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

小学课程设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小学课程设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小学课程设计

教学合一小学实践活动创新改革方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活动也变得丰富有趣。综合实践是小学教学的重点课程,在课程中践行“教学合一”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合一”的意义,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方案,增添综合实践课堂魅力,为小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合一理念;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方案

在小学初期阶段,学生尚未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也不全面,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盲目性。综合实践是一门探究性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中学习到更多课本外的知识,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十分有效,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因此,以“教学合一”理念为指导,优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一、“教学合一”理念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1.提升教学课程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合一”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处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是一门复杂、有趣的课程,课程难点在于“实践”,课程重点也在于“实践”,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而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又能发现很多乐趣。将“教学合一”理念应用于综合实践课程中,强调“教”和“学”的融合,教给学生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乐趣,积累学习和生活经验,还能让学生收获成长的喜悦,进一步优化实践课堂环境。

2.提高学生“知行”的能力

点击查看全文

中小学课程思政衔接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思政课程的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理论内容与教学实践来实现的。但在建设过程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间存在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等现象,存在重形式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过程轻方法,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薄弱的现实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必须抓住要害部位,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教育理念,统一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紧密衔接大学与中小学的思政课内容,依托信息手段助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脉络,确保大中小学思政体系建设与德育体系衔接沿着既定方向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衔接

一、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中小学全过程的进阶型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厘清各学段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统筹协调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改变以往各学段课程相互分割,各学段教师分庭而治的思政教育结构为改进思政课一体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地,应一以贯之的贯穿始终。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在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或一体化概念下进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提出是对大学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衔接问题研究的深化,高校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建设是一个统一、完整、有序的系统,各学段思政课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有序衔接、合理布局,是确保学科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从课程体系建设上来看,中小学阶段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对创新理论形成朴素的感性认知,大学阶段侧重于向学生讲清楚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由此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处理好“全程贯穿”与“学段差异”的关系,聚焦如何打通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阶段性阻隔,探索共建、共享、共研分段衔接交流模式,充分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有效衔接。

二、大中小课程思政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重形式轻德育

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的。首先,青少年作为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对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素质文化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十分重要,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德育被严重的形式主义化、边缘化,照本宣科、走马观花,不注重实效,仅在思政课程中进行德育,容易产生与其他课程教育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各学科课程间衔接不紧密、融合不顺畅。其次,德育内容更新不及时,与时代发展脱轨,面临严重的“过时”问题,德育内容跟不上青年人的思想潮流,缺乏“互联网+”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过于古板和单调,有些课程内容超前、脱离学生实际接受能力,难以突出思政治课的适应性和渐进性规律,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重视“结果”,忽视课程与学段间系统性、连贯性的“过程”,学习教育停留在“表皮”,高校学生重视“形式”,忽视“务实”,思政课无足轻重,考前临时抱佛脚,缺乏深刻认识。第三,德育建设还受到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社会现象,中小学生接触到不良信息的可能性增大,部分教师将教育作为提升政绩的平台,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导致教育者重视“事”忽视“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条条框框为主,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规范”忽视“规律”,被“禁锢”在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之中,缺乏总揽全局把握规律的德育观,致使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点击查看全文

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研讨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所有教师的重视,也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创设情境模式、语言引导教学法、体验式教学以及游戏教学法等方面,就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一些案例,提出了自己一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课程;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探析

音乐是关乎情感的课程,如果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程懂音乐、知音乐,使其成为伴随终身的爱好,对其成长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但是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课缺乏系统性的弊端,一些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课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研究教材,来创设更多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满足学生需求的目的。

一、用课件创设情境,让音乐美化心灵

情景教学法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法,其主要通过将学生代入情境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情感发育并未成熟,但是也是最容易受到情感熏陶的阶段,而音乐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通过情境的创设并且将学生代入音乐的情感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某小学教师在执教《秋》音乐课程时,将音乐做进课件中,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见大屏幕上出现秋天稻田随风摇摆的情景,同时《秋》音乐响起,通过教师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仿佛立身于秋天稻田里,随着沉甸甸的水稻一同摇摆。此外,教师还在课件中添加了一些场外声音,如水稻随着风摇摆时发出摩擦的声音、天空飞过大雁的鸣叫声等,为引导学生代入情境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用语言促进兴趣,让感受走进课堂

语言是声乐艺术的核心,一切声乐艺术包括作词、谱曲以及演唱,都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整合最终成为艺术。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语言美学特点,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余,还能够体验到音乐中人物的情感。某小学教师在执教《卖报歌》时,并没有向往常一样,通过教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的常规教学方式,而是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卖报童的故事。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了一个在风雨中踟躇前行,即使面对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依然乐观向上的小朋友卖报的形象。教师通过对小报童的描绘,让学生对小报童的遭遇充满同情,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这种同情心,来学习《卖报歌》。教师通过故事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理解更为深入,也为学生提升音乐素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

科学素养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更为社会所需求,科学教育成为各个国家的教育主题。在国家对科学教育的大力提倡和教学方法的大力改革的环境下,小学教育作为系统学习知识的起步阶段,教师的科学素养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体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无疑成为科学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论述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及以“声音的产生”为例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将科学素养具体化。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更为社会所需求。科学教育顺应时展成为各个国家的教育主题。国际教育界普遍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它与科普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联系在一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美国《2061计划》中着重强调,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1.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即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处世态度。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民改革。在处理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上,《2061计划》采用了与传统不同的态度摈弃学校授课内容越来越多的偏向,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上。2.强调技术,并赋予技术教育全新的概念。计划指出人类文化以掌握制造工具的技术为起源,人类发明并控制技术,但社会影响技术,技术同时也影响社会,因此技术教育不仅包括技艺,而且包括社会影响,应当展示技术是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的。我国科学素养教育抓的偏晚,本应该在小学阶段就进行系统的科学素养教育,但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开展。可喜的是在2001年,依据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时将“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课,起始年级是三年级,小学科学课程被正式提上日程。在2017年2月15日印发并要求执行的《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从此前的小学三年级提前到小学一年级,一、二年级每周的课时安排不少于1节。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对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现阶段小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科学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新形势下小学科学教师要顺应时展,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把提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为内核的科学素养作为其核心价值定位,如何在科学的课堂设计中体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完成这门课会获得哪些科学素养,是我们现阶段所有科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教学理念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顺应教学改革,改变过去的以老师教学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本文将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课题为例,从课程设计的几个创新角度来介绍科学素养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具体化。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素养在课堂设计中的体现

(一)精心预设教材,创设情境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都会产生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理往往会成为他们继续研究该问题的动力,使他们能投入全部热情全神贯注地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小学科学课中,穿插有趣的、新奇的动手实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学生利用身体或身边的物体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不使力,就发不出声音。(二)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科学思维发散引导——培养直接和间接、正面和反面论证两种科学思维方法的习惯。第一组实验:让学生观察橡皮筋和直尺发声时的现象,可以用眼睛去看,也可以用手去触摸。在此处学生基本就能总结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这组实验材料能够明显地看出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可以直接证明振动和声音的关系。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利用实验材料做完第一组实验后,学生虽然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是心中还是有疑问的:“有些物体发声时没有看到明显的振动,是不是所有物体发声时都振动呢?”第二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敲击鼓面、击打音叉发出声音,肉眼观察看不到鼓面和音叉明显的振动,视觉效果不明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感受声音的产生时的振动,但是手的感觉并不准确,触觉效果也不明显。直接观察得不到有效证明,教师提示引导学生从间接证明的角度思考问题,转化矛盾的重点。学生可以先假想讨论如何操作来解决振动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后来操作验证。例如学生提出借助轻小物体观察物体的振动,之后用碎纸片或者乒乓球来观察鼓面和音叉的振动,振动效果很明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论是正面论证还是间接解题思维,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研究中会常常用到。第二组实验做完后进一步总结,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到此大部分学生都应该了解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教师进一步引导:那如果振动停止了呢?声音是不是也停止?第三组实验:敲击音叉,用手握住音叉,声音戛然而止。这充分说明,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振动和声音之间的关系。这两组实验不单单是让生学习到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关键在于把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直接和间接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贯穿其中,实现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求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三)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的培养——听、思、做、说、反思,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内做科学实验不同于在课堂上的上课,既动脑又动手,因此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决定了学生实验课的课堂收获效果。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仔细听清老师本节课的要求,明确实验目标;其次动脑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分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合作;最后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以下几点:①能够专心和耐心的倾听,不随便打断同学的发言;②能够积极思考、甄别正确和错误的信息;③能够虚心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点击查看全文

游戏化教学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

【提要】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习效果。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机器人教育已逐渐在小学中普及和发展。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将游戏化教学的理念融入到小学机器人课程中来设计教学活动。本文首先叙述了游戏化教学和机器人课程的相关概念,然后叙述了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最后结合相关案例具体叙述了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机器人

一、相关概念梳理

(一)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借鉴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把教学目标隐蔽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而使学习者在放松的状态下,从乐趣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和陶冶情操。在课堂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游戏化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用电子游戏软件来辅助教学;第二,将教学知识设计成具有游戏化元素的活动,让课堂更加有活力,让学生学习更加有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机器人教育在国外,机器人教育已经深入学校,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在国内,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将“简易机器人制作”模块纳入中小学选修科目中,这意味着我国机器人教育迈入一个普及化的新时期。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客观来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普及率很低。开设机器人教育课程设计者多数为信息技术教师,他们习惯模仿信息技术课程开展,重基础知识讲授,轻技术整合,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因此,为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充分考虑机器人课程该如何设计。

二、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游戏化教学是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的,游戏的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轻松的感受,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识。如何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同时,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有相应的原则,在教学中设计游戏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在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