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教育课程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新形势下改进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农业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定位
在新形势下,我们认为,农业高等院校应树立构建认知、情感、操作、实践四位一体的课程观,努力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并扎实掌握农业专业理论与知识的高素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创业教育应该做到普及性与精英性相结合,即使全体学生树立基本的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与能力,又使其中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意愿强烈,有较高创业潜质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系统精细化的培养与指导。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实践,使学生走出从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真正能够经历创业实践,进一步对这批学生进行淘汰选拔,从而建立全方位、分层次、高度融合性的课程及教育体系。
1.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要素,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创业教育要充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使创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进而把创业与人生理想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强烈创业色彩的人生观。再进而把个人发生与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地溶合在一起,把创业目标视为奋斗目标。最终使当代大学生拥有强烈的“愿意创业、渴望创业”的内在创业意识和心理需求,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原有的生存观念,将创业作为有效选择和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一来看待。
2.创业心理品质。应以大学生关心的创业问题为起点,开发出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切合大学生实际的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创新机制,积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大学生化解创业困惑,改进落后的认知模式,培养创业自信人格,为其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心理教育应成为促进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应该在增强学生创业成就动机,养成创业自信人格,提升自我创造力,磨砺意志力提高逆商上下功夫。
3.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落脚点。由于中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延续与影响,造成了我国学生普遍存在学历、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上的较大差距与鸿沟,尤其这种实践性极强的创业活动,对大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要求更为严格而苛刻。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实践导向性,明确在“干中学、干中提高”的培养理念,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二)高等农业院校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摘要:通识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手段。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理念落后、认识不到位、行动滞后、建设不到位的情况。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社团活动等路径开展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培养路径
我国以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为重点的专业教育做得比较好,而通识教育一直在探索和发展中。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学校向社会各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桥梁。加强通识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使学生不仅会做事还会做人、不仅会工作还会生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此,重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重构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教学课程,更新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和能够面向未来的人。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跨学科整合教育和涵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和潜能的教育,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为学生提供融入社会的知识和教育,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且具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1]。从知识结构上看,可分成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能力上看,可分为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和价值观取向。通识教育强调广而不是专,强调在建立完整知识结构的同时,完成对自己的认知。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扩展对世界的热情,而不是狭隘地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它特别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了解更多的领域,正确树立对更多事物的价值观态度。通识教育并非是与专业教育对立的非专业教育,而是对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识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要顺应时代潮流,学习时代需要的知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高素质“职业人”[2]。
二、国内通识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发展一直是个短板,主要呈现两大问题。第一,理念落后,认识不到位。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对通识教育的理论性研究不多,学界也没有达成共识。由于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存在“钟摆”现象:要么认为很重要,一味沿袭本科的教学模式,使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的比重过大;要么认为不重要,认为开展通识教育就失去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因而使通识教育被专业教育挤压,失去了发展空间。第二,行动滞后,建设不到位[3]。理念引领行动。秉持“高职院校就是学习技能、找工作”“一技在手、工作不愁”等认知的高职院校将大部分精力、财力和资源都投入专业建设中,既不重视通识课程的硬件建设与维护,也不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重专业轻通识。参加大赛、交流访学、出国进修等都以专业教师为主,通识课程教师被边缘化,缺少身份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导致有些教师只满足于完成工作,而对通识教育缺乏深度研究,学术水平不高、学术视野狭窄,通识教育能力欠缺,影响通识教育的开展。
摘要: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下需要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这两种课程体系有着共同的建设目标,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类招生即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跨二级学科门类按大类进行招生改革的一种招生模式,是招生改革的一大举措,特别是高校采用大类招生改革这一举措之后,这两种课程体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对于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培养课程;融合发展;基础课程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吉林农业大学于2019在吉林省率先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招生改革政策,即本科专业跨二级学科门类按大类进行招生。低年级按学科门类共同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按照课程成绩及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以及各类实践课程的学习。伴随着大类招生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方案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核心,减少学时学分,以通识教育为重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促进课堂教学与在线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新培养方案的推动下,多种教学改革共同开展,稳步进行。现将吉林农业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阐述如下。
1强化通识,提质增量,紧抓“四大模块”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由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发展而来,其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相对于学科界限十分专业,知识体系化的专业课课程,通识教育的目标更倾向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应用此能力将不同知识进行融合创造,最后培养出能独立解决问题、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为了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就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而建立起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达到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吉林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方面以“强化通识,提质增量”为核心,将逐步建立总量至少200门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独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每个专业创立1门以上精选在线课,并将通识课分为4大模块:①自然科学类/信息技术类模块;②文学社会类模块;③文学社会类/艺术鉴赏类模块;④实践技能类/外国语类模块。以上4种模块的设置使得吉林农业大学通识课程体系领域宽度够宽,能够让学生跨学科学习,在文学艺术、外国语、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吉林农业大学通识课的课程总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课程设置方面,邀请资深经验的教师,包括有企业资深工作的教师,指导全国及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其中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未来发展等相关的课程,普遍获得学生较高的专注度,选课人数逐年提高。在线课程孵化方面,要求每个专业创立1门以上具有专业特色的精选在线课,为吉林农业大学在线课程的发展打下基础。在通识课程的四大模块中,为了避免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出现课程类型不平均,且要兼顾就业市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需求,在信息技术类、外国语言类通识课选择中均对学生选课的最低课时数进行了要求。
2夯实专业,重基础,抓“核心”
专业教育是中国及世界各国目前的教育主体形式,学生通过对各自专业内知识体系的学习,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因为,学生选择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学生毕业后就获得了特定专业领域的专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明显的区别,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职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而非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但是在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的问题。吉林农业大学专业课程大体分为专业理论课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专业理论课又分为多个层面:①基础课;②专业基础课;③专业核心课;④专业方向课。基础课实施全校授课,按大类招生相近专业学生在入学低年级共同学习基础课。基础课任课教师跨不同专业授课。学校严抓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质量,在整个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引进课程管理软件进行过程化管理,在课程考核中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获得率,应加大考核力度、采取试题库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探寻课程考核改革,加强过程管理,使教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逐步提高。专业基础课是针对某个专业而言的,是某个专业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专业核心课程要紧扣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创新性、实用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个专业,特别是吉林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围绕专业知识主线打造精品的专业核心课程。各专业打造的精品专业核心课程之间有联系,注重核心课程间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注重知识的衔接与融合,还要考虑到课程内容是否能支持实际应用。应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四个层次模块使专业课教学更全面系统,更切合本科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方面,合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校内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校外扩展优质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推动实践教学平台的利用及优化。提高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优化实践课程,设置综合性大实习。吉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实验教学及实习实训两个主要部分,实验教学方面学校开展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学生经教学管理平台进行选课。教师学生合理利用学校广阔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实习实训方面,学校学院严格把关各类实习实训,实习实训在管理上突出实践教学思想意识,健全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推进实习实训教师及管理队伍建设。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对培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对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因素和构建原则入手,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旨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满足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构建
1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政府的政策文件要求
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要求高校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途径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从而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1],使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的学生显著增加。
1.2高校的重视支持程度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高校的具体落实和组织实施,需要高校在政策、人员、场地、经费、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下,才能有效组织开展实施。只有高校领导真正重视此项工作,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摘要]本文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简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历史;现状;方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概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从以就业为导向,对某一专业或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改革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纵览已有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大多是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某一点或某一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缺乏从历史视角的系统分析。只有充分把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轨迹,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理念和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且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均是课程体系理念和实践的表现。任何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实现的,课程体系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直处于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的状态。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尝试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整合建立适合时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考察的起点也定位于此。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视角考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政治时局、宏观经济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之初时的课程体系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强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以能力本位、职业分析导向式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但由于制度、文化等差异,国外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课程体系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到21世纪,国际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实践由德国教育者最先提出,目前已被我国引进并在一些示范性院校践行。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可以做如下简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