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生物教学设计范文

生物教学设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生物教学设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学微课选题的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学习并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高质量的微课教学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本文在深入研究人体“呼吸运动”这一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微课的选课与设计。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微课选题;教学设计

微课是一种最近兴起的新型教学方法,当前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微课资源。中小学的微课包括丰富的资源,其主要表现为微视频,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微课课件开展自主学习。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多年,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论述了初中生物微课的选题与教学设计的主要应用手段。

一、关于微课选题

一个微课重视表现一个主题,因此微课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其选题做到简明扼要,微课的关键就是“微”,其在内容、问题、研究等过程中普遍要求“微”,要求其内容以解决核心问题为主。微课重视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主题。主题可以以实际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主,也可以涉及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探究实验、模型制作、学习方法等,要以“小而精”为核心内容,有着独立、完整的特点。可以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同时结合多媒体的特点确定主题。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呼吸运动”一节时,大多学生不能顺利理解此部分内容,这种现象牵涉到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假如设计宽泛的主题,包含多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可以将全部内容制作成一系列微课资源。如关于洋葱切片的观察就存在着多个方面的知识,也要求学生对此开展实验,制作成微课专题当然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微课的应用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明确主题后就需处理其表现内容,达到“微”的目的。如一旦确定“呼吸运动”的主题,则应深入学生中间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才能使微课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旦整个选题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那么就会迅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会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此节课必然是成功的。所以在微课选题过程中可以应用合理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此,教师还需为微课的应用创建一个与主题相符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微课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关于微课的教学设计

在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其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微课中的教学设计与制作技术的比例是7∶3,微课中的教学设计是微课教学的关键,要始终坚持微课就是一种“学习型资源”,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微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应用设计问题、引入活动等多种设计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为核心,使学生的学习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教学设计也代表着教师的教学意图、设计思维、教学特点,其中应该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方法、总结等内容。生物课的微课教学设计还应该融入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等内容。

点击查看全文

生活实际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摘要:案例教学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广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将典型的案例与科学知识结合,让学生有兴趣地思考,联系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互相交流从而获得启发。本文结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内容和生活实际以案例教学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过程,探讨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1教材及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五节,这节的主要内容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重点掌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调节,难点区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学习后的巩固和提升,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初中相关知识的学习已使之具有较充足的学习基础,教学过程中再单靠教师讲授法教学就比较枯燥,学生容易分心使教学效果不佳。本节内容与自然科学联系紧密,加之理解能力较初中强,拟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点击查看全文

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论文

1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习兴趣,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问题提出后的成就感是学生求知探索欲望的强有力的“催化剂”。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学生从生活中,通过敏锐的观察,精辟的概括,认真的筛选,方能提出。但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无论是怎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能随意否定他们,而是要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提出问题的成就感。有的学生假设为: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喜欢甜的,与颜色有关,喜欢红的,与形状、大小、含油量、营养都有关;也有不同意见的,总之假设多种多样,真是无奇不有。当然学生能提出的假设不一定都是合理的,这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作出初步的判断,在作出初步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推理,尽量能自圆其说。在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时,教师不事先给出任何探究模式,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生物学实验的关键点比较优劣、提炼方法找出规律。如实验设计能否进一步完善?如何较好地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巡视各组实验进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解难释疑。如生物学实验条件中无关变量有否相同且适宜?尤其是食物有否同方向、等距离摆放等?观察记录手段是否有效合理?绘图、拍照、录像等方法的特点有哪些?用表格记录数据是否更好?同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体会小组分工协作的意义。在总结探究活动时,教师要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组织讨论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围绕“你的生物学实验成功与否?若成功,请总结经验;若失败,请不要灰心,认真分析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并在其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蚂蚁的行为对你的心灵有触动吗?大自然蕴藏的秘密,是否激发了你的探究兴趣?活动中有何启示?

2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教学获2012年全国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展示一等奖,在其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多位专家和同仁们的帮助,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支持。回顾这段过程,倍感辛劳和快乐,其中主要心得如下。

2.1教学困惑

困惑之一:如何在实验室顺利完成此实验?蚂蚁的行为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将蚂蚁捕捉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发现蚂蚁受到惊吓、失去巢穴等因素的影响,蚂蚁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常常没有出现实验设计中预料的结果。如何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探究蚂蚁在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在自然界中直接观察蚂蚁行为是否可行?困惑之二:如何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产生智慧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解决问题,而忽视提出问题。李政道先生曾说“:求学问,需学问,只求答,非学问。”教师应该向美国妈妈学习:“孩子,今天上学了,给老师提两个好问题!”如何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指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呢?困惑之三:如何科学评价学生探究能力?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和发展机制,同时实验评价能力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其遗忘了。关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们都习惯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缺乏了实践的检验,实验教学中没有组织评价,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惑。

2.2创新之处

点击查看全文

中职生物膜结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生物膜结构的知识点整理

1.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溶酶体膜等细胞器的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

(2)组成生物膜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O、N、P、H。

(3)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磷脂

(4)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例如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了。

1.2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点击查看全文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创新性教学设计

摘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程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为了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地讲授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动态,有必要构建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重组并优化课程设计。本文从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实施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探讨本课程创新性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与认识,并深入解析其课程体系建设意义,为今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思路,以达到“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培养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及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教学设计;课程体系

1教学定位分析

准确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除了让学生掌握“三基”外,为适应今后的职业发展,还应融入本课程的前沿进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念,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幻灯、动画、微课、慕课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5]。

2教学实施设计

2.1更新教学观念

2.1.1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挖掘学习潜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技能。2.1.2精选与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知识理论更新速度较快,且与其他生命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内容繁杂,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必须在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与整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又不失精炼、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系统而又兼顾个别。2.1.3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学以致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各学科联系紧密,合理引入案例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6]。2.1.4融合学科前沿知识,拓展知识视野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理论与核心知识,夯实学生自学基础,还必须增加一些开拓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新内容。将一些新的知识内容或研究进展穿插到授课内容中,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触类旁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7]。2.1.5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发现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理论授课一般不应超过每次实验课时的1/6[8],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逻辑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