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新生儿基础护理范文

新生儿基础护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新生儿基础护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新生儿基础护理

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效果研究(5篇)

第一篇:新生儿应用优质护理效果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原则将8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强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家长信任度、知识宣教以及母亲参与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能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优质护理管理;效果;价值

0引言

在临床产科的护理工作中,新生儿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措施简单,容易引起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护理纠纷事件[1]。我院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0.5)周;顺产34例,剖宫产46例。通过随机原则将8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新生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点击查看全文

轻音乐对新生儿睡眠的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监护中实施轻音乐联合抚触的效果,及对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立医院)南区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监护,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实施轻音乐联合抚触,比较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和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和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音乐联合抚触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监护病房患儿的睡眠质量,对于改善患儿的身心健康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轻音乐;睡眠

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多为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在母亲体内发育时间不足,导致各项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生存能力较弱,出生后需要加强临床监护。早产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尤其在陌生的环境中,极易出现恐惧感,从而造成早产儿常出现哭闹不安,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研究发现[1],新生儿充足的睡眠对于体质量增加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舒缓的音乐和温柔的抚触对于提高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轻音乐联合抚触进行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的护理,旨在研究上述方法对早产儿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立医院)南区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监护,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监护的基础上实施轻音乐联合抚触。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日龄5~8d,平均日龄(6.29±1.24)d,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3.85±2.08)周,出生体质量1488~2062g,平均体质量(1638.39±274.27)g,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日龄5~9d,平均日龄(6.33±1.29)d,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3.62±2.15)周,出生体质量1396~2138g,平均体质量(1704.44±261.33)g,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点击查看全文

延续护理对新生儿皮肤情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后皮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新生儿科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新生儿出院时均对其母亲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由科室的健康教育护士电话指导糖尿病母亲对新生儿皮肤护理的工作,并于每日利用微信群平台与其分享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皮肤情况、家属满意度、因皮肤问题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皮肤出现尿布疹、湿疹、脂溢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因皮肤问题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模式可减少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后皮肤出现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降低因皮肤问题的就诊率,减少家庭支出。

【关键词】婴儿,糖尿病母亲;延续护理;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110例,纳入标准:(1)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出院时均无皮肤问题;(2)母亲为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主要照顾者,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正常;(3)家属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患儿出院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出生体重、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新生儿母亲均接受出院时常规健康指导[4],即由健康教育护士根据本科室制定的出院指导当面宣教并发放资料,内容包括环境要求、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要点、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皮肤常见护理问题及处理技巧等。并告知出院后1个月到科室进行体检。1.2.2观察组: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新生儿出院后的第7、14、21、28天由科室健康教育护士打电话给新生儿母亲了解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情况,告知新生儿母亲新生儿保暖的方法,每日测量体温3次,使体温维持在腋温36~37℃为宜;告知新生儿母亲正确的沐浴方式及正确的皮肤护理方法;解答在家庭护理中提出的保暖、沐浴、皮肤护理时的各种疑问,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指导。②出院时与新生儿母亲建立微信群,每日利用微信群平台与其分享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促进医护人员和新生儿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解答问题;也鼓励家属之间进行经验分享,促进互助交流,增进社会支持。

点击查看全文

新生儿护理环节管理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环节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4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环节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液体渗漏、留置针脱出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理态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红臀、液体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环节管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

关键词:环节管理;新生儿护理;观察;护理质量

新生儿是医院护理中最为特殊的护理对象,因其年龄较小,各器官发育不全,抵抗力较差,且无交流沟通能力,导致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有研究指出,新生儿护理中给予环节管理干预,能减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发生[1]。在进行环节管理时,要求护理人员自觉主动遵守相关护理规则,规范新生儿病房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危险因素发生率。本研究将环节管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旨在探究该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新生儿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10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自然分娩34例,剖宫产20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58±0.93)周;日龄1~6d,平均(2.86±1.05)d。观察组54例,男30例,女24例;自然分娩34例,剖宫产20例;胎龄37~42周,平均(39.46±0.97)周;日龄0~6d,平均(2.91±1.03)d。两组新生儿上述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1.2陪护家属临床资料对照组54例,男19例,女35例;年龄22~50岁,平均(31.86±7.51)岁;高中及以下学历14例,中专、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19例。观察组54例,男17例,女37例;年龄20~52岁,平均(32.63±7.94)岁;高中及以下学历16例,中专、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18例。两组新生儿家属上述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

点击查看全文

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摘要:探讨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新生儿病区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护理效果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在院期间的护理安全也有了更高要求,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当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因新生儿刚脱离母体环境的支持,各系统与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因内环境与外环境均发生巨大转变,使新生儿极易引发窒息或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新生儿病区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出生天数1~27d,平均(14.81±1.42)d;平均体质量(3.6±0.2)kg。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出生天数2~28d,平均(14.7±1.4)d;平均体质量(3.5±0.3)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方法: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25℃,湿度维持在50%~60%,使新生儿体温保持稳定。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2]。⑵研究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①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建立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预警处理流程,实施护理监控工作,将预防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新生儿身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进行严格培训,总结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包括用药失误、药液外渗、执行医嘱错误以及滴速过快等。②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新生儿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危患儿要实行重点监护,严格监控其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将患儿情况详细记录在评估表中,并进行实时的动态追踪,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高危因素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新生儿的护理安全。③严格执行护理风险管理相关规定,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科学制定巡查制度以及安排交接班,加强对新生儿的巡视,做好床边与现场交接以便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状况[3]。④对新生儿采取一对一护理管理,减少新生儿与外界接触,加强患儿与家属以及患儿与其他患儿的隔离管理,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交叉感染。⑤高度重视用药护理安全,对用药配伍进行严格管理,明确用药禁忌,避免输液时出现不良反应,在进行输液时要注意调控输液的速率以及浓度等。同时,对护理人员要采取标准化用药管理形式,加强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标明药物,做到提醒与警示的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的保障。⑥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与安全责任感。用药前,反复确认医嘱,对于口头医嘱也要确认无误后再严格执行。进行输液时确认患儿信息无误,控制滴速,避免发生药液外渗情况[4]。⑦护理人员应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将患儿以及前来探访的人员、工作人员列为监控对象,严格把关来访人员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是否有精神异常者、神志不清者、严重酗酒者等。管理人员要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护理标准做好每日的护理工作,对于已经出现的风险事件,管理人员要在风险事件处理后立即填写好风险事件报告,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解决方法以及预后效果总结经验与教训。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护理风险事件包括套管针脱出、药液外渗、滴速过快、臀红等。家属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家属例数之和与总家属例数的百分比。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