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税务合规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国家陆续推出了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在强监管背景下,保险企业应着手财务合规性建设,完善有效的财务合规性有利于保险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来看保险企业财务合规性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显著问题,需要企业从自身问题出发,找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协同监管一并探讨财务合规性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改进方案。
关键词:保险企业;财务;合规性
2016年12月13日下午,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保险业姓保”是指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险业根本功能,投资是辅助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保障,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自此,保险业严监管重合规的阶段性任务拉开了序幕。2017年,保监会共处罚机构720次,处罚人员1046人次,罚款共计1.5亿元,同比增长56.1%,撤销任职资格18人,行业禁入4人。2018年是保险行业的“转型”之年,中国银保监会的成立使得保险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而监管机构的变动与调整并没有放缓保险业严格监管的脚步,全国保险监管系统累计在官网上公布了1450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罚款2.4亿元。从保监会开出的各项罚单来看,虚列费用,编造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给予或者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利用中介机构套取费用,未经批准变更分支机构营业场所或撤销分支机构等是保险公司受罚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几乎无一不涉及保险公司财务工作,因此,在这样的严监管形势下,如何做好保险企业财务合规性建设,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合规性的相关概念
(一)合规据我国保监会颁布的相关文件表明,合规是指保险企业及其所有员工的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理应遵守监管机构规定的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则、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及诚实守信等道德准则。
(二)合规风险企业因违反监管要求或法律法规从而受到相关部门制裁的风险、遭受的经济损失风险,或保险企业因未能遵守行业规定的法律法规制度、行为准则以及相关的惯例标准,给企业带来不可预计的信誉损失等风险。
(三)合规管理在我国保险业的强监管背景下,保险企业根据行业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适用于企业自身的合规性政策,修改其内部规范标准,作为日常实施的标准。加强合规管理既有利于企业增强内控,也有利于企业建设一套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化解的保险企业管理机制。
本文作者:贺丹丹 单位:江苏银行扬州分行
财务人员不能够全面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及时掌握税收新政,使税收风险产生于无意识状态,是目前应税事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今年江苏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调整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2月1日起江苏省调整了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政策,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比率从1%调整到2%,但江苏银行扬州分行的个别支行未于1月份单独申报,而是在4月初统一按2%的税率进行一季度申报缴纳,导致税款多缴。按照税法,资产处置主要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申报缴纳。但该类行为在商业银行是非经常发生的特殊交易,因此所涉及到的纳税义务极有可能成为应税事务管理的盲点。
同一税种可能存在不同税率,也可能涉及扣除、减免等优惠政策,因此,纳税筹划应成为应税事务管理的正常工作[2]。基于合法的前提,税务筹划应有超前性和全局性,如个人所得税,应将福利费、工会经费等科目中可以推定(或主动安排)的实物和货币性福利(如交通和通讯补贴)、住房公积金的税前扣除比例等统筹安排,以保证税收筹划的有效性。业务操作不规范,也会引发税收风险。例如,在网上申报时,由于申报表释放出的税金税目和基金种类不全,此时如果申报单位直接按此申报,会造成漏缴;再如,在实行网上直报时,因系统原因,导致申报不成功,税务机关无法扣划税款而被加收滞纳金。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在应税事务管理的内部操作中,总分支行所处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点是各自独立承担着属地原则赋予的应纳税事务,不同点是因上下层级之间的管理关系,总行要为分支行提供应税事务所必须的系统、技术和数据支持,下级行必须为上级行提供准确的涉税资料。正是由于行内外应税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银行税务风险增加。
(一)税务合规管理的主体缺位
在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极其重要的节点。税务风险来自于各条线、各岗位的各项业务,每一个人都是应税事务管理的主体,都应该自觉履行应税事务管理职责。但在目前情况下,存在税收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排斥的现象,对个别税种存在逃避税收的潜意识;在业务的处理上,注意操作风险或信用风险等,不关注税收风险;在产品推广或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对税务合规性的跟踪和监督等等,税务合规管理的主体缺位容易引发税务风险,并严重影响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
摘要:当前,国际税收秩序已进入“后BEPS时代”,跨国经营能源公司将面临更透明的信息披露义务和更具挑战性的国际税收环境。本文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S公司为例,介绍了S公司基于全球视角构建税务风险管控体系、注重税务风险闭环管理、强化税务风险揭示及跟踪、增强和资源国的良性互动等管控方式和经验,希望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借鉴,防范税务风险,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石油企业;经营;税务风险
一、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税务风险及挑战
(一)税务环境日趋严苛,税务争议频发跨国油企所涉境外经营地大部分为政治局势动荡、经济落后地区。近年来,由于油价持续低迷,各资源国、尤其是以石油为支柱产业的国家税务环境日益恶化,日趋庞大的财政收入压力下,以往税法规定模糊的地带成为资源国增加税收的突破口,当地税务机关不断加强税务稽查和纳税调整力度,税务争议频发。即便在相对发达国家,因各国税收管辖权限和对经济行为性质认定的差异,日趋激进的税收环境以及各国税法的持续变革也使得资本弱化、转让定价等风险凸显。海外油企面临的争议数量及涉案金额均呈攀升态势。
(二)BEPS对企业既有控股及融资架构有效性的影响随着BEPS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及进一步发展,各资源国和中间控股公司所在国家已经在国内法修订、协定磋商等各个领域不断出台新法规,国际税收规则的变化和税收透明度增强对跨国公司现行的控股架构、融资架构及转让定价机制带来极大挑战,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避税港”如开曼、BVI等成为各国税务机构关注的敏感地带,各国对中间控股公司商业实质性要求及信息披露义务增强,以往设置控股架构逐步显露出冗余及预期税务效应无法实现的弊端。另外,跨国集团内的关联方贷款安排及利息扣除方式也受到各国税务机关关注和挑战,降低融资税务效益的风险加大。
(三)国际化经营中税务优化空间紧缩受BEPS行动计划影响,很多资源国加强了对税收协定优惠“不当授予”的监督力度,尤其针对导管公司或择协避税行为或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公司,出台了诸如对支付给境外的股息、利息等实施“最终受益人”及“穿透原则”,实施混合错配法案,实行强制披露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激进的税收筹划的规定,跨国油公司原有的税务优化安排存在被税务机构挑战的风险,新的税务优化空间有限,寻求税务效益的难度增加。
二、S公司对跨国经营税务风险的应对和管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税收征管法规健全、税务局征管水平提高、税务稽查和处罚力度加大,企业潜在纳税成本与风险逐年上升。为应对复杂的纳税环境、降低纳税成本、防范纳税风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合规税务管理已不能满足新要求,卓越税务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税务管理;纳税成本;国有企业
税收,对国家而言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对企业而言是经营过程中必须按国家税收法规支付的外部成本,管理、控制税负成本是企业管理重要环节。
一、企业税务管理内涵
企业纳税过程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各个环节,税务管理本质是针对每个涉税环节依据税法规定进行税务决策,并接受税务局检验的过程。税务决策的核心是选择合规、有利的税务结果,而税务结果质量客观反映了企业税务能力高低与优劣。卓越税务管理包含三个层面:依法纳税,合规管理;事前筹划,降本增效;税收争议,有话语权。实现卓越管理必须要有相匹配的税务能力。税务能力实际上就是在企业税务环境下税务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支持税务决策者决策的专业支持能力、足以保证决策正确执行的决策执行能力。企业税务管理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遵循依法管理、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经济原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管理技术,才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税务管理涵盖五个方面:一是纳税政策管理,依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未来发展目标及所在行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分析税收经济法律法规并运用于税务管理实践中;二是纳税成本管理,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取得最大收益为目的,正确运用法规对企业未来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事先安排,对企业已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与控制,对企业纳税策略与方案进行统一规划;三是纳税程序管理,以操作简单化和低成本化为目的,对企业纳税全过程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的过程,包括纳税登记、发票管理、纳税减免申请、纳税账册、税款缴纳等;四是纳税风险管理,对纳税计划、纳税结果和纳税过程进行全面测评与检查,发现纳税活动中可能或已发生的违规违法问题并及时纠正,保证税务管理总目标的实现;五是纳税争诉管理,对税企双方就纳税行为和结果认识上争诉事项的管理,包括对争诉事项的调查、制定解决方案、寻求政策支持、实施解决方案、分析评估解决结果等内容。争诉事项应及时解决,否则将导致企业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
二、内外部税收环境变化
税收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催化剂。它既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问题,也可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推动力量。充分利用税收杠杆,撬动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只有及时分析了解内外部税收环境变化,才能抓住机遇找到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抓手。
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税务风险目标可以间接验证企业是否有效实施了它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资源的集中与分配。根据自身性质,税务风险目标可以是战略层面的,或者是操作层面的。税务风险可能来自于企业经营或日常活动的变化。税收法规的修订也同样可能引发重大税务风险。企业应当制定全面系统的制度,用以识别这些税务风险。一旦发现税务风险,企业应当考虑这些风险的潜在税务影响,并预估引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个要素是指企业根据已经识别的税务风险的重要性,设计特定流程或步骤,以应对这些税务风险。这个要素还包括设计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实现税收风险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并确保所有相关的税务风险都能得以识别和考量。具体的控制活动包括批准、授权、对账、复核及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活动。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信息沟通制度和相关流程,及时向企业内部利益相关各方有效收集并税收风险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在整个企业内部准确传达,以确保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识别税务风险,履行内控职能,实现税务风险目标。由于每家企业情况不同,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沟通制度的形式及种类也会因企业而异。企业需要建立机制来监控税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转,测评税务风险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将监测结果传达给相关各方。企业应落实相关流程,确保监控活动的结果能够及时回馈至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之中。这样,企业才可以对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税务风险管理应被视为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相关税务风险控制和要求也应纳入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通过实施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将获得以下收益:
1.降低税务风险和相关财务成本。通过有效的流程和控制,纳税人能够发现税务风险,并在较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将减少在中国可能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
2.降低税务审计风险及合规成本。中国税务机关往往较为关注违规风险较高的纳税人,并对其进行重点审查。如果纳税人能够证明其税务风险监控系统运作良好,并有效进行税务合规管理,那么其被中国税务机关进行审计的可能性将会有所降低。
3.增加编制财务报告的确定性。通过提前与中国税务机关进行公开沟通,纳税人能够增加其纳税申报中采用的税务立场的确定性,从而更加准确地编制财务报告。
4.避免“突发”事件影响企业声誉。企业通过进行适当的税务管理,能够降低出现那些不受欢迎的“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例如税务稽查之后的巨额罚款。这些税务突发事件可能对公司及其他在中国的关联公司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5.加强公司治理。实施税务风险管理将会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程式,提高公司治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