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高等教育范文

农业高等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高等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业高等教育

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较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此现象归因于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驱动下,本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路径”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改革模式,同时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教学改革思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大学突破传统知识教育模式、走向卓越的必然选择。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高校要丰富学生创业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必须要不断创新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潮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充实课堂内容,不能受教材的限制,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拥有效果实用的创新创业技能。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创业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成果、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发展。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间接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将所学书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立体化,并综合运用到实践之中则需要“第二课堂”发挥作用,由此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以农机类基础专业知识教育为主,通过开设的《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装备学》等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动手实际的兴趣。

三、以“成果为导向”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探索

点击查看全文

高等强国农业教育创建前景

1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蔡克勇先生界定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其主要有以下5个特征:①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是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②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有很高的办学质量,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骨干支撑,能影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③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必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高的贡献率,能够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创新源、成果库、智慧库和人才库;④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必然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能够为人类进步、世界文明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⑤高等教育强国必然有一个强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形成了教育投入多元化和办学层次与结构的多元化,尤其是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在6%以上[3]。

2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1]。高等农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人才、科技领域的“顶梁柱”,更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保证。因此,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高等农业教育有明确的行业针对性和得天独厚的特色与优势,能够统筹教育和农业产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地培养出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新型农民,开发转化率高的农业先进技术,从而发挥高等教育强国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3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总体发展规模不大

据有关统计,截至2005年4月,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94所,其中涉农(林)高校252所,占14.41%,独立设置的农林本科院校38所,占2.12%;英国有15所大学设有与农业和食品相关的学系,有81所农学院,每县都有农学院;日本的4年制本科大学有604所,设有农学部的大学有56所(内含农学类学部60个);美国每个州至少有1所设置在综合大学内的农学院,全国与农业有关的大学和学院1188余所,其中与赠地法有关的大学或学院105所,1916年赠地学院招收的学生数量占全国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1/3[4-5](表1)。说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点击查看全文

现代农业教育财政支撑对策

1高等农业教育需要相对较多的财政支持

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促进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也取得了较大发展,至2007年,全国独立建制的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和高等农业职业院校达到74所,同时,全国高等院校中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达150所。农业院校中,进入“211工程”建设的达6所,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学校,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农科人才。但高等农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生源、师资、学生就业、教学经费相对紧缺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虽然已经开始引入各种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经费还是要靠政府财政支持。当前,国家财政功能逐渐转向民生财政功能变化,财政不可能投入大量的经费于高等教育,但作为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位置的高等农业教育仍需得到政府特殊的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持,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决定着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只有以倾斜的财政政策支持高等农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依靠高等农业教育。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且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比物质资本投资的效益更显著。在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方面,人力资本的投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投资高等农业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开发农业人力资源,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现代素质,从而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要落实这“六个要”,必须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为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高水平的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撑。

另一方面,农业院校应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扩大农业院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没有财政资金的支持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多家长及考生的观念中,都不希望就读“农校”。造成高等农业教育与其他类别的教育相比,难于竞争到同批次高分层的考生。由于人们对农业的偏见,用人单位也更青睐综合大学的学生,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重工轻农、重商轻农、重官轻农”观念的驱使下,大量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的学生放弃农业岗位,转而流向非农岗位就业。这既加剧了非农领域的竞争,又使农业院校学生自身的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生源影响就业,就业进一步影响生源。

近年来,随着高校财政拨款改为按招生数量下拨,农业院校为解决招生和学生就业问题,纷纷缩减农科类专业,增加非农专业。同时,农科类专业办学成本也较高。农业院校的办学必须得到社会特别是政府财政更多的支持,通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农科类专业学生拨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以更好地承担培养农业人才、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分析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发现,绝大多数只是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体制建设,对农村的教育支持力度仍然不够,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支持政策非常少。因此,应该尽快改革财政支农政策,保证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投放在高等农业教育之上。

2部分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加强高等农业教育,国际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以高等农业教育机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为中心,集高等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为一体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加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整合。作为亚洲邻国的韩国、日本和印度,在高等农业教育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韩国取得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成功得益于高度重视高等农业教育,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农业发达的原因之一也是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了一套从基础教育到大学研究所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同时,印度还通过一些非正规的培训机构,为青年农民进行一些基本技能培训[1]。这些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速度都非常快,其好的经验和做法可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政府重视通过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受上述国家通过高等农业教育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应组织力量深入农村调研,研究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其对科技、人才的需求,研究其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新型农民及各类人才的要求,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愿意到农村并且农村也急需的人才。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高等农业院校了解高等农业教育的真实发展情况,发现问题,改革原有政策,以创新的思维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广东省为例,省内现有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等农业本科院校。华南农业大学是省部共建的重点高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有着扶助农工的光荣传统的省属本科院校,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省府财政应向这些学校投入更多的财政经费,资助鼓励他们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作用。同时,财政也要以积极的政策引导众多的高职院校服务农村,为农村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更多地关心这些农业院校的发展,使其发展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需要相配合,引导相关专业紧密联系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为农业院校服务社会提供更多的经费和渠道。此外,我国教育、科研和推广是三套体系,互相分隔,造成资源浪费,部门矛盾,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值得深思[2],我们也应该尽快寻求突破措施整合这三方面力量。

点击查看全文

高等农业教育状况分析

1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溯源

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又反过来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在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港创建的船政学堂,被认为具有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由教会创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并在1936年获得省政府补助增设农学院,即福建农林大学的最早前身,1940年在永安成立福建省立农学院。10年内乱高等农业教育遭受严重摧残,1977年以后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才逐渐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学校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招生规模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观。1994年1月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9月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经历了3次的分分合合,历经艰难才有今日面貌,福建农林大学是这个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在福建省发展道路上的侧影。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有以福建农林大学为首的省属重点大学,还有集美大学中的水产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武夷学院的茶与生物系、龙岩学院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共5所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学校有天福茶职业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给予符合实际的客观评价,从而进一步作出有利于促进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2福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现状

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为当地经济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面向“农村、农民、农业”,高等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科技成果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对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充分理解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目前的发展赶不上高等教育的平均发展速度,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教学基础设施,不论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还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都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数量较少、办学模式单一。福建高等农业教育颇有渊源,发展至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契合。如今,随着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转型,福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福建农业的特点,培养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人才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灵活多样的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式,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支持福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现行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主要按照国家招生计划为主,办学模式单一,招生方式单一,培养模式一刀切,不太注重个性的培养。目前公立办学主体有7所,其中5所是本科院校,2所是专科院校,此外还有2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格局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十分单薄而无力,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3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办学的深层次原因

从办学主体的视角来分析以上这些现状,就会发现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深一层次的原因。

3.1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持续下降

点击查看全文

农村农业教育途径分析

一、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也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步伐还过于缓慢,还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建设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院校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多困难:如农业院校面临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课程设置与教学运行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主动走向农村社会的勇气,不愿去了解农村社会并关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择业观、行业间经济效益差距及社会大环境影响,导致学生对农科专业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看不到我国农业入世后的发展机遇,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就业。在我国高校“综合化”热潮的驱动下,许多高等农业院校被合并为综合性大学,而农科类教育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农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整合中受到削弱,加上农业主管部门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被削弱的趋势。

据统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状况极不相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大学布局和功能辐射主要还是瞄准城市,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农业教育走弱的态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功能要求。在工业化和全球化潮流的强烈冲击下,我国农村文化生态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农村文化生态的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传统文化尤其是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着保护、发展、重构的考验。比如,农村文化生态中还存在的部分“劣质”物种及资源,伴随着经济往来被引进的形形色色的外国文化要素和文化样式等等。面对汹涌而至的经济、信息大潮,多数农民很难或不愿按照理性认同的文化价值及原则来规划和矫正自己的行为,视经济利益为最大追求,放任伦理道德的退化甚至泯灭。

因此农村文化生态需要进行建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还要注入有创新品质的文化生态因子,因为创新就是一种对传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创新就是一种建设。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仅局限于农村的文化建设,这种农村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一种静态的、单一的物质文化层面,仅为一种文化扶贫,而没有深入到农村的人、文化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动态性的文化生态层面,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考察作为农村文化生态的主体——农民的生存状态,从而忽略了对业已解构的农民精神家园的建设。

二、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互动建设的动因分析

任何事物不仅需要孕育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前提条件,而且还应具有推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动因。动因是指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即诱发、维持,并进而把事物引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内部因素。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定位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求的“错位”就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走向互动的内在动因。高等农业教育是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就是它生发意义上的正确定位。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出现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高校办学方向在定位上出现了偏向,偏离了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

其一,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思路的离农倾向导致农业高校毕业生很少进入农村。2003年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为60%左右,低于高校的平均就业率,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但这并不说明我国的农业人才过剩,恰恰相反,我国还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据统计,我国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的科技人员是0.0491名,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只占0.037%。而在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达45%~65%。[2]一方面农业人才奇缺,一方面却是农科大学生难于到达农业生产一线。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