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科普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设计理念与方法
首先运用实地考察法、资料查阅法等对某循环农业示范园园区区位、资源等现状进行调查,绘制出较完整的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然后遵循知识性、趣味性、科技性的设计理念,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完成适宜不同人群的较完善的园区科普教育方案。
2园区概况与科普教育方案设计
2.1园区概况
调查显示该园区所在地属于太行山脉,最高峰海拔400m。位于暖温带半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2℃,年均降雨量514.4mm。园区规划山下面积约366668.5m2,山上面积约166667.5m2。种养植规划如下:山上种植酸枣树、山楂树、柿子树、花椒树等;山下种植牧草、野菜、蔬菜大棚、粮食作物等;园区防护林由梧桐、杨树等构成;畜禽养殖园主要养殖猪、牛、羊、驴、蛋鸡等。在整个园区中,蚯蚓是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主导者,其可以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等转化为自身蛋白和蚯蚓粪,巧妙地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蚯蚓为核心,以“畜禽—蚯蚓—植物—畜禽”为生态链条,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4],有效地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便污染问题,基本实现园区物质循环。
2.2园区科普教育价值挖掘
整理园区种养物种的驯化史、生物学特性、种养管理要点、用途、相似物种地区分布等知识,通过制作解说牌、园区物质循环流程图展示牌、科普宣传栏、导游解说等,结合实物向参观者进行系统的科普教育宣讲,介绍循环农业的定义、循环农业前景,让参观者了解农业中的动植物、农业发展史、现代农业技术等。例如在畜禽养殖园外围可以参观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动物的行为与管理要点;在果园内可以向参观者讲解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等管护技术,到金秋时节还可组织参观者进行采摘;在大棚种植园向参观者介绍白色农业、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技术。园区后期还将设立DIY园和农业科普中心,如DIY园可以传授用山上柳条或荆条编织盛物筐、篓的技术,或者让城市参观者有机会承租园中小块土地进行种养管理实践等。农业科普中心可以设置各阶段农耕用具展区、现代农业科技展览区、虚拟农业展示区等,让参观者身临其境,了解植物播种、发芽、生长的过程,常见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等。此外,还可以在供参观者休息的长廊内设立科普宣传栏,使参观者在休息的同时了解农业发展历史以及本园区建成前后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摘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还在科普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植物保护科普活动的优势,阐述了开展植物保护科普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并从举办内容丰富的植物保护科普讲座、播放植物保护科普视频、制作植物保护科普宣传材料等方面,列举了开展植物保护科普活动的形式,以期通过植物保护科普活动提升中小学生在植物保护方面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保护;科普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科普活动是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常识、提升科学素养的一种形式,是科技部自2004年启动实施的一项对外开放重要方针政策。在人类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科普教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确认识科普教育是提高科普教育水平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国家的未来[1]。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恪守“服务社会、普及科学”的宗旨,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人才和资源优势,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宣传植物保护科学思想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我国是一个植物病虫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大国,随着农作物品种更替、高复种指数、高密度种植的推行,植物病虫害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例如,小麦锈病、稻瘟病、水稻病毒病、稻飞虱、玉米螟等病虫害连年大规模发生,不但危害程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植物保护科普活动的优势
1.1一流的植物保护科普平台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植物保护学科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农作物病虫害成灾机制与综合治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该实验室重点围绕植物病虫草害基础生物学、暴发成灾机理以及综合治理问题,开展前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国家知识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誉。1.2专业的植物保护科普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端学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具有高水平专业背景的科普队伍,这支队伍具备培训、教学、科研等实战经验[3]。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植保专家团队,研究内容包括植物重大病虫害、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植保生物功能组学和重要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等领域,为中小学生进行科普讲座和科普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科学家结合植物保护相关知识,不断地开发科普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对植物保护科普知识的需求[4]。
1.3一流的植物保护科研水平
摘要:科技馆作为“普及科学知识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平台,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经济、科技、社会和综合国力的标志。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成就及其作用,培养公共科技兴趣,满足公共的科技需求,提升公共的科技素养,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展览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馆;科学教育;科普教育
一、吉林省科技馆概况
吉林省科技馆于2011年建成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5万平方米,以“科技与梦想”为主题,包括序厅、常设展厅和临时展厅,设有“梦想的摇篮”“智慧的阶梯”“创造的辉煌”“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以及“实践梦想”5大主题展区、18个展厅,科普资源丰富,涵盖了数、理、化、天等各学科经典原理以及农业、信息、材料、生态、环境、宇宙等多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在交通、农业、生态等方面融合了吉林省特色内容,配套有趣味儿童科普项目和动手实践园地,是一座有特色、功能齐全、设施配套,集科普展教、学术交流、科技培训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知识城,是服务于长春市及吉林省的科技文化中心。
二、科技馆的作用与价值
科技馆对于开展科普教育,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增强公民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科普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储备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科技馆是一个国家科学前沿知识和科技水平的展示窗口,展馆内容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宇宙探索、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学生置身于科技馆之中体验科学带给人类的方便,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环球银幕、4D影院等带给学生身体、视觉上的震撼。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利用当地已有的公共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等,经常陪孩子参观科技馆,不仅对提高孩子的知识面,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其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科技馆等展品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对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科技馆在促进学生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当前,中国大多数农业示范园项目投入产出不平衡,本文通过对贵州智慧农业示范园的研究,利用军民融合技术,结合航天特色信息与装备优势,实现园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在建设方案中,要以智慧农业平台建设为主线,宣传推广智慧农业装备技术,借鉴农业主题公园的元素打造示范园,拓宽项目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航天;军民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园
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趋势,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是工业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正是本着这样的担当情怀,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结合航天特色信息与装备优势,将智慧农业纳入航天科工智慧产业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贵州航天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简称示范园)的建设,将提升我国农业的智慧化水平。
1项目提出的背景
十八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科技对农业的作用。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加强智慧农业的科技研发。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航天科工进入智慧农业产业正当其时。航天科工具有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已经具备了进军智慧农业产业的先决条件,涉足的智慧农业领域十分广泛,并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形势。“十三五”时期,国家积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贵州省正处于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贵州省政策、交通、市场等方面环境日趋完善。
2项目的定位
示范园集成军民融合和航天智慧农业科技的新成果,引进国际先进新技术,实现展示、孵化、科普、文化、观光、管理运营的整体功能,打造一个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国家级示范园区。在示范园建设中紧抓三个主要方向,即构建智慧农业发展总体解决方案,建立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和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打造中国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中国首个智慧农业装备及技术的总部基地、智慧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中心,使示范园具备智慧农业装备及技术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第六产业孵化器、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等功能。
摘要:休闲农业是攀枝花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攀枝花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攀枝花市特色休闲农业资源、休闲农业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攀枝花市;现状;对策建议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因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在三线建设中发展起来,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钒钛和能源基地,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由于其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一年四季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瓜果飘香,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成为四川“南向门户”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是川滇交界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2014年,攀枝花市人均GDP达到7.06万元,位居全省第一,非农业人口59.8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43%[1],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经济条件。进入“十二五”以来,攀枝花市提出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中国钒钛之都、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和阳光康养产业[2],更是为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1攀枝花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攀枝花市休闲农业资源类型
按照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对攀枝花市休闲农业资源进行分类[3],见表1。攀枝花市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休闲农业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同时,拥有久远的农耕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又有50年的工业开发建设史,人文资源丰富[4]。近年来农业发展迅速,2012年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增长,家庭农场、农庄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步涌现,早市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本成型[5]。已形成金河芒果、大田石榴、攀枝花块菌、国胜茶、黄草樱桃、平地杨梅、中坝草莓、盐边桑葚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现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有机食品6个,绿色食品21个,无公害农产品52个,无公害畜产品8个。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品丰富,有自然观光、工业旅游、运动健身、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等各种旅游项目,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2攀枝花市休闲农业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