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审计基本理论范文

审计基本理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审计基本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审计基本理论

财务报表与内部控制的双向审计研究

摘要:继世通和安然事件发生以后,越来越多的执业界人士意识到仅仅依靠财务报表审计来评估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舞弊风险是远远不够的,据此,提出把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结合起来,把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企业内部控制结合起来,整合审计一经提出,得到了广泛推崇。

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

一、绪论

1、财务报表审计基本理论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之上,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是否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真实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审计意见的鉴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最早起源于19世纪以前,目前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已发展成熟,美国、日本等国家很早就颁布实施了财务报表审计准则,我国也早在1996年就了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相关学者对财务报表审计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

2、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概论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特定基准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在研究美国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关内部控制概论的基础上,将内部控制进一步细分为:广义内部控制和狭义内部控制,广义内部控制采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概念;狭义内部控制概念借鉴美国PCAOB的AS2中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概念,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过程,其目标主要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公允完整。

点击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土地资源的资产离任审计研究

【摘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强调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绩效。然而,这项工作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本文以自然资源资产中分布广泛、受领导干部影响最大的土地资源资产为研究对象,对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明确了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和目标,界定了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六要素,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结果运用,为全面推进开展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家审计;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改变了过去只关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局面,强调重视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绩效。这一制度创新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注入了新的内容,即自然资源资产出现重大损毁、流失的,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构成财产和生命安全威胁的,要对管辖该区域的领导干部进行终身责任追究,从而推进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及生态环境的责任履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手段。然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试点之路”尚有许多实务问题亟待解决,严重制约了全国范围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务工作的推进。土地资源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共同构成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土地资源资产成为地方政府管理行为中影响最大、最为密切的自然资源。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稀缺的土地资源,成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当前土地腐败成为领导干部腐败的重灾区,地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土地资源管理行为时有发生。因而,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可作为考核、评价、追责地方政府与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可依托其“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与事后评价”的功能,加强对土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基于此,本文围绕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目标和理论要素进行理论探析,以为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工作提供启示。

一、文献综述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指审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受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监督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受托经济责任的效果,并将审计结果传达给预期使用者的系统化过程(刘明辉和孙冀萍,2016等),交叉融合了经济责任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两种审计形式(林忠华,2014),是一项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管理制度(蔡春和毕铭悦,2014)。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有五种观点:责任观(蔡春和毕铭悦,2014;陶玉侠和谢志华,2014)、国家治理观(张宏亮等,2014)、资源管理观(陈献东,2014;黄溶冰和赵谦,2015)、“免疫系统”观(李越冬和周雅宁,2015)和机制完善观(林忠华,2014)。对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主体形成三种观点:一元观(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多元观(陈献东,2014)和一元为主、多元参与观(周一春和彭启发,2015)。而审计客体与审计对象易混淆不清,导致学者们在界定“审计谁”的问题上形成较大争议,形成责任观(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郭旭,2017)和资源观(陈献东,2014;钱水祥,2016;刘明辉和孙冀萍,2016)。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应包括审计土地资源的开发情况、评估相关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林忠华,2014),关注与其有关的重大活动,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土地资源保护责任的落实问题、与土地有关的资金使用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等(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钱水祥,2016)。综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已日渐成熟,针对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地思考。

二、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与目标

(一)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涵

点击查看全文

浅析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摘要]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进行“多元整合型”的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具备与就业岗位直接对接能力与潜力的高等复合型职业人才。通过对应用型职业院校会计、审计类专业中审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剖析,创新构建“课堂教学———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习”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将审计工作底稿直接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审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工作内容的零对接。

[关键词]审计课程;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涉及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统计、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涵盖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规定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知识含量丰富,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尤其是对于侧重培养学生实践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职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以达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推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的目标,是每一位从事审计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分析

(一)课程定位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是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领域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和核心专业课之一,是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之一。

(二)培养目标

点击查看全文

浅谈高职经管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1高职经管专业实训与实验教学的特点

(1)专业验证性实训实验教学是构成实验教学的主体。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应以专业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体,专业验证性实验教学是指在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中,设置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进行实际的操作、验证和模拟,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专业方法的操作能力,如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凭证和账簿的填制、证券与投资课程中的证券投资操作模拟实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场景营销模拟实验等均属于此类专业实验教学。由于该类实验突出了与课程的对接作用,针对性较强,是学生开展综合实验和顶岗实习的基础,因此,该类实验应作为经管专业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实验环节。

(2)综合性实验教学是连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关键点。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指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在以本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的基础上,结合审计、会计、统计、证券、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的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运用经济管理学科群的综合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为复合型高素质职业应用人才,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应用和管理能力方面均有所养成和锻炼。

2高职经管专业实训与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

2.1实验教学类型的划分

(1)基础性的实验教学。主要是指以公共技能为核心的操作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就业的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基本技能运用、软件开发与应用、经济信息检索等课程。

(2)专业验证性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目标,是针对学生开展的专业性“三基”训练,如会计专业中的相关凭证和账簿的填制、不同会计核算形式下的系统核算项目操作,从而实现并达到验证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会计实务操作的教学目标;再如掌握会计电算化及其软件应用均属于此类验证性实验教学。

点击查看全文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设计探究

一、前言

项目课程的出现,源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可以预见的是,它将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并能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从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种种迹象看,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心动的成绩。因此本文将对《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我院会计类专业培养财务审计能力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于一体的课程,包括审计基础知识与审计实务两部分。课堂中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为主线,将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审计案例与实际工作底稿引入教学课堂,实现审计课程与会计师事务所实际工作的融合,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手段来引入审计基本原理,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重要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审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审计、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审计工作的相关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