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应用化学知识范文

应用化学知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应用化学知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应用化学知识

新建院校应用化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尤为重要。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本课题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探究,并从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教育内容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培养人才,为地方企业、政府培养适合地方特色、专业对口的应用型创新人才[1]。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明显,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应用性较强的工作,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经验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化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未形成有机联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无法跟上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

1现状

国内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应用化学专业,由于各学校的历史沿革和教学定位不同,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各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尽相同[2]。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经过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有半数以上的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较强的认知能力,但真正投入创业实践的学生比例较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虽扎实,但实践中却无所适从,很难将专业知识转化到创新创业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专业匹配度不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是由专科院校升本而来,本科办学经验不足、教育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乏专业针对性,造成很多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独立。应用化学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侧重理论教学,在实践、创新方面有诸多不足,难以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3]。

(2)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短期内难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采用的主要手段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与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手段主要是创新创业竞赛、讲座等活动,形式单一。(3)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薄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其“新建”属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很多制约因素。首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引进人才的渠道不够多元化,教师多来源于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缺乏从事实际生产应用及跨行业工作的经验。其次,这类院校多处于非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水平有限,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发展受地缘、地方经济等因素影响,人才吸引力不足,已引进人才易流失,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2]。2对策与建议(1)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应用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针对其它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该专业。首先,组织开展创新创业专题报告或讲座,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内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提高创业素质,形成创业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与所有学生都密切相关[2]。同时,要从根本出发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有效的融合。针对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合理改变实践课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科技论文、化工设计等比赛,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训、企业实践等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2)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当倡导以学生为主导,以高校为引导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形成通识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教育体系。在培养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定位,把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和培养方案,调整现有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用本质逐步落实到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贯穿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启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

点击查看全文

谈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选择

摘要:就如何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应用化学专业实验项目的选择,应从巩固基本实验技能、突出应用特色、体现“三废”处理、玻璃仪器向小型金属设备的转换、用现代仪器完成传统实验等方面考虑.教学方式要不拘一格、灵活选择.力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0引言

应用化学作为介于化学和化工之间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它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1].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是高等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验操作技术技能必不可缺的环节[2].通过实验教学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化学实验及其他相关学科实验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奠定基础,有利于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共赢的局面.笔者多年承担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加之近几年接触一些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了解企业的需求情况.反思教学现状,深深意识到必须斟酌选择应用化学专业实验项目,灵活选择教学模式.

1巩固基本实验技能,现场验证实验结果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一般是在本科生的第6或第7学期开课,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学习过基础化学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但是,其实际能力往往让用人单位失望.所以有必要在专业实验开课时进行巩固、强化,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力,教学方式要不同于基础实验的“照方抓药”.实验内容要强化目标要求,比如:配制一定物质量浓度的酸、碱、金属离子溶液,测定未知物的熔点、沸点、闪点等.受课时的限制,首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相关知识,课堂随机确定同学只做其中的一两项,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讲授具体实验步骤,加强巡视,随时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务必用相应的仪器(如:离子浓度测定仪等)验证其实验结果,依据结果评定实验成绩.最后由教师集中点评本次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其教学流程为:课前预习→分配实验任务→学生独立完成→验证实验结果→教师集中点评→给出实验成绩.

2突出应用特色,贴近生活

点击查看全文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目前,地方院校学科竞赛存在软硬件资源不足、学科竞赛宣传不够、学科竞赛机制不完善、教师水平不足等问题。基于学科竞赛,本文从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搭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大学生导师制、应用化学专业教育等措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能力培养应用化学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和教育部近几年出台的有关文件都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提高到战略高度。为此,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创新型人才,其中将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抓手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地方院校如何基于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从搭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大学生导师制、应用化学专业教育等方面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学科竞赛的作用与意义

1.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在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点击查看全文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

摘要: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2.1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

包装应用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分析

[摘要]包装应用化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其理论和方法在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学、包装印刷技术、包装废弃物、智能包装等方面应用广泛。包装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根据后续专业课的实际需求选择了四种基于生物质的环境友好高分子作为实验材料,要求学生完成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大豆蛋白和聚乳酸包装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专业课学习基础。

[关键词]包装应用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应用化学课程理论体系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块[1],化工类院校在教学中需要配置192学时的理论和96学时的实验,总共接近300学时,这对于在机械学院开设的包装工程专业来说是不可能设置的。包装工程专业的很多课程又和化学有密切关系,需要有四门化学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专业课程并指导实践。所以,包装工程专业需要开设一门综合多门化学知识的基础课程来满足教学的要求。教学中本校采用武汉大学黎厚斌编写的《包装应用化学》教材,将高分子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和聚合物材料的基本化学性能、聚合物的表面改性技术和常见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讲解给学生[2]。并设置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大豆蛋白和聚乳酸四类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实验,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1实验材料

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的纤维素衍生物,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水分保持性,羧甲基纤维素复配保鲜剂的包装膜对牛油果、鳄梨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3]。壳聚糖是一种可以溶于稀醋酸的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其溶液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成膜性和吸水保湿性,壳聚糖复配丁香精油、肉桂精油和柠檬草精油保鲜剂的包装膜对草鱼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4]。大豆蛋白是一种取自大豆提取豆粕后的剩余物,其包装膜既能阻止氧气进入,又能保持水分,大豆蛋白复配茶多酚和香芹酚的保鲜膜显示了较好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性能[5]。聚乳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降解的直链脂肪族聚酯,其包装膜保鲜白乌鱼的效果明显优于聚乙烯膜[6]。聚乳酸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低的燃烧污染性和良好的印刷性能及可降解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包装膜材料。

2实验内容

实验仪器操作与实验项目讲解:讲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实验记录手册书写与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药品取用与称量方法,实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析测试表征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样品制备等。包装膜的制备实验:拟定各实验样品的质量比,称取定量的样品粉末溶于溶剂中,设置不同的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反应温度等获得不同浓度的膜溶液,流延于聚四氟乙烯薄板上,经干燥揭膜备用。这部分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因素水平实验的设计能力,掌握溶液浓度的稀释、配置和滴定反应相关知识,掌握磁力搅拌装置、真空脱泡机、离心均质机的操作方法。包装膜的性能测试:按照不同实验项目,将膜材料切成规定尺寸的样条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色度、水蒸气透过率、氧气透过率、油阻隔能力测试等。这部分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拉伸试验机、色度仪、透湿仪、透氧仪等实验设备的操作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