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生态治理范文

农业生态治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农业生态治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农业生态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施浅析

摘要: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农作物产量得到明显提升,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但发展期间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污染问题。应针对性采用修复治理方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当前水土流失、水污染、耕地减少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为了尽快恢复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应综合采用多种措施,通过宣传活动强化种植人员的意识,并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及时实现全面监管,在落实绿色生产模式的前提下,全面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1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意义

首先,可以发展生态农业。随着绿色种植理念的提出,生态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生态农业的运行需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强化修复治理力度,才可以改善农业环境质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其次,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当前农村资源形势并不乐观,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应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生态发展系统,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保障。最后,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新农村建设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生态建设,其直接关系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面貌。

2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人地矛盾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水环境生态治理及发展策略

摘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尽管拥有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当生态环境受到农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后,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同时阻碍和谐社会构建。文章以农业水环境治理为目标,在遵循“绿色、生态、循环、高效、持续”理念的前提下,探讨了生态治理策略,并指出了几点促进农业水环境健康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业水环境;污水渗透;水生态保障;综合整治

当前时代,随着农村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农村水环境有着繁多的污染源,污染范围也比较广,进而导致管理以及控制的难度较大。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例如生活污水排放、禽畜粪便污染及化肥过度使用等,因排污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的缘故,严重破坏了农业水环境,对人居环境状况及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在农业水环境生态治理中,探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可完善设施资源重复利用排污体系,提高农民保护农业水环境的意识,兼顾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促进良好人居环境的形成。

1农业水环境发展现状

在持续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当前工作目标为构建美丽乡村,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资源调整,满足战略任务要求。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水环境大规模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和水生态环境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水环境影响着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命健康。水环境具有复杂性、流动性以及综合性的特性,导致治理水环境的难度比较大。不但会影响农村持续发展,而且会对区域内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1]。当地政府需要对农业水环境污染问题予以重视,对水环境污染实际状况展开研究,并深入探索防控污染的方法和手段,构建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排污体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措施的实施,促进农村农业水环境的改善。治理水环境对于促进生态经济具有显著作用。水生态环境作为生态经济产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在生态经济发展中提供水资源。水环境会影响生态社会经济,完善的水环境治理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在农业水污染环境问题中,造成农村水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涝水退排、工业污水以及养殖业污水等方面。农村的居住点大部分都比较分散,缺少污水处理装置和系统,也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管道以及末端处理装置,因而大部分村民还在使用旱厕。村民一直受到这种生活方式影响,并没有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农田或者河流。随着人口增加,污水排放量也急剧增加,导致水体自净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使得水体黑脏臭,也会渗进地下水,使得地下水受到污染。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由于对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的缘故,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水环境生态,阻碍了农村的长远发展。国家针对此类问题尽管已出台一系列文件,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有机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且农村逐渐改变以往做法,有效控制了种植业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合理处理了畜禽粪便,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依旧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优化改进。

2农业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

2.1合理控制农村畜禽废水

点击查看全文

农业生态养殖场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摘要:农业生态养殖场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以盘锦市西安生态养殖场有机种猪场为例,系统分析农业生态养殖场废气、废水、固废和噪音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农业生态养殖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态养殖场;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农业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采用生态技术措施,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投放无公害饲料,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一种养殖模式。农业生态养殖生产的无公害食品颇受好评,但其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生态养殖如何不污染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课题以盘锦市西安生态养殖场有机种猪场为例,详细分析生态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盘锦西安生态养殖场有机种猪场概况

盘锦西安生态养殖场有机种猪场是一家大型的农业生态养殖公司,被誉为“花园猪场”,占地339864m2,总建筑面积38581m2,主要建筑物包括公猪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隔离舍、后备母猪舍、兽医室、看护房、食物加工贮存房等。猪场常年存栏量2120头,年产父母代种猪300头,出栏生长育肥猪2000头,商品仔猪3300头。

2生态养殖场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1废气产生及治理措施

点击查看全文

丘陵山地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的强度利用,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其将引发土地生产力下降、河道湖泊淤积、江河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数据显示,至2011年末我国土壤侵蚀总面积达到294.91×104km2,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5%。南方丘陵山地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土壤侵蚀强度之大,面积之广,严重程度仅次于黄土高原区。长期以来对南方丘陵山地资源不规范开发及保护措施的脱节,导致许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水蚀荒漠化严重。目前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9.6×104km2,占总面积的16.61%,平均侵蚀模数为3419t•km-2•a-1,崩岗数20.13万个,植被覆盖率虽然达到51%,但坡耕地比例为47.2%,比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实际上,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所形成的崩岗侵蚀劣地以及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是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较为紧张的区域人地关系、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方式和脆弱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是导致南方红壤山区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南方山地水土流失及所诱发的各种灾害已经严重危害到乡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不言而喻,山地水土流失防控迫在眉睫。实践表明,通过山地立体种植等方法循序渐进地恢复山地植被,是防控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进而通过农牧结合形式循环利用资源,不断培肥地力,发展乡村循环农业,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防控成果。因此,本研究从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以及防控成效分析入手,总结山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开发实用模式及其主要经验,提出南方山区乡村循环农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实施对策。

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控成效

1.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蚀性大、岩石矿物风化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蚀性低的特点,外加高密度高增长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其中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红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蚀土壤类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蚀基质,在强大侵蚀动力和人为干扰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极其剧烈。就地理区域而言,列入南方红壤山地的区域范围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安徽、湖北8个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时,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流失面积达到25万km2,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5。经过各方多年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现以下4个主要特点:

1.1.1整体好转,局部人为破坏仍然突出据资料显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现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趋势[10],人为因素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据国家水利部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划分标准,我国南方红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蚀强度可以分为轻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5000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5000~8000t•km-2•a-1)、极强烈(平均侵蚀模数在8000~15000t•km-2•a-1)和剧烈(平均侵蚀模数在15000t•km-2•a-1以上)3个等级。调查统计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总体来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减少的总面积为94100km2,平均每年减少4482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最大,约为31600km2,接近于4个武汉市的国土面积[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降幅最大,从1990年的25700km2,下降到2011年的9900km2,下降幅度为61.46%[1],在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中水土保持成效最为明显。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与1990年相比,轻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下降了61.88%,68.04%和15.39%,由此可以发现,多年来治理成效虽然显著,但新旧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务十分艰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区,如广东省与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开发项目和不合理的农业措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1.1.2散型分布,隐蔽危险流失点难以察觉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现斑点状分散分布,与集中连片的水土流失区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未得到足够重视,待情况危急再抢救已为时已晚。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蚀模数虽然较小,但其岩石风化层很薄,仅为黄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层流失殆尽,侵蚀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复将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应着眼于“早发现,早治理”,尽量将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阶段。

1.1.3林下脆弱,乔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山地大面积营造马尾松林、油茶林、桉树林以及其他经济林,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积却日益加大。“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典型现象。林地表层土壤沙砾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裸露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乔-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林下植被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成为诱发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点击查看全文

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它也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一项基本战略。关于美丽乡村战略实施,要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现状。针对其中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发展问题,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出发。了解到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结合农村实际,做好政策管理。进行监督发展,完成可持续化生态链构建,真正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足点。围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新对策引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关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其中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本身的破坏。由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他段也给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推进过程中,这不利于农村人民的正常生活。中国最新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已出现,但是在综合环境治理发散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做好打造,完成系统化治理体制建设是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要点。必须积极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结合农村实际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完成农村生态化发展。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产环境污染

农业、工业是农村人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农业和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相对严重。后续其治理难度也较大,这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污染物用量逐渐增加,农民为了获取好的收成,其大面积的使用一些农业化肥,造成了土体环境的失稳,也使得水体遭受到了破坏。大多数农村工厂没有完善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在排放污水时,这污染了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农村生态的破坏[1]。同时过度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公路等内容也对原有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它导致土体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盲目的注重经济开发,没有与农村可持续化发展相匹配,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