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民族文化概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综合性大学自从开设音乐教育专业以来,一直都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音乐教师的职责。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发展、文化百家争鸣这些目标和规划的实现方面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扬,在综合性大学中对“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进行改革也是对民族音乐发展途径的探索。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民族音乐;教学改革
民族音乐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音乐概论是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基础,综合性大学对“民族音乐概论”进行教学改革是将民族音乐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在高校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改革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都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所以对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民族音乐的长远发展。
一、综合大学开展民族音乐概论改革的必要性
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专业之一,民族音乐则是社会民乐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师一直都明白“民族音乐概论”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综合大学对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进行改革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前提,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民族音乐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理论输出,进行教学改革后就将课堂实践和民间体验都放在了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地了解音乐就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音乐不仅是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听,让学生明白民族音是当代物质条件和文化程度的最直接表现;其次,有利于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音乐来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民族音乐更是一种意境的表达,是现实美的深层次提炼,这种“更高、更强、更集中”的民族美为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提供了基础。最后“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改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民族文化,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所谓“见多识广”,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综合性大学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民族传承目前使用的“民族音乐概论”的教材并不是单纯民族文化的组合,现在的教材内容里融入了很多的西方音乐知识,使民族音乐缺乏了传承性,西方大量的音乐知识混淆了学生的视线。而且民族音乐本身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风、民情的一种载体,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使民族音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综合大学的学生可能会对民族音乐失去兴趣,转而投向流行音乐。如果不对“民族音乐概论”的教学进行改革可能就会让学生将民族文化中的音乐元素遗忘,所以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确立民族音乐概论课程的主体作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从而发扬光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平面艺术设计的创意并不是单纯的、无意义的图形拼凑,它应该带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性,展现一定的文化魅力。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平面设计的发展愈演愈烈。设计师在促进平面艺术设计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往其中注入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元素。
关键词:数字化图案设计;平面图形设计;民族文化;元素
平面艺术设计是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平面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手段。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交流日益频繁,平面艺术设计趋于国际化,造成视觉传达的同一性。德国平面设计师奥拉夫•卢曾说:“德国的设计已经没有民族性了。”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必须认识到,国际主义虽然可以带来视觉传达上的方便,但是如果平面艺术设计缺乏民族文化传统,则会变得程式化。
一、平面艺术设计的现状
平面艺术设计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手绘设计阶段和计算机绘制阶段。20世20年代,手绘平面广告设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当时的广告设计还偏于写实性,注重描述广告内容。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专业设计软件Illustrator、Photoshop、Painter等不断出现,平面艺术设计进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无边界化使一些设计师开始依赖计算机软件绘制设计图稿,此时视觉符号的一体化与民族本土文化的缺失现象开始泛滥,平面艺术设计逐渐失去灵魂与民族个性。优秀的平面设计中应该存在一些可以被识别与解读的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渗透着民族的精神和理念。
二、民族文化的概述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背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我们应该传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创性、悠久性、包容性、统一性的特征,追求“和”、中庸的思想。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发展的根基,优秀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必定有自身的灵魂,是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象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韵味,中国平面艺术设计应该系统地整合、研究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从而创造出更加有深度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
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时代、跨文化的开放性学科。本文综述了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个学派的形成及研究方法,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研究比较文学研究。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文学关注人的心灵与想象的世界。比较文学通过对不同民族、社会、时代、语言的透视,通过比较分析人类的心灵取向和想象力空间,关注全球视野下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跨越了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可比性的强弱是决定这种文学想象与文学问题是否成为比较文学的关键。文学始终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过程是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发展的三阶段包括:
1.以法国学派为代表的影响研究,主张实证研究,即以确凿的事实和严谨的考证和思考揭示不同民族文学间的各种关联和影响。梵•第根、基亚为代表人物。研究内容包括:以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者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追踪传递者。文学影响的过程是多样复杂的,在影响过程中,放送者和接受者往往要通过中介完成接触和联系。涉及领域包涵渊源学(由接受者溯源)、流传学(由放送者出发)、媒介学(中间路线)、译介学及异域形象学。影响的类型包括正影响、负影响、反影响、超越影响、回返影响、虚假影响、精神气质影响。除了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外,精神联系和精神影响也是研究者很难把握的。
2.以美国学派为代表的平行研究,通过类同和对比,不仅寻找作品的相同之处,而且研究其不同之处。美国学者威勒克、雷马克、为斯坦因、奥尔德里奇是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不同国别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阐释,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和美学价值;对不同体系的文学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研究,以其他民族文学为参照,也可以清晰地认识自身民族文化学的特点,有利于不同文学体系间的对话与沟通。方法上,平行研究注重美学分析和科学理论的运用,强调寻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包含类比研究和对比研究两种模式。平行研究的视角有文类学(文学体裁)、主题学(对考察对象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不同表现形态的手段和形式的外部关注)、形象学(一个民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他民族文化形象)、比较诗学(不同民族文化体系文学理论及发展史的比较)等。
3.以俄国为代表的历史学派,反对文学“欧洲中心论”的统治地位,着重研究各国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异同之处。不同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是,历史学派尤其关注文学史上相似历史条件下的主题、情节、形象、典型、题材等方面的类同想象。为此,不仅需要收集和挖掘外来影响经过路线的历史事实,还需要从民族历史和传统内部探寻其内部根源及作家的个性独创,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以中国学派为起点的阐发研究,认为可以用一种文学理论和模式解释另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文学理论相互阐发。阐发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类型及分支。它以某种理论批评模式对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及创作原理进行相互阐释和印证,以期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获得新角度和新视野,得到具有更新的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结论。作为中国学者的创造,翻译佛经的僧人使用的“格义”附会佛教教义。明末清初诗论家王夫之将阐释佛学唯识思想引入诗学理论,用“现量”二字阐释自己诗学理论中“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的观点。这些均被视为我国比较文学的萌芽。钱钟书的《谈艺录》和《管锥篇》、古添洪的《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均为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贡献。不同于平行研究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矛盾,中国学者主张以一种平等的立场看待中西文化与文学,倾向于“双向阐发”法。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存在诸如融资体系支持不足,融资差异性较大,融资成本普遍较高等问题,这与产业自身的高风险特性、薄弱的产业基础、民族地区落后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产业融资政策支持不足有关,需要通过增强产业竞争力、创新融资方式、加强政策支持等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指生产和提供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主的产业,包含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传媒、歌舞演艺、手工艺品、风俗娱乐,节庆会展等行业。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优势,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技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指特定产业中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资金持有者筹集资金,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指生产和提供民族文化元素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为满足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筹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产业的血液”,融资是一切产业活动的基础。产业融资一般用于新产品研发、生产规模扩大,企业兼并等需要,有利于整体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建和生产都需要大量资本,然而在实际中却面临严重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种约束。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突出
(一)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自筹以及少量的银行信贷,且信贷规模很低。据统计2013年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信贷总额不到民族地区信贷总额的0.4%。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从各级政府文化专项扶持资金中获得的资金总额和比例也远小于主流文化产业。目前资本市场上真正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只有两家“西藏旅游”与“丽江旅游”两家旅游公司,融资额度也很低。至于债券融资、文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外资投资、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方式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活动踪迹难觅。
(二)少数民族文化企业融资差异性较大
一、新彝文的出台及彝语文专业的设置
1950年,中央西南各民族访问团在西昌专区访问期间,就协助西昌军管会对彝族语文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1951年1月设计了一套拼写彝语的新文字。同年2月2日西昌专署召开发展彝族语文座谈会,决定实验推行这种新文字。中共西昌地委书记梁文英在这次座谈会上,号召专区各机关干部努力学习彝族语文,决心长期为彝族人民服务。这个号召得到各民族干部和西昌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从3月到7月,便先后在西昌和大凉山中心区的昭觉一带,掀起了学习彝族语文的高潮。参加学习的干部和学员们都认识到学习彝语文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省立西昌师范和昭觉的基层干部训练团是当时热烈学习彝语文的三大中心。发展彝族语言和实验推行彝族新文字的工作,从一开始起,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结合着彝族人民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如彝族师资的培养,彝族小学和民族干部学校各科教材的编译,彝族干部的识字教育,以及汉族干部的彝语文教学等工作,从1951年3月初便有步骤地展开了。西南民族学院也为了适应彝族地区社会需求,设立了彝语文专修科。这就是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彝语文专修科开办以后,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多学制并举的办法,共培养新彝文编译、教师和推行人员近2000人,成为新彝文最大的实验教学基地。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学制,编写多种教材,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多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新彝文的实验教学以至新彝文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作出了贡献。彝族、汉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等各族学员毕业后,有的被分配在彝族地区开展彝语文工作,有的在地方民主改革工作队工作,有的在政府和部队当翻译;有的被分配到国务院彝文翻译处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党代会和其他全国性的会议及活动做翻译;有的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和教育部门继续进行彝语文人才的培养工作。1958年,民族语文工作受到严重挫折,民族语言委员会等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单位被撤销,并取消了彝文学习、实验推行等工作。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60年5月24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了撤销“新彝文”的决议。
二、规范彞文的推行与彝语文专业的复兴
彝语文工作曾经走过较长的一段弯路,教训是深刻的。正如四川省委川发(1975)72号文件中指出的,“1951年创制的《凉山彝语拼音方案》(即新彝文)离开原有彝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条件不具备,没有搞成。1958年停止推行后,又离开原有彝文直接推行汉文。也由于绝大多数彝族不懂汉话,只学汉文,形成语言和文字脱节,不容易学,也不容易巩固”。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广大彝族干部群众一致强烈要求使用自己的原有文字。1974年9月,四川省委决定采用原有彝文,在整理、规范的基础上予以推行。根据省委的决定,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政府对原有彝文进行了整理规范,在原有彝文字的基础上,以四川凉山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从近万个原有彝文字中选出了819个原字加上次高调符号及一个替音符号共1165个规范彝文,并引入现代标点符号等新成份,制定出了《彝文规范方案》。规范后的彝文为表音的音节文字,不论其词义有何不同,只要读音相同,均用一个字表示。规范彝文有43个声母,10个韵母,4个声调;为了使书写统一,彝、汉文对照翻译时排列一致和使用方便,规范书写格式一律从左到右横排。《彝文规范方案》还确定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彝文原有的数字。四川规范彝文使用范围是北部方言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甘孜州、乐山地区、云南西北部的宁蒗县、昭通地区等。彝族人口共有230多万,不懂汉语的占80%。规范彝文通过在四川省成功推行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西南民族学院也恢复了彝语文专业。当年,彝语文专业的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外,还要进行彝语文口试及面试,彝语文面试是委托考生所在地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行的。当时,160多名彝族青年踊跃报考西南民院彝语文专业。最后录取了49位作为恢复后的第一批彝语文专业大学生。
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彝语文专业缺师资,缺教材,教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编教材,用蜡纸刻印教材和辅助学习材料等,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创造条件把彝语文专业办得非常成功。当时彝语文专业在教育部的教学大纲中还未设立,所以,该专业不能以彝语文专业毕业,必须同时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汉语文专业的全部课程方能毕业。为此,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一倍,一方面要学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一方面还要完成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学校为了办好第一届彝语文本科专业,要求教师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创造性、摸索性地教学,教学质量要求高,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学生们背负双重学习任务,刻苦学习,最后除了一位同学降级以外,其余48位学生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央机关、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四川省级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四川省广播电台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和县政府工作,成为第一批各条战线的规范彝文工作骨干。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和进一步改善、加强彝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西南民族学院停止了1978年的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在做好充分准备后,1979年开始,按照彝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每年的常规招生。1977年恢复招生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
2003年,彝学系更名为彝学学院。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学生500余人,其中,本科生42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彝学方向博士研究生11人。30多年来,彝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开办了短期进修、专业证书、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班。迄今为止,已经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等省区的彝、汉、白、藏、纳西、哈尼、傈僳、壮、侗、佤等16个民族的考生中招生。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彝语言文学人才。一批批彝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走向彝族地区,成为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骨干,为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广大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还先后接收了来自美国、法国、瑞士、德国、波兰、捷克、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彝语文和彝族文化,为加强国际交流、宣传彝族文化、逐步实现“中国彝学、世界彝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60年的艰辛创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蓬勃发展,彝语言文学专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目前,彝语言文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点学科、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特色专业。2001年,彝学系被确定为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的结果,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潜心于彝学事业的志士仁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倾注毕生的心血,共同写就了彝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壮大的华丽篇章。
三、彝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