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艺术课范文

数字艺术课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数字艺术课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数字艺术课

数字媒体艺术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

摘要:为迎合时代特征,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倡导下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分析和开展研究。审视了时代特征的教学设计环境,保证其大中小学人才培育模式一体化,防止阶段教育的脱节;注重防止“逃离学习发生,培养学习兴趣;适应工作研究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并结合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现存问题提出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开展研究建议,使项目式学习成为帮手;改善学习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专业教师素养培养和聘用。

关键词:工匠精神;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教育课程;兴趣培养;大中小学一体化

以历史角度来看,早在明代就有匠人入仕的做法,《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四月庚申,改将作司为营缮所,秩正七品。设所正、所副、所丞各二员,以木匠、瓦匠、石匠、漆匠、土工匠、搭材匠之精者为之”;2016年3月5日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1]。从古至今,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提倡一直在进行,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扬在教学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大中小学一体化培育,培养创新科技人才,发扬知行合一的培育模式,以工匠精神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的设计势在必行。本文从弘扬工匠精神的视角,探究如何将数字媒体艺术这门综合性学科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开展为主要突破口。

一、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1.至尚性

孔子提倡“文质兼备”、韩非子认为“先质后文”、老子提出“无为而治”,这些都被工匠们作为其手艺的最理想状态,当对所处职位的最理想状态定义以后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达到自身与劳动对象相融合的状态。劳动者以最大主观能动性从事到劳动活动中,使用自身的技巧,运用审美,将精神与感情完全投入其中,脱离强制和机械劳动所带来的痛苦感。好的产品来自于快乐的劳动,工艺品吸引人也在于它承诺“工作本身是快乐的目标”。劳动者不以功利性为主要目的,而全身心投入其职业所属责任感,这样无论是小器还是大器,都会成为工匠精神下所属的国之重器。在工匠精神下教师更应该重视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其社会使命中。

2.共创性

点击查看全文

美术学下的新媒体艺术教学思考探索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以其新技术、新媒介的特性推动这些行业和领域突破自身局限,从而打开新的局面。与此同时,时展和市场需求使得新媒体艺术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由于新媒体艺术自身跨专业、跨领域的特点,在教学上需要梳理和细分,其专业设置主要在传播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之下,文章思考和研究的方向是在美术学框架下新媒体艺术的教学。新媒体被广泛应用于美术学教学中,新媒体艺术成为美术学在网络时代拓展自身的方向和途径。同时美术学也在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通过对新时代美术学的梳理,以及对国内外高校新媒体艺术的调研和分析,尝试探讨新媒体艺术面向未来的教学思路、课程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突破

美术学和新媒体艺术的融合与机遇

1.网络时代美术学的数字化延伸

美术学是艺术学下设的二级学科,美术学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统美术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美术史和美术教学。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新世纪,数字技术成为美术学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尤其在美术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数字技术、互联网+、慕课等新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在2000年后已经普遍被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并拓展了美术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与更新了美术学的研究方法。新媒体与美术学的结合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应用新媒体的技术进行美术学的研究和实践,例如应用互联网进行更加快速有效的知识检索和调研及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其二是在美术学的范畴内探索新媒介的边界,应用计算机、网络、交互等手段和方式进行新的艺术表达和研究。以上这两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2.新媒体艺术与教育

新媒体艺术是综合了多种学科的合成艺术,与当代最前沿的科学相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方向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且能利用计算机等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上世纪中期艺术的先驱者开始尝试将计算机这一新媒体作为媒介和工具进行艺术创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这一媒介提供给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创作空间,数码影像的发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革命推动时代迅速进入到互联网+和大数据纪元,新媒体艺术在其中找到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应用VR、AR影像技术、交互技术、互联网技术、人机互联和AI等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具来表现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新时代与新生代的特征。作为录像艺术之父的艺术家白南准开启了以计算机、录像为载体的新媒体艺术时代,欧美的艺术家随之不断地开发和应用新兴媒体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与途径,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新媒体艺术种类。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有艺术家尝试使用新媒体进行艺术创作,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并成熟,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尤其在2000年后越来越多的大型艺术展会将新媒体艺术作品作为重点进行展示和推荐,使得新媒体艺术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不断升级,常常成为展览的亮点所在。教育的跟进势在必行,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在2001年分别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数码艺术工作室作为试验场,这两所学校在教学上进行了较为大胆的突破和尝试,其办学经验被此后的许多院校借鉴、完善和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论文(5篇)

第一篇: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发展及多元化发展

摘要:阐述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揭示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

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涉及两种:一是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基础,注重纹理和图案及技巧的美术教育;二是广泛普及的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等三大构成,这种体系着重于对美感的培养和学生发现、分析、创造美的能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虽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起步晚,整体教育体系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980年前后,我国引进了西方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但因种种因素影响,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的艺术教学水平与课程设计与西方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艺术课程设计,创立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势必成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与其他行业也有了越来越紧密的关系,比如服装设计、影视艺术、舞台演出、美容美发等行业。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多元化。这使得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总体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行业对艺术的需要,艺术相关专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艺术相关专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下,高需求也就意味着大的市场,各个高校艺术相关专业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及市场有关行业对从业者的相关知识的需求。但是,在大规模盲目扩招的同时,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等等。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但艺术专业大规模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还有待改善。另一方面,我国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跟风盲从现象较严重,思考问题不是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和能力,而是盲目照搬。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艺术课程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课程设置完全一样,没有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所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应加强忧患意识,时刻关注国际艺术教育体系的最新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构建属于我国的、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多元化体系。

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多元化发展的策略

(一)高校艺术教育体系课程教学结构的多元化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内容摘要】文章对构建高职高专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高职高专必须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只有将公共艺术教育构建成为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翻转课堂;创造型人才;互联网+教学

21世纪是网络时代,更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下,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需要创造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正处在教育制度变革中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结合国家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进行改革,要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国内外公共艺术教育状况

艺术是有共性的,各种艺术类型之间是相通的,如果只选修单一种类的艺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格塑造、创造性思维的锻炼以及毕业后人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应从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设置方面着手。虽然教育部早就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但从实际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与教材、教学模式远离公共艺术教育的轨道,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目光短浅,严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二是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三是高职院校开展的艺术课程单一,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合理,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时效性;四是一些综合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公共艺术教学工作不仅存在着空白,甚至还取消了公共艺术课,出现了以活动、讲座代替等状况。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十分重视艺术学科的设置,据了解,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重新修订了艺术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2014年,美国出台了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艺术核心标准》,明确将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围绕《艺术核心标准》,美国的大学开出很多选修课供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选择,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理论鉴赏课和实践技能课,比如艺术史、美术史、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手工制作、乐器课、舞蹈课、合唱等;而艺术院系也规定学生选修若干人文学科和自然社会科学等课程,多学科融合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方位的塑造、性情得到陶冶,艺术熏陶使他们视野开阔、审美提升。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构建合理、系统的高职高专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一)更新教学观念,引进先进教学模式

点击查看全文

新课标实施后艺术课师资培养探析

2022年春天,教育部公开了新版课标,改变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道路。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以来,九年义务制教育课标在时代的发展中有过几次补充和更新。而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无疑是中国教育历史上一次跨越式,尤其是对艺术课程的重视与加强,将发挥美育教育中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等以人为本的教育特性。艺术课新课标要求九年课时总比例为9%~11%,大大提高了之前校内艺术课程的含量。原来那些唱唱歌、画图画的课被划归为“艺术课”体系,并加入了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而且规定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现在的音乐课不再是会唱歌,认识几个音符而已,而是将课程分为四大板块: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其中共涵盖了14项具体能力与方向的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自主创作及音乐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等。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对此做出了说明:艺术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全方位的评价。最终等待莘莘学子们的艺术素养中考,更像是一场开卷考,而且重点不是考,而是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语言、沟通、想象力、独立性等等。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得到了一片叫好。特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思维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内卷”现象一浪高过一浪,造成了很多让人不解的现象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同时在新课标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也逐一显现出了关联性很强的问题:新课标实施后,艺术课师资培养又有哪些相对的改革呢?

一、新课标倒逼师范课程改革

《礼记》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尽管“美育教育”一词来源于西方,但中国古代早已深知“艺”对一个人一生的作用。所以转换在现代教育中,中小学艺术教师肩负的责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大。2019年“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论坛”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曾经提出了《音乐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观点具有前瞻性。他早就指出了国内艺术教育中存在着师资培养的问题。记者从与各地师范院校教师的闲谈中,能深深感受到在全国师范类高校和综合学院艺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培养与社会脱节,衔接不上的问题。老师对自己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设计缺乏一致性、连贯性。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有过专业化学习背景,造成一些教育专业过于专业化、单一化,缺乏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造成了艺术教育人才供给的缺口,特别是优质教师的缺少是中国教育的普遍现象。面对每年庞大的“艺术学”专业不断扩招和大量师范生毕业即“失业”的强烈对比,让很多学者和专家感到痛心疾首。著名教育学家李妲娜老师,是我国已故著名音乐学泰斗——李凌先生的女儿,她的教育思想深受父亲影响,而且她本人是中国最早一批研究幼儿教学法,并积极推动奥尔夫教学法中国化事业的教育实践者。“尽早开设学前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6岁以前是人类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学前教育〔还应包括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人才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现有的师专学前教育是为了应急,幼儿师范生大都是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还不具备这种学术资历和经验,但是幼儿会迅速长大,幼儿师资的问题耽误的是数千万孩子的人生起步问题,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课程的改革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希望能课程先行,倒逼师资培养。”“建议研究生阶段,开设综合类、跨学科的教育学、艺术学课程。二十世纪,人类的认识和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自然、经济无不是相关联的,未来将会是朝着综合的、跨学科的,从理论到实践均衡发展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尽快从本科到研究生由浅入深地开展起来。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尽快开始真正的‘综合艺术课’。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跨学科的课程。它不是一个课,而是一个‘学科群’,由导师组共同组织教学。我们可参考国际上许多高校经险,增大选修科目,探索综合模式……”

二、音乐专业扩招却依然存在人才缺口

2021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学科交叉与新文科视野:中国美育2.0普及审美观念与测量方法》高峰论坛。这次高峰论坛为2022年新课标的实施埋下了一枚种子。北京市通州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一级教师、德育副主任王韵老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演奏专业。全国顶尖的艺术专业高材生,成为中学的艺术课老师,看似是一条十分“对口”的职业选择,但在专业圈的内行人眼中,她的确有点“大材小用。”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全国顶级的音乐学府,培养的是高、精、尖的音乐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常年读专业的毕业生常常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选择转行,或者是创业。她坦言,如果能早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是中学艺术教师,她的求学路径可能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勤学苦练的“童子功”并没有让她完全发挥在工作上,反而是“边学边干”。像王韵这样踏踏实实从基层音乐教师干起来的年轻人并不多见,大多数毕业生并不情愿在学校里当“孩子王”。周海宏教授说:音乐将成为与语文、数学一样的国民必修课。但优质音乐教育人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是稀缺的;音乐教育应当走出人才培育目标误区,进行对标社会需要、对标职业生存的教育改革;学校需对学生进行分类培育,学生也应当进行自我定位。对于优质音乐教育人才未来的方向,周海宏教授还认为“与其拔高,不如拓宽”,音乐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一件关乎未来音乐大环境和社会审美素养的大事,需要全体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三、艺术教育教学重在“实践”

大家是否还记得2021年全国两会上,一位女政协委员的发言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她的提案是:让孩子多睡1小时。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中国父母的无奈与心声。习总书记也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给与了明确的指示,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进行政策管理,对于校外培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新课标加强了校内艺术教育的容量,积极地对校园“美育教育”进行补位,让教育回归到校园。可见,在新课标实施中,校园将会转化“教”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而“服务”重点就落在了艺术课教师的身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杰副教授解释说:“1.0教育,重在兴趣和技能,2.0改变了从知识学习向全面育人的方向发展,原来只是用掌握多少技能衡量学习成果,2.0时代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一个人的艺术素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妲娜说:“教育的改革不可能一步登天,总要一步步使它更接近我们的理想。怎么做?还是毛主席说的‘借鉴’。著名中国音乐教育家、理论家廖乃雄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把奥尔夫教育引进中国至今已有40多年。我们在这40多年里,艰苦地去学习实践,走了许多弯路,碰的头破血流,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艺术教育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父亲李凌多次说:对音乐教育者讲,艺术水平越高越好,象柯达依、奥尔夫都是这方面世界级专家。……但艺术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实践即“教学”,唱的再好,拉的再好不会教,就不是个好老师,这是个最基本的常识。这里还有很多要学的要做的事情。”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