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协同教育理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协同理论在物理、化学、天文学及数学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独特的理论视角,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新的契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应以协同理论为载体,将其内在逻辑及中心思想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提高高校多元化思政教育能力,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更好地满足现有基础教学需求,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知识输出与教育实践培养能力,为后续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及教育体系优化做好铺垫。
关键词:协同理论;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现今,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中运用,能弥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保持一定教育前瞻性与先进性,对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实践水平起到关键性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为后续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时代机遇。
一、协同理论应用于思政教育创新的优势
(一)提高思政教育多元化教育创新能力
德国人哈肯首创的协同理论,主要思想是协同造成有序,即外部世界力量对体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子系统会互相作用,体系中每个要素之间会出现耦合的状态,让体系从无序状态变为有稳定有序状态[1]。这其中,不同个体及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形成影响,使物质能按照一定规律有序运动。将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诉求更好地进行系统化教育整合,使思政教育从更高维度进行教育布局,强化不同个体之间学习互助能力。
(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系统化教育渗透
1双‘三维一体’”职教协同德育坚持
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作支持,社会为配合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学生特点、学业重点,还是从学校管理、社会需求来说都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无论是作为主阵地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教学,还是作为主渠道的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系统,“只有各要素在发挥学校的积极主动性,争取家庭的支持,社会的配合形成有效机制,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充分地发挥系统作用,”才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过程中,各职业院校应该秉持学校为主导,家庭支持,社会配合。任何一个协同都需要有一个主导性主体,学校作为一个主体无意将给这一协同教育找到突破口。从服务类型上来说,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无意是一个受服务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受服务的主体,而学校是就是一个服务主体,所以我们不可能把家庭来作为这一协同的主体,它只能作为一种支持者,通过学校和社会机构动员和号召他们为孩子的教育提供积极主动的支持;从社会单元来说,家庭是社会的最低单元,而作为社会的单元来看它主要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存在着,他是生产力的直接创造者和发展者;社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它是一个综合性大家庭,承担着多方位、多方面的社会资源配置,它只能作为一个综合力量的配合者和社会资源的调配者;而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教书育人,所以其主要的活动就应该是教育活动,理所当然在协同教育成为了主导。然而,其关键点在于学校的积极主动争的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再通过社会机制和校企互利机制来赢得社会的配合。
2双‘三维一体’”职教协同德育坚持
以哲学、科学、实践来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把哲学、科学、实践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完成职教协同德育地构建与创新。做到校内思想道德理论课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相协同,思想道德理论课教学队伍与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管理队伍相协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企业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相协同,校际之间相协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协同;在道德教育状态之下的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科学指导与科技支持相协同,在道德教育状态之下的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实践主体及实践检验相协同,在道德教育状态之下的哲学、科学、实践相协同。
2.1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职教协同德育过程的始终
要用整体与部分的观点来贯彻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德育。职教协同德育工程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维一体”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责任。“系统教育的整体性、有序性和结构优化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化组合、协同共生而成的”,系统工程的整体功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来共同实现,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系统教育工程即将会出现失误。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贯彻双‘三维一体’”职教协同德育协同工程建设。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职教协同德育建设中出现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学校、家庭、社会、实践、科学等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
2.2将科学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职教协同德育过程的始终
摘要:专业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处于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两者都是实现卓越教师培育的重要引导者,随着大学的教育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导致学生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分离,影响着高校师范生卓越教师的培养质量。亟需促进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育人队伍的工作职能,构建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保障与实施机制,实现两支队伍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协同协作、互联互通,凝心聚力提升高校师范生培育的能力,解决卓越教师培养中的棘手问题,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目标。
关键词:卓越教师;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
0引言
卓越教师即是指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1]。自2014年到2018年,我国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国家不断出台文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生卓越教师的培养,不断完善我国师范生培养体系,师范生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师范生践行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相对较弱、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能力难达实际需求,仍是当前师范生卓越教师培养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2]专业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处于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两者都是实现卓越教师培育的重要引导者,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却逐渐分离,专业教师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忽视专业教学中的德育传递,辅导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专业教学中的桥梁、助手作用,导致“教书”和“育人”缺乏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没有形成合力,严重影响着高校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能力。[3]当前亟需将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这两支育人队伍的工作职能有效融合,实现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协同协作、互联互通,凝心聚力提升高校师范生培育的能力[4],解决卓越教师培养中的棘手问题,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目标。
1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研究现状
1.1研究视角与研究领域方面有待扩展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研究主体主要聚焦于全科背景,分类、分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较少。然而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方式与途径有所不同,育人队伍的协同内容也有所差异,以卓越教师产出为研究背景,探索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更有利于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为高校育人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此外,高校育人成效最终指向实践产出,需要进一步深化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方法、内容、工作形式的研究,拓宽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领域。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这就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协同理论出发,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协同理论的内涵以及引入协同理论的必要性,针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现存问题,提出优化顶层设计、树立协同理念、着力构建各教育载体、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四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问题;路径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及其主要观点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协同理论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Haken创造了协同学理论。HermannHak-en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统一体,统一体可看作为一个大系统,而其他元素则是一个小系统。无论何种属性的系统,在整个大环境中,大系统和小系统之间呈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而构建出一个平衡的系统结构。协同理论是透析事物自组织规律的行为科学,它从演变的角度来探究人类社会系统和外界信息、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1]。
(二)协同理论的主要观点
首先,各个子系统之间内在联系构成协同效应,整个系统整体产生的效应大于子系统独立运行累计总和。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大系统内,不仅存在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动,同时也存在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关联运动作用会逐渐凸显,进而产生协同效应[2]。其次,自组织是大系统内事物根据一定规律形成的有序功能,是一种无外部指令也可自主运行的功能。从客观角度看,自组织是相对他组织而言的一个概念,自组织功能实现来自于系统内部,他组织则来自于外部。
摘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是顺应教育改革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然而,二者之间协同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这就需要通过坚持实践教育主题、转变实践教育观念、创新实践教育载体、整合实践教育资源、改进实践教育管理等措施,针对性地破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的难题,积极推进二者协同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反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两大载体,二者存在许多共通性,能够通过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最终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共同完成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二者之间协同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和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1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展开,这是发挥高校教书育人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纵观我国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历程和实践,无论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还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可以将二者统称为高校思政类社会实践,或者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目前,高校思政类社会实践活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由高校内部负责思政课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第二类是由高校团委在寒暑假组织实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考察这两种类型的实践教育活动,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这使二者协同发展成为可能。然而,这两类不同的实践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没有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协同创新态势,最终形成“大思政”发展格局,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发展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