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应急管理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国高校必须把加强应急管理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队伍、科研成果等重要支撑。简要梳理回顾我国高校开展应急管理教育的历程和现状,指出我国应急管理教育存在学科归属不明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科学研究未成体系、学科建设机制不够有效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良好的学术科研平台、积极探索政府与高校联合共建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潜藏着容易诱发危机的不稳定因素,如肺炎疫情、非典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冲击,对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政之要,在于得人。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整体水平,关键在培养一大批应急管理人才。高校是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的关键平台,加强高校应急管理教育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一、我国高校应急管理教育发展历程
应急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个环节,广泛地嵌入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之中,无论是军事行动、工业生产还是社会管理,都离不开对突发事件和突发情况的应对与处置。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时间,我国应急管理教育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第一,自然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从根本上触动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结构,突发事件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这些突发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等;另一类是社会冲突与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等新型紧急状态,如贵州瓮安事件等。[1]原有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这一阶段,与救灾、安全管理等相关的学科一直在相关专业院校有所分布,但相对零散,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第二,探索和起步阶段。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之后,公共应急管理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在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体现了对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启了应急管理本科教育的探索之路。[2]然而,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应急管理教育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第三,快速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并于2018年组建了应急管理部,标志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了新发展。应急管理人才的核心培养更加注重理论、制度、管理、科技与文化创新的结合,强调推动区域、行业安全生产能力与应急摘要: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国高校必须把加强应急管理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队伍、科研成果等重要支撑。简要梳理回顾我国高校开展应急管理教育的历程和现状,指出我国应急管理教育存在学科归属不明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科学研究未成体系、学科建设机制不够有效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良好的学术科研平台、积极探索政府与高校联合共建模式等对策建议。关键词: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救援能力协调发展。肺炎疫情发生后,教育部正式批准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类下增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同时,北京大学等十几所重点院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下,设置了“应急管理”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开展应急管理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五十多家。
二、我国应急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科归属不明晰。学科归属与定位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条件。在2020年2月之前,个别院校虽然进行了应急管理本科教育探索,但是由于顶层设计不足,该专业并没有获得正式的身份,即未进入官方公布的正式目录当中。因此,应急管理专业没有办法开展独立的招生,只能依靠其他的学科。前文提及,应急管理在很多不同领域都有需要,在自然发展阶段,相关学生培养也分布于类似的专业当中,如工业生产或者自然地理相关专业。不仅仅是管理科学,还包括诸多工程类学科。过于分散的专业分布,难以聚合并建成独立的学科与教育体系。因此,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给予应急管理学科官方身份,在借助相近学科力量的同时,能够有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学科体系。第二,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一是学生总体规模偏小。应急管理专业中,无论是本科生数量,还是研究生数量,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需要。二是培养方案缺乏,培养体系不够科学完善。由于所属学科不同,不同高校的应急管理教育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差异较大,培养年限、培养目标等还缺乏系统标准。三是尚未形成统一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我国应急管理研究生教育极度缺乏相关的教材,教材数量和质量都不够理想;目前,课程体系建设多数基于相关学科专业课,选修课程数量较少,课程规范性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应急处突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第三,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教育领域,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具的师资十分缺乏。目前,教师队伍多数由其他领域、专业的教师组成,知识背景结构不合理,专业学习“灾难反应操作、减灾理论与实践、预警与危机管理”等公共应急管理知识的教师欠缺,无法满足应急管理专业教学实践需要。同时,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部分党校和行政学院系统中,应急管理教育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的现象,大多数教师为兼职人员,缺少学科带头人。第四,学科建设机制不够有效。一方面,综合类院校通常选择在公共管理学科下建设应急管理专业,应急管理的跨学科特性并未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应急管理部的直属高校和共建高校多为矿业类、工程类高校,或消防、警察等专职队伍的教育培训学校,其应急管理教育则侧重传统的防灾减震,对于公共卫生、生物安全、核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型安全领域缺乏关注。作为一个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应急管理学科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其建设需要多学科背景的支撑,但专业类院校在学科建设中对其难以提供完善的学科支撑。如果不形成体系性的学科架构,不足以进一步支撑学科的系统性发展和前沿性探索。特别是,除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急管理学科还承担着较重的培训职能,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教育和公众的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单靠专业性院校的附属性学科,难以完成此类重任。
摘要: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传播体系本着“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理念,承载着向全国民众传播安全生产、防火减灾、防汛抗旱、地震飓风等安全知识普及,以及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对策和逃生技能学习等重要职责。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传播体系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降低各类事故发生几率,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当前媒体融合的潮流趋势下,本文主要对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传播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尤其针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5日上午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带来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对我国当前宣传传播环境和媒体特点的全新、全面、科学的正确论述。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把建立全媒体宣传传播体系作为深度融合的目标。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传播体系作为新生事物,加快构建应急管理全媒体宣传传播体系势在必行。
一、应急管理宣传传播体系构建背景
2018年3月13日,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应急管理部组建成立。2018年11月9日,主席为新组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这是党中央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肩负起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四大历史使命。
二、应急管理宣传的现状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宣传效果的高低,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管理优化程度、社会公众对应急管理知识理解和接受程度这四个方面。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管理三个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公众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理解、接受程度不高,制约了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宣传科技研发力度,从全面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入手,通过全民进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和教育培训,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稳步提升单人的安全意识,掌握个人四个能力(自查自改躲避身边安全隐患、会使用基本保护防范类设备设施、熟悉场景安全疏散逃生、自觉传播安全知识与技能),以点带面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全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较多,事故案件(亡人数与事故数比对,消防1:200;交通1:4)总数无法统计。通过查阅事件、评论、论文、年鉴等相关资料,基本上80%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通过研究,应急救援安全宣传科普水平停滞不前,无法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造成各类事故多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巨大的重要因素!血淋淋的数据可以看出,应急救援安全形式非常严峻,必须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达到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目的。这就为应急救援安全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三、应急管理宣传存在的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8年1月起该院在职肿瘤胸内科专业护士30名,年龄从21~45岁不等,均值年龄(38.6依2.7)岁。专科学历12名、本科学历18名。
1.2方法
1.2.1精细化分层管理
结合护理人员的能力、资质、职称与学历,对护理人员做层级确定,将其分成院执行护士、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与助理护士曰其中护理组长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可以在循证医学的思想指导下解决肿瘤科病区的疑难护理问题,同时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曰责任护士要求可以熟练运用各类护理器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等,能精准且独立地完成护理工作,独立解决科室常见护理问题。定期结合评估结果不断改动层级划分,实现竞争上岗,对工作能力强、表现优异的护士予以奖励。
1.2.2疼痛管理培训
[摘要]素质模型,也称胜任素质模型,指相关行业人员在从业中胜任本职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框架,是当前企业管理中广为流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工具。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发展能力、综合职业素养等。素质模型对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素质模型
引言
安全工程专业是我国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矿山、机械电气、危化品、交通运输、特种设备等行业的人才输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持续提升。[1]而从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知识、轻素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培养效果。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而素质模型的构建则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客观需要。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工具,素质模型能够为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方案。因此,安全工程专业需要从知识、技术、能力、素养等维度,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模型。
一、安全管理知识
安全工程专业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任务,而安全生产管理则是复合型人才最为基本的素养,因此,安全管理知识自然也就成为应用型人才素质模型的基石,脱离了安全管理知识,素质模型将无所立足。安全管理知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涵盖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各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法律知识。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立法也日益完善,学生需要掌握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我国安全工程领域的法律制度、法律责任;第二,安全生产知识。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推进,政府部门乃至行业、企业出台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学生需要熟悉安全生产的基本规章制度,了解安全生产体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如组织机制、教育培训、检查制度等;第三,应急管理知识。安全工程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性,每年均有多起安全事故发生。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应急管理知识,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地采取措施,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同时,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也有深入的了解;[2]第四,事故分析。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学生要具备事故分析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方法,能够研判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从而提高从业素质。
二、安全生产技术
摘要:该文通过对玻璃深加工中小企业这些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生产及安全管理的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关键词:玻璃深加工;安全;现状;措施
引言
玻璃深加工行业,主要是通过对玻璃进行切裁、磨边、钢化、夹层及中空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制成满足各种功能需求的安全玻璃产品。在深加工生产过程中,玻璃容易破损的特性及锋利的边口对从业人员造成割伤是玻璃企业面临最多的安全问题,同时生产过程中设备操作、产品装架、堆垛及玻璃搬运等方面也存在大量对从业人员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和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并导致企业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玻璃深加工企业数量近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多数均为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规模企业不仅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管理部门齐备,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控制较为完善有效,安全事故及伤害也能得到有效控制。而大量的中小企业装备及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和规模企业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一些中小企业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薄弱,没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素养不高、安全防护不到位等普遍性问题,都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和伤害,严重危害从业人员身心健康,给企业造成经济负担和压力,也对社会和谐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危害,做好玻璃深加工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1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构建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不断健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和对责任主体的追究力度,使我国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这几年国家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
2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