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农业经济范文

数字农业经济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数字农业经济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数字农业经济

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路径浅析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经济正在兴起,引起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农稳社稷,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主线。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这种新的生产要素与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土地生产要素相结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数字技术激发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数字经济将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经济;乡村振兴;融合

数字经济的快速兴起,刺激了农业向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经济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数字经济的支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融合,将大大促进农业增长和农业现代化。

一、数字经济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布局数字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系列关于数字乡村发展的纲要及实施方案的文件:2016年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等。这些文件都强调了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一)数字经济加速农产品生产销售

据商务部统计,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了3975亿元,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到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网商达到1300万家。根据《CNNIC: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2%。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电商加速赋能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一系列适应电商市场的农产品持续热销,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网购已成为农民生活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商品通过电商进入了农村,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客观上,有利于国家倡导的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等政策措施的实施。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库存积压量大。基于迅速引流聚客的需求,全国各地带货直播、购物节应运而生,主打品牌促销。“电商+直播”的渗透率迅速提升,许多基层乡镇干部带头当主播,直播带货,充当当地农产品代言人,带动了电子商务行业进一步发展。当地一些水果企业也通过对接大型电商平台,销量大增,线上销售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线下滞销的困境。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2019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显示,大连、郑州两个期货市场农产品分别有期权交易品种豆粕、白糖,均采取网上撮合交易的方式。2018年交易1711.46万手,交易额127.27亿元。直播带货+产品定制的营销模式,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助农惠民,助力乡村振兴。如今,乡村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业态,电商加速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拓展了农民增收和消费空间,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数字经济在农村的应用推广,将出现更多的数字乡村、智能乡村,农民数字化素养随之提升。农产品流通关系着农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由于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具有价值低,易损耗,时效性强的特点,农产品能否顺利完成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很大程度取决于物流技术和物流效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条连通农产品物流企业与贸易商家和消费者间的物流通道,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化管理,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消耗。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

点击查看全文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经济发展,多年聚焦“三农”问题,确保农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但受到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探寻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以更好助力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文章根据西南农村地区发展困境,提出新模式的优势,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

1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1农业人才不足和传统模式制约

人才流失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户家庭大多存在城市生活优于农村的思想,家长经常教育子女通过升学毕业后不要再返回农村发展。其次是劳务派遣造成的人才流失。适龄青年不选择高职教育或者继续学习,尤其是在西南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年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数量少且劳动力质量不高,阻碍农业发展。再次是岗位不匹配造成的人才流失。农村没有打造出相应的适合农业类专业人才返乡的岗位,愿意回来的人才无处安置,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使得农村发展呈现出人才底子薄、类型单一的现状,要想实现农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并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反而抑制传统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农村种植模式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单一,个体投资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农民投资与生产比例不协调,经济收入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在传统农业产业中多以世代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生产设备质量较差,主要通过牲畜以及水力等方式辅助农业生产,传统农村以世代使用的各生产要素为经济基础,土地报酬呈递减规律,技术不变、相同面积土地追加传统要素带来的报酬增量迟早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呈现较低态势,所生产的农作物也大多只符合农民自己的生产与生活需求,农业生产剩余量极小。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农户意识水平较低,不科学地应用肥料、杀虫剂、薄膜等,造成了土壤板结、白色污染,土壤中农药残留问题严重。据调查,我国土壤中天然有机质平均小于1%,而最理想的比例是5%[1]。有机质的自然堆积约需100多年,绿色植物对氮肥的吸收率有限,如果在土地中过度使用氮、磷、钾,通过挥发到大气、雨水中等方式渗透到地下,造成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1.2土地利用不充分,基础设施不健全

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农村年轻群体人力转移,高龄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年龄偏高、体力等自身条件明显不足,难以继续耕地,劳动力和政策之间的链接不通,造成土地流转不足,大量土地闲置,撂荒现象严重,有地无民现象较为突出。土地流转后农村保障机制不健全,失信失约现象导致信用危机,农民不敢轻易流转土地,耕地闲置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危害到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盘活农村闲置耕地对农村现代化发展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增加和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从户到田的公共道路不畅,水利设施不全,农车、大型机械无法直接进入田区,农作物灌溉困难,对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品运出等生产活动造成极大不便,限制了农业生产,导致农地效率较低。农村快递物流点建设不全面,许多地区依旧难以实现快递自由,对于农产品寄送形成掣肘,效率不高、配送速度慢等,严重制约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下的农村发展研究

数字经济下的农村发展篇1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我国数字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通过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扩大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简单介绍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出数字经济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为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提出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观念,提升整体数字素养;注重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建设安全两手抓,保障农村数字化网络安全等措施。

关键词: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困境;路径

乡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固本之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中之重。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也赋予了农业农村发展强大的动力。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重塑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乡村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建成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

1内涵

1.1数字经济

所谓数字经济,就是通过大数据应用,识别各种有用的知识信息,并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数字经济以各种数据资源为主要要素,包括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各种新兴技术,重塑了各种要素资源的利用方式,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1]。数字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3个方面。1)高速性。数字经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人们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信息传递和经济往来更加便捷,大大加快了信息处理的节奏。2)高度融合性。数字经济下,以往传统三大产业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相互融合的速度加快。3)直接性。数字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组织结构也趋于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组织存在的必要性,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

点击查看全文

数字经济下农村发展研究3篇

数字经济下农村发展篇1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数字网络、人工智能、5G技术等应运而生,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让社会从工业经济的“生产大爆炸”向数字经济的“交易大爆炸”加速度推进升级,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组织、新产业层出不穷,并出现全球数据融合交汇,成为了当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保证之一。互联网平台依托于数据支持成为人类向数字经济时代迈进的新动能。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和乏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于全面提高生产率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方面意义重大,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也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得到世界认可和推广,是引导全球经济方向的新指标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杠杆。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较2017年提升了0.72个百分点,农业数字化作业水平逐年提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在数字经济的支撑背景下,农业经济必然实现新形式、新理念、新组织的跨越式增长。要主动将目光聚焦到农村经济数字化发展上,对传统农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数字化高技术、高质量提升,这是建设现代化农村、帮助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期望的必经之路。

1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

数字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新型生产方式将经济的发展理念、生产模式、效率提升方式等环节以大数据和区域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更便利地获取经济发展初期、生长期、成熟期及衰败期等不同阶段的状态,改变了传统的农村经济和生活方式。同时,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还影响了整个行业,甚至不同行业也由此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2]。农业经济在“赋能效应”辐射下,通过去中心化、数字信息整合与分享,生产商和农户在信息获取、效率提升、通力合作等方面实现大步提升,其获取便捷、传播迅速、成本低廉的特点也成为吸引农业发展融合的重要因素。

1.1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数字经济在影响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方面主要体现在决策环节、生产环节、交易环节3个方面。一是数字经济满足了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运输、销售、库存等方面的数字监测汇集,并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进行实时动态结果分析和最优化决策选择,为决策者、生产者、销售者等各个环节参与者提供智力支持,进而解决各区域链中出现的问题[3]。二是新型遥感技术、地面传感技术在农村农业中的应用,进一步实现了农作物观察、气象观测等模型建立的精确化,达到资源合理化利用、生产危险有效预测,以及农业产品从育种、播种、收割、加工的全线自动化生产。三是在交易环节中,大数据的应用多体现在收集交易市场信息、展示交易数据、建立交易平台等。互联网为甲乙各方提供了直观而全面的农产品数据,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实现了面对面沟通,节省了沟通成本,如疫情下线上销售、直播助农带来的经济红利都是大数据催生的新型交易模式的重要体现[4]。四是大数据不仅解决行业内个体户的决策、生产及交易困难,还为“小农户”与“大市场”成功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我国小规模经营体制与大市场销售现实一直存在着有效衔接问题,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性使农业经济不时出现盲目生产的问题,数字经济可使农业发展链参与者积极获取市场需求和供给信息,并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形势变化作出风险预判,未来农户将能够在虚拟的数字合作社上进行数据获取、线上交易、金融服务等,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衔接问题[5]。

1.2数字经济带动农业经济效率变革,驱动农业由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点击查看全文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行业迅速发展,尤其对于农业经济整合至关重要,通过互联网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绿色农业发展。基于此,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农业经济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路径,包括转变“互联网+农业”管理的理念,优化“互联网+农业”路径等,以期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进程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农业结构

引言

“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农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抓住机遇,紧跟时展的步伐。因此山东省济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模式,不断探索互联网的介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提升农业营销效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1优化农业结构

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变,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在“互联网+”下,农业结构逐渐呈现开放性形式,对于稳定农作物市场运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农产品交易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提供产品流通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数据共享,农户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产品供需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交易,在政府各项政策方针的支持下,积极转变现代农业结构方式、种植模式和经营战略,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调整,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加农户收益。互联网技术将当前碎片化的农业市场信息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充分体现了农业结构综合性特点,改变了农业经营的运作方式,促进农作物交易市场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提升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优化效果,稳步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技术特点,不断推动传统的农业经济运作方式向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化方式转变,加强农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以开放的农产品活动形式,提升农作物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