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小说教学设计范文

小说教学设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小说教学设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小说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浅谈

[摘要]小说阅读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备受关注的趋势。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占有很大的比重,虽然学生喜爱小说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但也只是喜欢,却不知道如何去阅读。对照新课程标准,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未被激发,审美能力不高,世界观的确立还很模糊,以至于承载着深厚意蕴的小说没有被很好地解析。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方法与策略;故事情节

一、高中小说阅读的问题及现状

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仍然存在,如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方法的陈旧、学生课堂主体性的被忽视等,使学生对小说阅读兴趣不浓。主要有以下问题:

1.小说阅读过程随意化

部分教师对小说的主题过度诠释,教学设计过于笼统,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结构上,从时代背景入手去分析主题,抓住线索去阅读小说。阅读过程偏离了课标对小说教学的要求和提示,导致小说阅读过程的随意化,阅读效率低。

2.小说阅读模式简单化

点击查看全文

语文教学内容连续性研究

一、以“点”串联课文内容

“点”的连续性考察主要体现在同一篇课文内知识点的联系和区隔。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所教授的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点与点之间的串联,而不应该生硬地将课堂分割为几个孤立的知识点。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字音、词义、诗歌内容、意境特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知识,但无论选择什么知识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力求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读”作为诗歌教学中各知识点的串联线索,用认读来解决诗歌中的基础知识问题,用译读来了解诗歌的内容,用品读来赏析诗歌的意境,用资料助读、作品比读、词句研读等方式来分析诗歌的情感和艺术,进而以读促品,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品析诗歌。对于内容较长或较深的课文,教师往往需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时进行教学,这时还要注意课时与课时之间知识点的串联。例如,进行小说教学时,教师一般需要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多个方面来安排教学内容,将这些内容放在一个课时之内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知识点合理分配在不同的课时中,而且要兼顾整篇课文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一些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常常将教学内容割裂为几个相对孤立的板块和环节,如先了解故事情节,然后是分析人物形象,再接着就是赏析写作手法、探究主题等。这样的教学设计会将作品拆得支离破碎,破坏作品的完整性,显然也不符合文学作品最基本的鉴赏规律。对于语文学科而言,知识点之间是有区隔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它们或互为因果,或互为表里,或层层深入。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课堂教学设计成环环相扣的过程,环节之间要有过渡、更要有相互作用力,课时之间要有衔接、有跟进。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知识点之间的连续性考察。

二、以“线”串联单元要点

“线”的连续性考察主要体现在单元内部选文之间的联系和区隔。教材编写的时候,同一个单元的作品在体裁、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相似的特点。教师若孤立地进行某一课的教学活动,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知识点的重复,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开展某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进行整体构想,即先确定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将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分散到单元内每一课的教学中。在具体分配单元内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求同”和“存异”的处理方式: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以在不同课文中反复强化,夯实基础;对于学生已经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可以在下一课时的教学中有意规避,也即王荣生老师提倡的“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教师还可以进行选文之间的比较阅读,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知识线索,从而使整个单元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古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三位作者的文人性格进行评判:“三人都是在被贬官时写的文章,都不约而同地将个人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上面,比较三人的情怀和人生境界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激烈讨论认为:柳宗元性格率真但较为敏感,因此被贬官之后很难释怀;范仲淹胸怀宽广、心系天下,被贬官后仍不忘报国;欧阳修为人风趣洒脱,被贬谪后仍能随遇而安、与民同乐。在此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了解唐、宋两个时期文人生存环境的不同和文人心态的改变,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以“面”促进能力提升

“面”的连续性考察指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认知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注重各阶段知识与能力的衔接推进。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自足性特点以及目前选文式的教材编写形式等,使得语文教学常常面临尴尬的局面,即无法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系统性教学活动。尽管在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很多时候教学内容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能力发展层次。例如,小学、初中及高中的语文教材中都选有鲁迅的作品。小学教师在教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时,教学目标中有积累生字词、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倒叙的写法等内容,初中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时的教学目标中同样有上述内容,而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的很多教学设计中依然可以看到类似的教学目标。难怪在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笔者认为,学生产生这种畏惧心理的很大原因在于,教师将很多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强加给他们。其结果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并造成学生对某些教学重难点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小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还达不到非常理性的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一味补充很多关于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的内容,无疑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负担。有的小学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就巧妙地回避了这一点,将教学内容设定为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几个重要的生字词;二是认识一个农村小朋友——闰土;三是认识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这位教师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入手,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较为科学、合理,有效地规避了一些超出小学生理解能力的知识点。初中教师对九年级学生讲授《故乡》的时候,就可以将本文相关时代背景补充进去,引领学生深入研读小说中对少年闰土描写的部分,并分析其在全文中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较为深刻地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和鲁迅先生对农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高中教师在讲授《祝福》一文时,可以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更高的层面与文本展开对话。笔者在教授《祝福》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故乡》,大家对闰土的不幸命运一定有深刻的印象。作者借闰土这个人物,表达了对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农民的极大同情。其实,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民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今天,我们就借《祝福》这篇小说来重点探讨作品中隐含的这种复杂情感。”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人物命运的分析上。对于主要人物祥林嫂,笔者通过“人物命运曲线图”,展现了她一生中暂时安定和遭遇不幸的几个重要阶段。学生通过分析发现,祥林嫂痛苦的原因在于“生而不能作为一个平等的奴仆,死而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鬼”[2]。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次要人物,如鲁四老爷家的短工、柳妈、鲁镇的男女等,使学生看到:他们这些人和祥林嫂一样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跟她有着相似的命运,但却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残酷无动于衷,甚至嘲笑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深刻明白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含义,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思想的批判性和深刻性。《故乡》和《祝福》这两篇小说分别被选入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教材编写者已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和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对于这两个阶段的教学,教师理应分出层次,既要考虑两篇文章知识点上的联系,又要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其实,选入初中和高中教材中的课文甚至单元设置本身都具备序列性的特点,如初中课本中选入的《变色龙》和高中必修五中选入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初中八年级下册的古代散文单元和高中教材必修二中的古代散文单元、初高中教材中都设置的实用性文体单元等。因此,对初高中两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进行连续性考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操作的。这种连续性考察解决的不是单纯的初高中衔接问题,还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考察,可以有效地将语文课堂各环节之间、课时之间、知识板块之间紧密结合起来,使整个中学语文教育形成有机、有序的发展整体,减少教学过程中的低效性或无效性,从而科学高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持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点击查看全文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既展示了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又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散文、诗歌、小说、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创设意境,合理运用电影视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扩大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实现学生的能力迁移。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语文课堂带来空前的变化,其具有展示渠道多、信息容量大,跨时空互动交流等特点,将图片、动画、声音、视频、文字等多种信息融合,重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自然画面、生活图景,营造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情境,让学生在形、声、境三方面产生情感共鸣,这是当下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语文课堂。怎样将多媒体这个优势与语文教学“无缝”对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得益彰,是需要广大教师探索的课题。

一、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路

首先,教师在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住“语文”这一核心,不遗余力地渗透听说读写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三维一体的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要对教材认真分析,并根据学情找出处理教材的突破口,精心设计“主问题”和“层级问题”,再决定每个问题的呈现方式,展示时机,预期效果。这一过程就是化“信息”为“知识”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利用动画、视频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在学生形成初步感知后,再回归文本,进行再创造。再次,师生要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把获取的“知识”进行重构、利用,化“知识”为“智慧”。这个过程一定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提问、启发、点拨、讲授,学生的思考、回答(汇报)、朗读、练习,甚至是“舞之蹈之辩之”,缺一不可。

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具体融合策略

1.散文、诗歌的多媒体设计重在意境的创设和渲染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散文和诗歌篇目,意境空灵、如诗如画,描述生动传神,令人心旷神怡。营造相宜的教学场景和氛围,就像打开一道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可以为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助一臂之力。但许多课件只是一些直观图画的简单拼合,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应注重整体意境的创设和点染。比如《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在设计课件时,很多教师只是选用“荷花”及荷塘为背景,配上音乐,学生感受最深的是荷花之美,而不是文章意境之美,因此并不利于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后来笔者找到一个Flash配乐朗读,那幽僻的小路、田田的荷叶、淡淡的荷香、如水的月光不仅让学生完全沉醉,连老师也入了迷。再如,笔者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课件时,充分利用诗歌中展现意境美的各类图画,山水画有写意的特点,水墨图有古风的特点,以此渲染无与伦比的语文生活环境,似穿越到古代,学生很感兴趣。像中国古典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对当下衣食无忧,整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阅历不深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们也许仍无法理解。如果设计一些亲人离别的动画,再配上表达思亲的乐曲和孤独寂寞的生活场景,与现实中家人团聚、孩子玩耍的场景形成对比,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点击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措施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作业形式较单一、作业设计大量重复、作业设计不具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将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个性化、多样化、媒介化,以促进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措施

高中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所以对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高度重视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并对传统的设计观念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形式单一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于注重巩固学过的知识,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没有充分考虑到知识的延展性,导致高中语文作业形式较单一。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了解,使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不够具体,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作业设计重复

点击查看全文

影视资源进课堂实践思考分析

摘要:本文以《流浪地球》为例思考影视资源如何有效地进入初中语文课堂。把电影引入语文课堂,意在以兴趣带动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采取“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以一部电影带动一系列相关文本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导向,不能偏重于形式,把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重难点,知识的迁移作为教学活动的延续。

关键词:流浪地球;以点带面;兴趣;高阶思维

课标鼓励老师高度重视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大事件、影视广播等都可以成为课外学习资源。中学生喜欢追踪社会热点,把时代元素注入课堂,语文课堂自然就会生动起来。影视离不开文学,相较于其它社会热点,进入语文课堂更有优势。影视作品又比文字更为直观,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相关学者和很多一线教师也早已关注到了影视作品的价值,把影视作品作为教材解读的辅助资料,对影视资源进课堂的价值和意义做了全方位的阐述。本文则以《流浪地球》为例,尝试把精选的影视作品本身作为教材,思考影视作品如何有效地进入中学语文课堂。今年横空出世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成为现象级爆款,既有欣赏性、趣味性,又适合初中生观赏。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说,原著小说两万字左右,初中生能在一小时内读完。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也入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本册的名著导读是凡尔纳的长篇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鉴于这部电影的科幻属性,我们完全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以一部电影带动一系列文本阅读,“以点带面”,形成一个科幻小说教学体系。对电影《流浪地球》进课堂的思考,有北京的周群老师等同行珠玉在前,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笔者则从具体的教学过程入手,给大家提供经验教训。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课程,包含了一部电影,以及长、中、短三篇小说。笔者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把电影《流浪地球》作为核心研讨对象,原著小说用来补充说明及拓展引申。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交给学生自学,一来锻炼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能力,二来学生的自学成果也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之一,帮助老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

一.方法———教学活动的起点

一切的教学起点就从电影生发,教学之初,笔者让学生(初一)利用周末时间观影、阅读原著小说并初步思考。在这里借鉴了北京景山学校周群老师出的一组相关题目:1.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流浪地球》小说与电影的班级研讨会,讨论哪些问题会比较有意思以及有意义?请写下你的建议。2.科幻小说的内核依然是对人性的观察与思考。你认为小说或电影中哪些情节(包括细节)给你的印象深刻(可能是深深打动了你,可能是引起了你深思……),简述一二,并说说原因。3.比较《流浪地球》的小说和电影,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制作一张表格,尽可能详尽地罗列出来。想一想,《流浪地球》的小说和电影,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1]学生初次接触这种作业形式,又是在周末完成观影、阅读和思考,完成质量差强人意。笔者反思,限于学情,为了尽量避免学生产生看电影就是完成作业的消极想法,一开始要尽可能地减少文字任务,至少要达成引发兴趣的目的。也可以选择分层次布置作业,把第一小题作为必答题,后两题作为选答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至于原著阅读,可利用课堂展开,带领学生实践快速阅读的方法。鉴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题目完成情况,笔者在第一次课堂讨论过程中,把重心放在了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讨论上,顺势引出正确对待科幻小说里的科学设定问题,并让学生对自己设计的问题质量有所认知。以下展示部分学生所提问题:生1:电影是怎么解决地球上的氧气问题?刚体洛希极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石头做燃料?生2:你认为在多少年后我们也会遇到电影中的地球危机?我们要怎么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避免出现电影中的灾难?生3:为什么刘启会带着韩朵朵逃出地下城,到地表世界呢?生4:“火种”计划是经过联合国政府严密讨论的专业计划,而“点燃木星”计划很早以前就被联合国政府否决,为什么刘培强执意要实施“点燃木星”计划,哪怕牺牲自己以及整个领航员空间站?最后又是什么让联合国同意了刘培强的做法?第一类问题以天文物理知识为主,这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质疑科学设定不合理的问题,占比超过1/2。第二类问题提得很随意,科幻与现实不分,与文本基本无关。第三类能针对电影具体内容提问,较为简单。第四类问题质量很高,与电影主题相关,需要学生分析判断,具有较高讨论价值,但这类问题只有寥寥几个。接下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题目进行展示、讨论和分类,基本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如何正确看待科幻小说里的科学设定,二是能简单认识自己设计的题目质量如何。日常教学都是教师主导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最后引出主题。一旦面对新的文章,学生就很难独立进行主题探究,鉴于电影的趣味性,我们可以借此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提问,自主探究。教给学生快阅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科幻小说的正确方式,有了这些做基础,接下来就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

二.高阶思维能力———教学活动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文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第二个环节的设计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笔者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组题目(包括第一环节思考任务):1.听到“流浪地球”这个名称,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如果由你来给这部电影命名,你会考虑哪些因素?试着说出你的命名。(初级版)2.如果你的朋友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将怎样清晰地讲给他(她)听?试着说一说。(初级版)3.电影惜时如金,作为一部科幻片,为什么片头有学生学习朱自清《春》的镜头,长达30多秒?你还记得片中老师的问题吗?(进阶版)4.小说或电影中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简单叙述并说说原因。(进阶版)5.比较小说与电影的异同。(进阶版)这几道题的难度依次递增,也没有设计标准答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话说,都能有所思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学生最感兴趣且持不同态度的话题,选择一个对初中生来说有挑战性、有刺激性的点,开展辩论会。全班参与,分为正反方,老师宣布辩题,同学们可自主选择各自的阵营。两派中的任何一名同学都可以参与辩论,通过辩论拉拢更多支持者,扩大阵营,最后以人数多的小组为获胜方。在辩论过程中,因为学生占有资源有限,思考难以深入,老师可逐步补充信息,那么双方辩手必须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调整策略,防止队员流失。这样的环节设计效率未必高,但能不断刺激学生深度思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为了避免学生的思考只是课堂上的昙花一现,辩论赛结束后,可以根据辩论情况,提取关键词,布置话题作文,把学生的思考落实成文字。阅读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思考与认知决定学生的写作质量。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