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生物学习规划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针对生物学科和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特点,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内生物科学类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开展生物类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的建设情况和特点分析,探讨在实验室课堂如何利用优质线上资源。本研究将为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有效利用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资源开展互联网+实验室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课程;虚拟仿真;混合式学习
1绪论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明确要求“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虚拟实验室”“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同时,教育部办公厅也于2017年了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通知。目前已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已上线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2057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然而,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危险性、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已发现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它可用于弥补传统实验课程的不足。因此,本文针对生物学科和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特点,以生物科学类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开展了生物类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的建设情况和特点分析,将为今后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并有效利用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资源,开展互联网+实验室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2.1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也是自然科学中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基础专业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成为衡量生物学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修习课程。传统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方式培养的人才大多缺乏创新精神,难以将知识运用到日后的临床研究中。有鉴于此,基于学生学情,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在学习态度引导、课堂教学方式及考察手段三方面对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结果显示这些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本文将对这些改革的实际效果进行反思及分析。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学专业;教学反思
一、中医专业开展医学分子生物学专业选修课的现状
根据医学科学发展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作为发展目标。这就要求现在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在学好中医课程的同时,必须具备专业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具备将所学分子生物知识理论与医学相关问题结合并开展研究的能力。面对这一客观需求,我校有针对性的开设了医学分子生物学这门专业选修课。从近年选课结果上看,我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也极为高涨,每年选修此门课程的人数都超过500人。这一数据说明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武装自己的大脑,开展更为精细的中医药研究已成为学校和学生的共识。但是,面对这样迫切的供需压力,开展好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难关需要攻克。从过去几年的教学体验来看,在中医学专业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深奥抽象,似乎与日常临床相关度低,研究对象比较微观,难以理解,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热情。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医与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相冲突,分子生物学课程与中医临床没有关系。带着这种态度进行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即使教师投入再多精力,学生的获得也非常有限。基于以上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笔者对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教学方式及手段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反馈。
二、针对我校中医学专业的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尝试
1.消除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的误解,端正学习态度与目的。经课上观察与课后分析后,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存在较大畏难情绪。出现这样思想的根源一方面在于近年中医学专业学生文科生比例非常高,而大部分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只为应付会考,学习生物和化学课程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多知识也都遗忘,故而在还没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已经带有畏难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在于有限课时限制教学内容的深入,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研讨会教学等,使许多学生感到这是一门枯燥乏味且很难啃的课程。最后,社会舆论对于中医与西方科学对立的争辩,误导学生认为分子生物学与中医学对立。为解决这些原因导致的学生学习态度差,投入少的问题,笔者尝试通过以下手段改善教学:(1)在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开课的前三周主要对之前学习的生物化学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弥补以往知识漏洞。(2)加强课时规划,通过对比、归纳等手段节约少量课时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用,开展互动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在开课的第一节绪论教学中就纠正中医学与分子生物学对立的观念,通过实例阐述分子生物学与中医学一样也是研究生命规律的学科,只是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从实际教学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以上观点,可以主动的代入到学习情境中。
2.合理应用教学手段。PPT目前已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相对于传统板书教学模式,其主要优势在于能以更大的容量和灵活的组织形式,方便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修改。然而,在日常教学后的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课件节奏太快、内容多,实际掌握知识程度不如黑板书写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通过以下手段进行:(1)在以PPT为主的教学中,加入板书、模型、动画、纪录片等教学,丰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所学内容,再以眼、脑、手联动来加深印象。(2)少量课时用于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基因诊断及治疗章节以学生讨论、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实际教学反馈上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准备及查阅文献的能力和程度难以把控,故而实际教学质量差异较大。(3)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等贴近临床的章节中,选择以病案为出发点的教学,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分子生物学在当今医学领域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在较为难学的信号转导章节,通过教师本人的研究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交融的思维体系。以上教学方式的运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无疑会为教学目的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临床实例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教学团队近年来从教学大纲优化、教材体系建设、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着手,在实践中不断革新、提高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相关改革措施成效明显,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专业感情,为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前言
上个世纪中期,核酸被确定为主要的遗传物质,随后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揭示;进入到上世纪后期,遗传重组技术、PCR技术以及核酸测序技术相继出现、发展迅猛。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1,2]。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已经渗透了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全面促进了当今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是从事生命及农业科学研究和工作必备的工具和知识体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3]。该课程已成为高校生物类、农学以及医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最重要课程之一。国内高等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华南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已经面向农学专业开设该课程长达20余年。针对该课程存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发展极为迅速、理论知识抽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结合前人的经验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充分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的怎么样几个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全方位、多维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为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立足专业培养方案,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经过长期实践,分子生物学成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必修课、农学丁颖创新班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开设前,相关专业的学生已经修习了生物化学、遗传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中与分子生物学存在一定的交叉;部分学生还会继续选修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基因工程实验等课程,分子生物学成为学习这些课程的必要基础。因此,我们根据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总体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突出教学重点,强调课程特色,提高教学效率。采用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合理选用教材
[摘要]为了进一步规范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扎实掌握相关实验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增加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助理辅助教学,采用类似于翻转课堂的线下讨论,并结合幻灯、录像、雨课堂等多媒体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了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教学模式;本科生
一、引言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1]。目前分子生物学已迅速成为现代生物学领域里最具活力的科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类和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升综合素质。但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相比其他学科实验经常使用危险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且易产生较多实验废液、废弃耗材试剂等废弃物,这些都是对环境和实验者可能造成危险的潜在因素,因此我们除了要让本科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实验规范操作和安全意识,并坚持以预防为主,提高本科生的实验安全紧急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的安全道德观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和实践,在开始正式实验教学前首先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知识教育,树立本科生良好的安全意识,践行安全操作行为,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二、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安全知识教学现状
(一)对实验安全知识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已出版了《实验室安全基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等实验室安全教材,并开发了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试系统[2];北京大学也研发了基于网络的E-learning实验室安全培训系统,由院系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自主编写教学课件,不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从自身需求出发,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3];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门设立安全知识学习网,包含各类安全知识、安全守则以及处理措施等,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通过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在线考试。尽管如此,仍有较大数量的高校目前尚未为本科生开设专门的实验室安全课程,未系统地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虽然各大高校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制定了相关安全守则和管理制度,并且制作成展示牌挂在实验室墙上供学生学习,但本科生主观能动性差,加上该部分知识没有列入考试范畴,导致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知之甚少,重视度严重不足,安全意识十分浅薄。在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课程大多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此之前学生已完成了如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其他实验课程,理论上应具备一定的实验安全意识,但我们发现学生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不足、使用不规范,实验室设备和物品的使用放置不当以及实验后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诸多不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行为也经常出现。
摘要:高等院校本科生入学教育在本科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从思想转变、职业规划、良好习惯、安全意识、专业特点五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入学教育;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高等院校本科生入学教育在本科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心理诉求、学习方式、人生规划等方面,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重要转型的关键[1]。所以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将为后续的学生管理、教学活动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同时,入学教育会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更全面性的符合专业性人才需求。生命科学类专业将培养学生应用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和技能,用于教育、工艺、研发、质检、管理、销售等方面。生命科学类专业注重于生命活动的研究,所以在观察、思考、实践动手等方面对本科生有更高的要求[2-4]。做好生命科学类本科生入学教育是学工口和教务口齐抓共管的协同工作。本科阶段的学业任务需要抓好课堂环节、实践环节以及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所以对本科生自主性学习要求较高,为本科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更好地调动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
1思想转变
高中阶段的学习多以应试型教育为主,学生更多以题海战术的模式应对扑面而来的各种考试。而本科阶段是从校园到社会的重要过渡节点,把握好本科时光,做好从学生生涯到社会生活的完美过渡。学生在入学伊始,携带有一些高中时期的思维定式,过重的看待课堂教学和考试,而教育工作者做好相应的理念引领,让学生继续保持刻苦的求学精神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自我。大学的课程是开放型、兼容并蓄的,课堂上的知识点是片面的、有限的,学生要带有求知如渴的态度去迎接全新的学业挑战。高中阶段,学生在教师家长的过多的督促下、应试氛围的渲染下被迫学习,而大学阶段需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思想意识的转变,需要辅导员、任课教师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目前,大多数学校意识到新生的困惑,同时补充辅导员人手和专业教学的短板,会配备相应的学业导师来指导新生,这种目标明确性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思想上的转变。
2职业规划
高中阶段,学生大多目标性明确,以高考为主导性的学习生活模式。而大学作为新的起点,毕业将面对考研、创业、工作等多样化的发展方向,所以每位学生注定需要多元化的成长模式。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将为准确的定位人生方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时至今日,高等教育规模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从该社会话题深入分析发现,缺少正确的职业规划是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点。不少大学生缺少对自身的认识,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对前途和命运放任自流,四年的本科生活结束意味着不知所措的未来。大学伊始,学生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大学专业素质提高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成长方向,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注意相关能力的提升。当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匹配,就容易定位好自身的发展方向。目前本科阶段,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该问题,相关的赛事,如挑战杯、互联网+等再促进和引导本科生更进一步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在学生阶段能够植入相应的职业思维意识。同时,相关的就业创业课程也是学生该意识养成的助推点。在入学教育阶段,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对未来思考的潜意识,从而能够反思自我,找寻差距,提高自身能力。愿景匹配合理的目标助推能力的成长,让大学生活有明确的目标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