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保证和体现,思想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主要是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精神文化现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培育居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奋发进取的社区精神,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抓实抓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仅仅靠物质文明建设,还要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文化来引领社会和谐,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促进社会和谐。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力量。社区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追求。人的生存和发展大致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方面又包括作为物质的躯体与作为人生存、发展、完善的物质条件或物质手段两个方面;精神方面包括人的认知、情感与意志等三个方面。亚里士多德曾将人的幸福条件归结为三点,就是健康的体魄、中等的财富、宁静的灵魂,而在这三者中,又以灵魂的宁静最为重要。以文化为表征的精神充实是人生幸福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讲,它较之物质丰裕更为重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先进文化,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更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不仅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们不断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种要求将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突出。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地区,人们满足衣食等“生存性”消费需求的增幅,开始逐渐低于满足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发展性”消费需求的增幅;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则是出现了文化消费“喷发式”增长的浪潮。有学者称之为进入了由“身”经济向“心”经济的过渡阶段,迎合人们精神文化要求的产品、服务便随之大量涌现。社区文化,是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维系人际和谐的精神纽带。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交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59页)。社会交往不仅使人们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且会使人们已形成的社会关系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进而使人们结成各种不同的社会共同体。而文化则常常是交往的基础和桥梁。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人们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人与人见面的机会;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下,一些人见利忘义、制假贩假、坑蒙拐骗,严重削弱了社会的诚信度;再加上社区的集体活动较少,居民之间缺少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机会。这一切因素都极大限制了人们的社会交往。以至于有人说,现代人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大,但铁门却关得越来越紧;社会越来越开放,但人的内心却越来越封闭。即使邻居之间关系也比较淡漠,缺乏互信,可谓“比邻若天涯”,老死不相往来。邻居之间都彼此不认识,还何谈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冷漠、冲突的交往环境或气氛中,就可能逐渐变得言谈谨慎、情绪压抑,甚至性格暴躁、易生猜疑、一触即跳。反之,和谐、融洽的交往环境就会使粗野者变得文雅,怯懦者变得勇敢,自私者逐渐懂得关心和体贴。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互相联络、增加感情、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大家基于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在一起,不分地位高低,家庭贫富,没有功利和矛盾,共同活动,其乐融融,因而交往起来特别顺畅,联系也相当紧密,这是社区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群体文化活动,把社区成员吸引在一起,加强了邻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创造亲善、和谐的氛围,密切人与人、人与社区及社区之间的关系,易于增强社区内每位居民的凝聚力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社区文化,是维护社区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主体相互影响、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的结合点和敏感区。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轴心,日益成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培育群众基础,从事政治活动的舞台和阵地。美国学者里夫金在《工作的终结》一书中曾谈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共组织在城市社区中逐步发展起来,最终成为、反政府势力赖以生存的重要土壤。实践证明,社区这块阵地,健康向上的文化不去占领,腐朽没落的文化就会捷足先登。近年来,有些非法势力,比如、传销组织在受到政府沉重痛击后就开始躲藏在社区,或聚集在家中搞非法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在社区内坚持不懈地大力宣传催人奋进、团结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文化,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凝聚起来,形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防止和避免因改革而出现大的思想波动和危及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二、社区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群众的社会参与意识
以人为本,不仅强调对人的物质利益的关心,还有精神文化、政治参与、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关心。社会参与就是要发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维持社会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美国著名学者帕特南在对意大利的研究中发现,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居民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关心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对政府的信任度也比较高,因此政府的许多活动都能得到市民的配合和支持,政府的行政效率也比较高。相反,在意大利南部城市,居民很少参与社会、社团事务,居民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缺乏信任,政府效率低下。社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性文化,群众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生命线。群众参与体现了居民以及社会组织既可以享受社区文化带来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居民群众通过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巩固和发展社区新型、和睦的人际关系,而且通过共同参与还可以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也会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人类生活的三大时间中,除工作时间与社区生活联系较少外,生活必须时间、闲暇娱乐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社区中度过的。现代社会高节奏的工作方式使人们对八小时工作后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双休日的实行,人们的闲暇时间更为充裕,从而使参与社区生活、发展自己的兴趣具有了更大可能性和现实性。但是,群众参与的实现还要靠一定的物质基础、一定的体制、机制和平台作为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为了充分激发居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街道不仅每年要拿出专门的社区文化建设经费鼓励和支持各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而且还要在指导社区积极更新理念和思路,探索创新社区文化体制、机制方面下功夫。要实行“社区为主导、居民为主体、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在经费支持上逐步实行项目制和群众评比奖励机制,既有效节约费用,又能激发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力。在平台建设方面,政府指导支持各社区搭建一系列文化平台:如搭建空间平台,包括公共活动空间及其设施等;搭建组织平台:依靠社区党员、积极分子、活动骨干、热心居民等组建多种文化团体,并为每个团体聘请专业指导教师等;搭建活动平台:如开展文化节、体育节、教育节、邻居节等等。通过平台建设,力争使各社区基本上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季季有评比、年年有表彰,区区有品牌。增强各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三、社区文化,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动力,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创建先进性、多样化、全方位的文化
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根本上体现为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没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理精神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因此,和谐社会建设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输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区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是着眼于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积极的进取精神。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甚至不同的国度,其经济地位、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都有着较大的异质性。思想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宣传党的科学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共同的理想追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觉悟,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做贡献。但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来赢得群众、武装群众。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在文化上的精神需求已越来越迫切,越来越趋向多样化。据调查,目前居民最喜欢参加的社区事务,就是文体活动,其中62.5%的居民喜欢娱乐、知识技能和宣传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切合群众心理、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满足群众需求,力求生动活泼,从而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的目的。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群众文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自娱自乐的大众文化。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多样性的需求特点,既要格调高雅,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又要注意通俗易懂,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力求广泛性;既要照顾到老年人,又要照顾到青少年;既要照顾到当地人,又要照顾到流动人;内容上既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注意提高业务技能,既做到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做到高雅与通俗共存,专业同民间互补;表现形式上既要有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摘要:茶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茶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形式之一的茶话会,也即饮茶谈话之会,是我国社区建设常用的工作方式。茶文化对于社区建设的作用值得社区工作者深入研究。而如何有效发挥茶话会对社区建设的作用,更是社区工作者应当关注的议题。本论文从茶文化与社区建设的视角入手,分析两个主要变量之间的融合价值,在针对社区建设具体研究时,总结当前社区建设的弊端和不足,在解决方法上用茶文化为代表的茶话会的活动来提出解决构想,让茶话会活动对于调解社区矛盾的主要作用可以被发现,丰富社区基层治理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茶话会;社区建设
1茶文化概述
1.1茶文化内涵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从我国远古时期开始饮用的一种饮品,其清香沁人、提神益体、安全性高,因而广受民众喜爱。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茶叶的喜爱越来越盛行,并在此风气下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茶文化。茶文化的主要精华思想是以茶会友、以茶养性,这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茶文化内容丰富,其核心和精神内涵称之为“茶道”,是茶文化的灵魂。在开展茶道活动时融入文化因素,比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通过茶道活动的开展来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心性等目的,茶文化不仅仅只茶道活动本身,也代表者以此形成的关于情操、心性、品格等情感的培养,使群众受到人格的锻炼和升华。
1.2茶文化的作用
以茶为题的茶话会、采茶舞等的广泛使用,代表了茶文化的活动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也传达了茶对中国人民的重要影响。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茶道活动和茶文化的熏陶来调节和培养人们的情操和品质,利用茶文化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感,同时我国也积极的宣扬和推广我国特色的茶文化,利用茶文化来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地区的沟通交流,着力提升全世界人们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摘要: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渗透,对于丰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内容、推动茶文化传承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有效发挥出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则是社区工作者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的必要性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的原则以及二者融合路径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茶文化;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渗透路径
推动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助力,而且也能够彰显出我国茶文化在推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价值,为此,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当中,社区工作者有必要认识到茶文化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并对二者融合路径做出深入探索,从而为二者深入融合与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城市社区是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则是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优化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城市社区和谐稳定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将茶文化融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当中,不仅能够促使社区公共文化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基因,而且可以有效丰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内容、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当然,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的必要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融入,是促使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需求。在文化多元化与社会转型背景下,部分社会大众所持有的价值观产生了偏离,功利且复杂的心态则对社会个体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和谐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在此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发挥出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净化,无论是对于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还是对于社会个体道德修养都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渗透,可以有效避免社区居民产生价值迷失现象,并能够促使社区居民重视修身养心、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其次,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融入,是进一步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精神文明的匮乏以及文化生活的单调,无疑会导致落后文化在社会大众生活中占据更大空间并导致社会大众精神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为此,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需要重视完善公共文化供给体系与服务体系,从而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在此要求下,社区工作者有必要依托茶文化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从而在拓展社区文化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促使社区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从而促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向社区居民输送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进而实现社区文化供给与社区文化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最后,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融入,是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呈现出了较高的弘扬与传承价值,而且也具有规范、凝聚等丰富的社会功能。其中,茶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为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等能够对社会大众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茶文化的凝聚作用则主要体现为社会大众对我国茶文化的认同能够有效强化社会大众所具有的归属感。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当中,重视开展社区茶文化建设并发挥茶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则能够推动社区得以和谐、稳定的发展,为此,社区工作者需要重视茶文化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2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的原则
在推动茶文化融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文化传承意识,在积极吸纳茶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茶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供给体系与服务体系的优化、满足社区居民所具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融合过程不仅是社区工作者对茶文化进行挖掘、优选的过程,同时也是社区工作者对茶文化进行创新与应用的过程,只有如此,茶文化体系中的精华内容才能够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并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应有价值。基于以上要求,社区工作者需要在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需要遵循古为今用原则。在遵循这一原则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需要从茶文化中挖掘有益于推动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内容,从而依托茶文化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做出更大贡献。具体而言,社区工作者虽然需要对茶文化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但是社区工作者精力与能力的有限性、社区居民注意力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有限性等,都决定了社区公共文化容量的有限性,因此,社区公共文化体系难以容纳所有的茶文化。在此背景下,社区工作者需要明确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最为紧迫的需求,挖掘与之契合的茶文化内容并渗透到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实践当中,从而促使茶文化挖掘与渗透工作呈现出更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进而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其次,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需要遵循批判传承原则。社区工作者不仅需要重视围绕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需求对茶文化进行优选,而且有必要对茶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具体而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文化等都对茶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导致了我国茶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呈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社区工作者需要强调充分发挥茶文化在推动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因此,社区工作者需要重视持有批判传承的态度并对茶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化的优选。在此过程中,社区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扬弃意识,有取舍的对茶文化进行选择、开发并将其融入到社区共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当中,只有如此,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双赢。最后,茶文化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融合需要遵循与时俱进原则。在开展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需要重视发挥出社区公共文化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这要求社区工作者能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将以往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区居民所具有的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此要求下,社区工作者应当摒弃“拿来主义”,仅仅围绕问题与需求对茶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如社区工作者需要在茶文化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充分开展社区调研,了解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形态,并通过对茶文化进行适当的融合来适应社区居民需求,从而在促使茶文化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基础之上,推动社区公共文化供需之间实现有效的对接。
摘要:通过对农村社区新型文化空间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不仅继承了传统祠堂孝道功能,也产生了新的孝文化表达方式。从表层上看,它为村民提供一种精神文化生活场地,实质上它借助新型建筑空间为孝文化提供实践手段,构建出村民文化精神与现实实践的交往,传承与延续孝文化。本文从新型空间的实体性器物、仪式的操演两个方面探索孝道意识如何濡化到村民的内心,诱导村民孝行,使孝文化在新型文化空间内完成文化的再生产过程。
关键词:文化建筑空间;孝文化;祠堂;文化礼堂;传承
一、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社区内许多承载传统文化的建筑空间遭到严重破坏。像祠堂这种具有体现中国孝道观念,承载孝道文化的空间载体(冯尔康,1996),也面临着巨大消失风险。甘满堂(2014)认为导致风险产生的关键在于祠堂建筑空间的社会功能与历史地位不断消失,“在福建,村庙可以申请登记为道教或佛教活动场所,拥有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护身符’;哪怕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村庙也会得到一块地而异地重建。而祠堂除了‘文物’之外,再无其他‘护身符’;若未被登记为文保单位,那它通常只能是消失。”。显然,祠堂在农村社区的存在空间已经被压缩,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与祠堂之下的孝道象征意义也逐步瓦解。在此背景下,那些已经消失了祠堂的村庄,怎样才能更好传承孝道文化。如何通过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来补充祠堂孝道传承功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众所周知,历来朝代都对“孝”做过阐释。早在《尚书》中,曾把“孝”解释为“厥养父母”。《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显然孝是以围绕子女对父母的敬养关系的展开为前提,但敬养父母仅仅是一种狭义层面的孝(肖群忠,2002)。广义的孝则应为“慎终追远的意识,以及延伸到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里、扩展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教育、文艺、民俗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传统儒家所要求的亲亲、尊尊”。也就是说,孝不仅是针对个人对父母的敬养关系,更是个人对社会生活表现的一种精神气质。沿此逻辑,朱岚(2010)对广义孝的概念做进一步延伸,广义的孝是立身处世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是对所有长辈、亲贤一种尊、敬、善的行为。本研究是以传统祠堂中孝文化继承与发展为基点,来探讨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爱老的孝道文化在现今阶段新型建筑上的社会性延伸。因此本研究中所强调的“孝”将特指广义层面上的“孝”,及社会对老年人的敬老、养老行为与长幼有序礼制准则将统称为“孝文化”。目前国内有关乡村社区内孝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包括:传统孝道文化空间如何传承孝文化(冯天瑜,2005)、乡村社区内组织村民进行孝道实践来传承孝文化(朱启臻,2015)、利用家庭日常教育传承孝文化(李小燕,2006)、依靠乡村学校以及借助传统艺术开形式开展教育宣传去传承孝文化(周亮,2009;陈瑞生,2011)。但以往研究出现这样一个空白,便是承载孝文化的旧文化空间消失基础上,如何构建新的承载孝文化的空间载体。大量有关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又表明,一种新型文化空间的建构对文化的形成、保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公社集体主义解体后,福建乡村社区村庙的复兴,以及围绕村庙展开的祭祀仪式,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多元文化的产生(甘满堂,2008)。随着基督教会所在传统村落的兴起,乡村文化空间发生了变迁,使原本维持乡村秩序的宗族与祠庙的公共空间地位交付给了基督教会所来完成(李华伟,2008)。同时,乡村文化空间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周尚意、龙君2003),以及一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兴起又助推了村民自治的产生与发展(王春光,2004)。这些研究都说明,农村社区新型空间对当地文化的变迁作用。因此,以农村社区中新的文化空间样式探讨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成为一种可能。最重要的是,“空间——行为”理论同样指明,文化空间在依靠建筑空间表达观念精神的前提下,对个人观念形成,以及行为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舒尔茨(2005)曾对建筑做过如下的论述,“建筑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自远古以来,它已使人类的存在变得富余意义,并使人类在自身之中寻找到一个立足点。所以建筑不能用几何或符号概念来完满表达,它应是一种象征,并可以成为表达和传载人对世界和自己存在意义的理解的象征形式。”吴良镛(2011)指出:“任何建筑空间除了自身的居住、实用功能之外,它既含有物质内容,但更应该注入精神上的内容。”而这种承载精神观念的空间,又会作用到个人的意识之中。耿海燕、朱滢、李云峰(2001)也认为任何一种无意识的信息在反复的刺激后,都会形成特定的思维意识。再进一步讲,文化空间又会构造一种场域。让村民在无意识下,把身体动作转变为一种生活习惯。正是空间与意识的关系,让一些学者关注到空间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徐从淮(2005)系统的探讨了建筑空间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建筑空间对主体的心理影响,从而产生行为的影响。建筑学家与人类学家的拉普卜特(2004)认为,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诱导建筑空间内的主体行为倾向,而这种倾向又会被带入到一个人的习惯当中,形成一种文化特质。以上的分析已经表明了本研究的前提假设,同时也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那就是乡村社区下的文化空间建筑对个人意识与行为将产生影响,而承载孝文化建筑的新型文化空间将对村民的孝意识行为发生作用,进而传承孝道文化。基于此,本文将选取一个已经具有承载孝文化空间建筑的农村社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选定农村社区中新型文化建筑的考察,弄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新型乡村文化空间建筑,是在何种条件下产生或者转化而来的?第二,新型乡村文化空间建筑,是依靠什么方式影响村民的孝道意识的?第三,如果村民已经具有孝道意识,又是如何展开行为实践?希望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追问,理清乡村中新型文化空间对孝道文化传承过程与对孝文化的传承作用。
三、传统公共空间承载孝文化的两个维度
摘要:本文以承德市人口最多的五个社区为例,通过对转型期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总结转型期城市居民社区文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如社区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组织,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匮乏,社区居委会没有发挥其组织领导的作用,社区居民联系分散的问题依旧严重等。并据此联系实际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满足转型期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需求。
关键词:社区;转型期;困境;对策
1社区文化的相关概念
关于社区的概念。“社区”一词德文为gemeinchaft,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又译《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一书。滕尼斯认为,社区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在这种社会联合中,情感的、自然的意志占优势,个体的或个人的意志被感情的、共同的意志所抑制。我国许多学者认为,社区概念是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前提的,把社区视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1]关于社区文化的概念。社区文化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由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以适应环境的思想、价值、信仰、物质文化、工艺技术及行为模式等等。社区文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物质、精神、社会关系、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2]
2转型期社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区域为河北省承德市市内的五个人口最多的社区。调查对象为五个社区内抽取的200名居民。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150份。此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查模式,运用自填问卷的方式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年龄分布青年,中年,老年比例约为3:3:4。职业分布丰富,可以保证调查的数据具有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