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使用惩罚教育的合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教育存在区别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惩罚教育又是怎样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呢?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使用惩罚教育方法是存在其合理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由来已久,在教育中也起到了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惩罚教育法的运用经过历史的验证,是可行且有效的。在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政权存亡的工作。因此,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成为胜负的关键。惩罚教育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以行作为开端的需要。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过:“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才能使犯错者不在去犯错或者说不再去犯同样的错误呢?那就是对受教育者不良行为实施惩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既然行是知、情、意、信的外显,那么改变外显的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的知、情、意、信也必然要随之改变,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能把行作为开端的原因之一,惩罚教育法则正好符合以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端的需要。惩罚是一种具有威慑性的手段,在教育中则转化为对学生不端行为的威慑作用,有对行为人本身也有对行为人周边人群的威慑。惩罚主要针对外显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从而引起思想意识的改变。惩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需要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只有具有艺术性的惩罚才能使学生从自己的行为中认识到本质错误,从而改变内在认知,由好的认知再上升到良好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最终产生良好的行为。
(二)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需要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名词,不同的研究学者对社会化有着多种解释。布卢姆认为:“个人为了以一个多少有效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个集团和社会而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倾向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叫社会化。”《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根据这两种解释,总结地说:“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这些都是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所必须的良好品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使用惩罚教育的路径
摘要:进入21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受到学界及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热切关注,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是教育发展新趋势。关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逐渐变成一个热点话题。
关键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一、选题研究意义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两者一直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各有优劣。因此单纯的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效力。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历史已久,但是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于这个选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尚未形成专著,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大多数学者遵循着先探析“各自优劣”,再分析“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随即指出“两者结合的不足或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及对策”。与此同时,又会延伸或触及到其他论题,比如在研究家两者结合的必要性时,会形成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研究以及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开发研究等。关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界定。关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涵义的科学界定决定及整个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其涵义没有明确的定义,缺乏理论渊源,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不一,部分学者称其为“家庭德育”或“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或“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有的称其“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等,甚至同一篇论文中几个不同的名称交叉出现。刘研熙,罗雄提到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较为全面的定义1。其次,是2007年闫峰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写到的“大学生家庭教育”最后,还有张倩014年写道的:“大学生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以上基本是已有文献中对其涵义的界定,也为后面很多学者借鉴。2关于两者优缺点的研究成果较多,有如张玉倩,孙其昂《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及何以可为》(2016年第543期)、刘研熙,罗雄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初探》(2005年2月第19卷第2期),综合归纳他们的论述观点,可以得出家庭教育具有先入性、情感性、渗透性、针对性和个性化教育等优势,但是家庭教育存在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家庭作风、行为习惯制约家庭教育等,所以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可能会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而学校教育等优点是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但是统一的教育模式可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关于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成果同样已有很多。一方面是认为家庭教育中蕴含着很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李艳萍阐述的“在古代中国,由于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和官学私学并重的教育体制,家庭教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3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如宋婧从大学生家庭教育边缘化,探讨了家校结合的必要性4。关于两者结合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较为突出的理论成果如下:陶德庆,汪雪梅指出家校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诸如“教育责任推卸现象”、“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越位”等,家校各兴一套等;5蒋芳云在也提出了类似的不足与问题。学者在分析两者结合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也在努力探讨解决措施,被提到比较多的措施有如建立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等,较为系统的论述如学者宋婧总结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保证”等。6关于不同阶段,两者结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的家校结合研究,比如伊扬研究家庭德育对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影响问题7;温晓荣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但是关注大学生或高校群体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还比较少,较为突出的有蒋昕芸、刘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长责任伦理调查与思考》(2013年)、宋婧《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合作问题研究》等。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紧密度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的,也就是说目前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关注还有待加强。另外,还有从其视角探讨两者结合的研究成果,理论成果也还有待继续充实,比如关于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研究,主要是随着家庭结构类型增多而出现的,这类研究的重点是结合特殊的家庭群体进行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然后尝试提出解决措施。关于某个人物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关于将中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国家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等。
三、研究期望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思政”的关注,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不断进行探索和努力,以创新和新颖的方式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给人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大数据时代》所述:“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主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如今,我们就处在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机遇的时代。
1.加强教学针对性
在大数据还没有到来的时代,对于学生信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成本较高,以至于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往往仅限于学科成绩。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使得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取学生信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以找到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关注焦点,以便教师可以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相应对策。学生信息数据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学校工作效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适应新环境,要针对高职教育、学生特点,建设移动、泛在、人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活动、工作队伍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网络育人目标。
关键词:网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当前网络环境呈现的新变化
移动互联网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改变人们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方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
(一)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广泛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方兴未艾。4G网络带来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大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网络资费的不断下降,移动互联网平台、软件、应用等构建的网络服务深入生活各个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媒介,而成为了一个链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接口,成为了一个集交往、娱乐、工作、学习等一体的平台和终端。2019年是中国5G网络元年,5G商用牌照发放。5G网络相对4G,网速更快、更稳定,可以想见带来的变革也将更大,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也将更大。
(二)网络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信息获取方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出现,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预警功能及时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帮助学生吸收知识,促进学生思想发展。因此,研究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预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
一、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失。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实施,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许多高校都没有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无法凸显互联网预警的强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高校思政教育者网络技术水平不够。高校思政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者,但是许多思政工作者都不了解网络技术,无法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个方面是高校思政教育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足。高校思政教育者大多是第一次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了解互联网预警的工作机制,不能发挥出互联网的强大教育作用。第三个方面是高校思政教育者意识陈旧。高校思政教育者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不了解互联网预警的实际作用,只知道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传递知识。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缺失。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秩序的教育过程,需要保障机制来维持其秩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都缺失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互联网预警评估机制缺失。评估机制是检测思政教育者教学效果的系统,它的缺失不仅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凸显价值,也让思政教育者产生了消极的工作态度。第二个方面是互联网预警调控机制缺失。调控机制是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出作用的系统,它的缺失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从而引发教学质量下降问题。第三个方面是互联网预警鼓励机制缺失。鼓励机制是提升思政工作者工作热情的系统,它的缺失会降低思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3.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问题。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当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生的思想问题。高校学生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有所提升,但是互联网中的信息较为繁杂,这就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冲击,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二个方面是学生的行为问题。高校学生的行为主要受思想影响,而高校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网络有害信息侵害,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行为错误现象,不仅影响自己发展,而且影响他人发展。
二、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挥出互联网预警的强大作用,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增加技术培训。高校要开展丰富的技术培训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培训、大数据技术培训、新媒体技术培训等提升思政教育者的技术水平,让思政教育者能够独立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个方面是增加经验交流。高校要召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让思政教育者互相交流经验,丰富思政教育者的教学经验,减轻思政教育者的教学压力,同时根据当前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三个方面是转变教学观念。思政教育者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主动应用互联网预警来了解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教育学生,让学生通过新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2.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秩序性,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建立互联网预警评估机制。高校要通过评估机制来端正思政教育者的工作态度,约束思政教育者的行为,让思政教育者自愿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帮助思政教育者改正教学错误,提升思政教育者的教学水平。第二个方面是建立互联网预警调控机制。高校要通过调控机制来完善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随时随地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第三个方面是建立互联网预警鼓励机制。高校要通过鼓励机制来提升思政工作者工作积极性,让思政工作者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履行教育学生的义务。3.构建学生思想和行为管理体系。高校要构建学生思想和行为管理体系,通过互联网预警来预防突发事件,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学校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时为思政教育者提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支持,通过思政教育者的知识传授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要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依靠学生自律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学生行为引导。高校要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为思政教育者提供意见和建议,让思政教育者发挥出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模仿思政教育者行为,同时让思政教育者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基于互联网预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一次转型,需要思政教育者发挥出教育和引导作用,需要思政教育者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高校要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构建学生思想和行为管理体系,让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通过互联网预警来预防学生思想问题,保证学生思想的纯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