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新媒体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进步,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被慢慢接受和应用,新媒体的概念在不断地更新和补充,各行各业人士对其认识和诠释也不尽相同,目前高校影视教育可以从新媒体的概念和认识为基础,融合影视教育和新媒体教育的相互关系,制定以新媒体为基础的影视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教育;影视;创作
一、引言
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发展之下,对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有关的研究已经成为时下热点之一,以新媒体教育为核心的高等影视教育也同样成为热点。新媒体主要包括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视觉要素,二是听觉要素,这为影视教育参与到新媒体教学中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对新媒体概念的诠释
目前对新媒体的诠释多种多样,不尽相同,原因是其具体概念和包含范围正在不断更新和补充,国内外也没有给出新媒体确切的定义。国外很多学者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主要围绕网络技术和网络化的电子媒体而展开。根据新媒体的共性特点以及结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可以将新媒体做如下定义:“新媒体是基于通信、计算机、数字广播等技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为接受终端的媒体”。目前新媒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无法把握其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但其在高等影视教育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高等影视教育应将与新媒体的结合作为研究和教育的重点,以此积极展开实践,推动两者更为紧密的结合。
三、新媒体影响下高等影视教育的核心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思维、教育话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新媒介素养不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被削弱、网络平台建设力度不足与协同管控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高校应抓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平台,重塑新媒体的线上线下“三全育人”智慧课堂,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壁垒。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时而新”,高校应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新媒体平台,给当代大学生构建一个媒介化学习生活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说,新媒体不仅能影响学生思维的形成与行为习惯的完善,还能通过自身承载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高校需借助新媒体扬帆起航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一、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支付宝、微信钱包、财付通、云闪付等支付软件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支付方式,番茄、七猫、书旗、藏书馆等阅读软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一)新媒体视角下教育环境的变化
随着通信网络越来越发达,万物皆可互联,数据互通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等全新生活方式。新媒体对人类传播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理解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可将互联网虚拟环境与虚拟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体验。借助计算机技术突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沉浸式媒体”或“计算机模拟现实”等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学生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克服传统教学场域的限制,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最终实现情境式学习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迁移。第二,近年来移动技术的进步,使情境感知技术、移动云盘和社交媒体等促进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移动学习走入高校教育视野,它用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终端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时空界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反馈。
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达6.68亿,手机网民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88.9%,我国已成为新媒体大国。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认为我国新媒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发展新媒体成为国家战略有3个标志性事件:一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二是中央推出了《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新媒体发展速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媒体素养的教育较为滞后。
一方面是掌握技术和方法的年轻人缺乏信息及其背后的价值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是年长者对“新”技术使用的渴望与无奈。“媒体素养”的定义来源于西方,指对于各种形式的媒体所具有的获取、解释、分析、评估、使用和创造的能力。媒体既包括电视、报纸、电影、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包含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最早提出媒体素养教育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且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善,内容包括进阶式媒体研究课程及其教育证书考试。1982年,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学校媒体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体素养教育的国家,该国将相关教育单独开设课程,或放到英语课中作为必修内容。媒体素养教育,目标在于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媒体如何传输信息、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并具备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新媒体素养教育可以概括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受众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获取、分析、创制的能力。新媒体素养教育应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筛选、辨别和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收集、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的能力,质疑及自我表达的媒体技能,信息生产、传播的能力,理解媒体所扮演角色的能力,对未来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的认知,利用网络生存的能力,等等。新媒体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亟待更多的深入研究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新媒体素养教育是面向全体受众的教育,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开发不同的教育课程,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终身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
新媒体素养教育是一项全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媒体、民间团体以及教育科研等相关部门,以及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形成政府主导、媒体引导、学校教导的一个教育体系。从政府主导来说,要前瞻性地认识网络高度社会化的风险,坚持建设发展与规范治理并重,走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中央网信办成立以来,按照有关“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指示精神,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建设,网络空间法治化得到加强,进入新媒体法制常态化和精细化发展阶段。
从媒体引导来说,新媒体素养意识的自觉更能彰显媒体社会责任。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成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传播的内容如果不能有效地嵌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通道中,即使内容有价值,也不能真正接触到目标用户。因此,媒体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更要起到引导社会成员的作用。从学校教育来说,应尽快开发建立适合大中小学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针对我国社会实际、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及青少年成长特点的实证研究,探索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新媒体素养教育方案和模式,提升青少年对媒介信息资源的准确了解和合理使用的能力。调查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因此,学校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李林英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史上的新的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传播的态势不断更新。传播模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面对这种局面,培养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该找准方向,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长远发展路径。由北京印刷学院杨艳琪著写的《新媒体与新闻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9月版)一书,着力研究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方式、类型、特点、效果以及传播人才的培养问题。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研究的理论性强
该书将新媒体新闻传播分为人际、大众、群体和分众传播四种形式,并分析归纳了新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去中心化和大众赋权;新闻传播方向和新闻事件的不确定性;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位移和传播主体的多元;新闻传播形式、媒介、内容的融合化;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传播信息的碎片化。然后,作者采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狂欢广场理论”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消解,运用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来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众传播对接受人群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路径,人们在新媒体中找到了更多的满足感,并且在与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过程中就已经有满足感。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时能够激发出未知的需求,感受到自我认同的力量。上述理论分析逻辑清晰、依据充分、内容详实,能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及发展趋向。
二、从文化心理层面分析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该书从网络舆情和大众文化心理方向具体分析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效果。首先,作者基于新媒体新闻传播形成网络舆情的两个主要途径——传播新闻信息和个人信息,列举了大量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具体说明了网络舆论形成的特点:一是消解权威,相信网民的声音;二是行使监督权,弥补传统媒体的监督缺位;三是人际传播中的信息变异导致舆论方向的改变。其次,作者从文化心理层面解读了新媒体新闻传播带来的巨大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为对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的强化和依赖。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开始加强;大众的文化心理开始出现自由和平等的心理诉求,更加重视对弱势群体和底层百姓的人文关怀;情感和情绪对新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扩大和消失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心理层面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从根源上理解新闻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并找到有效增强新媒体新闻传播效果的途径。
三、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创新性强
面对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千校一面、千院一面、千系一面的现状,该书指出,新媒体新闻传播需要各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包括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层次新闻人才、信息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强的高层次新闻人才、把握新闻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新闻人才、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和个人素质的高层次新闻人才。为此,作者认为必须要做好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一是要细化学术研究方向,根据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目标;二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新闻人才;三是以培养知识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教育,保持新闻学的教育传统。上述人才培养思想和方法对于拓展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产生新思想,创造新模式具有启示作用,还可以提供科学的学科发展指导依据。综上所述,该书深入探讨了新媒体新闻传播理论、方法、实践及人才教育改革问题,为高校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存在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青少年德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从新媒体的涵义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水平
一、新媒体的涵义
媒体是由“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之间相互辅助来推进发展的。我国在汉朝就已经有《邸报》,这是世界上第一份报刊。1920年,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在美国诞生。192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在英国诞生,此类事例众多。科学技术发生变革的同时,信息产生与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变。从媒介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角度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主要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以及电子传播这四个发展阶段。当然,每一个发展阶段并不是上一个阶段被下一个阶段完全的取代,而是彼此叠加的过程。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每一个技术时代中,都有代表这个时代特色的“新媒体”。现在的网民已经不再使用2003年以前的第一代互联网传播模式Web1.0,而是使用不断出现的第二代互联网的新型传播模式。比如,以腾讯QQ以及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等等。
二、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1.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新媒体为青少年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事,提供了一个可以完成的虚拟世界。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中,沟通方式是方便及私密的极大的派出了相关因素对新媒体的干扰,使得人们的交流能够在一个安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进行。青少年们在这里能够将自己的看法、意志、观点等自由、自主的表达出来,并且将情感更好地传递。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青少年们才可以普遍形成自主个性与独立意识。与此同时,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高效、方便等特性,也将青少年的自觉能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了便捷的新媒体之后,青少年们能够对信息进行自主浏览,并对学习资料、内容进行选择性的下载,在这种环境下,过去必须依靠教师传授、学校监督的传统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解决掉,并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学习计划。不仅如此,其中大部分青少年能够将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通过一定的方式排解出去,并且从困境中主动地走出。这些青少年们有主见,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观察,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意见,并勇于发表,对于别人的意见也不会盲目的附和,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但需注意的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恰好与某些青少年崇尚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心理相吻合。某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会用虚拟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套准则与他人交往,这种多度对自我奋斗、个人意志的强化是不正确的,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进一步发展的,因此,应当予以正确的指导。
2.价值取向多元,政治信仰淡化。总的来说,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向上的,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的重要性。青少年具有积极进取、思想活跃的特点,对于中国的主导文化能够自觉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能够进行系统地学习及掌握;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认同;对自身综合素质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升,并将自我不断地完善。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生活方式、文化类型、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不仅如此,多元文化也对当代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方面,对人生的重要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观念表示赞同,另一方面,又做不到在自己的行为中真正付诸行动;一方面,能够对接受共产主义理想,并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认同,另一方面,也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过于渺茫。由金钱、官职、成就至上等价值观组成了青少年的多元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对媒体所宣传的“美好生活”非常向往,但是在择业标准上却将高收入、大城市、好单位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将新媒体时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由相对统一走向差异的特点表现了出来,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青少年在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