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产业培训范文

农业产业培训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产业培训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业产业培训

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探究

摘要: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与发展,推动山西省经济快速增长。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山西省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虽然通过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但要想追赶并超过西方农业强国农业发展水平,可能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分析了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并针对当前暴露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

1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1.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中引入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而这个管理体系需建立在工业管理的基础上。产业化经营是西方国家农业常见的一种发展方式,但在我国却属于一种新型理念。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实践,相应的理论结构也更加丰富。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理论已经成为具有完善框架结构的管理体系,基本适应我国农业发展需求[1]。

1.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点击查看全文

谈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

摘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顺利完成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从农业产业化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意义入手,探索农业产业化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富顺县马安村的脱贫摘帽为例,分析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化体系;脱贫;现状;对策

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中首次对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将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强调以农业生产体系为基础,农业经营体系为驱动,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业的经营制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奠定制度基础,大力发展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是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确保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目标的圆满完成。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发展的最新表现,也是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农村大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全新思路,指明了方向。我国现代农业体系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作为最终目标,保证我国农业沿着科学发展道路走,这也是对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原则。现代农业产业组成要素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体系,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农业产业体系是以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合作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共同体为纽带的新农业组织形式。

1.1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现联合发展

农业产业体系涉及散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具有明确的定位,发掘自身优势和潜力进行分工和合作,从而构建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龙头企业的优势体现在人才团队、技术支持、资金保障、农产品质量、销售市场等方面,在农业产业体系中起到核心作用;农民合作社是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服务组织,连接着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起到桥梁作用,在动员和组织农民加入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民合作社的主体为农民,最终让农民受益;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家庭农场(专业散户)拥有土地、劳动力和农业基础技能,主要负责种植和养殖生产。农业产业体系各成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通过合作过程、协议保障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农业产业体系中的现代化的农业企业是“龙头”,合作社是“龙骨”,家庭农场是“龙甲”,实现了信息与技术共享、效益提升和成本降低,从而达到农业经营的体系化、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农业收益最大化。

点击查看全文

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与建议

贵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种类,自然环境适宜,具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条件及产业优势。特别是在新时期党中央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下,贵州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突出资源多样性特点,才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1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贵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最近几年,贵州积极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重视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蔬菜、油菜、茶叶、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特别快,部分区域内逐步形成了优势农业产业布局,农业产业体系越来越完善。如贵州马场乡,地海拔1420m,年降雨量1350mm左右,年平均温度13.7~17.1℃,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雨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和繁衍,当地山高、坡陡、谷深;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红薯等为主,由于当地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早,科技种植和养殖已初具规模。总体而言,贵州农业产业当前已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贵州农业产业在新时期里的发展依旧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加上忽视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及发展,导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显著提高,农作物品种也得不到更新;二是农产品监管力量较弱,很难对散户生产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部分生产者安全意识淡薄,只顾提高农业产出,忽略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较一些先进的地区而言,贵州农业企业整体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辐射作用强的、大型的龙头型企业,难以形成集群优势,缺乏竞争优势,对发展农业产业不利。

2新时期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2.1重视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更新农作物品种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创新农业科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贵州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重视组织当地农民参与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型培训活动,如春季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等,重点落实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农民职业创业培训工作,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继续教育、涉农专业学生实践培训等,有效提供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推进对各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找寻有效的机制、办法等,建立点对点的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模式,促使各县、各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到农户家中直接开展成果转化活动,大力实施三新工程,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例如:近年来,马场乡农业服务中心在战马村搞的科技兴农活动,玉米膜侧栽培达到30hm2,马场村长田埂水稻旱育稀植13.3hm2,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贵州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另外,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应加快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正所谓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加强建设种子生产基地,加大对种业的监管力度,落实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真正实现农企对接,推进良种直销。如贵州目前建立了多个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县,贵州省晴隆县马场乡还建立了优质水稻、超级水稻示范推广基地等,促进贵州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严格建立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产业扶贫成效评价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为全面系统地评价农业产业扶贫成效,结合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相关数据,建立农业产业扶贫评价指标模型,并对产业扶贫成效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扶贫成效不断显现,帮扶措施更加合理,但资金的使用效率逐年下降。为确保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更大进展,从挖掘增收新业态、培育带动新主体、构建稳定新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脱贫攻坚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扶贫;成效评价;农业;对策

1农业产业扶贫成效指标评价模型

农业产业扶贫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为:农业产业扶贫评价指标=扶贫成效×权重+帮扶措施合理性×权重+资金使用效率×权重。

1.1扶贫成效

扶贫成效最终结果体现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贫困人口减少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因此,采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发生率下降值、地区内农业产业增加值反映扶贫成效。计算公式为:扶贫成效=(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准值×权重)+(地区内农业产业增加值/基准值×权重)+[(当年贫困发生率-基准年贫困发生率)/基准值×权重]

1.2帮扶措施合理性

点击查看全文

基于工业化理念下农业产业的进展途径

本文作者:王禾清 单位:个旧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1基本内涵及其必然性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是指利用工业优越的发展载体、良好的组织形式、优良的质量标准、创新的市场营销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工业发展思维和成功经验运用到农业发展上来,从而更大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当前,个旧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提升个旧农业特色水平,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产业,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在农业产业领域努力促进和实现效益、项目、科技和品牌的统一。效益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没有效益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项目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没有项目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科技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手段,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品牌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志性成果,没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2现状与特点

个旧是一个工矿城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对城市供给和农村稳定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产业培植、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个旧实际提出了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两个基础;建立完善农业发展的支撑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体系;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个结构,采取科技服务,市场信息、依法行政、山区和坝区分类指导、示范基地建设五大措施;发展以玫瑰花、菊花为主的花卉产业,以大草乌、灯盏花为重点的生物资源产业,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为主的制种产业,以芦笋、青刀豆、洋蓟等中高档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奶牛、肉牛养殖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畜牧产业、烤烟产业等六大产业及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农村发展思路,为个旧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的特色日益突出,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

2.1农业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个旧加大优质粮食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实施“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带动区”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配套良种、良法和良技推广,促进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000hm2;2009年实施2667hm2超级杂交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量达850kg以上,比一般杂交稻亩增产200kg左右;同时在南部山区加大优质杂交玉米推广种植力度,带动全市旱粮种植面积达6666.67hm2以上,年增产粮食606万kg;推广粮食间套种技术1万hm2,年增产粮食1000万kg。大草乌种植面积达333.33hm2以上,打造了南部山区的特色产业;冬季杂交玉米制种规模稳定在666.67hm2,形成全国县级冬季最大的制种基地;以芦笋、“小铁头”、鲁沙梨、红梨等为主的果蔬产业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在9333.33hm2左右,年产值上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333.33hm2以上,鱼苗繁殖在全州名列前茅,是全省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之一;烤烟种植面积1333.33hm2,农民烤烟收入4000余万元,成为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