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少儿声乐教育范文

少儿声乐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少儿声乐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少儿声乐教育

声乐教学中音准节奏的重要性

【摘要】新时期,教育事业水平相比过去提升了很多,无论是在实际的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的策略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革,这就需要相关的从业者结合这些变革努力做出相关的适应,进而保证实际业务效率的提升,保证相关教育的质量。对于音乐事业发展而言也是如此,不仅在专业理论上作出了很多的改进,在实际的教学模式上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笔者试图谈谈如何在中小学少儿音乐教育中做好相关的音准教育工作,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变革提出具体的做法,为实际业务的展开打下相对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少儿声乐教学;音准节奏教育;音准;重要性

一、音准的概念

音准是在所有唱歌歌曲中必须出现的一个概念,无论是什么模式的歌唱演奏,音准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所提到的音准就是人在歌唱时所发出的声音和律制严格相符要求。在歌唱演唱的培养中音准训练是重要的模式,也是重要的工作,指的就是结合声音色彩以及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内容来把控整体歌曲的节奏,进而表现出蕴含的情感和音乐的特点,整体的过程可以看作是音准的培养。音乐是相对抽象的元素,人们只有不断地加强相关的训练,才能更好地感知音准,进而构建起相关的模式。所以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于少儿演唱者来说,音准训练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结合音准的分类来看,音准主要分为声音音准和旋律音准两类,其中旋律音准是横向关系,指的是两个因素之间的旋律律动准确性,声音音准则是生物共同发声时旋律的准确性,可以看作是纵向关系。

二、影响少儿音准学习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际的研究可以看出,影响音准的主要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少儿演唱者的发声技巧。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如果少儿演唱者没有掌握优秀的发声技巧,那么在演唱中就很容易出现气息不稳演唱时音量过大等现象。少儿演唱者则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第二,则是演唱群体的共鸣调节。很多少儿在学习时都是结合合唱的模式来进行的,因此,在演唱群体的共鸣调节上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音准,是否能够保证共鸣的和谐将会成为影响音准的重要因素。有的少儿演唱者的个人声音尖细,那么发出的声音自然不会是低声部,而部分低声部的演唱者共鸣相对比较松散,因此没有办法唱出高音,所以在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并且加强训练。第三个影响因素则在于演唱者的声乐功底。歌曲表演属于音乐演出模式,因此,对于表演者具有一定的声乐基础要求。比如,在声乐功底方面就必须要做到足够关注,满足相关的需要,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区发生转换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呼气和气息等转换工作。如果存在声带的张力松弛的问题就会导致音色的偏高偏低,进而导致音准效果的影响。

三、在少儿音乐教育中引入音准的重要性

点击查看全文

传统民俗下少儿舞蹈编创中艺术探析

【摘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民俗出发,对诸如少儿舞蹈编创这种群众性强、可以在国际化交流中充当跨文化交际桥梁作用的文化形式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本土化和民族化阐释、融合和表达,有助于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的国际文化软实力提供借鉴。这是因为,传统民俗可以为少儿舞蹈编创提供艺术养分,传统民俗是当代少儿舞蹈编创想象力的重要来源,传统民俗可以为少儿舞蹈本身注入快乐元素。传统民俗语境下少儿舞蹈编创要重视培养少儿的民族化审美取向,重视舞蹈编创中少儿的参与和体验,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民俗语境下少儿舞蹈编创的艺术路径可以从中国风元素的深度参与、基于民族声乐元素的策略、师生开放互动体验等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传统民俗;少儿舞蹈编剧;民族舞蹈;艺术表现力

在《民俗学》范畴中,传统民俗指的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上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群体社会心理、群体行为属性、群体记忆等的一系列文化符号及其内涵的综合概念。随着近代以来我国被工业革命的大潮甩于时代发展潮流之后,西方借助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解放、生产力解放、政治制度解放等红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在一种“被迫卷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西方文明、西方文化对包括我国传统民俗在内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入侵”。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已经越来越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舞台中央,从传统民俗中提炼、践行文化自信元素成为一种刚需。

1.从传统民俗语境出发探索少儿舞蹈编创创新的主要缘由

对于民俗,我国《管子·正世》就曾提到这样一句话:“料事务,察民俗。”从中不难看出民俗对于理解一个民族、一个共同体、一个群体的文化基因、文化记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从概念上讲,民族舞蹈与传统民俗是紧密相关的关系,带有民俗特点的民族舞蹈,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特定艺术追求和艺术自觉,更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情趣的仪式化反映。之所以强调从传统民俗语境出发寻找、探索少儿舞蹈编创的革新,主要基于以下视点:

1.1传统民俗可以为少儿舞蹈编创提供艺术养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民俗既是一种文化产品,又是一种文化价值,既可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盈利化道路,又能走向公共性、公益性的道路,是一种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文化存在。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体上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节奏相一致,传统民俗文化借助于市场化途径逐步在我国开始复兴,例如民俗文化旅游凭借着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表现内容的民族化、注重消费者的参与而非客观的体验等,越来越获得社会的认可。在这方面,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等都成为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渗透到包括舞蹈、音乐、服饰等多样化的产品消费中。在当前这个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民俗文化自身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价值(如尚和、简约、中庸)可以为少儿舞蹈编创提供思想价值坐标。

点击查看全文

群众声乐艺术的现状解析

摘要:群众文化中群众声乐艺术是最具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本文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为例,通过分析长春市群众声乐艺术发展的具体情形,指出当今发展群众声乐艺术的问题,并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完善辅导体系,加强视唱练耳教学在群众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力度。

关键词:群众声乐艺术;视唱练耳;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声乐辅导

一、群众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为例

作为一名群众文化辅导者,大力发展群众声乐艺术是一项长期性、探索性的工作。群众艺术馆的声乐辅导干部主要负责市民培训的基层工作,并广泛的深入到市内的各个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辅导单位,对广大群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声乐辅导来发展群众声乐艺术。下面就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声乐培训工作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从参与辅导的对象来看,群众声乐艺术是众多艺术门类参与人数最多的,他们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上差别也很大。市群众艺术馆根据辅导对象的不同,将参与者分为企事业培训、普众培训以及少儿培训,截至目前仅仅两年间的培训就已得到长春市民的认可及高度的关注。据笔者初步统计,在该艺术馆的声乐培训对象中,普众培训辅导占60%,企事业培训辅导占35%,剩下的5%是少年儿童。从性别上看,女性参与者为75%,男性参与者为25%。有过学习声乐基础者的仅为10%。从覆盖范围来看,参与培训的学员遍布了长春市的各个区域街道。艺术馆辅导干部的培训地点涵盖了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中心管、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净月分馆、长春市广播电视大学分馆、各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学点对点式的培训。辅导内容包括声乐基础理论课、视唱练耳课、乐理曲式分析课、合唱课、声乐技巧课、视频影像鉴赏课等。培训主要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将学员按照各自不同的艺术水平进行分班授课,培训歌曲按照学员的声乐水平,教研组制定了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内部声乐教材供大家学习。由于目前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声乐辅导干部人数有限,因此本馆在市内招募了大量的文化志愿者,来完善本馆的声乐辅导人才,充实到群文工作的梯队里。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辅导对象,进行不定期的邀请艺术专家前来讲座。目前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声乐培训辅导已得到大家学习的认可与热情,但仍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提高。从活动形式来看,随着参与群众声乐的人群规模越来越大,其演出比赛形式也不限于小型的社区演出,而是往大型化、集中化发展。如由长春市文广新局主办、市艺术馆承办的一年一度的“农民歌手大赛”、“长春市群众合唱比赛”“培训年终汇报”等活动,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由此可以看出,群众声乐艺术的号召力很强,同时能够广泛的调动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二、群众声乐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参与群文活动的构成者十分复杂,因此辅导的同时要考虑到学员学龄的跨度、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爱好以及自身的专业水平。但是,据笔者长期进行普众辅导中总结学员大多缺乏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如最基本的识谱试唱,都无法达到,这就给学习声乐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只能在声乐课上简单浅显的渗透一下。这样的教学在声乐曲目选择上就受到了相当的限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其次,缺少基础理论的指导教学。虽然艺术馆的声乐辅导干部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准,但是在声乐课堂中缺少了声乐理论、视唱练耳这样的辅助教学。因为视唱练耳是音乐学科中的根基,只有掌握了音符、节奏等一系列的相关音乐术语,在学习声乐上就会驾驭的轻松自如了。最后,缺少了普众的演出舞台。因为参与群众声乐艺术都是业余的群众,而目前的文化活动中,都是挑选群众中的极少数的精英者才能在专业舞台上一展歌喉的,因此,就很难调动普通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广大群众声乐艺术的发展的普及。

三、群众声乐艺术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点击查看全文

儿童声乐教学中音准和节奏训练探析

摘要:音准和节奏在整个儿童声乐教学中占据着关键的位置,其不仅影响着儿童学习声乐的效果,也影响着声乐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音准和节奏的训练是目前儿童声乐教学的首要目标。本文针对儿童音准和节奏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把握歌曲律动、科学训练技巧、加强心理建设、选择合理曲目等有效训练途径,让儿童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提高自身的音准,进而提升儿童声乐学习的效果,为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音准;节奏

随着儿童声乐教学课程的开展,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教师都希望儿童能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找准节奏感、呼吸规律、音色和音律等,并最终实现自我突破,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演唱者。然而想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教师还需借助不同音乐器材的发音来训练儿童的音准和节奏,以此逐渐提升儿童的声乐能力。如此一来,再加上不间断的有效练习,儿童就能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发现并学会声乐学习的规律,这对儿童未来声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影响儿童音准和节奏的方面

(一)缺乏音乐感知能力

缺乏音乐感知能力,主要表现为听觉不敏锐以及无法把握音乐的音感律动。部分儿童天生就对音色不太敏感,他们无法分辨出每个音符之间的音差,也无法感知其细微的差别,这就导致这些儿童即使歌唱跑调也会毫不自知[1]。还有一些儿童虽然拥有正确的音感,但当发生曲调跳动过大、有变化音或者突然换调等情况时,这些儿童就会因为无法及时抓住音高而跑调。而这些现象最终都会阻碍儿童在声乐方面的发展,使儿童无法有效锻炼自身的音准和节奏。

(二)声乐技巧运用不当

点击查看全文

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历程的声乐教学启迪

【内容摘要】声乐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传递情感、交流思想的最自然、最朴实的表现形式。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以中国声乐艺术发展历程演变为主线,兼论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和不同歌唱艺术门类的特点,阐述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特点,以期对声乐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目前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存在部分学生只追求演唱技术技巧,而对于声乐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所知甚少的情况。这就造成学生在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时,无法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时代风格和内涵,无法做到对前人艺术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做不到对作品的再创作。导致演唱成了单纯的技巧展示,暴露出情感表达苍白、底蕴不足的弱点。声乐发展史不是声乐作品、歌唱家、歌唱形式、歌唱技巧概念按年代和时间的简单罗列,其中蕴含和揭示了声乐艺术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拓宽艺术视野,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声乐艺术技巧,准确理解和演绎作品的内涵,合理借鉴传统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根据个人的特点建立独特的艺术风格,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中国声乐的萌芽雏形时期——上古(原始社会、先秦)

声乐艺术即歌唱艺术,是一种以人的嗓音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古人对于声乐艺术曾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赞誉。因为有了语言这一载体,歌唱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描述情景生动直接、渲染气氛准确形象,在传情达意上有着难以比拟的艺术魅力。声乐艺术饱含着人类情思的喜怒哀乐,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声乐艺术是一种非视觉表象的美,是用声音构建的艺术。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春夏秋冬、山川河海、鸟兽鱼虫,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无一不能在歌唱中表达。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记载:“物不平则鸣,鸣必有声,有声则按律,则有歌唱”。由此可见,中国声乐艺术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就已有“歌”。根据考古学发现,“歌”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歌”是原始先民互相召唤、各群落的认同与归属、传递信息与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尚书•尧典》记载,原始时代就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一时期的声乐主要是为图腾崇拜服务的,与今天的声乐概念有很大的不同。随着上古图腾崇拜的发展,后来逐步产生了专门娱神的巫觋,女性为巫,男性为觋。先秦之后,图腾崇拜逐渐演变为崇拜祖先、上天和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往往举行盛大的歌舞。《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汤乃命伊尹作“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后来,这种祭祀歌舞就发展为文舞(韶舞)和武舞(大舞)。这一时期,民间的声乐形式还有“腊祭”“驱傩”,这两种声乐形式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西周时期,出现了娱人表演——优伶,优伶因性别而分“倡优”与“俳优”:女性表演者,称“倡优”,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男性表演者称“俳优”,表演形式以讽刺滑稽为主。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诗经》便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中国最早、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实际是音乐上的划分,是三类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风”是民间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这一时期的民间音乐发展繁荣,出现了大批民间音乐家,如秦青、韩娥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出自对秦青、韩娥美妙歌声的形容和赞誉。

二、中国声乐的发展演变时期——中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秦汉时期的声乐艺术代表形式是“秦声”与“楚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宫廷建立音乐机构,集“六国之乐”于咸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击缶善秦声”。《汉书•礼乐志》记载:“高祖乐楚声”。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家乡沛地所作的《大风歌》就是一首楚地风格的歌曲:“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教沛中少儿120人歌唱《大风歌》,亲自击筑伴奏。唱到后来,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代出现了历史上知名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建立之初,逢祭祀、宴会、朝见,常举行有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乐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集民间歌谣,其代表人物是李延年,至今尚有目可考的138篇。乐府歌曲有相和歌、鼓吹乐、徒歌、西曲、吴歌、清商乐等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时称胡乐)传入中原。这一时期器乐发展空前繁荣,而声乐发展相对缓慢。北朝胡乐盛行,北歌创作兴起。北歌虽然不如西曲、吴歌那样流传广泛,但因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其艺术风格迥别于其他声乐形式,具有粗犷、豪放、不羁的民族特色。南北朝末年,兴起了一种歌舞戏。这种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伴唱伴奏、故事情节、角色分工、化妆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兰陵王入阵曲》。隋唐时期,宫廷宴乐发展空前繁荣,歌舞大曲在隋唐的宫廷宴乐中占主导地位,代表作有《霓裳羽衣曲》《剑器》等。而在民间,俗乐曲子盛行。隋唐曲子中,流传较广的有《西江月》《忆江南》《杨柳枝》等。这一时期,声乐表演有了多元化的发展,声乐与舞蹈表演初步综合,出现了“踏谣娘”“参军戏”等表演形式,“角抵”“百戏”盛行。东汉文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记载:“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洪崖立而指挥,被毛羽之纤丽。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唐朝是诗的时代,数不尽的诗歌名篇又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无穷尽的歌词来源,因此唐朝又是歌的国度。尤其在盛唐时期,“家家尽唱升平曲,帝幸梨园亲制词”(窦常《还京乐歌词》),许多诗人的名作被谱成歌章,在宴会上争相传唱。根据唐代诗人兼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的《阳关三叠》,是唐代传唱最久的一首歌曲,也可以说是唐代的流行歌曲。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