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企业安全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近年来,船舶生产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进步很大,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教育培训是船舶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面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相关企事业单位在安全培训方面要拓展思路,勇于创新,不断推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船舶企业现状;安全教育;分析与对策
与其他企业相比较,船舶企业85%以上的工程都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生产。船舶建造的从业人员除高级技工外,更多的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在行业划分方面,船舶建造属于“高危”行业。其作业环境复杂,作业强度大、周期长,易发生事故。农民工在进入船舶建造行业后,因接受、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使得船舶安全建造培训面临巨大挑战。为了保证船舶建造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势在必行。
一、培训重要性研究
(一)培训是企业收益的保证安全培训从表面看都是资金的投入,短期内没有任何回报,但就长远而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违规操作引起的事故会导致企业资金损失,影响工期。进行安全培训在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更能推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
(二)思想层面的重视安全培训首先要在领导阶层引进重视,才能保证在企业内部有效开展。在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时,领导层要身先士卒。领导层接受教育,从更深层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员工接受教育的经费等便有所保证。其次是管理层。管理层是培训一般员工中的主力军,接受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其对事故的分析、把控能力。管理层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其培训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最后是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最为重要的是思想认知。思想上对培训重视起来,他们学习就会主动、认真。
二、安全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1供水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历年来,供水安全事故在各大城市屡见不鲜,以下几个案例为近期较为典型的供水安全事故。案例一:2014年4月23日,武汉市政府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沿岸两侧水厂当晚紧急停产,武汉市共260km2辐射范围暂停供水,30多万居民和数百家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案例二:2014年4月11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公司检测分析出厂水质时发现,发现每升水当中含有78μg的苯,而国家要求每升水的苯含量控制在10μg以内。经过调查,发现兰州市某石油天然气的原油管道泄露,造成供水的自流沟受到污染。该次供水安全事故引起市民恐慌,均争先恐后至各个超市抢购纯净水。案例三:2014年8月份,重庆巫山千丈岩水库出现严重污染,给周边5万人的正常饮水带来严重影响。经环保部调查,此次污染事件由某企业违法排污所致。案例四:2015年5月2日,广东揭阳当地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水影响,水质均在三类水源标准以上,影响市区200多万人的正常饮水。相关监测结果显示,污染水质中的氧溶解量偏低,生活污染特征明显,可能由人畜排泄物所致,加上连日暴雨,上游污染物被冲刷至下游。以上供水安全事故,仅为国内外供水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各界对供水企业的质问、追责和声讨源源不断。我们应该如何端正对供水安全的认识。笔者认为除了供水企业本身的安全管理问题之外,同时要兼顾包括水源、管网和二次供水的污染问题。譬如重庆千丈岩水库污染,主要是水源上游企业排污所致,该问题的客观存在,并非供水企业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手段之后,就能够予以全面解决的。围绕供水安全的追责问题,2015年第13届水业战略论坛推出了《供水行业安全报告》,对“供水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论坛客观剖析了供水安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明确了供水安全的权责划分方法。笔者认为,尽管并非所有的供水安全问题都出现在供水企业身上,但供水企业作为城市水源供给的重要主体,必须端正自身的安全管理态度,尤其针对企业员工对供水安全重视程度不足、认识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现象,有必要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的途径,确保供水环节的技术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为供水安全管理工作“添砖加瓦”。
2提高供水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的途径
围绕上文提到的供水安全问题,以及供水企业安全教育培训重要性的分析结果,在此将根据供水企业的主客观现状,提出提高供水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的几个途径。
2.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供水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是防范供水安全事故的关键,其培训重点包括检查类型、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三个方面。
1)根据各个城市的供水特点,检查的类型不能够墨守成规,应该在计划和组织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目标,以年、季、月、周为单位,扩大定期检查面,确保检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广东揭阳的供水安全事故,上游生活污染为主因,而季节性的降雨冲刷为诱因,此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规律,突出不同季节的检点,探索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事故规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在进行培训时,必须围绕供水安全事故的成因和诱因,重点突出事故防范的方法,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水平。至于某些危险性系数比较大的供水设备和供水设施,培训的内容除了要求圈出具体场所环境条件,并掌握管理性定量检测的方法和监督性定量检测的方法,而且要掌握挖掘潜藏问题的技术改造建议。
第一篇:铁路运输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研究
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永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铁路运输具有其特殊性,通常情况下,铁路运输的都是大宗物品,这些货物有的具有腐蚀性、有的易爆易燃,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
1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点便是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只有员工在培训中了解到安全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程度,才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主要方式是改变员工的思想。有些员工认为安全事故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而另外部分员工则认为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偶然性与必然性在字面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员工具有哪种思想,管理人员都应当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强调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程度,让员工铭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人和物之分,前者的目标主要是把握员工的心理,尽力使他们将安全生产放在心中。而后者的工作重点是了解事故产生的特点。
2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只有在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下进行生产活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因此安全培训工作应不间断地在企业内部开展,力求让每一个员工都能牢牢记住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安全终于泰山”,“事故出于麻痹”。在今天,即使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如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懈怠、疏于管理,也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相反,若是企业在员工安全教育工作上下足功夫,让每个员工都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严于律己,那么即使设备不够先进,生产企业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当前铁路部门中存在着运输设备老化、设备技术含量降低的困境,这就要求员工的个人素质更上一层楼,能达到熟练操控或者维修老化设备的要求。通过这个角度,也能预见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1]。
3安全培训可以保障员工的生存权
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是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一线作业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最直接和基本的保障。结合当前施工人员基本素质状况,电力施工企业创新安全管理思路,通过建立层次分明的培训大纲、划分合规适宜的教育时长、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明确灵活适宜的培训时机等举措,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达成三级安全教育的目标。电力建设工程属于高危行业,由于工程条件复杂,高风险作业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大,事故事件发生概率高。施工企业一旦发生事故,除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以外,还将面临承担行政或法律责任的风险。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是电力施工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的因素。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最直接和基本的保障。而当前大多电力施工人员知识层次低、技能水平低、安全意识低以及农民工占比高的“三低一高”现象比较明显,加之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诱发诸多安全事故。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新员工发生事故的比例要比熟练员工高3~5倍,凸显了岗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日益完善和严格。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均对岗前安全教育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也明确了“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的要求。此外,《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第4.1.7第三条也做出了“新入厂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的细化规定。因此,电力建设工程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刚性要求,必须严格遵守。纵观当前电力建设工程岗前三级安全教育现状,仍存在一些不严、不细、不实的现象,培训模式和效果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客观条件上人员分批进场的现状,导致分批组织教育培训对资源耗费较大;主观因素上较长的培训学时所导致的成本压力,使施工企业产生将三级教育形式化的侥幸心理。探索一条既依法合规,又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管理实际的三级安全教育道路,是电力施工企业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建立层次分明的培训大纲
企业总部根据教育培训的目的,分别根据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各级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各级教育培训内容。对于公司级教育,应该设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制度等企业层面通用的要求;对于项目级教育,应该突出项目环境特点、安全风险、项目工作程序等具有项目特色的要求;对于班组级教育,应当侧重于实操要求,如班组安全纪律、工种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也可适当设计实操培训内容。此外,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要追求“大而全”,要挑选作业人员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坚决舍弃与之无关的内容。将培训内容分级细化,即可形成层次分明的培训大纲。
划分合规适宜的教育时长
三级安全教育时长不得少于72学时是现行电力安全规程的刚性要求。但是,各级教育的时长应当如何分配,规程中没有明确规定。电力施工企业“总部+项目部”的组织模式要求其必须建立统一的机制,以满足规范化、合规性管理要求。应当基于三级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各级时长的合理划分。一般来说,公司级教育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法律法规、通用规范、专业规范、企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标准化等,且均为作业人员应知应会内容,教育时长可适当长些;项目级教育不仅包括具有项目共性特点的内容,而且也包含通用安全技能实操培训,在内容上较公司级稍少;班组级教育内容最为狭窄,多数是与现场实际直接相关的内容,教育时长可以适当少些。此外,考虑施工单位成本因素及现场施工因素,同时兼顾作业人员心理因素,适当缩短作业人员到场后的停滞时间,对各方利益均有利,反过来也能促进三级安全教育提质增效。因此,在分析各级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得出三级安全教育时长分别为:公司级32学时、项目级24学时、班组级16学时。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石油企业中的安全教育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今后的培训工作提出相应建议,使员工能够通过安全教育的培训提升自己的生产技能,推动企业进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石油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员工培训工作的主要意义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并使员工与企业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综合发展,并为员工的职业进步与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石油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主要是针对员工当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现状,采用一定的培训策略对其进行技术经验引导,不断开发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能力,促进其在石油企业中实践工作的进步,从而达到员工发展与企业进步两者双赢。
1石油企业中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现状
1.1员工在石油企业中的认识不够
石油企业中部分管理层认为员工培训工作属于不必要的消费培训,因此并不舍得为员工的学习教育投入资金,造成员工的教育经费逐渐受到占用。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员工的培训时间是对生产时间的一种浪费,因此对培训采取的是较为敷衍的工作态度,造成员工自身对培训工作也并不重视[1]。综合这些观念可以发现,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轻视是当前部分企业中客观存在的,长此以往,企业的员工与管理人员将会缺失安全教育的工作理念,进而会使员工与石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2员工的实践工作与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