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文学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大学文学教育,特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非文学专业所进行的文学教育。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这个命题的提出也许遭到质疑或者不屑。质疑者也许认为,大学是进行高深的专门学术知识教学和高层次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教育机构,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都是很强的,既然如此,那么,各个互不相同的专业怎么都一样的需要加强文学教育呢?而不屑者则会认为,大学本来就应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文学教育自然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之内,再提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不是多此一举吗?看来,这个问题是需要说清楚的。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的定义、功能和目标。大学是什么?翻阅了许多辞书,包括《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能够找到大学的定义。全国著名教育家、著名高等教育家张楚廷教授告诉我,大学的定义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大学的理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诠释与解说。有人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大写的“学”字。有人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莫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部《红楼梦》一样,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人的“大学”。这样看来,大学的定义是难于得到一个统一公认的表述了。然而,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却应当是比较明白与确定的。追根溯源,查阅史料就不难清楚大学设置的初衷。远的姑且不论,就从近的说起。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颁行的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将当时的高等教育分为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类,并且分别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专门学校分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和外国语各类。而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7科。各科再分为若干门(相当现在大学中的系)。[1]由此得知,1913年的专门学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大专,大学则相当于今天的本科。但是,无论是专门学校还是大学,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外乎“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现在看来,当年如此,当下亦如此,百年承传,一以贯之。从大学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专门人才”或者“硕学闳才”必然是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人才。理所当然,这些高层次、高品位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应当掌握高深的专门学术,而且应当养成厚实的人文素养。这些厚实的人文素养从何而来?大学的教育与培养功不可没。早在1912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拟定德、智、体、美“四育平均发展”的方针。他提出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张与措施,认为隶属于政治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超轶乎政治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二类五种教育不可偏废,而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在于超现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其后的大学教育实践,促成了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的修炼。蔡元培倡导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呼应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理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并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人世沧桑,时空跨越,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却超越时空,前后呼应,一脉相承。过往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透过何种管道得以实现?我们认为,主要是文学教育。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何以圆满达成?还得倚重文学教育。
一是教育的国情如此。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以诗教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以达到培育人、造就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诗书教化,自古而然。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人才培养方面,诗教的功能虽然不说是万能的,但却几乎是全方位的,更遑论人文素养的培育了。一部古代人才培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对于学童士子的诗书教化史,文学教育从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而20世纪上半叶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大学校园充满人文氛围、文学情调和文化意蕴,包括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在内的高等学府普遍坚持不懈地开设“大一国文”,朱自清等著名文学家纷纷执教大一国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二是教学的实践如此。从学校的教学文本来看,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古代文学素材是历代人才培养的基本教材,更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范本。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是以《诗经》为教材来培育他的弟子与贤人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诵读《诗经》也就是教学生学习从政做官。当时孔子的学生,从《诗经》中真正学到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少从政的要领和做官的技巧,更多的恐怕是文学的熏陶与素养的修炼。千百年来盛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这样的意思。一套“五经”,从狭义来看,《诗》是文学读本,《书》是政治学读本,《易》是哲学读本,《礼》是伦理学读本,《春秋》是历史学读本,而从广义来看,它们都是泛文学读本;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教育,其中蕴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文学教育这一教学平台来实施的。古代如此,当下亦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细检我们的教科书,编排着多少文学教育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大量的、靠得住的,还是广泛的文学教育。三是教育的实效如此。从外显的教育效果来看,文学素养的高低往往是一个个乃至于一批批、一代代民族精英人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标志,且不说诸子百家的文采郁郁,楚辞汉赋的独领风骚,也不说刘邦高唱《大风歌》,岳飞长啸《满江红》,就是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从志士的囚歌,到将军的吟唱,从数学家的文学功底,到放牛娃的小说创作,个体的人文素养每每透过文学素养而得到彰显。由是观之,文学素养不仅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21世纪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必须强化文学教育。这样的强调,不仅理论上具有重要性,而且实际上具有紧迫性。从国际上看,数百年来,以欧美名牌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教育素重以文学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具有优良的文学教育传统。时至21世纪,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道理很简单,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压抑人,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可以淹没人,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简直窒息人,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重视人,给予每一个地球村民加倍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大学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强化也就势在必然。
从中国来看,我国的现代大学始建于19世纪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科技救国时代,当时大学最高地位者是工科,缺乏欧美大学博雅教育传统,大学文学教育本就“先天不足”。回望20世纪上半叶,好在有王国维、蔡元培、梅贻琦等先生的倡导与躬行,我国的大学教育,既有专门教育,也有通识教育,文理渗透,教学和谐,大学生大多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其人文素养亦为可观。可是,到了下半叶,特别是院系调整以后,大学过分强调专门化,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走进了死胡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凸现显而易见的缺失。进入90年代,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步推行大面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惜的是,实施多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因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大抵在于不得要领。不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偏重思想政治说教,凸现意识形态色彩。“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鉴往而知来,很有必要正本清源,切中肯綮。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昭示人们,未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应当刈除枝蔓,突出主干,切实加强文学教育。因此,我们强调,21世纪的大学迫切需要加强文学教育。
二、21世纪的大学需要何种文学教育
我们认为,21世纪的大学所需要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一种以民族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学为主,融汇现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以作品为主、兼顾作家、史论并举、赏析结合,怡情养性、培植素养、化育闳才的主流的泛文学教育。这就是21世纪大学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这一内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文学教育的选材。首先应当以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学为主。当然,21世纪的大学文学教育一定要融汇现代文学(这里指广义的现当代文学),吸纳外域文学,因为我们需要高远的学术视点,宽阔的学术胸怀,现代的学术眼光,广袤的学术视野,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学教学。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为了顺应学习心理。本民族文学是民族历史的传载,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思想的结晶,民族精神的折射,民族情感的凝聚,学习民族传统文学顺应学习者的民族认同心理,引发学习者的心理共鸣,往往容易产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奇效。二是应当凸显民族特色。民族文学反映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特质。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就是由形态不同、风格迥异的各个民族的各种特色所构成,假若消解了各个民族的特色,我们的世界也许变得单调乏味、黯然失色。所以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加强民族文学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民族特色,丰富和发展全球文化。三是需要坚守精品理念。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璀璨,文学典籍浩如烟海,经过数千年历史浪涛的冲刷,流传至今的多是精华,而真正用作教材的更是沧海一粟,堪称典籍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品,优良传统中的优秀代表,让大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传统文学教材,可以彰显大学文学教育的精品教学理念。四是必须注重客观效果。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读着自己的历史、读着自己的文学一路走来,历尽千秋风雨,日益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学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传统文学施惠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成为开化的公民,聪慧的士子,儒雅的商家,渊博的学者,笔走龙蛇的作家,能言善辩的律师,谈吐不凡的外交使节,出口成章的政府总理。
一、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缺失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还存在着一些值得人们思考、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譬如,不少高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人文教育,忽视大学语文教育,直接导致了文学教育的缺失,其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学生的文学阅读不容乐观,他们不再阅读经典,只读图多字少的绘画作品,或者通俗流行、浅显易懂的大众“偶像”作品;读过古今中外50部名著的学生少之又少,不少学生连中国四大名著都没有全读过,没有读过外国名著;等等。笔者认为,造成文学教育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语尤其是英语在统一考试或者考级的推动下,成为时代的新宠,受到学校师生的青睐,而对母语的教学却日趋淡漠。其次,网络等新媒介的进入,网络聊天、博客写作、短信交流等快餐交流形式的盛行,使大学生淡化传统的汉语形态学习,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第三,现在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问的都是英语过了几级,考取了什么技术证书,有过什么工作经验,没有人会问你读了几本文学著作。第四,在物质的冲击下,文学在社会被边缘化,出现委靡、冷寂和低回的现象,导致学校师生对文学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文学教育自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没有了一席之地。
2.学校办学理念功利
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上重眼前就业,轻未来发展,办学理念急功近利,目光只看到现在,没有高瞻远瞩。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和岗位就业为导向,只追求经济效益和就业率,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职业技能的训练方面,投入巨大的时间、物力和人力,却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更加忽略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对培养目标缺少文学素养的要求。另外学校管理者认为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习专业课程,这样有利于今后的专业发展。至于文学教育,根本就没有想过。
3.《大学语文》课程匮乏
一、通过独特的语言现象来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一门艺术,一方面文学作品有别于议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体,它最独特的优势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料,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又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体的性质有相同之处。对语文的学习既包含了对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学习,也包含了对语言成品的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学习,文学教育自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尔基曾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文学是离不开语言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用优美的语言写成的,良好的语言修养是中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恰当地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形式,能通过自己的语言积累来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准确、鲜明、生动也是对文学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准确,要求作品语言要能确切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鲜明,要求作品要通过明确的语言表述,把事物的性质、情状明朗而突出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生动,则要求作品的语言运用要新鲜、灵活、动人。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的性质可通过其目的和功能来体现。语言最普通的功能应该是传达和沟通思想,但这只是实用语言的特征,实用语言力求简略、节省,它的运用标准是明白、清楚。而文学语言则不同,其目的不仅是要客观地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还要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重新唤起新鲜、独特、灵妙的体验,才是文学语言运用的真正目的。文学语言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它对文学作品创造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其所具有的特殊的表现力。文学教育不仅要以语言教育为基础,还应把完成语言教育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文学教育如果离开了语言训练,不能满足语言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不去顾及文字和词句,同样也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应注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象,使学生始终浸润在文学情境中,并广泛地接触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通过情感体验来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
文学语言和艺术思维都洋溢着强烈的情绪情感,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育方面,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出了“知、情、意、行”相互渗透的思想。因此,在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应成为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包罗万象,蕴涵着各种各样的情愫,在语文教育中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随着作品的思路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领会文章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悟大千世界的真善美。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构建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注重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重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课文意义”。文学可以突破狭窄的现实生活的范围,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里感受和体验生活,这种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培养情感的过程,是广大学生日后体验美好情感的重要基础。可以说,体验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追求。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进入课文的情景中,这样的体验才会真实,也才够深刻,应使这一过程成为语文教育的常态。让学生突破个人实际生活的狭窄范围,使其能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这是语文教育的一种优势,也是语文教育增强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我们能够和学生一起感受和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并领悟全文的要旨,相信学生一定能把自己心中的课文意义建构完整,从而真正实现语文与文学的有效对接。
三、通过读写训练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文学创作同样也离不开阅读。海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积累足够的词汇,形成通畅的语感和贯通的文气。在阅读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及文学写作能力。阅读教学的归宿,就是要通过有效的阅读,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体味文学的美妙,领悟智者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而产生自我呼应与感悟。教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达到能被文中描绘的情景所吸引而沉醉其中、或者对文中所阐述的道理有所领悟的目的。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应建立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之上,没有语言文字为依托的“感”和“悟”,必定是空洞而苍白的。因此,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理解、品味重点字词和句子,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情”和“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理念,即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体验要在训练中完成,理念要在训练中形成。这里的训练是指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锤炼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教学应巧妙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是知识的实践过程,也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实践证明,认真地朗读、深刻地剖析以及正确地引导是指导学生运用文学语言写作的基础。作文与文学创作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从小就不会写或不愿写作文的学生,他长大后是不可能成为作家的。假如把作文比作孩子,那么文学创作就是成人。孩子虽然是幼稚的,但没有孩子,哪来的成人呢。可以说,作文与写作之间最密切的联系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多多练笔。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意境要深远,而且语言要精妙,并富有文采,这样才能令人百读不厌,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具有文学色彩。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往往具有音节和谐、形象生动、委婉含蓄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取一些音节和谐的词语、短语及句子,运用具有感官特点的词语来记叙和描写,同时要使用形象色彩丰富的词语进行极具感染力的描绘。总之,要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来替代抽象空洞的交代。如果语文教师都能重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的学生就能学会观察与表达,从而进入和谐的交流语境中。语文课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语文课文也是作文的范例,只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就不怕学生写不出像文学作品一样优秀的作文来。
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
一、古典文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材设计上存在“厚此薄彼”现象。以现正使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3版教材《语文》为例,教材将学习内容进行阶段分类。一些优秀、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如节选自《红楼梦》的《宝玉挨打》虽然也纳入了课文学习的范畴,但却作为鉴赏作品排在课本的最后。前面的单元内容已经将教师的授课计划占得满满的,很难腾出多余的课时进行古典文学的学习、讲解,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难以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教育。
2、教师思想上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存在惯性思维,惯于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力求让学生掌握这些好学、易学、能用的知识。对于需要花时间、需理解、重领会的古典文学教育,教师囿于自身的文化功底、兴趣爱好等因素,觉得教古诗文不如教现代文轻松自如,往往将一篇篇血肉丰满的古诗文进行肢解,机械训练,极尽繁琐之能事,把美的语言变成了僵死的符号。
3、学生学习上存在“不学亦可”的思想。技校生的文学知识基础薄,底子差,往往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厚。他们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技能知识的获得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单纯的人格与审美教育在目前很难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二、古典文学教学中的技能因素
实际上,古典文学教学本身包含了多种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是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
1、听的能力。古典文学中不乏美的诗歌、散文,细心听,用心领悟是古典文学必备的基本能力。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同音字、同音词的存在也是一大特色,在“听”中锻炼学生前后词语的连贯能力,用心领会其中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日后在求职、社交活动中能够准确把握他人话语意思,加强沟通。
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行为和过程。
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它包括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性养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指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其自身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严重缺失。加强文学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不断唤起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也正是渗透于文学的审美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二.把文学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文学语言,原本就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的语言存在形式;文学教育,自然也应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固有之义。但文学作品不能只是语言教育的工具,文学自身的独特价值要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感悟,强调学生的感受,强调通过形象体验、通过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实现认识上的升华。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能够让孩子兴致勃发,乐在其中,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趣味盎然,一如大师们的课堂,儒雅、从容,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小学生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
三.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为文学教育奠定基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著。因此,一个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老师会更受学生的敬爱。一个不敬爱语文老师的学生很难真正热爱语文,只有敬爱才能生成热爱。所以,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内容,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才能为更好地开展文学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是孩子们认识生活的窗口,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舞台。现行教材更是大大加强了其体系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特别是教材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
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老师,必须能够充分认识教材自身所包含的文学因素,才能够在文学教育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成为学生热爱的老师,更好地实施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理应有责任重视和做好文学教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