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现代政治哲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一、高职思想教育的科技哲学思想
《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把对人、对科学技术的武装看作是培养的目的,同时,对科技发展的反思也需要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高职院校在思想教育中增加科技哲学观教育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科技发展的内涵和边界的合理选择。高职院校主要以理工类专业为主,如何让学生树立科技哲学观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所学专业,培养他们成为素质健全的社会人而不是机械的技术人是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解释科技哲学思想的一些问题,如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本质、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结构、科学范式与技术范式的区别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思想教育与科技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科技哲学观教学,目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学生视野更加开放,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科技哲学观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教育的领域,正确认识伦理道德、思想政治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和界限,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以及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人类捕捉物欲的工具,更多地要关注科学技术与自己、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今,“人们不但不能摆脱工具,还要不断扩大工具的复杂程度。”[1]突破技术优先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人类更深层次认识科学技术功能和内涵的前提。这种思想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中需要得到正确认识,避免培养一批像马尔库塞所说的缺乏批判精神和对社会反思的“单向度的人”,以认识技术存在的合理性。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帮助自身生存发展,人类进行自我超越也是必然的,甚至超越“人类”这一特有概念。科学技术是靠智慧发展的,但仅此还不足以让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程度,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代代“爱智慧”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等推动。他们继承了人类科技文明的精髓,依靠“大科学”与“小科学”的融合,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使整个生物圈因此获益。
二、科技哲学观在高职思想教育中的特点
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还仅限于“五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与法制观的教育。在教学中,由于教师专业不同,在课程教学中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但是绝大多数侧重于思想政治的灌输,没有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反思。高职思想教育应结合高职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哲学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科技哲学观的特点:合理性与普及性的统一。高职院校进行的人才培养,重在培养有科学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现代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训和社会实践时间来积累经验,并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大学生科技哲学观不仅是为了增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也需要确立对科学技术知识存在合理性的认识,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作为大学生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匈牙利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乔治•卢卡奇认为,在当今社会形式合理性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而辩证理性支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如今,我国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在形式上既有资本主义的成分,又有社会主义的成分,但是社会主义形式是基础。这必然要求正确的科技哲学观应该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体系中,形成长效性、普及性的教学管理形式。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人类科技文明自钻木取火,观天象知时节到如今已历经数千年。我国的传统科技重在关注民生民济,重在实用。美国环境哲学家J.B.克里考特认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向“东方转向”,当然,指的是东方的传统哲学思想。自上世纪中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竞争重点定位在科技的创新,这俨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大特点。
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不但关注竞争的切入点,也重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实现了科技哲学观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海德格尔把技术看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认为在现代技术中,人类和自然都已纳入资源储备,而现在人类不仅背叛了自然,还背叛了人类自己。而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单元,无疑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知识、技术和思想“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职业化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重在强化专业学科,增强个体自身竞争力;而对于未来的发展,更应该关注人类发展的走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位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决定科技发展的方向,教育定位有多远,培养的人才就能走多远。重新审视科技史,那些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仅局限于狭小的专业领域而不顾人类的发展,都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置于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的全局环境之中。对于科学技术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自身发展,更要拓展视野,反思人类的行为,关注人类和自然的根本利益。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科学技术的运用特别强调密切关注现实问题,诸如科学发展观的贯彻、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要深入细微地研究,立足对问题的思考和创新,特别强调注重提出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实现规范化与创新性的巧妙结合。无论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我们都需要尊重传统和规范,但不能局限于此,否则就会被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湮没。在高职思想教育中,运用新方法、新资料、新数据,力争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自圆其说。分析科技发展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认识。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纵观整个科技史,科技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提升过程,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上向因果关系(upwardcausation)。传统科技多表现为一般系统的特性,而现代科技多表现出复杂系统复杂性的一面。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整个系统突现的重要表现,也是新颖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复杂性的承认有助于面对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哲学问题。”[2]对科技发展的系统认识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科技的特点、功能、结构和目的,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能只把科学技术看作简单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把科学技术放在一个复杂系统内理解。
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曾经以“铁的必然性”来强调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他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规律时指出“: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恩格斯也非常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他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正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强调,以至于后来有的学者认为恩格斯著作中只见规律不见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那里成了“人的空场”“、非人哲学”。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迅速发展,加上晚年恩格斯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流派,在欧洲更为广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结合本国革命和斗争实际,坚持不懈地反对修正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最重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而这其中,取得最突出成绩的应该是意大利19世纪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1843—190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拉布里奥拉第一个明确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实践哲学”,并由此创立了意大利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但是,由于他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其它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总之,无论是深受马克思恩格斯早中期思想影响,还是时代背景使然,19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的研究无疑笼罩在经济决定论的阴影之下,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面前,人的活动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经济决定论到重视政治上层建筑研究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资本主义开创的现代化运动在东方社会逐步拓展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转向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东方社会理论。这一理论的研究主题是探寻东方社会现代化发展之路。在这一探寻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详细考察和分析了俄国等东方社会自身特殊社会结构和所处世界历史环境,多次提出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实现东方社会的根本性变革,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这,即是对上层建筑能动性的大力凸显,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开始重视上层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列宁早期在探索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沿着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思想轨迹,继续高扬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其中特别是政治革命对夺取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将这一哲学转向显现无遗。但总的来说,列宁只是结合俄国革命和俄国社会发展实际强调了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对于上层建筑的其它因素未能进一步作深入研究。所以,我们可以说,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到列宁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开始走出经济决定论的阴影,逐步重视对政治上层建筑的研究。
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继续沿着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研究思路,进一步强调了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他早期在批判民粹派的过程中主要深入考察和分析了俄国现代化的根基和道路问题,俄国现代化的根基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问题,俄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俄国现代化的主体问题,而这二者,归根结底就是如何看待人的创造性和上层建筑的能动性问题,特别是如何看待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问题。当然,无论是对东方社会现代化根基还是对东方社会现代化主体的论述,列宁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考察是从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的,但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究其实质是一种政治体制的变革,而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主体作用主要是指通过政治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至于后来,他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样高扬了政治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而且由于当时革命和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他同样强调的是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未能深入研究上层建筑的其它因素。重视对上层建筑其它因素其中特别是意识形态的研究,是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安东尼奥•葛兰西开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重视政治上层建筑研究到重视意识形态研究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1891—1937),是意大利继拉布里奥拉以后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理论贡献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而这其中尤以他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最为光辉。所谓文化领导权,在葛兰西那里是指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行使的国家权力,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职能。与文化领导权相对应的是政治领导权,即统治阶级在政治社会行使的国家权力,体现了国家的强制统治职能。由于文化领导权是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行使的一种国家权力,所以,葛兰西首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结构,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功能,指出市民社会是文化领导权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更新了以往的知识分子概念,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提供新思想、创造新文化的社会阶层,是实现文化领导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最后,他提出了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革命战略———阵地战,强调这种革命战略实质上是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上述内容,共同构成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葛兰西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摈弃了传统的从职业上区分知识分子的做法,转而以知识分子在社会关系中担负的社会职能作为划分标准。在此意义上,葛兰西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知识分子”的观点,但这只是广义的知识分子涵义,因为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涵义上,就无从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的存在并规定其作用。为了凸显知识分子真正的社会职能,他进一步指出:“并非所有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知识分子的职能,”知识分子是执行着特殊社会职能的人,即创造和传播新文化、新世界观,这是狭义的知识分子涵义。较之从智力活动角度理解的知识分子而言,这种区分更具体、更明确,它真正超越了职业界限,同所担负的社会职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摘要: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培养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求是”精神,深入知识内部,才能把知识学“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是”精神,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时刻存疑,明辨对错;深入生活,验证是非;追本溯源,探究真伪。
关键词:高中政治;“求是”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求真
一、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时刻存疑,明辨对错
格罗夫说:“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真理。”可以说,真正的科学更偏重于理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感性泛滥而对自身明辨能力的削弱。列宁说“政治是一门科学”,因此政治必然会带有科学的特点,以追求真理作为唯一的目的。政治课教师要以一种面对科学的严谨目光审视高中政治学科,秉持一种“求是”精神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要将这种“求是”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时刻存疑,明辨对错。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信息日益复杂的今天,“求是”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促使学生“大海淘金”,在茫茫的知识海洋汲取精华,去除迷惑人眼的沙砾。当然,“求是”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无形又抽象,难以进行准确评估。而“时刻存疑,明辨对错”也是教师写在教学方案中的句子,很难有一个评估标准。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这些抽象的观点“折现”,从一个界面上看到自己在为秉持“求是”精神而努力,而且时刻存疑,明辨对错已经显现成效。只有看到事物一刻不停地在发展,才有信心将一种教学思路坚持到底。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拟出大量的判断题。在完成判断任务的同时,学生也会在无意识中形成一种时刻存疑,不轻易下定论的习惯,实现对自身思辨能力、求真去伪能力的培养。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这都是非常有益的。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汇编判断题,让学生通过存疑、思考,明辨对错。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哲学源于人们的思想。”有些学生觉得哲学是一种思想层面的东西,所以必定也产生于人们的思想。有些学生存有疑问,“不去行动,不经过求证,产生的思想会是被称为‘现世的智慧’的哲学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只有上升到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的思想才能被称为哲学。
二、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深入生活,验证是非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信是自然的法则,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法则”。自然界存在着千古不变的法则,于是人们会见到黄昏鸟歇,人类的“稼穑”也遵循四时的变换法则。自然几乎不会辜负人类,总以诚信的法则指引人的生活。而人类也秉持“求是”精神,对世界进行认真探索,层层“剥茧抽丝”,探求本质,验证真相。“神农尝百草”“徐霞客游历山川”等事例,都说明人类对“求是”精神的秉持,对自然规律的不断探究。而人类自己也在持之以恒地追求自我的认识,对整个“生态圈”其他人的认识,并深入其里,出乎其外,进行是非的验证。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找到最佳的途径,处理好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囊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领域的内容,但无论哪几种,统一归类,都是在言说人类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所以,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层层“剥茧抽丝”,探求知识的规律和本质,验证生活现象的是非,获得睿智的生活感悟,以期更好地应对生活。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一课中的“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这一知识不仅是以文字方式摆在书本上的经济生活规律,也是活灵活现反映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从大的方向来说,这种规律具有长期性,但从具体的方向来看,却因地域差异而表现得大同小异。因此,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顾地域特色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特点,进行照本宣科。要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围绕真实的生活,进行个人收入多种分配方式的观察、概括,通过“深入其里”,获得本质上的认识,然后再“出乎其外”,使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辩证认识意识,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看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秉持“求是”精神,追本溯源,探究真伪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
在思想上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当代社会的进步,哲学在逐渐的研究中慢慢明晰了本学科在人学本质上的清晰思路和立场。随后,哲学便主动向人学方向转变,在形态上也逐步地靠近人学。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艰巨任务,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牢固夯实自己的哲学研究基础,也就是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因此在研究中就必须:“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理清人的本质属性,梳理出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的方式和方法,找出人在发挥主体作用时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要研究探索出人的主体性能力的发挥问题。特别是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事的人格转型问题。”“因此,把人当做行为主体,就必须进一步解决人的主体性的正确发挥的问题。这是研究人的基础性工作,是研究人的现代化实现全面发展的理论出发点。因为人的主体性是与人的被动性、消极性相反的行为,只有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只有把人作为一切行为的主体才能体现出其积极能动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一切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要通过实践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出人的主体性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人的主体性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发挥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观能动性,这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而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对客观物质实现方式的认知和超越过程。在人的主体活动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即人格,人格是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达,表达方式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从主体到客体以及从主体到主体的一种转换。这种人格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最基本的一种资格条件。发挥人的主体性否定了把人当做消极被动的客体的错误理论,为处理解决国家、个人、集体的相互关系,确立人作为人的基本地位,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发挥人的潜力,冲破封建社会所强调的人的附属和依附关系,从而为解放人的思想完善人的主体人格提供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对马克思人学思想观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兴起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目标和任务,表明了当代追求人的现代化的潮流和趋势。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创新理念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的转变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对政治觉悟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培养人的服务和服从意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的教育目标局限教育与人才于要求受教育者顺从组织要求、服从组织管理,而完全忽视个体的特点和特长,个体所具有的创造能力、突出个性、特殊才能都完全不受重视,忽略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个人性格和能力的培养,阻碍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思想上的百花齐放,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体往往失去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指导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传统的“政治道德教育至上”向“突出个体能力”转变,实现现代化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和现代化是哲人从未停止追求的目标,这是人的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哲学导师恩格斯在向外界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未来时说:“到了那个时代,人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主宰自然,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成为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个体和社会的主人”。“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现代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思想上的进步和提升,他的客体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指向是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人之全面而自由发展。呼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向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构建更加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价值取向之必需
[摘要]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上的关联性、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以及教育方法上的相似性。从两者的关系出发,就如何在教育中综合提升二者的教育效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以哲学教育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以哲学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层次、以思政教育规范哲学教育方向、以思政教育拓展哲学教育研究等。
[关键词]哲学教育;思政教育;意识形态
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特殊的内容,在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一直以来,思政教育也是教育体系中问题较多的内容,这和思政教育内容的抽象性以及教育性质的意识形态属性有着很大的关联。哲学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教育,其在教育内容、教育属性上与思政教育都极为不同,但二者同样有着很多关联之处,这就为教师在教育中综合协调地开展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比如,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又如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有一定的政治属性。对此,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要善于把握其与哲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为表里,互为补充,提升各自的教学效率。
一、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课程教育、实践教育、主题教育等多种类型,课程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课程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哲学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包括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多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为目标,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在教育中实现互动。
二、哲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内容上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