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社区安全教育范文

社区安全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社区安全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社区安全教育

幼儿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1教师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随意,形式枯燥

调查发现:目前安全教育活动大多内容枯燥随意大,缺乏系统性,时间没有保障,教育形式多以单纯说教为主,效果有限。

1.2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

测查结果显示:安全意识薄弱,52.4%的幼儿会把小珠、小豆等异物放入口、鼻、耳中;安全知识经验匮乏,在几种禁止标志指标中,只有10.4%的幼儿表现良好。火灾中简单自救及逃生技能调查,则有71.88%幼儿不合格。

1.3家长安全教育知识匮乏

家长对幼儿的自护能力培养意识淡薄,教育知识匮乏,对幼儿的危险行为和不良习惯普遍姑息迁就。

点击查看全文

论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问题

摘要:家庭中安全教育缺位、安全知识缺少、安全急救能力缺失以及教育方式的滞后性与随意性,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成长与发展。家长要提高安全教育意识,增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教育技能,重视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安全教育;意外伤害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医学的进步,幼儿因健康问题引发的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导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显示,“跌落撞伤、烫伤烧伤、硬物夹伤和宠物咬伤在幼儿日常意外伤害事故中所占比率较高”〔1〕。在生活中,幼儿在家庭中的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已造成一些幼儿伤亡。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但反思现今幼儿的家庭教育,发现其中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家长需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家庭要有教育意识,保障幼儿安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在教育方面更加关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对幼儿安全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与家庭保护的角色相悖,也是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位的重要表现。近几年,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凸显,而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饮食安全问题、交往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和游玩安全问题〔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缺位,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安全教育问题愈发突出。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尤其造成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而且在学前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了其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其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潜在危险,也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更不知道当危险来临时自己应该如何做。

(二)家长安全教育内容仅限于书本,缺乏操作技能

点击查看全文

家庭安全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家庭教育在实施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两种极端的态度

1.护之心切,回避问题。如,孩子活动时摔跤擦破了皮肤,当教师向家长汇报真实情况时,有家长会马上拉下笑脸,转着孩子左看右看,然后絮絮叨叨地问:“疼不疼啊?有没有人推你呀?消毒了吗?以后这种游戏不准玩了……”再如,曾经有一位小班孩子的爷爷看到孩子在幼儿园使用剪刀,既震惊又担忧地对我说:“剪刀那么危险,怎么可以让孩子使用呢?我们家里都是把它藏起来的。”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对安全问题理解有偏差。使用剪刀能发展孩子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就因为存在危险、害怕危险,家长就夸大、甚至曲解安全教育的一些概念,让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使教师产生戒备心理,在工作中患得患失。家长这种“防卫过当”〔3〕的保太平思想,是安全教育的误区,它不仅会遏制孩子的发展,也会影响教师在处理安全教育问题上的态度。

2.过度散养,漠视问题。如,中班一个孩子随奶奶外出,途中看见一个玩伴,就跟随着去了;奶奶忙着做自己的事,未留意孩子的出走,也没有向孩子提出按时回家的要求。孩子出走了一天,家长报警寻找了一天,他们为自己疏于管理付出了代价。在和家长的谈话中,我们知道该孩子在3岁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使此类事件重演,可见家长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家庭安全教育的欠缺。对这个孩子来说,家长完全可以利用此前发生过的真实情景引导孩子,一起建立安全玩耍的规则。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进行锻炼,但更需要在有规则和要求的情况下锻炼,这样才能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防止发生意外。

(二)教育措施的贫乏

1.方法单一,以堵代疏。孩子喜欢登高、走花坛的边沿,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家长总会絮絮叨叨地说教:“不可以……否则会……”或者“如果你再这样,我就……”禁止、恐吓孩子,试图“堵”住问题。结果是胆大的孩子依然充耳未闻,胆小的孩子却望而却步。这种以堵代疏的方法有可能会遏制孩子的天性,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可能会更诱发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偷着玩,反而让成人无法掌控孩子的安全状况,无法适时地教育。

2.忽视环境,缺乏安全教育的敏感性。例如,家访时,我们发现好多家长将一些药物、杀虫剂、打火机等危险品随意摆放,将电源插座裸露在墙角,窗户没有设置防护栅栏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纠正,很有可能出现灾祸。再如:许多家长一味注重孩子的外表打扮或顺着孩子的喜好,让孩子穿镶满水钻的衣物,穿高跟皮鞋、蓬蓬鞋,给孩子佩戴项链、手链等挂件。殊不知,这些东西既影响了孩子日常的运动,更潜伏着危险。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分析危险的存在,从而防患于未然。

点击查看全文

国外教育论文:国外安全教育课程的启发

本文作者:田茂、孙远平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前教育、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1998年,美国消防协会在众多专业技术组织和各领域权威专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推出“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是第一个专门为课堂授课设计的综合性防灾课程,以教育学、哲学、心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课程的内容、实施手段和方式等都经过专家的认定,更具科学性。而且,这套课程按照同一个模式和程序来实施,非常有利于推广。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得到了美国启蒙计划(美国启蒙计划:美国最大的联邦幼儿教育计划,是齐森总统对抗贫穷计划的一部分,已有2000万个孩子完成了计划启蒙课程)的资助,从2000年开始在全美纵向推广。并成立了“关注危险优胜者管理团队”,以支持课程在各地市的实践,短短十年时间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

“关注危险”课程简介

由美国家庭安全委员会(HSC)提供资金支持,美国消防协会(NFPA)开发研制的“关注危险”课程(RiskWatch)是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综合性伤害预防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将伤害预防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之中,并提供完整的课程指导资料,使课程容易实施且便于推广。“关注危险”课程将学校、社区、家长和安全专家联系起来组成技术同盟,教会青少年分析各种突发情况、权衡行为后果,学习怎样做出安全的决定和判断环境,增加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并不断向青少年灌输自尊自爱和正面价值观。目前已在美国50个州和加拿大部分地方推广该课程,是影响力最大的安全教育课程之一,得到了学校、青少年、家长的广泛认可。

据美国消防协会的报告,威胁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安全的意外事故主要有:交通意外、溺水、火灾、烫伤、中毒、高处跌落等,所以“关注危险”课程主要围绕这些意外伤害进行,其课程内容具体分为八大类:交通工具安全、远离火灾和烫伤、窒息防范、中毒防范、高处跌落防范、武器伤害防范、自行车和行走安全、溺水防范。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飓风、龙卷风、森林大火、暴风雪等),所以,“关注危险”课程也将自然灾害伤害防治纳入到安全综合课程中。教师要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且要教会学生对环境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安全评估和安全抉择,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注危险”课程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将安全教育课程分为5个教学单元[3]:幼儿园、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七八年级。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快乐而有趣,“关注危险”课程为每一年龄阶段学生都设定了一个角色形象供他们去扮演和体验。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以上八类潜在危险,但是不同阶段侧重点和教学方式有所不同,详见表1。

“关注危险”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对课程的推广起了极大的作用,课程资源包提供了教师教学所学的一切资料,如包含课堂教学背景资料的课堂卡片,在每张卡片背后都有详细的课程计划、行动目标;为增强课堂活力,还有详细的步骤,比如撰写日志,在学习过程中向家人、社区成员提供咨询建议等。

点击查看全文

公交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践与思考

体验式教育是利用在学习中体验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将这种方式运用在公交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上,将丰富安全教育培训形式,提升安全培训实际效果。体验式安全教育往往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预设安全教育情境,让其身临其境,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感悟中接受知识,潜移默化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实现教育目标。在综合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和乘客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我们对乘客和公交驾驶员进行了体验式安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的背景

对于公交企业来说,压降事故、防范事故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经对近几年的常州公交事故分析,发现路通事故、车内客伤事故占比较大。通过事故视频研判,驾驶员和交通参与者对公交车“盲区”认识不足是造成路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往往表现为公交车转弯过程中与行人和非机动车发生碰擦、剐蹭事故;乘客乘车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车内客伤事故的重要原因,车辆运行中起身离座、调换座位、单手扶杆等不安全行为直接造成了车内客伤事故。2016年以来我市公交车事故呈现“三高”趋势,即客伤事故比例高、受伤老年人比例高、事故处理费用高,并逐年上升。经初步统计,2019年常州公交客伤事故占比已达到34.81%,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73.55%,分别比2016年高36.19%和19.19%,每年客伤事故费用占比超过60%。为实现年度事故“三压降”目标(压降事故数量、压降受伤人数、压降事故费用),集团公司明确提出了实施公交安全出行体验式教育,并综合考虑驾驶员和乘客两类群体,分类分层开展体验教育。

2体验式安全教育在公交的做法

人、车、站和环境构成了动态的公交运营系统,对公交事故起主导作用的毋庸置疑是人的因素。除了驾驶员外,公交车内的乘客也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接受安全教育的主体应为公交驾驶员和广大乘客,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为此,我们因人施教,对各群体实施了差异化教育方案。对学生侧重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他们到公交车上模拟驾驶员体验公交车“盲区”,懂得远离车辆“盲区”的方法;对老年人侧重开展典型客伤事故和妨碍驾驶员安全驾驶警示教育,分析老年人车内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乘车意识;对公交驾驶员侧重运用动漫、事故视频、简明图等方式进行交通法规、规章制度、驾驶技能、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文明驾车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1)公交车驶进校园,带领学生零距离体验车辆“盲区”。全年开展公交安全知识进学校6场,对1500多名学生开展公交车“盲区”体验教育,从小培养交通安全意识,掌握交通安全技能,以期通过孩子向长辈分享安全知识,共同营造出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将公交车开进校园,在车辆周围布置“盲区”图,围绕汽车构造特点,向学生讲解公交车存在的“盲区”,邀请老师和学生代表到驾驶室模拟公交车驾驶员体验公交“盲区”,通过在盲区站位及驾驶座位的轮流体验,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汽车保持安全距离,规避盲区风险,避免交通事故。同时借助视频、PPT课件、展板,以通俗易懂、灵活丰富的形式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普及车辆惯性、安全乘车和应急逃生知识,重点介绍在站台候车、上车、车辆运行及下车过程中的安全要点,引导孩子“乘车三不”,即不在车头车尾跑、不在车身两旁停、不在车厢里面闹。(2)主题宣讲进社区,对老年乘客进行乘车双重“警示”。经对近几年公交事故受伤群体的家庭住址分布情况统计,筛选出了公交事故比较多的社区,这些社区大部分为城市老小区,老年居民比较集中,周边公交线路比较密集,市民乘公交出行比较便利。我们主动与社区对接,在多家社区的支持下,组织老年人公交安全出行知识讲座7场,发放乘车安全出行手册600多份。通过PPT讲稿,播放公交车内的典型客伤事故视频,逐一分析事故原因,同时结合社区发生过的事故案例进行重点讲解,总结告知客伤事故高发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位置、不安全时段。结合《哈尔滨乘客拳打公交司机换来6年徒刑》案例,对两高一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3种定罪行为和7种从重处罚行为进行宣传,同时播放近年来我市公交司机遭到老年乘客辱骂殴打的视频,对老年人进行安全警示。(3)一图系列进场站,探索公交司机安全教育新“模式”。实施公交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教育培训专项行动,编制事故警示案例视频41份,在运用新版公交驾驶员教育手册抓好集中学习的同时,推出“碎片化”学习模式,编制一图认识公交“盲区”、一图防范“春困”驾驶、一图学会乘公交防窃、一图学会安全乘坐公交车、一图看懂危害公交安全驾驶行为、一图看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秋季容易犯困谨防疲劳驾驶、冰雪天气安全驾驶等10余套图片,将驾驶员行车中可能遇到的11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程制作成动漫,提炼成口诀,制作成11张动漫口诀图,通过易拉宝展示、站务室张贴、微信群共享等方式向驾驶员广泛宣传,实现一图教育时时有、处处有、常出新,提高对驾驶员的吸引力。“碎片化”学习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特别是一图系列兼具趣味性,参与率更高、灵活性更强、针对性更突出,与传统课堂式安全教育形成了优势互补。

3体验式安全教育在公交取得的成效

体验式教育提高了公交乘客的出行安全意识,提高了公交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不仅减少了交通违章,还压降了交通事故,减轻了事故责任,5项指标大幅度下降。2019年事故总量同比下降15.04%,报表事故同比下降23.94%,受伤人数下降33.78%,死亡事故同比下降28.57%,事故费用同比下降20.35%。在细分的各类事故中,2019年报表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7.57%,报表客伤事故同比下降15.22%;在事故责任认定上,除非责事故同比增长16%外,有责事故均实现下降,全责、主责、同责、次责事故分别同比下降25.91%、40.74%、19.57%、53.97%;2019年下半年客伤事故占比由37.58%下降为32.42%,60周岁以上客伤事故占比由75.41%下降为71.67%。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