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品质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调查对象及内容
1.1调查对象随机发放[2]
调查问卷650份,发放对象为陕西(50份)、北京(50份)、天津(220份)、吉林(65份)、内蒙古(65份)、湖北(50份)、沈阳(50份)、浙江(50)、重庆(50份)9个地区的农业高校。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3],即在校大学生、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及学校教师等。共回收问卷514份,其中,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81.71%。
1.2调查内容
为了解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品质,找出现存问题,调查问卷共设68项题目,其中,1~12项是个人基本信息,13~58项是各种教学服务品质,59~65项是各种教学服务品质排序,66~68项是主观题对存在问题的意见建议。笔者通过调查,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划分为7种品质,其中,13~15题属于学科专业品质类型题;16~23题属于教育服务品质类型题;24~32题属于环境品质类型题;33~39题属于管理服务品质类型题;40~47题属于保障服务品质类型题;48~50题属于品牌服务类型题;51~58题属于人才培养品质类型题。将这7种品质贯穿于调查问卷中。调查问卷设计了“期望的教育质量品质”和“感知的教育质量品质”2项问题,且使用变量={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4],数字化对2项问题的评价标明等级,最终根据期望和感知的对比对每种高等教育品质进行点评,找出在每种品质所存在的问题,以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提出来,最终实现其意义。
2调研结果及统计分析
2.1符号说明X1、X2、X3、X4、X5分别表示“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A表示题目总量;“1”表示学科专业品质,“2”表示教育服务品质,“3”表示环境品质,“4”表示管理服务品质,“5”表示保障服务品质,“6”表示品牌品质,“7”表示人才培养品质;i,j=1,2,3,4,5,6,7;dij表示i与j之间的最短距离。
摘要: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由于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落实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农村学前教育品质建设应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幼儿成长的品质,二是重视家长教育的品质,三是重视幼儿园建设发展的品质。农村幼儿园品质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要组织高品质的保教活动,培养高品质的幼儿教师,建设高品质的幼儿课程。
关键词:教育扶贫;高品质;农村学前教育
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落实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虽然教育对于扶贫脱贫而言见效较慢,但从长远来看,其效果最深远、意义最重大。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奠基阶段,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任务,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并且,在方法上,再次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报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第一,教育是扶贫做到精准的重要途径;第二,报告中的两个扶zhi,一个是志向的志,一个是智力的智,这两个扶zhi,都要依靠教育实现;第三,深度贫困地区的长久脱贫,也是依靠教育来保障的。政府始终重视教育扶贫的作用,积极作为。2018年2月,教育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联合国务院扶贫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向最难处攻坚,在最痛处发力。四川省教厅也将教育扶贫提上重要议程,仅在近两年,已接连《四川教育脱贫攻坚(2017-2020年)实施方案》《教育扶贫专项2018年度实施方案》《2018年全省教育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指导教育扶贫工作。
(二)农村学前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摘要:勇敢是一个恒远的话题,勇敢是儿童重要的一种道德品质。许多先贤都给勇敢下了定义,我们认为勇敢就是不畏惧危险,不畏惧困难。儿童期是勇敢品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儿童勇敢品质的培养宜早不宜晚。儿童在游戏中、教学中、校园文化中、家庭中、社会中都可以接受勇敢品质教育,以养成勇敢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儿童;勇敢品质;养成教育
勇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勇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人们对它的讨论从未间断。勇敢是人们不懈追求的一种道德品质,英雄身上具有的勇敢品质,成为人们模仿的典范。勇敢是什么?勇敢是不畏惧危险和困难。它既具有精神上的勇气,不畏艰难险阻的气概,也有行为上的果敢、决断和面对困难的无所畏惧。古有智勇双全的说法。可见,勇敢与智慧一样是人们希求的一种道德品质,离开了勇敢,智慧就无法发挥,无法彰显。儿童期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儿童需要在这一时期培养出各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其中勇敢就是儿童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儿童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勇敢的道德品质,对儿童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一、勇敢的定义
与勇敢相对的是不勇敢,是怯懦。不勇敢的行为有多种表现,有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胆小、怯懦,不敢张口说话,有的孩子不敢参与游戏,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答案,上课时却没有勇气举手回答,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总是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种种不勇敢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成为横在孩子前行道路上的障碍。究竟什么是勇敢,勇敢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一个久远的话题。不同的人对它的认知不同,国外有许多圣人先哲都讨论过这个问题。远在古希腊时期,许多哲人就探讨了勇敢,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讨论勇敢的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强调了勇敢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道德品质,他认为勇敢是上天赐予的品质,性质是银,仅次于金的特质,是军人必备的一种意志品质,军人以此保家卫国。在这里柏拉图把勇敢看作是天生的、由遗传决定的,这个理解和我对勇敢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认为勇敢是后天养成的,是一个漫长的道德养成过程。夸美纽斯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1]208。并把“这四种品德称为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1]208。他认为“勇敢包括沉着、坚忍、履行职责、刻苦耐劳及抑制急躁、愤怒。”[1]208卢梭要求培养出具有独立勇敢顽强智慧的人。中国古代的先贤们也论述了什么是勇敢。《论语》中孔子有关于怯懦与勇敢的论述。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2]40意思是见到不道义的事情,应该勇敢的站出来,如果置之不理,就是怯懦。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4意思是聪明人没有困惑,有仁德的人没有烦恼,勇敢的人没有恐惧。指出勇敢就是不害怕。孔子关于勇敢的理解长期以来受到世人的推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对勇敢的解读。《礼记•中庸》说:“…….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3]4意思是调节五伦人际关系,要靠人的智慧、善良和勇敢这三种道德品质。这里把勇敢看作是通行天下的道德品质之一,给勇敢以极高的评价。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4]183意思是热爱学习的,离智慧就不远了,能够身体力行多做善事的就靠近仁了,有羞耻之心就靠近勇敢了。孔子指出,勇敢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超出了仅把勇敢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勇敢与自身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勇敢的内涵。苏轼在《留侯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指出了匹夫之勇不是勇,真正的勇敢是临变不惊,无故受到责难却不生气。先贤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勇敢,解释了勇敢。查阅现代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对勇敢的研究与以往相比有进一步的发展。如有的研究者认为,勇敢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如血性之勇和尚武之勇,理性之勇和坚韧之勇,现代文明社会崇尚的是理性之勇。还有研究者把勇敢作为勇德的初级阶段,研究了勇德的教育。我们认为勇敢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年龄越小,表现更多的是尚武之勇,年龄越大,表现更多的是理性之勇。综合古今中外关于勇敢的相关研究会发现,关于什么是勇敢,哪些勇敢是我们需要的,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古今中外各家各派关于勇敢的论述会发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勇敢表现,何种勇敢定义,它们都有共同性,就是临危不惧,直面挫折,理性面对,迎面抗争。这与汉语字典中对它的注释是相通的。根据字典的释义,我们认为勇敢就是不畏惧危险,不畏惧困难;有胆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勇敢和勇是不同的。勇是中性词,如果勇用于不正当的事情上,就会成为一种恶行,是不值得称道的。勇只有用于正确的事情上,才成为人们所赞赏的行为。勇敢就是勇用于正确的事情上所产生的一种道德品质。“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5]215子路说:“君子崇尚勇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做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做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贼。”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5]209。指出了学习与勇的关系,离开了学习的勇,其弊病是捣乱闯祸。可见,独勇是不被倡导的,勇如果没有被用到正途上,是会产生灾祸的。勇必须使用于正确的事情上,才有价值。而勇敢是勇实施于正确事情上所产生的结果,是褒义词,鲁莽是勇实施于不正确事情上所产生的结果,是贬义词,是不被赞赏的道德品质。总之,勇敢就是有胆量,不畏惧危险,不畏惧困难,在灾难、困难面前敢于担当的一种道德品质。
二、儿童勇敢品质养成的重要性
(一)勇敢促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发扬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积极的感情态度以及良好的行为倾向,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应重视科学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将其作用,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
一、注重幼儿在实际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感情态度及好的行为倾向
积极感情态度的核心为:具有好奇心以及探索热情,同时具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幼儿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尝试陌生的事物,在探索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以及了解世界,同时累积经验,建立认知框架。
知识经验的核心为:得到周围相关事物的具体认识和经验,同时有实际应用这些经验的倾向。科学方法的核心为:得到探究解决问题有效措施的感性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通过观察以及比较的方式来获得答案,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制定具体教育目标的时候,应注重幼儿的感情态度,培养其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要改变以前那种始终以掌握知识为重的教学方式,应该主要关心幼儿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品质等。比如在进行主题为《春天来了》的观察活动时,设定具体的活动目标:一是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积极感情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懂得和乐于分享、交流;二是引导幼儿学习各种科学探索方法;三是帮助幼儿得到与周围环境相关的知识经验。可见,注重幼儿感情态度的培养,同时强调处理问题的过程以及采取的方法,远远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在活动中,应该让幼儿感到身心愉悦,兴趣得到尊重。
二、对幼儿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进行尊重和保护,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当可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进行科学思维,首先进行的是感官观察,利用感官来感知周围事物,从而开阔视野以及获得知识。幼儿周围环境里面的生命事物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从关注周围动植物这一方面开始引导,因为好奇心,幼儿会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投放很多精力和热情。主要表现特征为:一是情绪非常兴奋以及专注;二是自言自语;三是和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讨论;四是向老师求助。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帮助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学习成绩提升、综合能力锻炼、个性化发展、良好品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主要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这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霍姆斯基所指出的,只依靠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难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培养。因此,本文以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为重点,就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提出建议和意见,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家庭教育;良好品质
1.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
(1)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我国经济存在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已经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许多地区的家庭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还存在理念落后的情况,需要不断创新。
(2)过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品德教育
在学生教育体系中,既离不开丰富的知识教育,也离不开关系到学生终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质量,由于关系到学生品质的培养,培养效果的好坏对学生自身、社会都会有所影响。在我国当前教育系统中,家长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重视不足,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就为学生以后的前途奠定了基础。品德教育的缺失或者投入不足,对学生的整体教育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