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手术期护理范文

手术期护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手术期护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手术期护理

腔镜手术护理在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行腹腔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手术护理流程图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师与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5±2.30)分、(93.56±3.56)分,对照组医师与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0.25±1.02)分、(81.02±0.98)分。观察组患者医师与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例,16.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运用腹腔手术护理流程图护理,有助于提升医师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手术;护理流程图;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腹腔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8.23±8.3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4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下患者11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8.36±8.4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3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下患者12例。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按照医生的嘱咐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温、血压检查,对患者进行适当的住院宣教。观察组患者则按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进行围术期护理,按照流程图进行术前护理:制定手术护理流程图,组建腹腔镜手术临床护理小组。以患者病情为基础对患者进行适当评估,在评估结果基础上制定患者护理的相关流程图。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对于情绪紧张且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术前3d,患者要尽量保持饮食的清淡性,食用一些容易消化,对胃黏膜刺激相对比较小的食物。术前准备好手术过程中必须的器械与设备,并为患者做好麻醉相关的准备工作。按照流程图进行术中护理:在术中护理中,帮助患者调整体位,调试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对术中所需要应用的所有手术器械与仪器进行清点,同时检查手术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将手术室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手术。术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了解患者术中需求并切实满足,并将护理记录单填写下来。按照护理流程图进行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及时地送回到病房中,严密地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状。一旦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要及时地向主管医生报告,并立即采取可行方式进行处理。加强对患者床下活动的指导,例如指导患者散步、站立等。起初患者运动以轻度为主,避免重度运动。饮食护理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饮食护理,保持其饮食的清淡性。手术后患者要多食用流质以及半流质食物。术后3d对患者进行回访,详细了解患者术后恢复的基本情况。

点击查看全文

全麻术后苏醒期手术室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等相关内容。方法着重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有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效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舒适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在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方面以及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时间,住院天数等相关内容,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特别显著的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手术室护理,及时有效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切实有效的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手术室护理

我们这次研究着重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等相关内容,并据此探究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护理措施。现在针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2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各有60例患者。患者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最大的是81岁,年龄最小的是12岁,平均年龄是43.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受临床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期间,如果在围手术期可以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那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平均(47.54±10.47)岁。在观察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48.32±10.8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的优质护理对策要点如下:①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为患者讲解疾病及其预防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陌生感,增进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使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②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强化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平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主动询问患者自身的病情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了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那么要及时进行开导,如可以给予音乐干预,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疾病治疗中来。③饮食与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后6h要先给予患者流质食物治疗,术后12h再给予半流质食物治疗。在术后3d后再给予普通食物。在术后,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完成定期翻身,并在足跟等部位处垫下软枕,避免患者长期卧床造成的压疮。④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措施:要结合患者的健康情况,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指导他们每天定期进行锻炼一段时间,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1.3观察与评价指标:本次研究护理效果的观察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情况评分、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情况评分主要是评估患者的独立能力、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每个指标的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并发症主要是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划分成满意(评分≥80分)、一般(60分≤评分<80分)和不满意(评分<60分)三个级别[2]。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处理,其中护理满意度等计量数据采用t校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生活情况评分等计数数据采用χ2校验,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情况评分比较: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点击查看全文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妇科疾病种类多样、病情复杂,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而在围手术期间,任何一项护理工作都会对疗效产生影响,这段时期的护理纠纷事件也容易多发[1]。所以,如何做好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是医学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院引入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之后,临床感染率、护理缺陷率有所降低,现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妇科围手术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一般资料显示,对照组,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1.2)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2例,子宫全切术3例;实验组,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5±1.1)岁,手术情况:清宫术14例,子宫肌瘤切除术14例,子宫全切术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统一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1.2.1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选择临夏州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6例,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比较组(P<0.05),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优化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癌若治疗不及时,肿瘤转移,可累及呼吸、循环、神经、肝肾等多系统功能,最终因恶病质导致多器官功能紊乱或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直肠癌根治术为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手段。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预后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1]。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术前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手术依从性,加大手术难度[2]。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临夏州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6例,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每组28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47.92±3.06)岁。临床分期:A期24例,B期12例,C期15例,D期5例。高分化20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20例。患者经CT/MRI检查均符合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3],均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术。患者了解本次研究过程,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手术禁忌症者,无法正常沟通者,患有糖尿病、肾上腺病、甲状腺病等代谢性疾病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