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外科医学专业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为改进麻醉学教学,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2年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试卷中麻醉学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年制学生总体基础知识扎实,但部分学生不重视外科总论中麻醉学部分学习,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麻醉学的重要性,加强临床案例分析和英语词汇的教学。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生;外科总论;麻醉学;试卷分析
麻醉学是一门集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重症医学、体外循环及相关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二级学科[1],在整个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麻醉学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中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讲解。众所周知,考试是教育测量的具体形式,不仅可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而且还是检查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只有坚持试卷分析,才能更好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2、201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总论麻醉学试卷进行分析,以提高外科总论中麻醉学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近2年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考试试卷,其中2012级46份,2013级49份,参考学生考前均已完成14学时的麻醉学理论学习及1周的麻醉学见习。
(二)研究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13名学生为观察组,通过建立的外科学学习通平台,创设泛在学习环境辅助外科学教学。选择2015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06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未关注学习通平台的学习内容。比较2组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自主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期中和期末外科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外科学知识点,创设泛在学习环境,学生课堂外无线学习切实可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泛在学习环境;临床医学;外科学;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06人为对照组,其中男50人,女56人;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70岁。2016级普通专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113人为观察组,其中男53人,女60人;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15岁。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龙明等主编的《外科学》为授课教材,理论学时为78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教学计划拟定教学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根据大纲要求讲授重点和难点,常规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组采用网络平台创设泛在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摘要】肝胆外科作为从普外科发展出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临床课程之一。本文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模式结合、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加强学生人文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探索如何立足学科特点,切实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肝胆外科;教学改革
1多种教学模式联合教学
一直以来,肝胆外科教学仍常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讲授教学模式,以带教老师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效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容易让学生忽视临床思维的培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这显然与前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近年来,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等为临床外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2]。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这几年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联合引入至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更加符合临床教学特点,应该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任课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去自行查阅资料,并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学生对问题进行阐述,老师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提高了去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CBL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学生围绕具体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任课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总结,学生学习就很直观,可明显增强记忆效果。两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PBL教学模式侧重问题的核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要在课外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而CBL教学模式则主要体现在案例的形式,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将PBL与CBL结合起来既可以问题为中心又可以案例为中心,PBL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会对部分知识的理解还存在欠缺,当结合了CBL教学法后,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将此前不理解的问题解决了,使之前模糊的基础知识更加清晰化。事实证明,在肝胆外科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联合的方式,能有效地综合两者优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学生掌握知识更为扎实,同时还可促进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
肝胆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临床知识及实践技能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示教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养成。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肝胆外科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为肝胆外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与手段[3]。腹腔镜微创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手术示教相比较,具有种种显著的优势。首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模型与挂图让学生对解剖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明显缺乏实际视觉感与具体认知。而利用腹腔镜技术则可直接观察到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还能观察到病理状态下各器官的解剖形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认知规律。其次,传统的开放手术因受到时间、空间以及无菌条件等限制制约,允许参观人数有限,并且肝胆外科手术野较深,不能很好地观摩手术全过程,学生容易有疲劳感,会产生应付了事的心理,教学效果势必不理想。而腹腔镜辅助教学能清楚地展示整个手术的动态全过程,具有视野宽阔、清晰的优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观看现场手术,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提问和讨论,教师可以随时讲解,使学生对手术操作过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更好。此外,腹腔镜设备除可输出高清晰度的影像供直接观看之外,还可进行录制,再将保存的丰富影像教学素材进行编辑整理,制作成视听教材,简便易行。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截取所需内容集中制作在一起,通过直接对比让学生产生对疾病的全面动态认识,掌握对相似疾病的区分鉴别能力,使其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掌握更加牢固。腹腔镜辅助教学用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增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强化医学生微创观念的建立,培养他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1998年启动试点以来,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培养规模逐渐扩大,虽然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的临床医生,但其培养模式照搬科学学位研究生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了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华北理工大学结合2012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积极尝试构建能够将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新型培养模式,以期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到2015年,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转变,给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复杂,临床诊疗能力参差不齐
我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分往届本科生和应届本科生(含推免研究生)两种:其中应届生由于经历了考研,有的甚至因考研而放弃了大部分的临床实习,因此,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临床实践操作技能薄弱;而往届生和推免生要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其临床诊疗能力因来自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在医院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参差不齐。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教学对象、教材及教授内容
我们选择2008级井冈山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2)班作为开展《外科学》双语课程的教学研究的班级。因为井冈山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开办本科教学不久的地方院校,知名度不高,因此存在生源素质一般,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能够接受得了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因人、因时施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选择在他们入学三年级的下学期进行双语教学讲授,也就是学生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本学科的一部分临床专业理论(基本是母语教学传授的),具备了一定的临床专业理论概念,具体作法是在学习外科学各论时,在各论中挑选一些章节进行双语教学讲授。在教材的选择上,如果使用好的、恰当的教材,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进行双语教学的学校大多采用国外进口的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具有较多优势:一般来说原版教材较为正规,英文规范,表达清晰,内容丰富、新颖,阅读量大,可读性较强,能提供该领域较新的专业知识。但由于国外教材的编写体系与我国现行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不太符合现有的教学要求和实际。由于中外思维方式不同,英文的表达方式上也有别于中文,这可能使学生感到不易接受和不适应。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尽量将原版英文教材与中文教材结合使用,教材选用应以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的原则,所以我们采用的中文版本教材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的《外科学》统编教材为主,英文教材方面主要有原版医学教材以及参考其他开展双语教学比较早、比较好的医学院校的双语教学的英文教材,再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选取一些英文教材进行施教。
二、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它要求授课老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临床专业理论及实践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英文水平(包括医学专业英语),尤其是口语要好。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教师匮乏,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太少,在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特别是重点医学院校是以在国外有工作生活经历的留学归国教师为授课老师。而我们学校目前留学归国教师并不多,因此我们只有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选拔一些学历较高,英语基础较好的临床外科教师担任,不定期地聘请外籍教师对这些教师进行英语集中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观摩课,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渐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待条件许可,可选派部分老师出国学习深造。教学方式的采用也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现在医学院校的双语教学授课方式一般有两种:单语授课和混合语授课。单语授课: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使用某种外语,主要指用英语授课。混合语授课:指在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又称“混合语教学法”。这种方法仅是双语教学的过渡手段。根据我校目前实际,我们认为采用“混合语教学法”较合适。然后根据教学情况,逐步地在一些章节中试用单一的英语授课。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测试
教学目标不易过高:教师应认识到双语只是手段,是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的桥梁。这一点必须与专业外语课区分。因此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如果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像用母语一样使用外语,甚至用外语进行思维,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来看成功遥不可及,易对学生造成心理抑制影响学习兴趣。因此现阶段,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先掌握一些重要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为主。教学测试:我们在每次上完一堂外科双语课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把今天所讲的一些重要的医学专业术语,把中文的医学专业术语翻译成英文,把英文的医学专业术语翻译成中文;在上完一个阶段后进行小考试,也是出一些重要的医学专业术语题,也是要求把中文的医学专业术语翻译成英文,把英文的医学专业术语翻译成中文,把小考试及课后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在正式的期末外科学考试中,我们也将一些重要的医学专业术语主要以名词解释等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方式的测试,来促进学生重视双语教学。
四、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