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场经济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农业作为社会第一产业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中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正面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积极影响,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旅游开发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业扶持力度,通过新政策、新设备、新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但是由于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不高,尚未充分掌握设备和技术的运用策略,为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带来束缚;技术经验的不足使设备在使用中存在误区。因此当前急需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业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和理论指导
其一,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优质资源和相关生产、管理资料。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在分析相关资料之后,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信息数据方面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支撑。其二,经济管理人员在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时,需要按规定对农村民众的各种不良行为和农作行为加以规范,确保农村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其三,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时,需要扭转传统的民众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升级工作模式,实现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的突破[1]。另外,在经济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确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引导农村逐渐向科学化靠拢。因为大部分民众对农村经济的相关内容不够了解,容易导致管理工作任务、责任不清晰。部分管理人员依靠自己主观判断,围绕“经验主义”开展合作,使农村经济管理出现较多不合理的问题,减缓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农村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经济类纠纷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农村解决相关经济纠纷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飞速创设提供优质环境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扭转了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农村经济建设创设了极佳的发展环境。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增加工作人员和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热情,提升农村人民幸福指数,增加了新农村在高素质人才眼中的魅力。在人才引入方面,创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式,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经济建设中需要结合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充分利用本区域的文化特色开发相关项目工程。另外,由于农民人数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群体的专业化教育,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帮助其顺利操作技术性设备。同时,农业经济管理通过大规模引进人才,创新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比如,结合转基因技术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基因转变,提升农产品的实际生产量;借鉴袁隆平杂交水稻经验,保证农业种植中农作物植株的优良性质,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已经不适用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能使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故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需掌握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19年8月出版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施孝忠著写)一书,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等角度出发,围绕农业资金、农业家庭经验、农业劳动力等七大主题展开研究,明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明确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并在这一解析过程中,针对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与策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读全书,主要呈现出以下两大特色。
一、注重实用性,多角度解析农业经济管理问题
该书共分七个章节,所涉及的领域和方面非常广泛。每一章皆以专业的眼光和系统的分析手法对农业资金管理、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管理、农业家庭经营管理、农业现代化管理等七个领域展开全面论述。论述集中围绕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难于处理的问题进行探索与解答。进一步细读,可发现该书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对其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都进行了深入解析。例如在谈及农业家庭经济管理时,作者不仅从综合的角度就农业家庭经济的含义、特点、类型等话题进行一般性分析,还特别就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开展分析,指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存在制度亟须完善、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土地流转难、融资困难、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指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趋势在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实现集约化生产、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实现职业农民培养等目标以及防止工商资本汹涌“入农”。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发展问题与发展趋势分析时,还针对既有问题提供了操作性强的解决策略与建议。例如在谈及农业劳动力时,作者在阐明农业劳动力发展存在素质质量不高、数量结构不完善的基础上,指明我国未来农业劳动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在于科技型、市场型、管理型、企业型、管理型等新型农民的培养,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型升级。这与市场上盛行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书籍有很大不同,既力戒理论性的空洞说教,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问题所在,又做到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阐明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及解决对策,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二、注重与时俱进,宏观上阐述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作为一本针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专著研究,阐释农业经济管理基本概念,剖析其基本理论是必须的。然而,该书的第二大特色在于它没有就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纯粹学究式的理论解释,相反,作者紧紧抓住时代的特征,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这两大主题进行有层次、有条理的分析和解读,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呈现出来。首先,不仅从一般意义上论述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还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农业经济管理在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用事实说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之一在于融入农业现代化与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作者深入分析当前有关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概念理解的各种分歧,阐明这些分析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继而论述农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既在于农业经济发展取得实际成效,也在于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的丰富与科学化。再次,作者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立足绿色农业政策的目标,阐明绿色农业政策的理论特征,指出现有一些农业经济管理政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悖论,因此进行改革与完善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立足绿色农业政策的基本任务与基本内容,特别讨论了有关农业绿色政策的热门话题,即绿色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绿色农业产品对外贸易政策等,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明朗但止步不前的原因呈现出来。总而言之,该书始终落脚于中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当代语境之中,并着眼于未来,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展望了农业经济管理,可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赵博 单位:青岛工学院
摘要: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当代浙江省农业经济特点和转型现状,然后论述了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转型对策,希望研究结果对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0引言
2017年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6亿元,比2016年增长2.9%,农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和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当前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新时期农业经济肩负的历史使命更为艰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方面作出调整。
1发展特点
首先,粮食作物稳步增长。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68万t以上,增长了2.2%。早稻受到降雨影响,产量有所下降,播种面积维持在104.9万hm2以上,下降0.1%,产量在70万t以上,下降4.6%。秋季粮食再获丰收,播种面积维持在97.5万hm2以上,增长1.4%,粮食总产量维持在622万t以上,增长0.5%。其次,绿化造林,科学有序推进。2017年共完成人工造林0.91万hm2,完成计划的206.8%。迹地更新0.91万hm2,完成计划的116.8%。再次,畜牧养殖产能进一步优化。2017年,浙江肉类总产量104.4万t,与2016年相比下降11.6%。生猪结构调整初步见效,年内出栏母猪1032.7万头,相比2016年下降411.7%。家禽生产规模有所下降。2017年末存栏6387万只,年出栏14146万只,分别比2016年下降3.1%和5.3%。禽类产品价格呈现大降后升涨的趋势,全年禽类价格保持稳定。牛羊生产继续调减,效益进一步向好。2017年年末,存栏牛羊13.5万头和106.4万只,分别下降7.2%和5.9%。
2转型现状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制定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与时代发展已不相适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更加巩固。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速农业经济发展,加强农业经济科学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科学的现代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助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意识不高。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美丽乡村,应将破解“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因循守旧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思想和行动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和潮流。农业经济工作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不高,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根据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措施,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农村中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寻求发展机会,使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即便对其进行培训,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机械设备仍难以掌握。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难题。1.3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农业生产难度大。各行政自然村受自然资源所限,土地分布有山区有平原,有肥沃有贫瘠,大部分自然村按照地类等级划分的土地,农民持有土地比较分散,种植农作物品种相对单一,有的地区不适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集中耕种和收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增加了劳动成本。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工作重视不够。农业经济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作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者更要首当其冲。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新型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对业务知识更新学习、领悟不够深刻,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管理和积极主动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造成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制约和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是民生基础,利用先进科技开展有效的农业管理工作,是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能够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效率,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指出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和思考,就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产品的经营模式逐渐多元化,这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减少城乡差距,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为社会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产品,从而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农业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越,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农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发展,提升农业产品附加价值和农业经济效益是当前农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降低农产品信息获取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转变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技术、缺信息、缺服务,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营管理中,可以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从而合理调配农业资源,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转变过去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