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线下美术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该文从学科本体出发,充分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承接美术课程改革等维度,积极探索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多种模式,打造符合高师院校美术师范生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高师院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金课”建设
近年来,“金课”建设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热点。各高校要“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1]。当今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信息时代,思维模式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但是以往的课程教学存在课程设置方式、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忽视学生的时代特征,缺乏课程思政内容等问题,使教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应用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转式、任务式、案例式、合作式等),能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真正的“金课”,使高校课堂异彩纷呈。这样,高校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从而将人才培养真正具体化和目标化[2]。
一、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金课”建设的背景
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法课程十分重要,旨在培养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技能。新课程改革之后,为了使课程更契合课改精神、具备前瞻性,很多高师院校纷纷修改培养方案,扩展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外延,丰富其内涵。洛阳师范学院是地方性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研究意识的美术教师。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2017年,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将美术教学法课程更改为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辅以开展扩展课程内容的选修课程有效教学和美术教学设计。这样的课程架构方式是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教学的能力。但是作为美术教育教学理论课,该课程直面课标和教材,偏重知识性与理论性,起点较高,导致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往往感到迷茫,很难增强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教师需要解决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真正地打造“金课”。一是教学内容分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融合程度不够。课程理论内容多且繁杂,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实践内容多在课后实施,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模式简单,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作用,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突破限制,提升教学效果,打造真正让学生喜爱的“金课”,该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甄选优质线上资源,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由学习线上课程,同时组织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线下开展展示汇报小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效增进师生互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理论教学的维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凝聚力,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二、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混合式“金课”的结构设计
1.精研教学目标
摘要:该文从美育的概念入手,回顾了美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在当下的重要意义。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作为大学美术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中国美术史,还是作为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中国美术史,都包含着重要的美育维度。中国美术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是人们了解中国从过去到今天的一扇窗户,也是一幅对外交往及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画卷。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要想探索课程思政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要进一步发掘中国美术史的美育价值,与时俱进,利用好线上线下美术史资源,从而讲好中国美术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教学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关于美的教育的重要概念,是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的。美育中的“美”是目的和意义,“育”是途径和手段。美育可以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人们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一、中国美育发展简述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时期集乐、舞、诗于一体的“乐教”到文武兼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从西周建立起的礼乐制度到春秋之际孔子提出的兴于诗、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均蕴含着朴素的美育思想,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对于艺术、美和美术教育的观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以身许国,努力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唤醒国人,促进社会变革。他们看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蔡元培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便注意在教育中引入美育的思想,后来有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蔡元培阐述了普及美育的设想:“专门练习的,即有美术学校、音乐学校、美术工艺学校、优伶学校等;大学校又设有文学、美学、美术史、乐理等讲座与研究所;普及社会的,有公开的美术馆或博物馆,中间陈列品由私人捐赠或用公款购置,都是非常珍贵的;有临时的展览会,有音乐会,有国立或公立的剧院……”[1]蔡元培还专门撰文对从胎儿到全社会的美育作了详细的规划。追随着前辈的脚步,徐悲鸿、刘海粟、丰子恺等人在以美术为武器,推动民族、国家解放,人格完满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育被视为培养人们德、智、体、美、劳素养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愈加重视,美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2]诚然,美育关乎更为宏大的要旨,涉及美的理念与育人的手段,但美育的实现更应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最佳且必由之路,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3]美术教育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落实到新时代的大学美术教育中,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就包括通过美术史的学习形成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中国美术史的美育之维
美术史作为大学美术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及画论文学等内容。同时,中国、外国美术史也常作为高校普及艺术常识的选修课程出现。因此,无论对于美术专业还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美术史的学习都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美术史的学习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尹吉男教授主编的《中国美术史》绪论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学习中国美术史的目的,是让我们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视觉文化史和美术遗产;了解我们悠久、独特而又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在掌握我们民族审美历史的基础上,体会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放胸怀、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我们从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中反思我们的审美文化和视觉经验,从理论高度不断推动我们的认识,从而激发我们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增加我们的审美修养,能动地改造世界,并让世界人民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多元格局。学习中国美术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4]1.中国美术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无论是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还是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中国美术史在时间维度上都向人们展示了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民间美术等在内的美术各门类、各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杰出的美术家、民间匠师,又聚焦于某一特定时期重要的美术事项。学生通过此能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在诸如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等断代的美术史(各美术史家的分期断代略有差异)的学习中,触摸属于那个时代的美术的脉搏,如汉代美术的“深沉雄大”、唐代美术的“灿烂求备,异彩纷呈”、宋元美术的“开宗立派”、近现代美术的“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等。从空间维度看,中国美术史既包括中国广袤区域内的各类优秀美术,又包括某一固定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历史的、现存的、宫廷的、人文的、民间的美术。中国美术史在时空维度上展现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文化史和美术遗产。当人们走近并凝视这些视觉文化和遗产,体会作品中的真、善、美时,这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给人们带来的将不仅是身心上的愉悦感,而且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增强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中国美术史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扇窗户南齐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强调“图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5],这是对作为美术重要门类之一的绘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功能的强调。唐太宗授意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图1),希望“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美术史是一扇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历史的窗户。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人们可以领略宫廷美术的极致辉煌与光彩夺目、文人美术的颐养性情与自我抒怀、民间美术的意匠情怀与纯真质朴。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觉文化史——蒋兆和的《流民图》再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民众带来的痛苦;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希望以古代侠士英雄主义精神的彰显激励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罗工柳的《地道战》(图2)、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图3)、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展现了从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迈入新世纪,中国美术一方面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涌入国际艺术的发展浪潮,另一方面也更加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中国美术史正在书写新的篇章。可以说,中国美术史以视觉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从美术角度了解中国历史的窗户。3.中国美术史是一幅对外交往及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画卷如前文所述,中国美术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繁衍生息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也使国人在与其他国家及其他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兼收并蓄、吐故纳新。如,诞生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在东传至我国后,实现了外来文化艺术的本地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美术。在唐朝时期,遣唐使又将中国佛教美术带到了今天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明清之际,西方的油画随着传教士来华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在4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美术史记录下这段舶来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以及“油画中国化”探索的实践。通过中国美术史,人们能够了解到张僧繇吸收了少数民族艺术的因素,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生动,因而有“张得其肉”的美誉;尉迟乙僧是来自今天新疆和田的贵族,他久居长安,将西域画风引入中原;黄道婆把从崖州(今海南三亚)向黎族人民学来的手艺带到家乡松江,从而改进了江南等地的棉纺织技艺,为江南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中国美术史呈现的画卷中,既有对外交往的篇章,又有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篇章。学生阅读这样的画卷,有助于增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这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摘要:由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在线教育行业的逐步兴起。在线艺术教育类的软件与应用也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其学习形式多样化,不仅使艺术教育实现了简单的“人机互动”,还逐步向“人——机——人”的社群形式发展。针对在线美术教学软件的设计研究能为在线艺术教学软件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为用户在线艺术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在线教育软件;美术教育软件设计;在线艺术教学
虽然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学习这种教育形式由来已久,但由于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在线教育行业的逐步兴起。在线艺术教育类的软件与应用也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其学习形式多样化,不仅使艺术教育实现了简单的“人机互动”,还逐步向“人——机——人”的社群形式发展。国家对人口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城市人口的扩容,新一代网络用户线上支付意愿的提升,城市家庭对素质教育的投入占比加大,除了学历教育的投入,80、90后父母更加重视子女兴趣爱好、综合素质、能力见识的培养,在这些领域所花费的教育投入也逐步增多。对于素质兴趣教育机构、平台、产品的选择,更愿意采用快速便捷、多样化、自主控制力强、高性价比的方案。在线艺术教育市场已划分出更多细分领域,有主打教学内容开发的软件,有主打教学辅助工具的软件,有强调教学互动的软件,还有专注于培养学习社群的软件。这些不同类型的软件构成整个在线艺术教育生态体系。
1在线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比较之优势与缺陷
相比传统的课外美术教育,在线美术教育的方式有着更显著的优势,例如课程更开放,参与学习更便捷,教学资源更丰富,教育经济成本更低廉等;但相比传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在线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线下教育的深度体验感、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部分种类美术教育还缺乏网络教学的条件和基础。所以,针对在线美术教学软件的设计研究能为在线艺术教学软件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为用户在线艺术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美术在线教育软件的设计研究策略
(1)功能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功能设计方面,如按年龄段分类,学前低龄儿童对美术教育的需求是以内容观赏和互动体验为主的;小学低段学生开始增加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的学习内容;小学中高段学生开始注重艺术实践和创作中的知识技能训练;初中以上的青少年社交需求扩大,更需要从艺术学习过程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为软件设计开发制定的更多优势策略应从用户性别、地缘分布、家庭成员组成等因素入手研究。(2)端口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端口设计方面,目前,相对于PC互联网端的软件应用来说,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在线艺术教育软件应用占有绝对优势。对于新一代用户,接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几率远大于传统pc电脑,而微信小程序的崛起也让在线艺术教育软件的设计开发更有针对性。目前常见的平台端口有PC电脑客户端、网页客户端、智能手机端应用、平板电脑端应用、微信小程序等。由于软件客户端设计与开发成本、运营成本、推广营销有直接关联,所以不同细分领域的美术在线教育软件对应着不同的开发设计策略。以艺术知识内容传播为导向的软件应用,考虑到传播范围的广泛和传播速度的快捷,可采用智能手机客户端、网页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搭载小程序的方式;以美术视频教学或直播教学为主的软件,考虑到用户的体验及技术实现的成本,应先搭建PC电脑客户端和平板电脑客户端作为主要产品线,再辅助搭建宣传推广为主要功能的网页及微信小程序;以艺术体验为主的软件应用,应强调交互性、趣味性和游戏性,最好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载体制作单一平台的软件。(3)视觉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视觉设计方面,特别需要针对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界面设计和视觉元素设计。美术在线教育软件不同于一般软件,视觉符号体系的建立同时也是该软件艺术品位的表达。由于客户群、软件功能和在线艺术教育的门类不同,视觉设计的策略还要进行细分。比如低龄化的在线美术教育软件应该注意视觉用色清爽、活泼的特点,而界面布局和UI设计因简化,标题文案也应该通俗易懂。(4)交互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交互设计方面,游戏性强和体验感强的软件会更注重软件本身的交互设计的复杂度,而社交属性强的软件更注重提供社群成员间的互动体验。在线美术教育活动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是散点式、线性式还是树状式,会直接决定软件交互设计的广度和深度。(5)教育内容设计。美术类在线教育软件的教育内容设计方面,主要涉及的软件类型是视频直播录播授课式软件和图文知识传播类软件。目前市场上的优质的教育内容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课程内容是否有趣,是否属于真正的“干货”,是一个在线美术教育软件最核心的竞争力。传统美术教育的课程是否适合在线课堂,在线课程如何吸取传统的艺术教育精华,如何轻量化教育内容的生成过程,让更多传统美术教育的老师成为在线艺术教育内容的产生者,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总的来说,在线美术教育软件的设计是一项技术和艺术协作的工作,在设计中应对客户与产品定位、功能、平台端口、视觉传达、交互体验、教育内容体系都进行统一的方案设计,对产品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取舍。获得在线艺术设计教育软件的最优设计策略。
摘要:该文从美育的概念入手,回顾了美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在当下的重要意义。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作为大学美术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中国美术史,还是作为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中国美术史,都包含着重要的美育维度。中国美术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是人们了解中国从过去到今天的一扇窗户,也是一幅对外交往及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画卷。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要想探索课程思政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要进一步发掘中国美术史的美育价值,与时俱进,利用好线上线下美术史资源,从而讲好中国美术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术史;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教学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关于美的教育的重要概念,是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的。美育中的“美”是目的和意义,“育”是途径和手段。美育可以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人们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一、中国美育发展简述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时期集乐、舞、诗于一体的“乐教”到文武兼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从西周建立起的礼乐制度到春秋之际孔子提出的兴于诗、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均蕴含着朴素的美育思想,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对于艺术、美和美术教育的观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以身许国,努力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唤醒国人,促进社会变革。他们看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蔡元培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便注意在教育中引入美育的思想,后来有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蔡元培阐述了普及美育的设想:“专门练习的,即有美术学校、音乐学校、美术工艺学校、优伶学校等;大学校又设有文学、美学、美术史、乐理等讲座与研究所;普及社会的,有公开的美术馆或博物馆,中间陈列品由私人捐赠或用公款购置,都是非常珍贵的;有临时的展览会,有音乐会,有国立或公立的剧院……”[1]蔡元培还专门撰文对从胎儿到全社会的美育作了详细的规划。追随着前辈的脚步,徐悲鸿、刘海粟、丰子恺等人在以美术为武器,推动民族、国家解放,人格完满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育被视为培养人们德、智、体、美、劳素养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全面发展愈加重视,美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2]诚然,美育关乎更为宏大的要旨,涉及美的理念与育人的手段,但美育的实现更应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最佳且必由之路,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3]美术教育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落实到新时代的大学美术教育中,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就包括通过美术史的学习形成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中国美术史的美育之维
美术史作为大学美术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及画论文学等内容。同时,中国、外国美术史也常作为高校普及艺术常识的选修课程出现。因此,无论对于美术专业还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美术史的学习都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美术史的学习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尹吉男教授主编的《中国美术史》绪论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学习中国美术史的目的,是让我们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视觉文化史和美术遗产;了解我们悠久、独特而又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在掌握我们民族审美历史的基础上,体会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开放胸怀、创造精神和文化自信。我们从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中反思我们的审美文化和视觉经验,从理论高度不断推动我们的认识,从而激发我们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增加我们的审美修养,能动地改造世界,并让世界人民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多元格局。学习中国美术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4]1.中国美术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无论是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还是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中国美术史在时间维度上都向人们展示了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民间美术等在内的美术各门类、各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杰出的美术家、民间匠师,又聚焦于某一特定时期重要的美术事项。学生通过此能对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在诸如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等断代的美术史(各美术史家的分期断代略有差异)的学习中,触摸属于那个时代的美术的脉搏,如汉代美术的“深沉雄大”、唐代美术的“灿烂求备,异彩纷呈”、宋元美术的“开宗立派”、近现代美术的“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等。从空间维度看,中国美术史既包括中国广袤区域内的各类优秀美术,又包括某一固定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历史的、现存的、宫廷的、人文的、民间的美术。中国美术史在时空维度上展现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文化史和美术遗产。当人们走近并凝视这些视觉文化和遗产,体会作品中的真、善、美时,这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给人们带来的将不仅是身心上的愉悦感,而且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增强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中国美术史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扇窗户南齐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强调“图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5],这是对作为美术重要门类之一的绘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功能的强调。唐太宗授意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图1),希望“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美术史是一扇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历史的窗户。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人们可以领略宫廷美术的极致辉煌与光彩夺目、文人美术的颐养性情与自我抒怀、民间美术的意匠情怀与纯真质朴。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觉文化史——蒋兆和的《流民图》再现了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民众带来的痛苦;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希望以古代侠士英雄主义精神的彰显激励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罗工柳的《地道战》(图2)、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图3)、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展现了从抗日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迈入新世纪,中国美术一方面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涌入国际艺术的发展浪潮,另一方面也更加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中国美术史正在书写新的篇章。可以说,中国美术史以视觉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从美术角度了解中国历史的窗户。3.中国美术史是一幅对外交往及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画卷如前文所述,中国美术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繁衍生息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也使国人在与其他国家及其他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兼收并蓄、吐故纳新。如,诞生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在东传至我国后,实现了外来文化艺术的本地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美术。在唐朝时期,遣唐使又将中国佛教美术带到了今天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明清之际,西方的油画随着传教士来华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在4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美术史记录下这段舶来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以及“油画中国化”探索的实践。通过中国美术史,人们能够了解到张僧繇吸收了少数民族艺术的因素,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立体、生动,因而有“张得其肉”的美誉;尉迟乙僧是来自今天新疆和田的贵族,他久居长安,将西域画风引入中原;黄道婆把从崖州(今海南三亚)向黎族人民学来的手艺带到家乡松江,从而改进了江南等地的棉纺织技艺,为江南地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中国美术史呈现的画卷中,既有对外交往的篇章,又有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篇章。学生阅读这样的画卷,有助于增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这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事业中文艺类专业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突出效果,高职美术教学得到了一致认可。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高职美术教育成为主要推动力之一。学生的审美素养水平是当前评价高职美术教学的重要指标,因此,应结合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究目前学生审美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审美素养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素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各行各业中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也成为评判人才的标准。传统美术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审美素养平均水平明显偏低,不仅不能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也不符合知名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审美素养的教育并不重视,学生对艺术的品味鉴赏能力明显不够。因此,探讨出科学合理的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素养教育方案是大势所趋。
一、审美素养与美术教学概述
美术教学的理念和特征。美术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讲授美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培养其必要的美术技能来满足社会经济需求、文化价值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美术教学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需要采取特殊的感知教育方案。在高职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之感知人文艺术的精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下,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活用专业知识,表现美术在当代的实用性。美术学科作为艺术学科中很重要的科目,对美术素养要求也较高,学生要在生活中、文化交流中认识美术。如果学生在创作中缺乏想象力、自我意识以及情感,那么仅凭专业知识和绘画技巧是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艺术修养高的人,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等都有一定造诣,能够获得艺术的享受。审美素养是人类对于艺术的感受和理解,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审美素养,那么便很难享受到艺术的趣味与魅力,没有活力与趣味的加持,艺术前进的道路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艺术专业的学生要对艺术理论、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审美素养能够调节和缓解学习过程中的乏味情绪,起到放松心灵的作用,激发学生持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训练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之形成独立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开展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对美术教育重要性整体认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对于美术教育往往不够重视,没有注意到美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普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艺术类专业,对美学的教育更是不够重视。因此,学生们就无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是职业技能培养,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所以自然会更注重专业技能为主的学习。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以专业技能的课程教育体系就构成了学生们平时学习的主要内容,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被忽视,开展的美学课程也会减少,这时候,也就不会去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