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教学设计范文

数字教学设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数字教学设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数字教学设计

数字星球系统地理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一、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主要成果

1.新课程理念。

第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海陆变迁一节中,数字星球把真实世界的问题带入课堂,让教学贴近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将所学内容迁移到生活中去。第二,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数字星球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通过有效融合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新型教学环境。第三,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要求,借助数字星球系统提供的图像资源,组内分析讨论,形成结论。笔者认为数字星球在体现以上三种理念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在开展立体、抽象知识教学时,进行模拟演示,进而实现学生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能够提供给学生系统本身自带的资源包,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自动获取网络资源,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PPT课件与数字星球关联进行展示,并且在学生探索、自助使用的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产生学习的欲望。

2.建构了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2篇文章主要涉及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探究模式。利用数字星球动态、立体展示教学内容、自带资源包及联网补充资料的优势,通过设计一系列有目的、分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数字星球,实现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但是,在教学思路、提问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种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是徐宝芳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两案”指的是学习方案(简称学案)与教学方案(简称教案)。目前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完成了系列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案、学案、课件、story动画、球面动画。完成了基于数字星球系统地理微课程设计。第三种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支架原来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叫脚手架。其作用是在建筑房屋时起暂时支撑作用。该术语运用在教育领域,用来描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该学生给予的有效支持(支架),当学生的能力得到增长以后,就可以撤去该支架。如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一节,用数字星球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和地转偏向力,并引导学生画出来,为学生学习建立“支架”。地理教学设计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指导教师有效、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这就需要建立学生学习的抓手———学案,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配合教学方案实施,而目前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缺乏学案的设计。因此,笔者认为三种教学模式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它具有完整的教学思想、设计环节,有教案和学案两大“抓手”支撑教学,目前在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已经开发出相应的案例且提出了在教案、学案、课件等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以此为基础对开展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地理教学大有裨益。

3.多种媒体配合使用。

每种教学媒体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因此需要多种教学媒体的配合使用,数字星球也不例外。12篇文章中有10篇文章将数字星球系统和其他的教学媒体结合使用。第一,与PPT结合。由于我国班级学生的容量比较大,小小的数字星球照顾不到所有的学生,如何扩大数字星球系统的传播面需要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字星球系统与PPT等结合使用,发挥数字星球的优势,利用PPT来弥补其不足。第二,与实物媒体相结合。如,在讲述大陆漂移一节时用带文字的硬纸板制成非洲和南美洲轮廓,演示大陆凹凸吻合现象,再用系统平台引导学生寻找大陆漂移化石证据、冰川擦痕证据。第三,与录播系统相结合。利用数字星球系统呈现仿真模式的功能制作微课,对适合用数字星球系统演示的专题内容进行长约5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录制微视频,最终开发一系列“数字星球系统技术与地理专题内容整合”的地理微课程资源[11]。辅助教师课中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但是在各个媒体的配合使用中,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个媒体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运用其他媒体进行演示,否则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点击查看全文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阅读教学,将发挥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扩大阅读教学的外延,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将学习由课堂引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生命奠基,为学生未来发展铺路的理念。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小学阅读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成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应用网络校园,开创一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是社会和未来对学校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要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能力。目前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环境的教育魅力,把它适时地融入到小学阅读教学之中。那么如何设计一节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阅读教学课例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激趣。

(一)查知作者导入

作者的生平与写作背景,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前,教师查阅网络资源,将作者的生平、所处的时代、代表作品等信息利用数字化手段有效的组合,根据教学需要呈现给学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学生对故事本身已经十分熟悉,对安徒生这个名字也早就知道,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情况,边出示画像边简介安徒生,引领学生真正了解名家,并通过网站了解周作人先生对安徒生童话的评价“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以诗人之笔写,故美妙自然,堪称神品”,学生通过他人对安徒生作品的评价,产生想品其美妙自然的语言的学习动机。

点击查看全文

谈线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摘要:阐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原则,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格雷码课程设计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翻转课堂

引言

在数字电子技术中,格雷码运用也十分广泛。这是因为格雷码具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相邻的两个格雷码在跳变的时候,只有1位发生改变,可以有效地避免瞬间模糊状态。如十进制数7和8,分别采用8421BCD码和格雷码表示。在十进制数由7跳出8的瞬间,8421BCD码的4位二进制码都发生了跳变,格雷码只有1位发生了跳变。图1为8421BCD码和格雷码关于十进制数7、8跳变对比图。格雷码的特点是循环码,循环码具有反射性和循环性。

1格雷码的反射性

首先来看格雷码的反射性,给出1位格雷码G0的时候,G0的取值是0和1。图2为一位格雷码。给出2位格雷码G1G0的时候,可以把十进制数1和2之间看出一条虚线,首先把1位格雷码G0的两个值沿着虚线对折印在虚线的另外一侧。图3为两位格雷码反射产生图。然后,为了区分是原来1位格雷码的0和1,还是反射产生的0和1,在原来的0和1前面补0,后来的0和1前面补1,得到2位格雷码。图4为两位格雷码。给出3位格雷码G2G1G0的时候,可以把十进制数3和4之间看出一条虚线,把2位格雷码G1G0的四个值沿着虚线对折印在虚线的另外一侧。图5为三位格雷码反射产生图。为了区分是原来2位格雷码,还是反射得到的格雷码,在原来的值前面补0,发射得到的值前面补1,得到3位格雷码。图6为三位格雷码。同样的道理,可以给出4位格雷码。由格雷码的反射性可以得到多位格雷码和十进制数的对应关系。图7为四位格雷码。

2格雷码的循环性

点击查看全文

创意编程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艺术类专业开设《创意编程》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对《创意编程》课程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讨论了编程语言的选择,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实验、课程考核五个方面讨论了教学设计,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创意;编程;教学;设计

计算机、互联网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派生出了很多新的艺术类型和方向,如:数字游戏、数字出版物、数字视频、网页设计等,在此背景之下,教育部将“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纳入到了最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之中,这为培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才提供了根本保证。当前,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软件、视频处理软件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各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计算机的技能上,仅仅还停留在设计应用软件上是不够的。为此,我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了《创意编程》课程,作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一、课程与学生的特点分析

计算机编程语言是以逻辑和数学为基础的,其中的条件比较、循环等知识内容直接包含了逻辑运算,在变量的定义、变量的类、函数、对象等的学习中均需要较好的抽象思维,在编程中永远离不开运算,尤其是数学函数的学习,更是直接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总之,要学好编程,需具有严谨的态度、清晰的逻辑和良好的数学基础。由于这些特点,编程语言课程一般在理工科类专业开设。“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学学科下的专业,在招生上按照艺术类学生的要求选拔,也就是综合高考成绩和艺术考试专业成绩综合录取,除极少数名校外,艺术生要求的高考成绩都在二本线以下很多,大多在300多分(750总分)的范围,因此,衡量其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数理化成绩普遍较差。另外,在经过考前的绘画专业训练之后,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强化,而理性思维受到压抑。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程的要求和艺术类学生具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语言的选择和教学设计上,不能照搬理工科专业的一些办法,必须充分考虑“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

二、创意编程的语言选择

常见的编程语言中,C语言、Java语言是用得较多的,但这两种语言的优势主要在科学计算和数据与事物的处理方面,在艺术相关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交互等方面没有优势,不适合作为创意编程课程的教学语言。目前,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的语言有三种:一是动画软件Flash的脚本语言ActionScriopt,这种语言可以编写出很好的交互效果,曾经风靡互联网,可以制作网络游戏、交互网络广告、全Flash交互网站等,但由于需要插件这个致命弱点,在H5出现之后,Flash就退出了互联网的舞台;二是制作网页特效的JavaScript语言,该语言也是一种脚本语言,需要嵌入到HTML中,由浏览器解释执行,这就极大的限制了该语言的应用领域;三是在艺术领域比较流行的Processing语言,该语言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旗下的美学与计算小组成员CaseyReas与BenFry创建,是专门为艺术家创建的编程语言,其语法相对简单,代码简洁,在图形创作、动画制作、交互实现、声音处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更难得的是该语言一直是开源的,在互联网上有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是国外艺术院校选择最多的编程教学语言。基于这些原因,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意编程》课程选择Processing作为编程的教学语言。

点击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设计探究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平台让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实现成为可能。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平台将教学诸多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利用此平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体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效率

一、ASP.NET2.0Web程序开发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定位

ASP.NET2.0Web程序开发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的核心必修课。在微软的.NET战略中,ASP.NET2.0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使开发Web应用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使是初学者,只要用简单的语句就可以开发出一个相对完整、可用的系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常用控件的基本用法,session、application等对象的常用技巧,ASP.NET数据绑定的方法,ADO.NET连接数据库的原理等,最后通过校园新闻系统地综合设计和实现,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软件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学生以后的再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

ASP.NET2.0Web程序开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根据数字化网络平台的特点,构建出在数字化平台下的个性化教学活动。

1.教学实施环境要求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