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

特色校园文化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特色校园文化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特色校园文化

民航特色校园文化探析

1突出特色,采取措施,领“民航高校文化”建设之风尚

1.1着力构建“第一分院永争第一”的核心理念,树立师生排头兵角色

为体现“科学发展”和“以人文本”的深刻内涵,我院一是制定了“安全、质量、能力、和谐”发展方针,把飞行安全作为第一生命线,努力确保飞行教学训练安全;二是把培养高素质的飞行员作为首要任务;三是凝聚了一股“第一分院永争第一”的精气神,坚持弘扬“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奋斗理念,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提倡“亮剑精神”,形成一股打不垮、斗不败、锲而不舍的斗志,树立“尖兵、尖刀、尖韧”的排头兵气质。

1.2秉承民航“黄埔军校”的历史传统,促进师生创先争优

始建于1928年的新津机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太地区第一大机场,由于在抗日战争中成为中美人民联合抗日的重要空军基地而闻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诞生了培养中国民航飞行员的“黄埔军校”。我院建校50多年来,除了为我国航空事业培养了5000多名飞行人才外,还为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培养了80多名飞行人员。目前,我院积极打造飞行培训的硬环境和软实力,一是有一个独立的训练机场和配套的教学保障设施以及完备的保障系统;二是有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飞行教师队伍,创始和弘扬了享誉民航内外的“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的“九字经”教风;三是在提升硬件、优化师资的过程中,率先开设了私人飞行驾驶员培训,成为国内声誉最高的私人飞行驾驶员培训基地。为充分诠释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对我院“记住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题词,我院教职员工不断创新、不断挖掘新津机场的历史荣誉和文化积淀,激励教职员工对机场历史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1.3确保飞行“安全可靠”的第一生命线,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我院立足飞行实际,将飞行安全作为永恒的追求,在教学训练中,将安全提倡为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效益。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加强一发挥”的基本思路,总结了“五抓五防”的工作举措,确立了“三反四谈”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一是制作了航空安全宣传帖,在分院教学楼、多功能厅等场所悬挂宣传标语,时时处处提醒师生员工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视觉效果上达到安全建设的目的。同时开展安全征文比赛,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和重视,营造更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二是在我院网站及训练一线等重要位置悬挂、张贴“航空安全自愿报告”表,以杜绝安全隐患。三是编写印发了《安全信息通报汇编》,希望“以史为鉴”,通过揭伤疤的方式,将飞行中存在的诟病予以披露,时刻以真实鲜活的案例警醒教育学员。四是开展了“安全明星”标兵的评比,通过树立先进的方式,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学、超、比、拼的良好氛围,把安全理念、安全效果和安全教育融为一体。五是实施风险管理,依照SMS建设要素的要求,充分利用SMS体系核心风险控制对安全进行管理,以此促进分院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持续安全目标。

点击查看全文

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国家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因此我们要适应世界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校园富有活力、学习效果高效、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校园建设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经济全球化使得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行为等,因此高校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文化宣传、人才培养、思想传播的作用,通过社会主义价值观来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一、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在长时期的教学、科研、管理中形成的文化沉淀,是全体师生共同的思想结晶。从广义上来理解,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指我们所能看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它包括很多层面,着重表现的是内在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所以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大学校园的生活和学习中,展现出稳定并且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心态。校园文化,它包括很多方面,如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这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方面。物质文化建设,主要通过教学设备、教学场所、校园建筑、生活设施等表现出来,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规章制度、条例守则、礼仪规范等,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这是独立存在的,不受物质意识的限制,并且具有感染力和持久力,因此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特色文化建设要建设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同时要与社会、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发挥学校的教育、激励、引导作用,这样不但可以表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专业特色等,而且反映出学校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因此,学校发挥自身的特点,建设高品质、有生机、有活力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校园文化并不是独立的,它有很多组成部分,并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的选择、继承、传播需要各个部分都发挥作用,实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均衡发展,保证各个环节都参与其中。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有系统性,从整体上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学校要发挥主导地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明前进的道路,要用发展的眼光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与我们的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班级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学校的每个环节都调动起来,这样校园文化才能持久,并且具有发展动力。第二,创新性原则。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和标志,例如:某工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工学并举”。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文化堆积,而是要有意识的与学校专业、周边环境、地域文化相结合。在学好传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开拓校园文化的新渠道,要努力打造精品文化工程,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得到师生的认同和拥护,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在群体的价值观念中落地生根。第三,开放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秉持“取其精华,祛其糟粕”的精神。不同时代,校园文化的形式、管理、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等分类进行教育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吸收社会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加强与社会文化的交流,通过社区平台、网络、书籍、报刊等,增加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将校园文化传播到社会的各个交流,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

三、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要做到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传统新闻媒介已经实现了自媒体的转变,而微信则是自媒体时代下重要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交软件,微信以其简单上手的操作和强大的功能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使用。而微信除了基本的聊天功能之外,还具备公众号平台,公众号的创建者可以在平台内信息供其他的用户阅读、评论、点赞。可以说,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自媒体发展的速度。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利用微信创设高职院校官方微信平台已然成了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自媒体;微信;校园官方微信平台;校园文化

一、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

2012年是微信平台的一个转折期,这个时期使微信应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和完善。除了基本的聊天之外,微信平台推出了公众号系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创设微信公众号,并且在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消息供人们阅读。微信公众号刚出来就吸引了大部分人们的关注,利用微信平台为自己做宣传也是各行各业中常见的事情,教育行业也是如此。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和责任,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拥有特色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帮助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就是值得我们所思考的。随着微信技术广泛的应用,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好处和作用,并且实际的投入到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之中,而校园官方微信平台的建设就是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高职院校传统的特色文化建设工作只是停留在广播、报纸层面,其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利用校园官方微信平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则改变了现状,在公众号内高职院校可以校园信息,其具备了更为突出的受众群体,以及丰富的信息内容,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在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内,学生对某条信息抒发自己的感想,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既能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又能提高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信功能也更加强大,这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同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会结合自己院校发展的情况创设属于自己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并且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已然成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拓展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传播平台

校园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其中包括了校园广播站传播、校园海报传播等,而校园官方微信平台也能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无论是校园广播站宣传,还是校园海报宣传,其受众群体都只是限制于高职院校之内,而无法对校外的学生进行宣传,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校园官方微信平台不仅拓展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传播平台,同时也扩大了受众群体的范围。高职院院校可以在公众号内一些热点校园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号订阅者阅读,提高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效率。

点击查看全文

行业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创建研究

【摘要】新时期随着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期其发展朝着健康方向运转,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升,打造行业特色院校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高职校园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建设行业特色院校以及创建校园文化品牌的简单分析和介绍,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行业特色;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品牌

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新时期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有着较大的区别,那就是其专业性,换言之就是行业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新时期高职院校在发展中要重视其行业特征,打造独特的行业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校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适时的人才。

一、行业特色院校的校园文化简单介绍

行业特色院校的校园文化文化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实践分析之后我对其内涵做如下介绍:

(一)内涵行业特色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独有的现象,是指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的专业,营造符合其专业的行业特色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参考,为学生更好的融入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作用行业特色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立对高职院校来讲百利而无一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其产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特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学习的质量得到提升。2.有利于提升社会影响行业特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高职院校更加符合社会实践发展要求,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实践发展需要,有利于扩大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3.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行业特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养了更加专业的人才,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较早的融入到未来工作之中,有利于人尽其才,推动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浅谈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东北大学为研究对象,在校学生为抽样群体,试图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东北大学

一、引言

随着“双一流”高校的深入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文化育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的众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活灵魂,好的校园文化对一所高校的影响十分深远,在当今社会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浪潮中,校园文化更是评价一所高校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更是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形态的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大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彰显文化个性,才能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基于前人对校园文化的定义和分类的研究,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东北大学校园文化特色,引入“学科文化”这一维度,借用问卷调查法,对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东大校园文化建设中现存的问题,对东北大学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和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文化是非常宽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总称,其中校园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校园中,由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具有显著校园特色,以培养学生和提高学校全员文化乃至综合素质为目的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指大学的无形的精神因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规范和约束师生员工行为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校园内开展种类丰富的科研、文体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提升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属于行为文化。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主要体现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与校园人文素质的结合,高校学科的不同侧重影响着高校的人文气度,将形成不同的校园文化,因此“学科文化”的构架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校园文化在校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构建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什么角度构建高校文化,都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对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少结合在校学生的角度和调查数据支撑,本文旨在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以学生满意度为基础,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