计划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宗教和民族意识,提升其民族认同感[2]。第二,教师在对西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将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设置为必修课程。同时组织西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其心中构建爱国主义情怀,使其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第三,加强对西藏学生的人文关怀。部分西藏学生来自落后和偏远的贫困地区,在与人交往和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形成思想误区,不利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学习、生活、精神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和引导,通过人文关怀提升其心理素质。例如,选择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强、领导能力优秀的西藏学生作为学生干部,使大家感受到对于西藏学生的重视和关怀,进而促进民族团结思想和知识的传播,达成民族团结教育目标。

(二)开展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帮助西藏学生加强对祖国的认同感。民族团结包含心理、文化、社会等多种要素,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引入情感教育能依托学生心理情况,树立其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其正确的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因此,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西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结构,围绕知、情、意、信、行五方面加强教育[3]。实践表明,知行合一是教育关键和难点。若对学生大量灌输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思想,容易使其由知向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误区,甚至产生抵触、厌烦、反感等情绪,无法有效落实民族团结计划[4]。因此,建议对西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教师应引入情感教育要素,通过列举民族团结发展进程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感恩、对祖国的爱国情、对其他民族的关爱团结情。围绕“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原则使其与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斗争,成为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点击查看全文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宣传与发展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稳定是我们发展的前提,是中华繁华的保证。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到新时代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对策,以期达到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现状;宣传

一、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团结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很少有学生阅读民族团结相关的书籍,没有读过相关书籍的的高达64%,剩下的表示自己读过一两本相关书籍,但是基本全读过的只占比15.7%,由此可见,新时代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接收还是有待加强的。同时,真正表示“不了解”民族团结思想的学生还是占少数的,约5%,“基本都了解”占比57%,这说明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有一定的程度,但还是有待提高,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民族团结教育[1]。

(二)大学生关于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的宣传有待加强调查针对教学方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大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堂是否满意,收获效果如何展开。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是比较满意课堂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只有60人,而剩余240名学生都认为自己满意民族团结教育的授课方式和内容。由此可见,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是被学生认可的,但是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大学生都认为满意,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不满意,约占20%。所以,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刻不容缓。

(三)新时代民族团结社会实践教育有待加强从古至今,学生的教育都是在学校进行,学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大部分高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大力开展各种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在学校内学习接受何种知识自然容易,便于管理,实施也十分便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视。校园只是人处于的一个阶段,人最终还是好回归社会中去,所以就不能只看重学校里的民族团结教育,而不把学生放在社会中去锻炼。如果忽视了社会这个大环境,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没有办法与实际联系起来,知识也只能是空洞的知识,不能为学生所用。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多此一举,在日常生活中并用不到,从而也就丧失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积极性。如今,很多高校也在积极努力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捐献、看望老人、青年下乡、志愿服务等。但是这种活动范围小,涉及到的人也少。因此,应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实践。

二、新时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点击查看全文

地方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证

【摘要】当前,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紧迫的、重要的、系统的工程,“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高职院校作为各族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对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度调查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总结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措施,强化教育引领,在实践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新状况

随着网络技术和城镇化的深度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也产生了巨变,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城了”、“入世了”、“下海了”、“上网了”,这些给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书记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性、说服性,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能”功能。

二、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路径

在高职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结合高职生特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在各族师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一)重视教育主导作用1.建设守正创新的教育引导队伍说过:“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因为他们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这一论述为教育引导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工作者、宣讲员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素质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追求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教育、职后工作、业绩评价的全过程,提升他们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使其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因此,加强教育引导队伍建设,助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政课又称显性思政,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牢牢把握好思政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思政教师教育引导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找准切入点,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题讲座为载体,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难题,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传授”与“心里认同”相统一,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3.以“每课三分钟”为载体实现“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又称隐形思政,挖掘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从顶层设计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方法,实现专业课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同步推进,发挥隐性教育相融相通协同育人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教材中涉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不多,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对此,巴州党委要求教育系统所以学校落实“每课三分钟”制度,要求“月月有主题、课课见实效”。高职院校所有任课教师挖据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以“每课三分钟”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发挥家庭教育作用2015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要求“家庭应当发挥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积极作用,父母或其监护人应当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子女,以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子女,培养、传播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思想。”父母是孩子的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带来很大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每位父母要传递给孩子这样一种社会意识,人必然要接受某种核心价值观,与其接受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还不如接受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在中国不论你属于那个民族,你必然属于中华民族,一个中国人,就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爱自己的祖国,每个公民有责任、义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样做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

点击查看全文

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创新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教育教学理念中,全面素质教育得到了较好的推行和开展,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培养人民民族团结意识、帮助群众构建爱国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将从民族团结的视野下就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创新进行研究,基于当前民族音乐传播的演变、现状、问题,提出对应的创新策略和创新方法,以期通过本文研究和论述,能够为我国全面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音乐传播;创新

一、民族团结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不断崛起,就目前而言,我国依然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并且在国际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日渐凸显。在此大环境下,中国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重视对民族团结的建设,作为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对保障我国国内安全、稳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其还将影响到我国国内的资源分配和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是国家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兴旺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百姓民族团结认识,将为我国进一步的经济、政治完善创造良好的群众保障体系。就此,本文将围绕这民族团结视野,创新民族团结活动,以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创新作为研究核心进行论述。

二、中华民族音乐传播载体的演变历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的民族音乐传播载体依靠的是口耳相传。当时民族音乐存在明显的地域划分特点,不同地区之间的音乐交流比较缺乏,且群众对音乐传播的认识比较低,对民族音乐形象塑造的理念比较欠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电台体系及收录音机设备,让民族音乐的传播打破了口耳相传的局面,民族音乐得以更丰富的形态进行展现,在音乐传播载体的丰富下以及我国经济的日渐复苏,群众获取音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民族音乐走向了快速发展和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及数字媒体和互联网的崛起,群众获取民族音乐信息的渠道越发丰富,民族音乐传播也从音频传播转为了音频与视频的结合传播,在这一时期,民族音乐的传播载体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民族音乐在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交流上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及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形式的发展,让民族音乐传播更具灵活性,群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随时随地的获取民族音乐,并在各大论坛表达自己对于不同民族音乐内容的感悟和思考。

三、民族音乐传播现存的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教学改革

〔摘要〕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疆独分子肆意歪曲历史,攻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为了正本清源,开设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目的是使本院高职生更好的接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职生;改革;创新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新疆高等学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等。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疆区情,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从而破解境内外敌对势力篡改和故意歪曲新疆历史的阴谋,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了使这门课程在学生中引起很好的反响,那么在教学中就要转变教师单纯讲授理论的模式,按照高职学生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的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处理教材,整合内容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和本校实际,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出如下调整:首先,把学习领域分为新疆历史、民族理论、宗教政策、新疆文化和新疆经济五部分,把理论教学内容转换成专题教学内容,以适应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其次,在新疆历史部分教学中,增加昌吉历史内容,注重凸显民族特色。再次,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得教学大纲更加合理化、条理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结合实际加大实践力度

为了增强本门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我校在专题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并紧密结合新疆区情、昌吉州情来开展实践教学。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